一误再误成语典故故事
一误再误,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wù zài wù,用于劝诫人。选自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5回:“且过恃自己之武力,一误再误,而卒自陷于穷途。”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误再误的成语典故,供大家参考。
一、一误再误成语解释
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形容屡被耽误或屡犯错误。 《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二、一误再误成语典故
宋太祖赵匡胤共有兄弟五人,老大、老五早死。宋太祖登上皇帝宝座后的第二年,他的母亲杜太后得了重病,临终时,她把宋太祖和心腹大臣赵普叫到身边,嘱咐宋太祖将来要先把皇位传给老三赵光义,老三死后传给老四赵廷美,再由赵廷美传位给宋太祖的儿子。赵普奉旨作了记录,由宋太礼祖珍藏起来。
公元976年;宋太祖得了重病。病危时,他果然遵照母亲的遗嘱,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吩咐把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宋太祖死后,赵光义即位,他使是宋太宗。 还是在宋太祖在位时,老四赵廷美就被封为魏王,宋太宗做了皇帝后,又让他做了开封府尹;赵廷美从小就爱出风头,刚愎自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变得更加骄横跋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奈何不了他。
他也知道母亲的遗嘱,现在见三哥赵光义做了皇帝,一心想三哥早点死掉,好把皇位传给他。后来,他看到宋太宗身体很好,自己短期内很少有继位的可能,便企图用阴谋手段夺取皇位。
一天,宋太宗赵光义把宰相赵普找来商量,征询他对传位问题的看法,问他自己应该把皇位传给儿子呢还是遵从他母亲的意愿,把皇位传结弟弟魏王。赵普说:“陛下,太祖皇帝没有把皇位传给他儿子,而把皇位传给了您,这样做已经错了;如果您再把皇位传给魏王,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那不是一误再误,一错再错吗?”
宋太宗听了,这才打消了把皇位传给魏王的念头。不久,有人告发魏王赵廷美阴谋造反,赵普又对太宗说:“魏王心怀不轨,可以把他流放到边远地方去,防止他发动叛乱。”
宋太宗听从了赵普的意见,削去了赵廷美魏王的封号,把他贬到边远的房州。不久,赵廷美便郁郁死去。
三、一误再误成语造句
1、悔不该当初我一误再误,毁了自己的锦绣前途。
2、这道题你已是一误再误,看来对题义理解上有问题,我再给你讲讲。
3、小明一误再误地缺课。
4、他把爹妈的劝告当耳边风,结果一误再误,后来竟铸成大错。
5、你已经铸成大错,千万不可一误再误,赶快悬崖勒马吧!
6、关于误,有很多成语,比如聪明自误、一误再误、因循坐误、执迷不误、一念之误。
7、我校足球队上次的失败,是因为采取“541”的阵势,这次又用,必定一误再误。
8、说“嗟余有耳朵,未省听丝篁”,袁绍那二只耳朵里面,喜谗听佞,有比不上无,他的经营战略一误再误,和他拒谏饰非、不纳忠言有立即关联。
★ 典故故事
★ 成语故事10篇
★ 历史成语故事十则
一误再误成语典故故事
上一篇:一网打尽成语典故及寓意
下一篇:一言九鼎成语经典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