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的名词解释_起源_发展_内容
百戏的名词解释
百戏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百戏”一词产生于汉代。《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可见百戏是对汉族民间诸技的称呼,尤以杂技为主。
百戏的起源
百戏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百戏”一词产生于汉代。《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幢等也。”可见百戏是对汉族民间诸技的称呼,包括杂技、角氐、幻术、游戏等,尤以杂技为主,最晚起于秦汉之时。
百戏的发展
秦汉
秦汉时已有,汉代称“角抵戏”。包括找鼎、寻幢、吞刀、吐火等各种杂技幻术,装扮人物的乐舞,装扮动物的“鱼龙曼延”以及舞蹈和器乐演奏与带有简单故事的“东海黄公”等,是综合性娱乐节目。《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元封三年春,皇家在京师举行百戏表现,“三百里内皆(来)观” 。
南北朝
至南北朝时,百戏亦称“散乐”。“散乐”与“百戏”合称“散乐百戏”,涵盖面更加广泛。《隋书·音乐志》载:梁朝天监四年的一份宫廷宴会的节目单,第十六项是“设俳优”,安排在雅歌与鼙舞之间,从第二十一项起设各种杂技,可见俳优、民间舞和杂技都是当时“散乐百戏”中的主要项目。北齐时,百戏表演中有“俳优侏儒”,西魏时有“俳优角抵”。
唐代
唐代长安设有教坊,“以隶散乐,倡优,曼延之戏”,已有技艺的侧重,“倡优”重说唱技艺曼延之戏指杂技表演。教坊中有黄翻绰、唐崇等唐代著名俳优,崔令钦的《教坊记》说他们一个“善僄弄”(黄翻绰),一个“善宣赞”(唐崇),可见这两个项曲艺技艺都属“倡优”。
宋代
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每逢节日,举行歌舞百戏盛会。宋代习惯上沿用“百戏”指所有汉族民间技艺但已呈现分化的趋势。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把以唱为主的技艺归于“伎乐”中,包括当时流行的口栗、唱、诸宫调、唱耍令等。而对于散乐,则认为以杂剧为“正色”,“散乐”逐渐成为戏剧歌舞一类的专称。而百戏在宋代多专指杂技及竞技表演。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记载太上多次“射厅看百戏、依例宣赐”,这里的“射厅”是宫廷中演习武艺射弓的专门场所,其演出的百戏极可能是角抵相扑或武术一类。
元代
元代以后,百戏节目有所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元以后百戏这个词逐渐少用。
百戏的内容
飞丸
飞丸是中国古代杂技的传统节目之一,战国时已很流行,《列子》、《庄子》均有记载。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有一人飞三丸、五丸、七丸的图像。汉代由于中外文化交流,外国杂技家也到中国表演和学习。《后汉书·西域传》云:“大秦国俗多奇幻,口中吐火,自缚自解,跳十二丸,巧妙非常。”大秦国即古罗马帝国,今意大利。随着民族文化交流,中国的杂技艺术也传到了西方。
安息五案
案上倒立是汉代常见的杂技节目,来源于西方的柔术,在当时被称为“安息五案”。安息即波斯,今伊朗。杂技倒立当时有在地上、鼓上、竿上、台上,案上是其中流行的一种。它是吸收安息的柔术表演并加以民族化。倒立的案,是中国汉唐时期汉族劳动人民人民生活的用具,为长方形下方有四个短足,也有圆形和方形食案。食案都比较矮、轻便,便于搬动,放在地席或矮床上使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重叠食案桌上表演西域柔术,表明中国古代人民善于吸取外来的艺术表演方法,加以创造出新,现代杂技叠椅倒立以此发展而来。
叠案倒立
桂湖新都博物馆陈列有一块《百戏》汉代画像砖:高28宽49厘米,新都利济出土。画像左边有一位头梳双髻的少女,在重叠的十二重案上表演倒立。穿紧身衣裤,窈窕细腰,双手倒立,反身如弓过肩,拆腰并足,凌空昂首,体态轻盈。案为长方形四足,层层叠起间隔分明。右边一位椎髻,上身裸袒足登木屐的男子,双手舞弄五丸,动作敏捷,侧头而视,神情自然。中间有一女子双手舞袖,双足踏在地上的盘子和小鼓,随曲起舞,姿态优美。这就是盘鼓舞,把杂技表演和舞蹈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了。
鱼龙曼延
“鱼龙曼延”,由几个人手里拿着鞀鼓,引逗一条化装的鱼和一条龙,龙身上有一幼童,在做各种表演。
盘鼓舞
盘鼓舞,或称七盘舞,是汉代盛行的一种歌舞形式。其表演方式,或单人或数人;演员或男或女:伴奏乐队或大或小,均无定规。
歌舞俳优
百戏里还有一种由“俳倡”或“俳优”表演的节目。李尤《平安观赋》中有“歌舞俳优,连笑伎戏”的记载,逗笑说唱的俳优当是“百戏”中仅有的曲艺节目。“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戏”,即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表演。“倡”,释为“乐”(音洛,快乐),即能使人发笑的滑稽性表演。《汉书·霍光传》说:“击鼓歌唱作俳优”,可见他们表演时是击鼓和唱歌的。表演的节目,据《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吴质别传》说:“质(吴质)黄初五年(224)朝京师,……时上将军曹真性肥,中领军朱铄性瘦,质召优使说肥瘦”。所谓“说肥瘦”可能已是说唱或戏曲的萌芽 。
猜你感兴趣:
2.陕北民歌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