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5篇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梁山108名好汉的故事,看完这本书之后,让人受益匪浅,知道《水浒传》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_《水浒传》读后感作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
更多关于“读后感”的相关文章内容推荐【↓ ↓ ↓ 】
★名著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5篇600字★★
《水浒传》读后感(一)
“水浒”一词出自《大雅·绵》“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句。该诗所述,乃周人始祖古公亶父寻出路初建基业事。古人释此诗,说是古公亶父避狄人之乱而走。乃知《水浒传》所讲,实是众人于黑暗社会中寻求出路之事。一如古公亶父来到岐山,众人聚义梁山,欲开创一片新天地以寄身。然此事成功的方式颇令人心寒:
“宋江奏道:‘天帝哀怜臣等忠义,蒙玉帝符牒敕命,封为梁山泊都土地。众将已会于此,有屈难伸,特令戴宗屈万乘之主,亲临水泊,恳告平日衷曲。’”
好汉们奋斗一生,竟直到死后在徽宗梦中才得以找到出路。其中含义,不言而喻:社会如此,活着便无出路可寻。
林冲被陷害之初是怀着希望的,直至草料场还想着“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却不曾想因高衙内一点色心,高俅要害他至死,连陆虞侯也不容他活着。武松起初也相信司法的公正,用口供证明哥哥身死的真相,也不曾想到如宋江、张青、施恩般善待他的张都监陷害他并不需要证据。宋江在江州之前坚持不上梁山也是以为自己尚能回到官场,不曾想有黄文炳谋他,一心要他死。于是,山神庙中摆起三个人头,鸳鸯楼上题写了八字血书,浔阳江口也确被血染红。鲁智深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皂了,洗杀怎得干净?”乃是看破了这社会已无药可救。但宋江仍要写“望天王降诏早招安。”于是招安,众人十去其八,梁山就此覆灭。这结局其实早有伏笔:
“更兼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
十节度使出身绿林,后征讨梁山,荆忠横死,王文德、韩存保等被擒,与宋江讨方腊何其相似!招安的出路便是如此,即使宋江剿平方腊生还,奸臣还是要他死。
那出路何在?
公孙胜、燕青、李俊等人的结局似乎指明了出路。隐居山林,出海为王,都能活下来。只是如此活下来已与落草前的生活大异了。阮小七兄弟三人本为温饱而上山,却不曾想会走这十几年波澜壮阔的一遭。征方腊时,两个哥哥不明不白地身死,阮小七终也丢了官回石碣村打鱼。循环一番,归于起点,还丧了至亲,这样一来,十几年的奋斗又有何用?徒剩白发渔樵江渚上了。大闹一番后悄然归隐,便是那些幸存者最佳的写照。闹的效果也是难说,朝廷至结尾昏暗依旧,除了从草寇变成忠臣义士、被供着吃冷猪肉,他们还改变了什么?隐逸者看破了,便抛弃了一文不值的名利消失,但这本是他们先前就能做到的,只是原来没看破罢了。
众人在求生的道路上徘徊,都失了本心。武松从沧州到阳谷县到孟州再到二龙山、梁山,早忘了他当年只想回清河县寻兄长,也再也回不去了。在黑暗的现实中寻出路,心中的路却迷失了。这时,唯有鲁智深拨开迷雾,看清了心中的出路。天孤星孤身一人看破凡尘,留下一句“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便随潮归去,无处跟寻。众人忙碌于寻现实中的出路,却不知出路只在心中。惟有顿开金枷、扯断玉锁般无视身外之物,才“解使满天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超脱生死,遁入空门,方是《水浒传》中唯一真正的出路。
《水浒传》读后感(二)
“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每当听到这义薄云天、豪情万丈的旋律,八百里水泊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汉匡扶正义,替天行道的画面就会在我脑海里浮现。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书中的人物几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我觉得《水浒传》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是因为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他们身上除了具有高义薄云、除暴安良的共性外,每个人身上还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甚至两个人物之间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这种对比式的人物描写是《水浒传》中人物塑造的一大亮点,比如书中先后出场的鲁智深和林冲。
“花和尚”鲁智深为人坦荡,武艺高强。他爱打抱不平却又性格鲁莽,仗着一身好武艺,总是由着性子做事。华州城外,只因一言不合便勃然大怒,单枪匹马闯入城内,结果吃了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牢饭。
但鲁莽也有“好处”,若不是他一时兴起,三拳打死镇关西,恐怕连“鲁智深”也没了,只剩一个“鲁达”。要不是他在野猪林里飞杖隔过水火棍,林冲怕已被害死。当然,鲁智深的鲁莽急躁或许是一个绿林好汉必备的特点。确实,《水浒传》中的许多人物都和他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但也有一些人物却恰恰相反,他们行事谨慎,能忍则忍,只到无路可走时才最终被“逼”上梁山。其中的代表当属“豹子头”林冲。他紧随鲁智深出场,是鲁智深的好兄弟,却与鲁智深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
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来生活安定,家庭美满。只因高衙内看中了他的妻子,被三番五次设计陷害,妻子岳父全都自杀,他也最终被逼上梁山。从白虎节堂,东京牢内,沧州路上,直至柴进庄上,无不体现一个“忍”字。直到风雪山神庙,他终于不再隐忍,这才上了梁山。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逆来顺受、生性软弱的人。
鲁智深和林冲似乎是两个极端,剩下的都是“中间派”,不过是有的偏“莽”多一些,有的偏“忍”多一些,比如“行者”武松。
在书的十五到十八章,他表现出来的形象是顺从的。但宽容不代表软弱,经历了孟州城事件后,他对朝廷失望,从飞云浦到蜈蚣岭,一夜之间连杀十九人。可以看出他既不像鲁智深那样鲁莽急躁,也不像林冲那样一味隐忍,做事比较有分寸。
还有许多对比的地方。比如李逵和燕青,一个黑大壮,一个“小白脸”。再如王英夫妇,一个下流好色,一个漂亮高傲……无数的人和事在一百二十回中交织融合,真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水浒传》读后感(三)
说起水浒传,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它,读完也是让人回味无穷。
《水浒传》主要讲述了一群好汉在当时朝廷黑暗、腐败、压迫下,被逼无奈,投奔梁山与朝廷抗争的故事。在这个恶人横行霸道的时代,梁山好汉们与他们斗争,只是没想到,最后梁山毁在了梁山老大——宋江的手里。
在风雨飘摇的北宋末期,梁山好汉们忠君报国,为民除害,令人钦佩。而《水浒传》中一个极大的恶人——高俅,纵容乱臣贼子、冤枉好人,还将林冲加害于死地,真是一个卑鄙小人!
《水浒传》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鲁智深——好一个粗中有细的汉子!在他三拳打死郑关西后,说是假死,以方便自己脱身;在营救金家父女时,他在门口坐了好久,确保二人已走远,这才动身……所有事情都看出他有勇有谋。做人也要像他这样,不能一味鲁莽,要学会思考与分析。
说完鲁智深,再来说说宋江。宋江原是朝廷上的一个官,在得知晁盖偷生辰纲要被抓的消息后,立马前去告诉晁盖,与几人一并上了梁山。在梁山,宋江成功拉拢人脉。晁盖一看,怎么行?明明自己是老大,怎么宋江的人缘比自己还好?在一次战争前,晁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要亲自率兵打仗,叫宋江好好休养,结果这一去却是条不归路,战死沙场。宋江明知晁盖是有去无回,却不说,实在是有些阴毒。于是,晁盖一死,宋江借着大伙的推举,顺理成章地坐上了梁山老大这把交椅。宋江的义气与忠诚是极端的,而他的迂腐更是极端的。他的骨子里仍然有报效国家的情怀,于是在最后他又带领梁山一众人被朝廷招安。可是朝廷只是缓兵之计,终有一天,宋江喝下一杯被人下了毒的酒,曾经的辉煌到此终了。
首领一死,梁山好汉们成了一盘散沙,彻底解散,《水浒传》也到此结束了。《水浒传》向我们揭露了朝廷的腐败,民众的穷苦,各个好汉的事迹,使它成为了一本流传千古的好书。
《水浒传》读后感(四)
《水浒传》是中国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成篇小说,同时也是四大名著之一。所以,《水浒传》就必然有出彩之处使之流传千古。
《水浒传》里的人物都描写刻画得生动传神,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深刻的感受到人物鲜明的色彩。例如:“花和尚”鲁智深。鲁智深他是一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在书中提到,鲁智深与九纹龙史进还有打虎将李忠在酒店喝酒的时候,遇上了苦命的金老汉和翠莲二人,在听了翠莲对于他们生活的描述之后,鲁智深对他们抱以同情心,当即就决定要帮助他们返回东京。
在阅读正文之前,我在书中的导语部分了解到,鲁智深的性格略微鲁莽,但同时他也是个粗中有细的人。就好比在他得知郑屠欺负金翠莲父女,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帮助他们逃跑,故意激怒郑屠,三两拳就打死了恶霸郑屠。而在对付镇关西的过程中,他考虑到了要拖延时间让金老汉父女走远了再动手,然后通过先激后打的策略使得郑屠首先持刀动手,造成了因为口角斗殴的架势。也让读者了解到这是一场正义的斗争,的最后因为他力量过大不慎将郑屠给打死了。
可面对这种场面鲁智深并没有慌乱的逃走,而是通过“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等话语让自己脱了身。从这一片段,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鲁智深有勇有谋的人物特点。
在鲁智深急躁,有勇有谋的特点中,我还喜欢他的重情重义。就好比在他知道史进失陷华州城时,不听朋友的劝阻,心急火燎赶去救史进,说:“都是你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史家兄弟。你也休去梁山泊报知。看酒家去如何!”可最后史进没救出来,自己反而被抓了。虽然此例子不少体现了鲁智深的鲁莽急躁,但也反映出他的重情重义。
在这么多描写鲁智深的片段中,我们感受到他的正气凛然、有勇有谋,重情重义,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挺身而出……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见义勇为要讲求方式方法,在法律的框架下行正义之事。
《水浒传》读后感(五)
经过整整一个学期的坚持,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读完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我的心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主要讲了在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领的一百单八将梁山聚义,发誓要替天行道,做了许多好事:鲁提辖鲁达赤手空拳打死了镇关西,救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武松景阳冈打虎,为民除害;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发散不义之财……后来,宋江和梁山军马受到了朝廷的招安,被派去战方腊,一百单八将在战争中拼命杀敌,十已折八,好汉所剩无几。最后,宋徽宗因听信了奸臣的谗言,赐宋江毒酒,剩下的兄弟也因朝廷腐败,不得不自缢而死。
在梁山泊上,众人聚义之处名为“忠义堂”。“忠”和“义”许多人都能理解它的含义,但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寥寥无几。在生活中,对上级、长辈、朋友忠心耿耿,从不背叛,从不违背自己内心的人就做到了“忠”。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他就能够做到“忠”。一个人如果连“小忠”都做不到,他又怎能精忠报国,为国争光,做到“大忠”呢?“义”也可以代表很多,如:正义,仁义,情义,道义,仗义,忠义……《水浒传》中的人物就能把“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石秀只身劫大名府法场,去救卢俊义;鲁智深火烧瓦罐寺,为被夺寺庙的老和尚出面;鲁达大闹桃花村,为了给桃花村的刘太公出头……他们这种“义”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
《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位位好汉结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是为了一个“义”字。他们为百姓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就为了一个“义”字。
以前,我对“义”的理解比较狭隘。记得有一次,我的朋友还没有做完作业,他的组长就快要来了。我拿出作业,对他说:“你抄我的吧!”当时我觉得自己很讲义气,可现在,我读完了《水浒传》之后,再转念一想:那是真正的“义”吗?那只不过是作弊罢了。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地理解了|义”。
梁山好汉都是忠义之士,虽然结局很遗憾,但他们在我心中都是不朽的英雄。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5篇相关文章: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5篇
上一篇:《保姆蟒》读后感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