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海堡垒》有感 中国科幻电影《上海堡垒》观后感
看了《上海堡垒》有感 中国科幻电影《上海堡垒》观后感
2019年是中国科幻电影启航年,郭帆导演也曾说过,不希望未来中国的科幻电影只是《流浪地球》的复制,应该探索更多元化的内容和模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观看《上海堡垒》的影评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观看《上海堡垒》的影评观后感
8月4号去看了《上海堡垒》的北京首映,见到了原著作者江南。
我们这个厅的首映是未来局组织的,观众全是科幻迷。江南讲话的时候说,他科幻写得很少,看得很多。《上海堡垒》在他的作品中不是很有名,别人提起他时说的都是其它作品,也许只有在座的你们,像他一样从小看《科幻世界》长大的人,才知道这部小说。他希望科幻能够冲出小圈子,被更广泛的大众读者所接受和喜欢。
看完电影,感到基本上是忠实原著的。大量人物情节删减合并只保留核心人物事件,这个是小说改电影的常规操作,至少原著主线的所有重要节点和催泪细节都保留了,这对于原著粉来说非常难得。不要以为江南自己参与编剧,做到这一点就很容易,去对比一下同时期上映的《九州缥缈录》吧,跟原著比已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故事了。
以下是跟原著相比比较大的改动点,不想被剧透请跳过。
1,原著女二号陆依依戏份全删,跟灰鹰小队苏婉(阿紫)人物合并,新的人物还是叫陆依依,但是已经跟原著无关了。电影显然没有容量来讲一个三角恋,男主江洋从始自终只喜欢林澜一个,战后孤独怀念。同理,将军跟他的两个女人的故事线也没有了。
2,外星文明方面,“好外星人”阿尔法文明戏份全删,战争原因改动,原著中地球是被卷入了两个宇宙文明的战争中,最终坚持到好外星人的支援取胜的。电影中只有地球和“坏外星人”的势力,地球从宇宙中获取了能源物质“仙藤”,而坏外星人进攻地球是为了夺取仙藤。地球的最后胜利是人类用上海大炮摧毁了外星母舰。这就像电影《魔兽》的改编一样,敌我双方势力尽可能简单化,让大众读者易于接受。
3,上海陆沉结局改动,原著中应对能源危机的方法,是让上海整个下沉,(过程参照EVA第三新东京市)这样泡防御就可以从一个半球变成一个平面,节省能源,而灰鹰小队结尾时必须驾驶飞机飞过去,在泡防御扁平化的过程中去进行配平工作。电影中改为人类破釜沉舟,撤掉泡防御,全部能源供应给上海大炮去攻击外星母舰。由于仙藤已经遍布上海地下,抽取能量造成仙藤枯竭,自然造成了上海陆沉。不过这个时候,大决战时灰鹰小队一群技术员为什么非要开飞机上天就不好解释了。
4,江洋和林澜的感情线,原著中有非常深入细致的交流,双方都知道对方想要什么,为什么不能在一起。电影中感情戏大幅度弱化,江洋对林澜的感情始终保持在暗恋阶段,甚至没有证据证明林澜知道江洋喜欢她(除了影片结尾暗示林澜收到过江洋的表白短信)。原著是科幻背景的爱情故事,而这部影片是一部有爱情情节点缀穿插的,纯正的科幻战争片。
5,虽然剧中展示了许多上海的大地标,比如陆家嘴,静安寺,但是人物活动的那些小地标名不见了:中信泰富广场、梅龙镇、伊势丹……当然可以想象,这些名字也不可能在商业电影里出现,否则就是广告了。不过没有这些词,上海的韵味少了些。(而且在滕华涛导的《蜗居》里我真的听过海清给海藻讲这一堆地名……)
其它一些小细节改动,比如外星文明是机械文明不是生物文明,江洋和林澜看大丽花是在草地上不是在天台上等,就不一一说了。
电影本身我还是很喜欢的,它解锁了很多中国科幻电影没有的东西,比如怎么跟外星人打仗,这样一个科幻电影里怎么谈恋爱,这些是年初的《流浪地球》都没有尝试过的。这些当然是很重要的,作为第一部踩坑之作,即使它在这方面有很大缺陷我也能原谅,更何况它其实真的在这块上做的还挺不错。
只是看着《上海堡垒》从原著诞生到这十几年来的变化再到这次的改编路径,有点感慨。
时间退回到2006年,对中国科幻来说一个重要的杂志连载年,这一年,《科幻世界》上在连载《三体》,《九州幻想》上在连载《上海堡垒》。上世纪末被高考科幻作文题引来的一波科幻读者已经在各大城市扎下了根,互联网初兴带来了各种过去想象不到的文化资源。西方幻想文学积累了上百年的各种类型一下子进入了中国作者们的视野,随便跟自己的风格,跟本土话题结合一下,就是一个新的流派。80后的科幻作家们成名于此,九州系列奇幻也诞生于此。《九州幻想》上不只刊登九州的奇幻小说,也刊登各种科幻和其它奇幻作品。尽管科幻迷们能够看到《科幻世界》上的科幻跟《九州幻想》上的科幻风格是不同的,后者更少拘束,更加城市化商业化,但是读到江南的《上海堡垒》,即使阅历丰富的科幻迷们也还是吃了一惊——它是一个过于奇特的东西。
天知道之前的中国科幻承载了多少使命,关于科普,关于思想试验,关于开拓想象力,关于新的文风和题材的尝试……当读者打开一篇科幻,无论是《科幻世界》还是《九州幻想》上的,他们都有着同样的预期,希望它能挑战一些东西,打破一些东西,让思想开启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虽然当时对于科幻的定义很模糊,但这种预期是大致相同的,即使是同一时期的潘海天和今何在的科幻也是如此。
但是《上海堡垒》的预期全不在此,它不是为了打破什么东西存在的,它是一个无比存粹的,商业化的爱情小说,科幻构成了这个爱情故事存在的世界。我们甚至不能批评它是一个“披着科幻皮的爱情小说”,因为当时这种话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不太懂科幻,只想借着科幻的名词和主题来写爱情故事的作品。
正如九州七天神的其它六位一样,江南是一个很懂科幻的人,尽管他不以科幻作家的身份自居。即使只是把《太空堡垒》和《EVA》的设定拿过来用一下,《上海堡垒》的故事里,科幻也是渗入到骨架里,无法拆分的,他所描绘的每一个技术细节都坚实可信,正如科研和军事体制中人们的生活、情感和欲望的细节都坚实可信一样。
但是江南建构出的这样一个宏大而丰富的世界,居然只是为了写一个世俗的爱情小说。他没有通过外星文明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没有通过战争去质疑人类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没有去展望人类未来的技术走向或者价值伦理,甚至没有憧憬过一个新的世界,人们可以有新的生活方式和理解宇宙的方式。
以上都没有,这个故事里,只有一个男孩爱上了一个女人,由此产生的各种纠结。小说里比讲述那些科幻骨架花费更多话语的,是那些跟科幻无关的生活和情感细节,这一代人所最渴望的,最恐惧,最挚爱的,最沉迷的。读科幻的人过于醉心于那些超出日常生活的东西,想去一个新的世界,江南则告诉你,你根本不了解现实世界是什么样的,它可能提供给你什么。比如,这个世界上有林澜和陆依依这样的人,弄懂她们心里在想什么,比了解外星人要难得多。
这些都市爱情故事,当然不是什么罕见的类型,郭敬明走的也是同样的路子。可是,当这个故事偏偏用科幻的世界来承载时,对于这个小圈子的打击力是致命的。在这个世界上,不同圈子的人们之所以会在这里,往往不是主动比较和选择的结果,而仅仅是因为某种偶然和习惯,江南就这样把一个灯红酒绿的,纠结深挚的情感世界摆到了最缺少这些东西的科幻读者面前。
所以也能理解,为什么一开始,这个故事会收获一批忠诚的粉丝,却只能在小范围内流传。而随着这十几年里,科幻读者受众范围的不断扩张,这个故事的潜在读者也必然随着扩张。
也许江南真的该好好感谢下大刘。
如前所述,《上海堡垒》由于其最为纯粹的商业化理念和爱情故事讲述,在科幻故事中独树一帜地成为了某个新类型的代表,而当这几年,影视领域开始谋求在科幻方面进行尝试时,《上海堡垒》一定是最先被识别和挑选出来的IP。因为市场会在它身上找到最熟悉、最好操作的东西。
但是这种挑选本身就意味着矛盾和错位。《上海堡垒》之所以独特,在于它使用了科幻的骨架,但是把科幻的核心价值观用其它东西置换掉了。可是,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影视行业为什么要拍科幻呢?抛却爱情的价值观核心,《上海堡垒》无疑属于某个大的科幻主题类型,而这个主题类型无疑是有共用的科幻价值观模板的。那么,制片方接下来的思路就很清晰了:使用《上海堡垒》的人物、情节、形象和市场号召力,但是通过情节的裁剪和调整,把科幻故事共有的价值观再拿回来。
于是,在《上海堡垒》立项、开拍、宣传、上映的这漫长的六年周期里,我们看到了这个片子是如何在各种冲突和矛盾的乱流中不断试错,寻找方向。这个电影的导演是滕华涛,拍过《蜗居》《失恋三十三天》,极其擅长讲述都市爱情故事。于是,我们会期待这个电影至少在爱情层面是能站得住的,至于科幻层面,做的好自然最好,做不好也可以理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上海堡垒》作为一个类型创新本身的要求,在被不断提高,从2015年起,就有人在喊科幻电影元年了,可是几年中,以三体为代表的科幻电影项目纷纷夭折或推迟,市场一直看不到成熟的中国科幻电影是什么样的。可以说,《上海堡垒》这个故事所代表的已经不是它自己,而是一类科幻,那么它就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年初《流浪地球》的成功,不断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这种压力。作为一个典型的自然灾难类科幻片,《流浪地球》树立了某种标杆,在另一个类型:对抗外星人方面,《上海堡垒》作为同样是中影集团的作品,如果不拿出标杆型的产品,是很难说的过去了。
于是,在今天的电影中,我再次看到了这种科幻与世俗元素的置换,电影《上海堡垒》的情节极为紧凑,战争戏一波接着一波,而爱情戏相比原著被大幅度淡化和缩减,穿插在战争戏中间,为人物在战争中的表现和选择做铺垫。在小说里,江洋和他的队友们可以悠闲地逛街、打一通宵帝国时代,然而在电影中,情节紧张程度堪比《长安十二时辰》,主战情节中要不断转移执行各种任务,战争间隙还有捕食者偷袭基地,跟林澜去看一次天空中的大丽花,就像是潜水过程中偷空浮上水面吸一口气。这部电影的一切都是为了成为一部合格的战争科幻片,它学习的目标已经从原著的《太空堡垒》《EVA》,转向了更为典型、商业化,也更加紧凑的《独立日》和《安德的游戏》。
无法评价这个置换,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这要看是对谁而言的,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意义,对中国科幻文学的意义,对科幻迷的意义,对江南的意义,都有不同。我没有看到最符合原著的那个《上海堡垒》,没有唤起十几年前最初读到这个小说时的心情。但是我看到了一个合格的商业电影,以及当初书中没有表现出来的一些时代气象,毕竟,十几年过去了,一代新的受众成长起来,世界比书中变得更快。
最后说一个细节,原著初版里,灰鹰小队里江洋的队友,大猪和二猪,叫做潘翰田和曾煜,原型其实是潘海天和今何在(曾雨),后来,江南与他们决裂,在新的改版中,这两个名字被换掉了,叫做杨涵田和曾晓磊,人物形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得知这个电影,江南自己是编剧后,原著粉丝们几乎已经不指望在电影中看到初版的大猪二猪了,然而在看电影时,我惊讶地发现,潘翰田和曾煜居然回来了……为了保护和掩护江洋,潘翰田和曾煜先后牺牲,我很想知道,这两个人名是如何回来的,这也许会是一个谜了吧。
想起了前不久看过的一篇关于电视剧《九州缥缈录》的评论,大致是批评江南的一些改动,说当时南淮城三个少年的很多情感,那些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辉的角色和故事,是今天的江南、大角和猴子都在也写不出来的东西。
也许作者会相信,找到这几个最初的名字,能找到一些曾经失去的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