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观后感>

电视剧《于成龙》观后感5篇

时间: 小思0 分享

于成龙从小在山西长大,多次考试后,直到四十多岁才开始入仕为官。。。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于成龙观后感

春节回家,大年初一起来吃完饭,坐在沙发上,看着老爸在看的电视剧—《于成龙》,一开始是为了打发时间,觉得就是结合当下的热点出的电视剧。但后来慢慢地看入迷了。一口气就把四十集看完了。

此电视剧的的主要内容是:从广西罗城县县令,到合州、黄州、武昌、福州、直隶、两江,三获卓异,智斗地头蛇,平叛造反,平反冤案,扫除贪官。二十几年的仕途生涯,清正廉洁,被称为一代廉吏。

看完本电视剧之后有一下几点感想。

一是人不光要我品德好,还要有能力。于成龙有一个外号叫"于青菜",说的是他清正廉洁,饭菜基本是青菜萝卜,无论做到多大的官也是如此。但光清正廉洁是当不了有作为的官的,在罗城智斗恶霸,在黄州平叛,在福州平反冤案,在直隶和两江打击贪官,是他足智多谋,知行合一的现实体现,否则早就成了刀下鬼。但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他又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勇气勇闯敌营,舌辩康亲王,刀斩康熙亲外孙赫里。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给了他无限的勇气。

二是即使有足够的能力也要有舞台。于成龙在做官之前,已经四十多了,已经经过几十年的知行合一的锻炼,能力已经显现,但当贵族额尔齐圈了他们的地时,他差点就被砍头,还好被及时救下。直到他做官,有了舞台,才不断展示自己的实力。

三是有一个好老师是多么的重要。他的老师刑济堂,学富五车,有思想,有深度,教会了于成龙等人一辈子受用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近则齐家,远能治国。教出了陈廷敬、于成龙、柳晋阳等一大批胸怀天下的治世能人。在当代,一个人难得有一个自己称得上一辈子的老师,但我们又很需要有这样的老师作为自己的人生导师,真可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四是有一帮生死之交是多么的重要。当于成龙从山西到广西赴任,曾经是五品大员的周瑞,讨着饭,几千里的路,赶到罗城投奔于成龙,为其几十年的仕途出谋划策,不求名利,甘愿吃青菜萝卜。于成龙的同学柳晋阳,更是任劳任怨,甘愿当于成龙的下手,最后为了去除贪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生死之交,得一足矣。

五是明君和人民是清官的靠山。当于成龙被康熙任命为两江总督兼任兵部尚书等职务,并下达了去火耗的任务时,我就知道此时康熙就是他的靠山。两江地区如果有识时务的土豪劣绅,就应该收敛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胆子大,敢为民请命,不按常理出牌于成龙的为人,康熙如此任命,定有康熙的打算。但赫里不识好歹,依然飞扬跋扈,最后快要被砍头时,都还在说自己是皇帝的亲外甥,于成龙无权审理他。最后于成龙违背皇帝亲属由宗人府审理的规定,当庭宣判赫里死刑,立即执行。明对这个结果,面对不按常理出牌的于成龙,赫里腿都吓软了。最后康熙也没有怪罪于成龙越权行为。因为有些事,一开头就看到了结尾。现在的行政人员,若能敢于担当,敢于为民请命,当有人拿出靠山来恐吓时,不要腿软,人民就是你的靠山。

六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当于成龙团队分析局势,经常引用《论语》、《春秋》、《晋书》里面的语句来分析,特别透彻。当于成龙进京面圣时,更是引用了许多典故和佳句。难怪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国几千年积累的治国治世的经验,是中华子孙最大的财富,没有之一。所谓的社会学、心理学,只是西方的系统归纳而已。如说精炼、历史、博大,西方社会学只能是小巫见大巫。我一直有一个归纳中国几千年治国治世做人的理论的想法。

《于成龙》观后感

这个春节四天假,白天走亲访友,晚上则好好看了一遍电视剧《于成龙》。为什么会突然想看一部电视剧,纯粹是因为听我的老师说他看完之后有很想好好做一番事业的想法了,不再觉得自己四十多了而晚了。

看完之后,热泪盈眶,感慨万千。于成龙四十四岁出仕为官,一身正气,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为民而深受百姓爱戴。当然,他之所以能达成自己为国为民的心愿,除了自己的正气,正心,正言,正行以外,还是少不了贵人的。其中最大的贵人就是康熙皇上,康熙皇上喜爱这样一身正气,不畏权贵的官员。要是他遇到一个昏君,只怕难抒胸意。还有金光祖,张朝珍,康亲王这样的上级给予支持和器重才让他可以直抒胸臆而不被砍头。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大可不必,要想怀才可遇,首要条件就是我们自己要有足够的才和我们与正心的伯乐走在一条道上。于成龙所遇到的这些贵人,都不是自己之前就挑选好了的,而是,当他走了这么一条正气的道路,那么同样正气的人就会和他走到一起。要知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有贵人还不够的,身边还需要有赤胆忠心的高人朋友。每当于成龙感情用事昏了头的时候,总有周先生和柳晋阳狠狠的把他拉回来。在处理案件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周先生和柳晋阳会给他打开一个出口。说到这,你想起了谁呢?

有什么样的老师也特别重要,于成龙的老师刑正堂先生,也是一身正气,永宁书院的山长用一生守护这一片圣地,培养了那么多的国家栋梁。先生所作《论语别叙》是康熙皇上都一直想看的一本笔记,可想其思想见地之卓远。此时此刻,你又想起了哪位老师呢?

然而,最初的起始点是于成龙自己。在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于他想做怎样的事,在于他的脑海里在想些什么。如果没有这个起始点,有这样的领导,老师,朋友又如何成就心中大业。他有为国为民的慷慨情怀,也有一颗胆大包天的赤诚之心,还有一股邪不压正的力量,誓死捍卫天理良心。一生,也曾犯错,可我们人人皆为人,不必把他当神看。

当然电视剧会用艺术色彩来渲染,可又有谁能断定他的心理世界不会比电视剧里更壮阔呢?

常会听到人们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不!如果我们坚持做一件事情十年,二十年会是怎样的景象呢?看看四十四岁的于成龙当时是什么样?再看看为官二十三年的他做出了一番怎样的成就。

我们的一生,能够影响多少人?得看我们自己怎么想 怎么做。

——电视剧《于成龙》观感

电视剧《于成龙》在央视综合栏目即将播完,看后感觉良深。剧中主人公于成龙身上集聚着中华文化诸多的传统美德。对父母而言,他是孝子;对子女而言,他是慈父;对民众而言,他是好官;对朝廷而言,他是忠良能臣;对同僚而言,他是挚友诤友并举;对邪恶而言,他是最可怕的克星;对身边人而言,他是红顶至爱亲朋;对师尊而言,他是功成名就的得意门生。

总之,剧中的于成龙之所以能超越他同时代或前或后许多也已在青史留名的历史人物,傲然独立,盖因他身上荟萃着中华传统文化太多的精髓部分,几乎成为一个近乎完美的封建政治家的集合体。

于成龙出生在明朝末年,并在晚明时期求取了科举上的功名,而他却为官于清朝康熙年间。他没有明末一般文人出仕新朝时那般犹抱琵芭半遮面的虚假矫揉心态,一旦有机会效忠朝廷,他不仅欣然前往,且全力以赴。他身上正直无畏的豪气气干云霄,有史以来几无多少人可与之比肩。他以卑微读书人之身置功名于一边,大闹山西科考舞弊行为,不惧丢掉身家性命,更不把自己的仕途前程放在心上。这种凛然正气,一开始显得卓尔不凡,给人留下荡气回肠的难忘印象。一旦康熙朝广揽人才,大胆录用前朝有功名的读书人出来做官,他有的只是欢喜与激动。因为只有这条路,才是那时候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最佳归宿。实话说,古代史上没有几个读书人不希望在此条路上一帆风顺有所作为的。即便在今天,抛开极个别读书人具有崇高的信仰不论,大部分读书人光宗耀祖的心理或多或少依然潜伏在心里,只是鉴于世道与环境的差异,不便明说罢了。试问古今读书人中,谁不想功成名就,光前裕后?谁不想金榜题名,衣锦还乡?谁不想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只能说由于时运不济,许多读书人终生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最后不得不沉潜乡间,化为芸芸众生而已。古之所谓的隐士,真正具有潜隐之心者,实在为数寥寥。许多人隐居山野,只是情不得已时不得已而已,绝非他们的本心。出仕为官,服务社会,效忠朝廷,说低微点,是为了光宗耀祖;说高尚点,便是为了天下黎民,观后感《于成龙观后感》。皇朝之统治,名为私家,实为天下。尽管历朝历代都摆脱不了家天下的俗套,但大多数做皇帝的人,心里还是把天下看得比私家要贵重一些。只有个别混蛋,亦或是傻子,才不顾天下专谋私家的。

于成龙观后感

  皇朝之下的臣子们,其功利之心也是如此。出仕为官,是自己读书的最高目标。一旦为官,求取良好政绩,是为官之人最一般的思虑目标。升官发财虽然历来被斥为庸俗观念,可在这条道上走的人,能够把持初心,保持良好节操的人却又少之又少。功名利禄背后,隐藏着太多的龌龊。读书人读书时的清澈之心,一旦混入世俗的污流之中,与之同化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许多人,既想要功名,又要要利禄。功名与利禄一旦交锋,往往就会产生矛盾。一心要功名的人,功名之心如太过高涨,也就很容易堕入作假弄虚的泥潭。一旦为官的人作假弄虚,世俗的眼睛就很快把他识破,于是各种不正当的利禄也就将你围裹,使你由起初的惊惧甚至无可奈何,慢慢到后来的理所当然。一旦把触犯僭越纲纪的事情看得理所当然了,正义的事情也就在你眼里愈来愈不顺眼了,社会风气也就败坏起来。为官的此时已经背离了为官的基本伦理,慢慢成为人们切齿痛恨的贪官污吏了

能够在世俗的官场中洁身自好,绝非易事。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结果,只能导致屈原之类的清官贤吏葬身汨罗。如果他要秉持操守坚持留存于世,他就有可能因为自己的清正贤能被不清正贤能的人联合围打,最后反会以不清正贤能之名而身败名裂。所以,在浑浊的世俗社会里,清贤能之人的选择要么就是陶渊明式的辞官不做归田园居,要么就是屈原式的被逼无奈,投江而死。

那么清正贤能之官何以存身?只有一种答案,那就是要遇到明君良机。于成龙身上的诸多优秀品质之所以能够得以完美展示,说宿命点,是他运程好,处处都能遇到贵人相助。

在广西罗成做县令的时候,于成龙不避条件恶劣,很快就在罗城安身立命扎下营寨,以自己的真诚苦干与智慧,很快就扭转了罗成境内十室九空民不聊生的恶劣局面。他以心换心,亲近并联合民众,毅然决然扫除恶匪,毫不手软地铲除地方黑恶势力,以雷霆之力换取一方百姓的安居乐业。在这里,他遇到了他为官以后的第一个贵人两广总督金光祖,不仅因政绩卓著被评为清朝官吏最高荣誉"卓异",还被提拔到四川合州任知州。随后,他又被推举到湖广黄州府任同知。在这里,他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二个贵人湖北巡抚张朝珍,被擢升为武昌知府,并以闪电般速度平定十万匪首刘君孚的未成叛乱,为朝廷平叛大军解决了筹集粮草疏通道路的诸多困难。由于政绩显赫,二次被推举为湖北省政绩"卓异"称号。担任武昌知府之时,由于刚修建好的军用大桥因山洪突来,被悉数冲毁,为此被康亲王以延误军机罪名判以死罪。是巡抚张朝珍在康亲王面前为他据理力争,追述他为政武昌后的件件政绩,才赢得康亲王的理解与宽恕,把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虽然他被削职为民,可张朝珍依然对他委以重任,命他以宣召使之名招抚叛匪,并最终得以成功。再立新功后的于成龙,再次被起任重用,担任黄州知府。不久,在康亲王的举荐下,政绩卓著的于成龙升任福建按察使。

福建之行,是于成龙仕途中极具辉煌的又一个转折点。上任伊始,于成龙便敏锐地发现了前任按察使在审理通海罪一案上存在严重的误判错判现象。他不顾身边人甚至顶头上司布政使章吉仁、巡抚吴光祚、都督姚启圣以至康亲王的劝阻,冒死为受冤屈百姓申冤。于成龙的犯上行为,放在一般环境中,搁在一般上司身上,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且不说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官场旧俗,仅一个手眼通天的康亲王一旦真的动怒,于成龙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他的前任章吉仁知道通海案一事涉水很深,他担心于成龙一旦染指便有不测。于是苦劝自己这位同乡、挚友、后任于成龙维持原判,做个事外之人罢了。只认真理不认世情的于成龙,一旦认定了的事情,任谁说也难以撼动其决心的。随后他马不停蹄,接连启禀巡抚吴光祚、总督姚启圣以及康亲王。问题的关键是,巡抚吴光祚虽对此判决虽腹有不满,却慑于康亲王威严不敢直言。总督姚启圣,也深知其中冤情所在,可为了所谓的大局,他宁可违心认同此事的判决结果。于成龙的倔强与较真,绝不是乐于哗众取宠,绝对是他刚直性格、正义品格、为民伸冤不怕牺牲的情怀所致。他之所以最终纠错成功,盖因他再次遇到了一系列好上司。巡抚吴光祚对他的翻案行为既深表同情,又极力劝阻甚至苦口婆心,完全是因为他看到了于成龙那颗赤诚之心天理昭然,他的劝阻绝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出于对同僚的真诚关爱。总督姚启圣对于成龙的人品才华也是欣赏有加,他对于成龙的劝阻虽不及吴光祚那般坦诚关照,也基本不藏任何别的用心。他的劝阻显然长官意志大于同僚关爱,在他看来于成龙是会慑于他的官威终止自己翻案行为的。可于成龙的执着与倔强却大出他的意料,不仅当面顶回了他的劝阻甚至命令,更是一不做二不休地把官司打到康亲王那里去。

康亲王可不是所谓的官场政客,他不仅是当今皇上得宠的亲兄弟,更是平定三藩叛乱的最大功臣。整个朝廷都是人家爱新觉罗家族的,所有的官员们也都是人家的私臣。他一旦认定了的事情,除了康熙皇帝,当今世上恐怕没有第二个人敢说半个不字。可出康亲王意外的是,这个三品按察使于成龙就是个油盐不进的超凡怪物,不顾天理王法地吵闹到他的军营门前,硬是把自己一肚子话以苦肉计的方法诉说给他。必定康亲王还是深明大义的,他从于成龙对自己的冒犯里,看到了他的无私无畏与忠诚,很快消除了皇权造成的固有任性与霸道,更没了皇家子弟可望不可即之傲态,很快就接受了于成龙的请求,允许他重新审理通海案件。于成龙的努力,再次换来丰厚的回报,数百无辜百姓的冤案得以昭雪。刚直无私的于成龙,在此一事件中,不仅不顾及上司的威压与劝阻,还对自己的同乡好友与前任章吉仁极尽天理人情与国法的职责。他对章吉仁胡乱断案的过错严格以国法处置,既密奏朝廷历数章吉仁的过失,又实事求是地肯定他的清正与不凡政绩。当有人提议要把章吉仁削职为民的时候,于成龙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终使得朝廷对章吉仁功过明判,降职到吏部使用。码头送别章吉仁的镜头,感人至深,随人泪下。两个少年时期玩尿泥的挚友,在荏苒时光中,早已白发如雪。他们历尽宦海浮沉,而今心酸分手,内心感慨,是难以诉说的。那一刻,他们听凭雨水浇头,不为所动,最终相互慰勉,挥泪而别。这是两颗同样正直善良的心,因在某一关键历史时刻为一特殊问题,由于敢与不敢决断,陡然间显出高下,转瞬间使得二人的仕途步入辉煌与暗淡的泾渭之间。但必定都是清官,都是好官,都是人品俱佳的谦谦君子,公私分明,是非昭然,不藏阴鸷之心,不做落井下石之事,虽然从此天各一方,如何也割不断彼此几十年之中结下的至纯至厚情谊。

通海一事刚刚结案,考验于成龙的问题接踵而来。为朝廷十万大军征用役夫的差事自然而然落在了新福建任布政使于成龙身上。为他安排这一任务的不是别人,正是权倾朝野对自己有擢拔之恩的康亲王。康亲王的命令,三万役夫,铁板钉钉,毋庸置疑。身领王命的于成龙,倍感困惑。他不解康亲王何以要召集这么多役夫,他更知道许多人家的唯一壮男一旦被招为役夫,无疑切断了这些家庭唯一的生活来源。刚刚恢复元气的沿海居民,将再次跌入饥饿难耐的苦难境地,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令人担忧的。一旦发现这些问题症结的于成龙一如既往,再次不顾巡抚总督的极力劝阻,直言康亲王,晓以利害。他的刚直倔强与赤诚情怀再次感动上帝,康亲王二次接受了于成龙的建言,使濒临绝境的无数家庭再次绝地逢生。于成龙在福建的一系列显赫政绩,感动天庭,深居九重城阙的康熙皇帝闻讯后对他倍加赞赏,不顾明珠等人的一再阻拦,大胆接受陈廷敬的建议,擢升于成龙为畿辅直隶巡抚,于成龙的仕途再次出现重大飞跃。然而,天子脚下,虎穴龙潭,官场风云,汇聚一端。他的幕宾师爷无一不再次劝他止步不前,免遭官场暗算。可于成龙如果就此止步,他也就难以留存后世不朽大名了。面对皇帝的信任,于成龙毅然前往直隶就任。

老天总是无时不在考验着真正的英雄豪杰,时刻把别人不能为不敢为的重担压在他们肩上。双脚刚踏入直隶地盘的于成龙,立刻感受到了此地遭遇的重大危情,赤地千里,颗粒不收,哀鸿遍野,死亡枕籍。连遭灾荒的直隶百姓,生计无门,背井离乡,逃荒要饭,嗷嗷待哺。走马没上任,便遇棘手事。于成龙衣冠不整,杯水未尽,便马不停蹄深入基层。一路零距离查访,所见所闻,无不使他忧心忡忡。饥民啼饥号寒,无家可归,官员大吃大喝,高枕无忧。面对所见所闻,于成龙一边查明实情,一边着手解决。填饱百姓肚子,成了他接手直隶后的首要工作。直隶地界上的官员们,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在当朝首辅纳兰明珠的屁护下,一个个胡作非为,无视百姓苦难,不仅中饱私囊,还对救济百姓一事置若罔闻。于成龙一边召集州县官吏汇报灾情,一边上书朝廷直言直隶灾荒实情,一边着手解决饥民吃饭问题。当他闻讯直隶各县均有饿死人的事情并且有日益蔓延之势的时候,几乎声泪俱下,锥心刺骨。当他打探到直隶境内的保定府有皇家粮仓时,不顾杀头危险,毅然决定打开粮仓,救济灾民。他的属下和身边幕宾师爷及家人,无一不竭力劝阻他这一杀头举措,可心系灾民的于成龙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亲自打开粮库大门,分发皇粮,救济灾民。

于成龙的胆识与刚直不阿,的确古今罕见。在遭遇饥荒饿殍遍野的紧急情况下,能够不顾自身危机,舍命为民请命甚至舍命救民的人,无论到了何时都应该受到所有人的高度尊敬与赞美。同样,冒死违反皇纲的于成龙在私自发放皇粮救济灾民一事之后,危险便紧锣密鼓的向他走来。以明珠为首的当权派们,个个试图藉此拿掉于成龙的顶戴花翎,并要将他置之死地。在廷议的时候,明珠的死党佛伦首先进言康熙诛杀于成龙私开皇家粮仓之罪。可康熙毕竟是千古一帝,他与康亲王一样看待问题总是独辟蹊径,入木三分。不仅当众呵斥了佛伦,还对于成龙不计个人安危为朝廷分忧为民不惜舍生的正义之举大加赞赏。他质问满朝地位显赫的衮衮朝臣们,直隶发生如此重大灾情,你们谁敢于冒杀头危险为朕解忧?只有于成龙一人!

正是康熙皇帝的逆向思维和不拘泥于陈规陋习,才使得于成龙再次从死亡边上傲然走出,成为受人景仰的政治明星。

在福建处理完役夫事件后,他的幕宾周先生和师爷柳晋阳都向他表示祝贺,并夸他智勇兼顾所为不俗时,于成龙没有喜形于色,更为自己的又一出色政绩流露出丝毫骄矜之态。他深深地感叹到:我哪有那样的能耐啊!要不是遇到了好巡抚好总督,要不是遇到了康亲王,我不知死多少回了,哪还谈什么政绩呀!

于成龙观后感

于成龙此言不虚,他的叹息既不是对上司的阿谀奉承,也不是对自己取得的政绩表示过度谦虚,他说的全是大实话。从他的话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优秀官员的形成必有得天时地利与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于成龙为官生涯虽历经波澜,却处处有惊无险,算得上仕途顺利。究其原因,不外乎这几条:一是他本人身上具有正统的儒家观念,并具有全面性与彻底性,绝不会因时因事因人而变;二是他心中时刻有天理国法与人情存在。天理他绝不违,国法他绝不越,人情他绝不滥。他孝敬父母,虔诚无比,一言一行,尽皆彰显;他对待朋友,以诚相待,从不矫情,从不变易;他对待子女,细心呵护,虽不能亲自呵护,也时刻牵挂心头;他对待权力,既赖其威严惩恶扬善,又拿捏尺度,不僭越半分;他对待上司,既不失官场礼仪,又表现出绝对尊重与服从,但从来不盲从、不阿谀、不奉迎、不讨好;他对待犯错之人甚至土匪,既毫不手软地予以揭发与惩治,又视其大节主流予以慰勉招抚,使其为朝廷所用。于成龙宦海沧桑二十多年,所遇到的上司,除了纳兰明珠私藏奸心对他频繁使坏之外,其他如金光祖、张朝珍、吴光祚、姚启圣、康亲王以至康熙皇帝,都对他关爱欣赏有加,并给予他至高的荣誉和相称的地位擢拔。

好官吏的诞生与成名,好官吏的使用与持久,除了自身具有各种必要的潜质与条件之外,离开了良好的成长环境,终将一事无成。屈原的才华与潜质是一流的,可他就没有于成龙那般幸运,他遇到了昏聩无能的国君和满腹阴毒的同僚,他的正确意见不被采纳,他的正确行为处处受阻,他的正直善良被奸佞小人视为眼中钉,他的满腹才华不仅无处施展,还成了同僚们嫉恨他的祸根,因此他的结局只有以死了结。屈原能留名青史,不是凭他的人品能力,全凭他留下的杰出诗作。许多与他一样的许多能臣良将,只因没有他这般出众的文学才华,许多人在和他一样的遭遇之中永远被历史的烟尘掩埋了。

大环境大气候造就与之相适应的人才,任何时代概莫能外。今天,当我们看到无数忠良之人再蹈历史覆辙的时候,真应该好好想想为啥贪官污吏如此盛行的原因了。改开的年代,固然有成绩,但其中滋生的浊流几乎遮掩了所取得的成就。__时代,英模辈出,群星灿烂。干部队伍,大体清廉,渣滓甚少。许多官员,体恤下情,深入民间,和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因此得到人民的尊敬与支持。当今天全国各地怀念__时代的浪潮日甚一日的时候,当大小官员们普遍不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时候,当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被全面颠倒的时候,当建国后被荡涤殆尽的污泥浊水再次泛滥成灾的时候,当贫富差别比旧中国更加严重的时候,你还指望能有于成龙那样的官员出现吗?即便他们出现了,能否会像于成龙那样频遇好上司而一路凯歌吗?你还指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像从前那样无比的信赖与支持吗?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只有有了康熙那样青睐贤能官吏的皇帝,只有有了欣赏举荐于成龙那样的上级官员普遍存在,只有有了使于成龙那样的贤能官吏有了用武之地的时候,于成龙们才能健康顺利地诞生与成长。

看了电视剧《于成龙》后,所有的人如果能有此观感,此剧的播出也就于心所安了。

电视剧《于成龙》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电视剧《于成龙》观后感5篇

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在一起电视剧观后感5篇2020

观后感作文大全5篇

《在一起》电视剧观后感5篇精选

电视剧《在远方》最新观后感5篇

《在一起》电视剧观后感范文大全5篇

电视剧《小欢喜》的精彩剧评观后感5篇,看小欢喜感想

《为了和平》电视剧观后感心得5篇

看《一诺无悔》电视剧心得体会观后感5篇最新精选

电视剧《于成龙》观后感5篇

于成龙从小在山西长大,多次考试后,直到四十多岁才开始入仕为官。。。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于成龙观后感 春节回家,大年初一起来吃完饭,坐在沙发上,看着老爸在看的电视剧《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京剧的观后感范文5篇
    京剧的观后感范文5篇

    《西厢记》 诞生于盛产戏曲的元代,这部作品以深刻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性和精湛优美的艺术性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及观众的喜爱。下面是学习啦的小

  • 埃及王子观后感范文1000字5篇
    埃及王子观后感范文1000字5篇

    《埃及王子》这部影片的故事背景要从希伯来人的祖先亚伯拉罕说起...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埃及王子观后感 独立需

  • 埃及王子观后感范文5篇
    埃及王子观后感范文5篇

    人生中的痛苦和快乐没有什么,而是你将它化成为什么。电影中有个人对摩西这么说。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埃及王子

  • 迁徙的鸟纪录片观后感范文5篇
    迁徙的鸟纪录片观后感范文5篇

    迁徙的鸟纪录片没有多少的语言,却用一幅幅画面和一段段音乐打动了我。好佩服这些小小的候鸟们,它们不管刮大风下大雨,到了迁徙的时间,再恶劣的

936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