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军号》观后感800字庆祝建国70周年
《古田军号》观后感800字庆祝建国70周年
《古田军号》是由王仁君,王志飞等明星一同出演的历史剧情片,希望以下影评对您有所帮助!
《古田军号》观后感一
首先很幸运能在影院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献礼片,讲述了古田会议,七大,八大,等一系列著名历史,(古田军号)作为八一建军节上映的主题片,在暑期档影片中可谓一股清流。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红色题材影片,教育意义大于电影本身意义。
一位坐在我后排三十出头的母亲,带着几岁的孩子来看影片,孩子问妈妈我们今天看什么影片,妈妈说这部是咱们中国???????? 建国70周年的献礼片,你要好好看,多了解了解历史,知道吗,听到这样的话,我感觉这才是作为家长应该做的事,要让孩子们多了解了解历史比什么都重要。
特别是最后一刻,那位老警卫本人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峥嵘岁月留下的是和平年代的一种珍贵,特别燃,特别感动,红军不怕远征难,没有工农红军长征那来的现在好日子!
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看这种影片的比较少,历史存在的意义在于被铭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70年不过是短暂一瞬,但对于中国、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新中国成立这一个甲子有多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奇迹,充满辉煌。影片主要是致敬解放军,还原历史,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感谢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们,由你们守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向解放军战士们致敬,也像抗日战争时期的所有抗日英雄们致敬!
《古田军号》观后感二
我把丑话说在前面,这部电影不适合八千看,不适合恨毛的人看,也不适合对历史或者说是党史屁都不懂的人看。这部电影突出了毛泽东的个人形象。触到了某些人的痛脚,评价里明里暗里都在讽刺毛泽东,有什么可讽刺的呢?毛泽东的军事能力需要质疑吗?共产党领导革命的道路本来就是一步一步摸索的,你要说照搬苏联的那根本不可能。当时的中国和苏联的国情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只能是借鉴。看电影的时候我希望刘安恭少说两句,他一个从中央来的人,对地方根本不熟悉不说,还特别喜欢对地方的事情指手画脚。这一点和生活中的某些人特别像,所以刘安恭把地方上的事务搞得一团糟。最开始我对毛泽东这个角色其实期待值没有那么高。因为他的那个发型实在是太吸引我了。在其他影视剧中,我从来没有见到过毛泽东的扮演者是有这样飘逸的发型的,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推进,我觉得这个角色把毛泽东诠释的还蛮好。而且真正入戏之后我已经忽略了发型问题!我不是很懂湖南那边的方言,但是感觉如果不是配音的话,那这个演员确实在口音这里下了苦功夫的。比王志飞老师说的好哈哈哈。 刘智扬扮演的陈毅可以说是电影里的暖心担当。毛泽东和朱德两个人因为观念不同时常吵架,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人从中调解,政治部主任自然担起了这个任务。从最开始的改了一首诗,到后来的毛先生,睡觉咯,以及换床。都可以看出陈毅“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所以陈毅躺赢了。这部电影战争的镜头倒不是很多,更多的主要是思想上面的碰撞。比如朱毛二人,比如刘季良和毛泽东之间,细细体会的是可以有不少收获的,但是就怕某些人没有耐心。演技最差的应该是那个小朋友哈哈哈,虽然他一个人贯穿了整部电影,但是大多数出现的画面都是一个表情,如果将来真的要走演艺圈这条路的话,还是要把演技再提高一下。有些人说朱毛两个人在一起光在吵架,可不就是吵架嘛,你指望他们两个打起来吗?他俩同一个阵营的耶。另外最后电影的结局处理的不是很好,最大的败笔可能也是在这里。还有就是其他人也提到了,就是同一个战斗片段多次使用。使用多了我就有点看不懂了。希望能看到有人可以进行一个相对详细的分析。另,我磕朱毛。陈毅是粉头没错了。
《古田军号》观后感三
看《古田军号》,感受到的尽是青春的气息,36岁的毛泽东,43岁的朱德,28岁的陈毅,22岁的林彪,在关键时刻,纠正错误,坚持真理,为理想而奋斗的模样,带给年轻一代观众许多的惊喜。
这部影片的背景是众所周知的古田会议,以一个红军小号手后代的视角,来感受这段鲜为人知的岁月。在拍摄手法上,导演陈力更是打破了以往演员在塑造历史人物上的固化模式,人物出现的镜头,多了许多青春洋溢的气息。尤其是在表现毛泽东的时候,用了许多奔跑的镜头,不张扬,很青春,个性独特,又充满魅力。
青春因为梦想而闪光
在绝境中历经艰难探索真理,开辟革命成功之路,谁也没有经验,但正因为青春四射,才让人觉得坚持更为了不起。影片没有回避情感冲突,而是拍出来了自己的态度,毕竟都是热血青年,在探索革命真理的过程中,产生激烈的冲突,并且形成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那这样的情感冲突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因为同样的梦想,才让这样的青春有了更多的闪光点。同样,面对不可回避的情感冲突,大胆的依据历史真实,准确的表达,张弛有度,很有看点。
影片不止一次的出现板凳龙,在回望历史和畅想未来中,形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感,也用蒙太奇技法,将红军小号手的后代和小号手的情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用穿越时空的互动,来感叹那些青春岁月里,梦想的伟大和力量,也带给现如今的年轻人以思考,国家越来越强大的背后,是因为许多青春奋斗的模样,正在为梦想而闪着炙热的光。
导演的出发点和演员们的用心
导演通过一个红军小号手孙子的视角,跨越九十年时空,讲述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同样,又用颇为现代的方式去表现伟人有血有肉的一面,饱满立体。在演员的选择上,也是颇有挑战性,像饰演毛泽东的王仁君,饰演朱德的王志飞,饰演陈毅的刘智扬,饰演刘安恭的胡兵,饰演林彪的张一山,在以前的作品里,几乎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形象。对于他们而言,这是全新的角色,所以,打破条条框框,用自己的态度去诠释出青春的力量,才是当下更易被年轻观众所接受的关键所在。而演员们用最真诚的演技,诠释出了最接地气的面孔,很新颖,也很质朴,将每一个鲜活的面孔,刻画的很有棱角,打破常规,赋予人物更多青春的气息。
1929召开古田会议的时候,只有几千的队伍,20年后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也许,对于影片里的这些年轻人而言,自己做了多么伟大的事,在情感冲突的那一刻,是没有想过的。但是,若没有这种情感冲突的一面,又怎么会有后来的越战越勇。也正是开诚布公,才让人更加坚定在真理的探索中,形成思想认识上统一的必然性。伟大的梦想靠的就是共同的信仰和为革命义无反顾的态度,也正是充满挑战,才让年轻一代观众感受到遭遇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要义无反顾的向前冲,坚定的相信自己的梦想一定可以实现。同样,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同样也应该有伟大的梦想,为了我们这个国家,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古田军号》观后感四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由陈力导演执导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古田军号》将于8月1日全国公映。今日,影片公布“军号嘹亮”版海报并宣布定档。《古田军号》取材于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历史,以一名红军小号手的视角,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青年革命领袖带领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非凡历程。
冲锋号角嘹亮 “红色男团”激荡历史展英姿
1929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史称“古田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这一永恒不变的军魂在此铸就。在今日片方曝光的“军号嘹亮”版海报中,一支军号在飘舞的红旗映衬下格外醒目,在军号后方星星点点的火光,寓意星星之火可呈燎原之势。在90年前的闽西革命战场上,嘹亮的冲锋号也曾穿透战火硝烟,红四军战士冲锋陷阵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从那一刻,这坚定有力的军号声便响彻时空经久不衰,至今依然鼓舞人心。
当年的红色军团用血汗铸就革命史诗,90年后一批不忘初心的实力青春演员和老戏骨组成“红色男团”,共同塑造革命先辈的热血青春奋斗史。电影中毛泽东饰演者王仁君、陈毅饰演者刘智扬等青年演员均首次出演革命伟人,全心投入呈现青年革命者不凡气度。而此前已经诠释过诸多经典角色的王志飞与著名演员胡兵,此次也突破自我,分别饰演重要角色朱德、刘安恭。此外,电影还特别邀请到著名表演艺术家孙维民与李幼斌出演,两位老戏骨在影片中化身闽西百姓,演绎战乱中的黎民之苦与民众觉醒,他们娴熟的演技也是影片一大看点。“红色男团”集结并在导演陈力的执导下将为1929年发生在古田的这段激荡历史赋予更多新时代的解读。
跨越90载时空 见证初心的诞生
《古田军号》导演陈力作为国家一级导演,从影数十年,与红色主旋律结下不解之缘,她此前执导的《血战湘江》《海棠依旧》《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作品均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称赞。“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是陈力导演一直以来的坚守。她也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提高质量当作文艺工作者的生命线。这一次她执导的《古田军号》,历经8年时间悉心打磨。导演陈力携主创多次深入闽西革命老区,采访当地百姓,力求还原当年历史。这样原景乡音的熏陶与沉浸,也让影片在呈现上更加丰满立体,更具有历史和艺术内涵。
在此前成功召开的“古田再出发—电影《古田军号》研讨会”上,导演曾表示“《古田军号》是一部与历史深情对望的电影”。影片用跨越90年时空的艺术表达,以一个红军小号手后代的视角,讲述了1929年红四军到达闽西后那段鲜为人知的峥嵘岁月。这种“古今对望”、将历史融入新时代语境的表现形式,是革命史诗影片在艺术表达上的大胆创新。此外在内容上,影片更是突破性展现了红四军内部激烈争论的一段历史。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陈毅在经过激烈的意见冲突后,实事求是,投乐彩,最终达到思想和认识上更加高度的统一。在探索之路上虽有意见分歧,但初心始终一致,在共同的共产主义信仰引导下,历经磨难,百炼成钢,终于奠定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古田军号》力求以时代语境与青年对话,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据悉,该片将于8月1日登陆全国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