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追忆梁启超读后感
从梁启超来反思民国以来知识分子,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梁启超的心路历程,不妨是后来从革命转向保守知识分子的普遍道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追忆梁启超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追忆梁启超读后感1
今天我来到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的梁启超故居。
一进故居,一幅《少年中国说》映入眼帘,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句话让我意识到了中国对少年的重视、期待与向往。
再往前走,就是中国推翻封建社会的重要历史事件——戊戌变法。当时慈禧太后比皇帝权力大,思想很守旧,不允许改变旧制,所以在梁启超和他的老师康有为一同向皇帝讲戊戌变法的设想时,光绪皇帝虽然同意了,可是慈禧太后却制止了此次变法。慈禧太后命令逮捕主张变法的人,并在北京菜市口杀害了戊戌六君子。梁启超和康有为两人侥幸逃到了日本,由此,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梁启超家的家规、家风就很值得世人学习,比如爱国、尊师、重道等等。就是这样的家风家规成就了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其中有火箭专家梁思礼,建筑学家梁思成,以及考古学家梁思永。可见,接受优良家风家规的传承,对一个人的成长真是至关重要啊!
参观完梁启超故居,我又想起了五年级上学期学过的那篇《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作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一定要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惜国家荣誉,长大后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追忆梁启超读后感2
有人评价梁启超是中国近似百科全书的人物,我读完这本书,深有同感,我被他的胸怀和大格局所折服。本书以时间主线,分别从少年、婚姻以及与同时期历史人物的交集,给我们客观展示一个真实的梁启超。
梁启超30多年的政治生涯,与光绪、康有为、孙中山、谭嗣同、章太炎、袁世凯、段祺瑞、蔡锷等都有很深的联系,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每件大事情都与他有联系。他是最早提出“中华民族”这个词的人,也是最早向中国杰少马克思主义的人。他提出过“少年强则国强”的口号,100年后的今天,这同样是我们的口号。他是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铺砌了中国近代思想文明的道路。
梁启超做人有大格局,在因康有为支持张勋复辟而与之反目,在康有为死后,梁启超却为他守灵,哭了三天三夜,他气量之大,能容下常人不能容之事。梁启超早年解除到西医文明,觉得这是能学以致用,强国利民,极力推广,就算是协和医院把他的右肾割错的情况下,也极力为西医辩护。大格局者,爱国、无私、开放、宽容。他一心只有国家,他的大格局是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审时度势修炼出来的。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范仲淹的这首诗来形容梁启超在合适不过了。我们人人都能做到不为名,不图利,世界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追忆梁启超读后感3
一百年有多久?对于历史来说,也许譬如朝夕;对于人来说,红颜却成白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为逝水年华,往事如烟,而噫吁感慨,临风洒泪。缅怀过去的,与其说记住历史,不如说展望未来,过去的许人与事,我们不能忘;过去的许人与事,我们忘不了。就如“公车上书”,“戊戌维新”这样悲壮慷慨的沉痛,过去一百年多年了,却总还萦绕着国人的心头;就如康有为、梁启超与谭嗣同的屡屡被提起,不断被纪念。
臧克家有诗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去的人还活在人的心里,历史也并未隐退到书架上去,一百多年前的人和事,到今天仍有太多的“意义”关联。读完《追忆梁启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夏晚虹主编)后杂感颇多,整理了一下思路,对梁氏晚年不谈政治,专研学术的现象谈点看法。
我们接触梁启超,大概缘自初中课本上一篇梁实秋先生的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先生在这篇文章开篇就写道:“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业学术……”。当时的年龄,对于什么是“政治”,什么是“学术”,是不会去在意与关心的。“人生识字忧患始”,随着知识成长与社会磨励增加,逐渐就有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想法,包括对现在的,抑或是过去的人和事,开始表现出了喜爱或者憎恶。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他的笔尖常带感情的言论思想,影响之大,几乎无人可以比拟。包括陈独秀、胡适、鲁迅、---这些文化巨人、民族精英,几乎无不承认受过梁启超思想的滋润。梁启超思想不仅还影响着我们这一代,还要继续滋润未来的一代代。
梁启超自青年参政并兼任政论家,更是先觉思想的传播者。百日维新遭慈禧太后血洗后,康梁流亡海外,康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以保皇自居,梁启超还是马不停蹄,先后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风报》等影响深远的报刊,写了大量至今传诵不衰的文章,大力宣传新思想、新观念。从这些看得出来,梁启超对于政治,对于改革的热情是可见一斑的。然而,梁氏自民国九年春,欧游归后直到病殁,突然谢绝政治,以专研学术、讲学为主。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转变呢?这是费人思索的。
其中的原因,自有专家研究。不过,也不妨我胡乱度之。我以为这主要的是与政治失落有关。梁启超在其政治生涯中,有许多的光辉之笔,如“公车上书”、“戊戌维新”、“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都是受人尊敬的,这些光辉梁氏在世时也一样耀眼。然而,梁氏也先后为晚清政府,以及袁世凯、段祺瑞等军阀有过合作,虽然初衷是好的,用现代眼光来看,也算都是值得理解的事,但是,对于梁启超本人来说,晚年以来,或许他自认为是他的人生败笔。再者,幸亥革命的胜利,也无疑宣布了梁氏君主立宪思想的破灭。总而言之,梁启超或许认为,他一生站在风头浪尖,呕心沥血参政、议政,呼吁变法,努力改革,然最终没有多大成绩(当然不会的),所以决定淡出政治。
如果被我不幸言中的话,我想到一个疑问,比如说现在网络上的许多政论名家,如吾友兼乡人东海一枭,以及槟榔、杜导斌、任不寐、王怡等人,年青时凭血气方刚,敢说敢为,敢骂敢砸。倘若年纪大来了,也是不是如梁氏一样,终会谢绝政治,或者说逐渐淡出政治,专研学术去了,或者做一个“卧龙岗上散淡之人”?当然,倘若这些网络名家淡出政治,我也不会觉得突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但愿),生存并不是微不足道的事。但是,我也不愿看到,年青的后来人只知风花雪月,儿女情长,于国于民,没有半点思想而言。这样的悲哀是令人沉痛的。
最后,借用百年前梁任公的一句话呼唤“新民”,并与所有阅读过本文的网友共勉:“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
追忆梁启超读后感4
用了三周,大致第一遍读完了《梁启超传》,期间屡次感叹,凡有趣的书最少要读两遍。精力不济,以后再来翻读。
印象最深的,就是梁启超“笔锋常带情感”。连他本人也常常以此自述。《梁启超传》大段引用了《饮冰室文集》里的内容。我总有“读原着”的冲动,看了《饮冰室文集》的卷册数目,还是算了,决定改道认真读完《梁启超传》。梁启超的文字,确实很有感染力。既朴实,又活泼。而且可以体会到他积极思考、乐于分享的特点。读到康有为时,看到他的刚愎,便有很直接、快捷的比较,深刻体会什么样的语调让人喜爱。
梁启超涉猎很广,治学,政治,历史,宗教,法律,文学,甚至教育,科学等等。如果按照他的理念办学,那一定是一个视野丰富、高质量、开明的通识教育。梁启超教育子女很有成就,各个成为各自领域的栋梁之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梁启超还在各种旅途之中,不断思考,结合亲眼所见的现状,得出结论,改进自己的理念。他对于当时很多社会现象,有深刻而且深远的见地。一路走,一路想,一路写。是当时重要的精神和政治领袖。与此同时,我也看到那个年代大量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同样的讨论中。清末至民国初年,言论自由,百家争鸣,各路思想着实丰富,令人神往。
不记得是哪位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提过,经济学家(甚至科学家)有两类,一类是解释问题的学者:观察到某个现象,提出相关问题,然后试图给予答案,或解释。还有一类,是建设型的学者。他们获取大量已经有的结论、知识,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解决方案,更有力者,甚至会给予执行(比如美国总统的经济学家团队)。我所了解的基础研究学科,大体也是这样的归类。梁启超,我认为,属于出色的第一类,善于解释、归纳,而不善应用。身处乱世,梁启超没有太多书生不切实际的架子,迫切的想要改善中国的状况,甚至因此曾经被人利用,加之也有自己的私心,他的一生可圈可点,可批可驳。
小学、初中、高中,前后学了三遍中国近代史。我认为我在这套教育体制下,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让我觉得很幸运!我的记忆力,选择性很强,但凡是我不懂的,一概记不住。记得高一快结束的时候,马上要会考,考前一个月里三次模拟都没过的,好像全班也没几个人。而我居然没什么反应,照常睡觉,还因此被历史老师当堂挖苦。后来为了会考,使劲背了两个礼拜,终于混过。但是,当时背是背下来了,孙中山他们辛亥革命完,为什么大总统自己不当,给了袁世凯,我一直没懂。而且,因为我近代史没学懂(具体为什么没懂,可以参考张千帆的讲座……就是古代史,我也是在美国学中国历史的时候,才学明白),虽说喜欢看历史剧,却从来不看近代史题材的历史剧。最近看了《梁启超传》,对近代史有了兴趣,准备去看一看……看看他们是怎么瞎编乱造的。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就算军阀横行,土匪猖獗,外强割据,生灵涂炭。越是这样,就越凸显时代的英雄。
梁启超所相信的,要靠制度,要依赖制宪,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里面的深意,不知道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
追忆梁启超读后感5
最近偶然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发现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正在围绕第三届读书节展开一些列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向读者推荐一系列书籍,不过无奈的是,其中大部分书籍,图书馆都没有收藏,而且收藏的有限几本,早已被借出,最后侥幸的发现,解玺璋编写的《梁启超传》,图书馆中尚存有样品书,有光梁启超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课本中的维新变法中,提到一点而已。于是便怀着对梁启超在维新变法运动之后的行踪的好奇,便借阅这本《梁启超传》了,谁知一睹之后,便爱不释手,只欲读完方休。
解玺璋的这本《梁启超传》,构思新颖、手法独特,同历来诸多传记有着极大的不同,正如刘再复在序言中所述的那般“此书除了前三章讲述梁启超出身、婚姻家庭生活之外,其他皆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关系为章节。”“如此构筑传记,便是以‘人’为中心,相应地,便是历史以‘人’为主轴,从而主客兼宜,脉略清晰,既有历史性,又有文学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既是一本梁启超传记,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梁启超传记,也是一群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综合传记。读罢,方知梁启超对于中国的影响,并不曾因为维新运动的失败而终止,反而其影响贯穿整个近代中国史。这是在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中,不曾也无法看到的。感谢解玺璋这本《梁启超传》,带领我们走进梁启超,并对梁启超有了更深的认识。不过就个人观点而言,解玺璋尽管在极力客观的向读者们介绍梁启超,但是其中任然有不少为梁启超辩解的文字,大概是因为解玺璋对梁启超始终怀着敬佩的情愫所导致的吧。
我用了四天时间,终于将《梁启超传》上下卷给读完,纵观梁启超生平,个人认为,梁启超一生致力于呼吁解放思想,开启民智,然而其本身却依然免不了保守,忠于清皇,忠于先生(康有为),以至于在政治立场上,几番变动,尽管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政治形势,有着深刻的思索与分析,但是终将因为自身的对人的了解对人性的分析不够,导致几乎一生政治生活黯淡与失败,梁启超对于学术而言,或许是成功的,但是作于政治几乎是惨败的,而且败得彻底,但是他对于中国近现代,国家的发展,人民思想的解放,却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是近代国民思想解放启蒙的先驱。只是思想的保守性,使得他的对于政治立场,具有极强的的妥协性,总是期望于当权者,能够舍弃自身的利益,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岂不可笑。
知道梁启超的家事之后,尤其是梁启超的幼年时期的而生存环境,难免又发出这样的感慨“梁启超是时代塑造的,是历史的而选择。”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梁启超的,伟人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梁启超之所以成为梁启超,这与他的才识,努力固然是分不开的,但是其幼年的而生存环境对其的成长却也功不可没。可以说梁启超的成长是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说,纵然我们达不到梁启超的那种高度,也不全是自身的原因,与生活环境都有着莫大的影响。
梁启超的教育,政治,经济,文明,学术等方面的研究无疑是非常深入的。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在家庭子女的教育上,成就也是鲜明的,不禁想到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看起来很有偏见,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想到目前社会上,经常发生的家庭伦理道德纠纷,正如《春秋》中所说的,子不子父不父,真是时代的悲哀。让我们不禁思索起来以后如何教育后代的问题,怎么才可以避免这些丑陋的悲剧的产生。
一生着作等身,一部序言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停笔竟成一本书,估计也只有梁任公这样的学术大师,才能做得到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影响深远。
梁启超直到病危最后时刻还在带病继续《辛稼轩年谱》,其治学精神可歌可谈,让我辈望尘莫及。梁任公弟子诸多,几乎每一个都是名满天下,不可能不受梁启超的极大影响。
正如胡适之所言:“任公为人最和蔼可爱,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
梁任公弟子诸多,朋友也很多,在当时一度成为国内一尊舆论的领袖。固然与其渊博的知识,名满中外的名气分不开,但其中也少不了个人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其为人是相当成功的,只可惜其有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会识人,以至于屡屡受挫不被理解。
当然正如其信仰的那般,“宇宙是有缺陷的”,梁启超自身又有着学多不可诟病弊端,做事过滤过多,闯劲不足,思想还有着一定的保守性,可是是他成名太早,后期缺乏师长引领的缘故吧。
以至于,师长、弟子、朋友只见都有诸多矛盾,甚至视其为仇人,岂不悲哉!以至于死后还受多方排挤,英名难以流传,如同日月蒙尘,真是悲哀!
梁启超一生为解放国民思潮,做了极大的贡献,但终归不是一位称职的政治家。缺乏政治家的手腕与谋略,因而其政治生涯,屡屡受挫。不过梁启超极大的爱国情怀、爱国情结,是不可置否的!
正如他个人所言:“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我一生的政治活动,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要贯彻我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没有什么个人打算!”
总之,梁启超一生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对历史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伟人,其高贵的人格、严谨治学精神,博大的爱国情怀等,有太多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关于中学生追忆梁启超读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中学生追忆梁启超读后感
上一篇:五年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下一篇: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