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鲁迅
1.鲁迅简介
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鲁迅的代表作品
小 说 集 :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 《野草》
散 文 集 : 《朝花夕拾》
杂 文 集 : 《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坟》等16部。
小 说 集 : 《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社戏》——选自《呐喊》(《呐喊》主要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
《祝福》《伤逝》——选自《彷徨》(《彷徨》描写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故事新编》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散文诗集: 《野草》:独语式的抒情散文 生命哲学 如:《雪》
散 文 集 :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回忆性散文。如:学过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杂 文 集 : “社会批评” “文明批评”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人的觉醒意识。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阿Q正传》
《阿Q正传》是唯一的中篇小说,批判“精神胜利法”。这个封闭落后的农村流浪汉,有农民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偏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
1.《阿Q正传》的创作特色
①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作品将阿Q放在未庄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从而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滋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
②精彩的细节描写。如赵府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的吝啬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一层地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这种精细入微的描写,刻画了地主阶级卑污的灵魂。
③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不仅有头有尾两部分的议论,其他许多地方也都穿插着议论成分。这些议论诙谐而精辟,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批判、讽刺色彩,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
④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感,有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语言艺术。
文学研究会
时间: 1921年成立于北京
地位: 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阵地: 茅盾主编《小说月报》
作家: 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
宗旨: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重视文学揭示社会问题和批判社会现实的功能
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被称为“世纪老人”,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的爱的哲学: 母爱、童真、大自然+爱祖国
•作品: 诗集《繁星》《春水》;通讯散文《寄小读者》——中国儿童文学奠基之作
散文:被称为“冰心体”
用书信体形式向少年读者报道自己身处国外的生活和心态。笔调轻盈、文字隽丽、感情细腻,既发挥了白话文流畅的特点,又兼有文言文凝练简洁之长。
叶圣陶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1916年,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是其教育题材小说集大成者,被茅盾成为“20年代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
•作品: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灰色人物
许地山
许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具有宗教气息、异国风情。
•代表作品:
散文集《空山灵雨》
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
《春桃》的发表标志着其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
《危巢坠简》
创造社
创造社——浪漫主义流派
时间: 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作家: 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
文艺思想核心: 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
理论主张: “为艺术而艺术”
倾向: 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
作品: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郁达夫的小说《沉沦》
郁达夫
郁达夫,代表作《沉沦》《春凤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故都的秋》。
•《沉沦》——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自叙传
•零余者:“生则于事无补,死亦于人无损”
1.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创作特色
①结构严谨,整个故事发展写得完整自然。作者在情节安排上步步设伏,层层推进,前后勾连,适时解“扣”,而且这种安排又不露痕迹,十分自然。
②注重描写人物心理历程的特点。作品多次直接袒露“我”的内心活动,把人物复杂微妙的精神世界再现了出来。
五四“新诗”运动从诗歌形式的解放入手,梁启超把“诗界革命”的目标定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胡适主张推翻诗词曲谱的种.种束缚,提倡“作诗如作文”,以白话写诗;“诗的经验主义”,需“言之有物”。著有《尝试集》,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实现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
第一批白话诗人主要有: 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伊默、俞平伯、朱自清等。
★
新月社
1.时间: 1923年成立于北京
2.人物: 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卞之琳等。
3.诗歌理论: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4.刊物: 《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
胡适
•新诗主张:
①“作诗如作文”以白话写诗
②“诗的经验主义”,需“言之有物”,是自由体诗的开创者
•《尝试集》:
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
2、《尝试集》被称为“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
•胡适是第一位白话诗人
闻一多
•作品: 《红烛》《死水》《七子之歌》
•评价: 被朱自清誉为“五四时期”“唯一的爱国诗人”
•提出“新诗格律化”的“三美”: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
【绘画美】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建筑美】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
1.闻一多《死水》的寓言性及新格律诗的理论
①寓言性: “死水”是民国社会的象征;是北洋政府的象征;是黑暗的中国现实的象征。诗歌中反映的厌恶、失望是理想中祖国形象在现实面前碰壁后产生的一种过激情绪。隐藏在揭露丑恶的背后,是对祖国无比强烈的眷恋之情和为祖国利益而献身的决心。
②新格律诗理论: 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建筑美、绘画美和音乐美的“三美”主张。
《死水》共分五节,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在整齐中抒发了诗人跌宕起伏的思想感情
徐志摩
•徐志摩是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重镇
•追求“爱”、“自由”与“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艺术风格飞动飘逸,其人+其诗=“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代表作: 《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收录在《志摩的诗》中。
1.徐志摩诗歌形式美的特色
①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多端,从而衍生出了许多的美感。
②比较整饬的方块形,是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
③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这两格。
④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
⑤每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
郭沫若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历史剧“失事求似”的创作方法。《棠棣之花》《屈原》等
•诗歌代表作: 《天狗》《凤凰涅槃》《炉中煤》《星空》等
•《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新诗集
1.郭沫若《女神》的划时代精神的意义
①表现为强烈地要求冲破封建藩篱,彻底地破坏和扫荡旧世界的反抗精神。
②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如《炉中煤》以煤自喻,表示甘愿为祖国贡献出全部的光和热。
③表现出进取精神,这是在感受了新的革命世纪到来的气息所产生的不可抑止的欢欣情绪,也是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表现。
④在形式上的创造实践了郭沫若自己关于“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的创作主张,使诗的形式得到了完全的解放。
⑤常使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借助某一形象来寄托、抒发自己的感情,使感情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
⑥想象新奇,语言粗犷,气势磅礴,声调激越,笔调恣肆。
相关文章:
2.蔡元培简介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