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扶贫攻坚的重要意义范文5篇
2020扶贫攻坚的重要意义范文5篇
从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泱泱大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小偏整理了2020扶贫攻坚的重要意义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扶贫攻坚的重要意义一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坚守和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抉择,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是在消除痛点上亮真招。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扶贫,两个问题成为扶贫的“痛点”。一个是以当时的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减到3000万左右就减不动了;另一个是戴贫困县帽子的越扶越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着力在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上下功夫。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中央做好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考核评价、总体运筹等工作,省级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市(地)县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
二是在攻克难点上用准招。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是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党中央坚持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指导各地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用准招数。主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坚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如今,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
三是在打通堵点上使实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这种马太效应,实际上也是一个“穷”和“愚”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越往后挑战越艰巨,越到后越是硬骨头。造成地区贫困的因素很多,但根子在教育。不打通这一“堵点”,就切不断贫困代际的传递,穷根子就不能彻底拔除,而且容易返贫。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党和国家坚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措施,建立健全教育扶贫制度体系;深入实施教育扶贫重大工程项目;着力推动精准到人的学生资助体系?;推动落实教育扶贫倾斜政策?;积极探索定点扶贫路径等。
四是在熔化焦点上出硬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绝不容许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经过多年艰苦努力,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到2020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但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目前,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已成为高度关注的“焦点”。脱贫攻坚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打一整套组合拳:合理确定脱贫目标;改进考核评估机制;加强检察监督;开展专项巡视;实施挂牌督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推动减贫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等等。
扶贫攻坚的重要意义二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诠释和宣介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的政治经济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大特点,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最有力的诠释和最有效的宣介。
一是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决拔除的“钉子”和攻克的“堡垒”。习近平总书记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十分牵挂,2015年以来召开了7个专题会议,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步步深入,扎实推进,成绩斐然。目前,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二是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公正、更公平、更先进、更科学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当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新挑战,鏖战300天,啃下硬骨头,确保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贫困地区人民群众一个也不少,同样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三是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要求党的领导干部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摆脱贫困,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快步前进。
扶贫攻坚的重要意义三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对中国减贫模式的守正和创新
新中国成立后,亿万人民翻身得解放,土地改革让3亿多农民获得土地,显示了根除长期以来致贫的制度优势。但由于生产低效,广大农村群众生活仍然艰难。改革开放后,中国脱贫攻坚逐年换挡提速,成功走出一条“以守正制度优势为标志、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以创新扶贫模式为手段、以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目标”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一是壮大的经济实力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脱贫攻坚,发展是硬道理,做大蛋糕是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1980年,中国政府设立“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财政扶贫开发正式起步,至1984年累计支出29.8亿元。1985~1993年,发布《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开发式扶贫迈上制度化轨道,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扶贫资金201.27亿元,年均增长16.91%。1994~2000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财政扶贫资金531.81亿元,年均增长9.81%。2001~2010年,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440.43亿元,年均增长9.4%。2011~201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98亿元,年均增长14.5%。2015~2018年,进入脱贫攻坚期,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44亿元。自1980年至2018年,中国政府共为扶贫投入财政资金7145.31亿元。
二是独特的体制优势为脱贫攻坚打开了广阔前景。脱贫攻坚,全国一盘棋;全面小康,决胜在合力。在实践中摸索形成的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扶贫协作机制,成为脱贫攻坚的独特优势。基本做法是:在完善省际结对关系基础上,着力推动县与县精准对接和县以下结对帮扶探索,动员东部地区各界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等方面精准发力,既注重增加就业、拓宽合作领域,又加强对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的培训,通过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深刻转变。实践证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
三是完备的组织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可靠保证。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最大的政治优势。完备的党组织体系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可靠保证。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责任制。脱贫攻坚任务重的省区市的党政一把手向中央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落实政治责任。突出县级指挥部建设,强化县委在脱贫攻坚中摆布好、协调好方方面面工作的领导能力,练就造福一方的本领和才干。着力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真正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选派到贫困村工作,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向贫困村派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加强一线扶贫工作力量,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把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扶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四
一: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 实施精准扶贫有何重要意义
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体现了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规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条件和要求。
二:精准扶贫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何重大意义
对大家齐力建设我们的社会有重要意义,团结互助,齐力打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垮时代意义,响应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精准让大家力往一处使,共同打造全国人民或社会主义的明天
三:关于“什么是精准扶贫,这对于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有何重大意义”的论文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四:精准扶贫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重要意义
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
1)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质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先进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渠道,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必须占领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大力宣传科学理论、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2)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随着人民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们的消费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对精神文化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出现了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3)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适应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所拥有的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文化力量在内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使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居于更加突出的地位。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应通过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五:精准扶贫有什么好处
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自6月18日总书记关于扶贫的讲话发表一个月多来,已有16个省份的省委书记陆续对扶贫工作表态,强调要深刻认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落实“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谋划好“十三五”扶贫攻坚工作。“精准扶贫”成为各省份书记的表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表述之一,据统计,“精准”一词在16名书记的讲话中共出现107次。
刘永富认为,“精准扶贫”的含义在逐步深化、扩展。总书记2012年底到河北阜平老区考察时,关于扶贫工作,他讲不要用“手榴弹炸跳蚤”,到了2013年10月,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在贵州又讲了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越往后(扶贫工作)内涵越丰富,操作性越强。理解“精准扶贫”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扶贫攻坚的重要意义五
我们的责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选自《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版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2013年2月28日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
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2014年1月26日至28日在内蒙古调研考察时的讲话
2020扶贫攻坚的重要意义范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