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学习心得>

党校公开课第三讲与祖国共成长观后感5篇精选2020

时间: 自畅0 分享

在追梦、筑梦、圆梦的征程中,我们党以如磐的初心、不变的使命,凝聚起了前行的磅礴力量,这其中也包括思想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舆论的力量。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党校公开课第三讲与祖国共成长观后感,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党校公开课第三讲与祖国共成长观后感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成为全国上下最为催人奋进的时代旋律。为了讴歌中国梦、唱响中国梦,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激励人们积极投身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从2013年开始,开展了“中国梦”主题歌曲创作推广活动。活动期间,通过各种媒体、各种形式集中传播、传唱“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50首,发挥文艺作品引领风尚、温润心灵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百姓点赞 神州传唱正能量

“你我他齐努力,共筑咱们的中国梦,大家与小家风调雨顺代代传”……11月29日晚,由中央宣传部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共筑中国梦》歌曲演唱会,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直播。演唱会播出后,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据统计,节目播出当晚,吸引了全国近7000万观众收看。

“迎着梦想的方向,凝聚决心和力量,集合在复兴伟大的旗帜下,赤子的心已经滚烫……”《光荣与梦想》铿锵有力的旋律在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唱响。河南省群艺馆组织全馆人员每周集体学唱中国梦歌曲。大家在钢琴的伴奏中,饱含热情地一遍遍学唱。有的同志利用休息时间在网上搜寻歌曲,反复温习,还有的同志专程请教学得比较快的同事,馆里不时会听到大家哼唱歌曲旋律。

“想也为你想,做也为你做,感觉最好听的名字叫中国……”《情对祖国讲,爱对祖国说》深情的歌声从贵州省榕江县三江乡政府的大楼传出来。在乡政府工作的陈厚燕说,他们工作之余经常在网上下载“中国梦”主题歌曲学唱。如今,乡里干部们都爱上了中国梦歌曲。榕江县县报、县电视台开设“中国梦我们唱”栏目,刊载播放中国梦歌曲。榕江县中小学还把“中国梦”主题歌曲列为音乐课教唱歌曲,乡镇、单位举办歌咏活动、文艺演出都将“中国梦”主题歌曲作为演唱歌曲。

“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产生了强烈社会反响。很多歌曲成为基层群众晚会表演、才艺展示,甚至是广场舞的必备曲目。《站在草原望北京》的曲作者张天赋表示:“很荣幸这首歌能做广场舞歌曲。”他说,这首歌节奏感强,情绪高昂,展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热爱祖国、积极投身中国梦伟大事业的激情。

将家国情怀融入歌曲之中,正是很多中国梦主题歌曲的共同特点。山东、厦门、青海等地群众表示,看过、听过歌曲后大受鼓舞,深切感受到时代的召唤和扑面而来的主旋律,令人心潮澎湃。

“满满的正能量啊!”这是广大群众对中国梦主题歌曲的共同感受。

专家叫好 雅俗共赏接地气

“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内容接地气、入人心,鼓舞士气,振奋人心,既有歌唱小人物朴实无华的追梦视角,也有解读中国前进道路上经历沧桑与磨难的宏大叙事,更有展现“中国梦”引领下中华儿女努力奋斗的宏大愿景,对于凝聚各方力量投身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既有昂扬振奋、鼓舞提气的军旅进行曲《强军战歌》《担当之歌》,又有温润心田、婉转动听的《老百姓的爱》《最美是你》;既有表现宏大主旨的《美丽中国》《百年一梦》《大梦中国》,又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搭把手》《孝和中国》;既有唱响民族团结的《站在草原望北京》《美丽中国》,又有外国朋友歌唱“中国梦”的《感谢你中国》等。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专家学者认为,精心打造中国梦主题创作歌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是时代赋予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是当前文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推动。

据介绍,入选歌曲从各个方面诠释了中国梦的内涵。由陈曦和董冬冬创作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以其接地气的内容深受观众的喜爱。何沐阳的《天耀中华》彰显大国复兴的气度,王晓岭、印青的《强军战歌》表现了新时代的军威。人民是艺术的欣赏者与评判者。这些歌曲贴近时代主题、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提升了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受到业内专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主创深情 愿国富强民安康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50首“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汇聚了全国音乐创作骨干力量,许多词曲作家踊跃参与,精心创作,把理念和价值观念融汇在艺术语言、艺术情感中,融汇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中,以巧妙的艺术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展现中国梦的精神内涵。每位词曲作者与演唱者都对歌曲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并希望真正唱到百姓的心坎里去。

作曲家印青坦言:“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梦’以来,出现了不少有关‘中国梦’的歌曲作品。为避免重复,也从不同的角度去找突破口。”

《我们的中国梦》《这条路》两首歌曲的曲作者孟庆云用“唱响我们的中国梦”来总结他的创作。在写《我们的中国梦》时,他脑海里一直翻滚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歌词真挚亲切,旋律深情宽广,整体音乐形象充满着渴望、憧憬和信心。

《共圆中国梦》演唱者王丽达表示:“从最初创作到制作完成,每一个阶段我都亲自参与,不断揣摩,将自己对于中国梦的深刻领悟和美好祝福融入到了歌曲的二度创作中。力求让听者从心底感到有一种力量在不断地升腾……”

写中国梦,唱中国梦,随着中国梦歌声的响起,广大文艺工作者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从火热生活中汲取营养,创作出更多精品佳作,把文艺工作座谈会的精神落到实处。

党校公开课第三讲与祖国共成长观后感2

“中国梦是造福中国人民的和平发展梦,它将给世界带来共同发展的历史机遇。世界不应担心中国发展会带来威胁,因为中国一直主张在和平的基础上发展本国经济。”波兰前总理、民主左派联盟党副主席约瑟夫·奥莱克西对本报记者说。

今年67岁的奥莱克西是波兰资深政治家,同时也是著名经济学家。自上世纪90年代波兰社会变革后,奥莱克西曾先后担任过两任波兰众议院议长以及政府总理、副总理、内务部长等要职,堪称波兰政坛上的常青树。他对本报记者说,虽然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有过接触,但同几届中国领导人的交往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奥莱克西第一次访问中国是在1994年,他第一次担任波兰众议院议长期间。当时波兰国内对中国存在一些非议,但奥莱克西最终力排众议,决定前往中国访问,这次访华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双方提出了发展中波两国关系的建设性建议,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迄今为止,奥莱克西已经6次访问中国,关注中国也已成为他的日常习惯。他说,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展现出高超的执政能力,他们在国际舞台上所展现的谦虚平和的务实态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是造福全体中国人民的和平发展梦,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战略眼光。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将给世界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奥莱克西说,波兰人相信中国人民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奥莱克西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世界都对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刮目相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包括气候、能源等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的声音都非常重要。所有人都希望中国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没有中国的参与,就无法有效地建立国际新秩序。没有中国的参与,就无法真正解决目前世界上所存在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环境等问题。

谈及目前中国与波兰以及其他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关系,奥莱克西表示,尽管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国情不同,但都面临着快速发展经济、缩小与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差距的任务。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战略合作发展较快,波兰及其他中东欧国家正在从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中获益,中国不单单是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同时也是政治上和长远发展战略中十分重要的合作伙伴。

党校公开课第三讲与祖国共成长观后感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大会作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发展历程,一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连。随着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使命意识表述得愈加清晰。党的十七大提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论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党的十八大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进一步凸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重要讲话中,用“中国梦”来表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后,随着“中国梦”被广泛传播和接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逐渐成为人民共识、国家共识和民族共识。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列入会议主题,并指出“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些重要论述,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等紧密结合起来。

把党的建设、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统筹谋划,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样一个四维结构,基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包含着中国的智慧,体现着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党在这个结构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把国家、人民、民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力量,生成国家发展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尽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对人类的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列强压迫和掠夺,曾经强大的国家沦为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中华民族陷入了深重的苦难之中。中华民族不甘沉沦,于苦难中奋起,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的复兴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过各种各样的尝试。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中华民族的面貌一步步地发生改变。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党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然,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中国社会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矛盾和问题以及面临的国际环境前所未有的复杂,人民群众在满足温饱后,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强烈。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提供强有力战略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

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十九大报告在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的同时,也制定了达成目标的战略安排。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有机结合,主题更加明确、内容更加丰富、路线更加清晰,显示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决心和坚定信心,将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力量。

未来3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3年。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期盼、全世界关注的重点,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基础。党的十九大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全面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到本世纪中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党校公开课第三讲与祖国共成长观后感4

宪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息息相关。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与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与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紧密相连。实践证明,我国现行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充分体现党和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维护民族和谐团结、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治保障,必须全面贯彻、长期坚持。

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个基本规律。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根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下来,使之成为国家意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遵循,成为新时代引领和保障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根本法依据。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宪法道路选择

我国现行宪法开篇写道:“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有国有史,传承至今,不曾中断。中华文明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治国理政智慧。在世界法制史上,中华法系以其体系庞大、规范严密、德法兼顾而独树一帜,为人类法治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到了近代,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朽,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深重苦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走向国家富强、实现民族复兴,曾有一些政治势力寄希望于效仿西方宪法制度,试图通过变法立宪来改变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但几经探索都没能找到解决中国问题、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人民依旧深陷苦难,民族依旧蒙受屈辱,国家依旧积贫积弱。究其根源,就在于这些宪法模式的理念依据、道路选择、制度安排与规范设计不符合中国国情,不契合民族特性,不反映社会规律,不代表人民利益。历史已经证明,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政模式根本不可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观念引领和制度保障。中国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和实际出发,选择符合自己历史发展规律的民主政治和宪法道路,这样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政治障碍、提供宪法保障。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始,我们党就进行了制定和实施人民宪法的探索与实践。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确认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事实,引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1982年现行宪法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肯定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发展道路和建设成果,引领和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和实施的社会主义宪法,才能引领和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引领和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国现行宪法是在深刻总结我国革命、建设、改革成功经验基础上制定和不断完善的,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宪法确立的一系列根本性制度、原则和规则,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坚实的实践基础、牢固的民族认同感和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宪法基础与充分的宪法保障。

翻开现行宪法序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与伟大成就清晰可见。宪法修正案对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进行宪法确认,勾画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回溯新中国的宪法制度史可以发现,我国宪法既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规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确立、道路选择、制度设计与方略安排,得到不同时期宪法的确认和保障。

回顾人类宪法发展史,好的社会实践与好的宪法有机关联、相辅相成。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有一部好宪法的引领与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能成为一个必将实现的宏伟目标。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表明,我国现行宪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辅相成,既深刻反映社会主义宪法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规律。

此次宪法修改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对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成果作出最新确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行最高法律确认,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宪法保障。

新时代的宪法修改铸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魂

此次宪法修改,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踏上新征程中的一次重要政治宣言。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此次宪法修改最重大的核心要义和最深刻的精神实质,是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这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对于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进一步筑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复兴之路须有方向,复兴之体须有灵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一个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不断塑造精神文明、凝魂聚气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透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内涵、目标任务、实现路径、战略步骤,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历史新方位,是走好新时代民族复兴征程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力量。

此次宪法修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根本任务、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等,使我国宪法实现与时俱进,始终成为国家发展进步、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法治保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定宪法自信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历来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对宪法确立的指导思想充满自信。我国宪法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这也就确立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这一思想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术评价等各环节。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对宪法确立的发展道路和奋斗目标充满自信。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在宪法引领、规范和保障下,阐释中国道路、提炼中国经验,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对宪法确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宪法确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既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对宪法确认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也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传统美德等,是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的重要思想源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努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发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作用,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党校公开课第三讲与祖国共成长观后感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贵州掀起的学习热潮不断升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热情持续高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全面贯彻、坚决落实,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贵州力量。

11月3日,遵义市委召开常委会,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迅速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学习力度,结合实际、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真正把全会精神学懂弄通,将学习宣传向基层一线延伸;要切实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特别是要以革命老区遵义全面脱贫的优异成绩来提升全会精神的贯彻成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遵义应有的贡献。

11月3日,贵安新区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会议强调,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确保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教育全覆盖。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围绕新区开发开放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构建完善适应新区建设发展的制度体系。 要把学习贯彻与新区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紧扣新区“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兴产业”主线,谋划好未来发展,把学习贯彻成果体现在推动发展的实效上,切实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新区开发建设新局面。

11月1日,威宁自治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会议指出,全县上下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各级党组织和各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把握精神实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的重大任务上来。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推动学习贯彻深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确保全会精神入心入脑。要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用扎实成绩展现贯彻成效。

“全会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黔东南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州监委主任范省伟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后说,学习全会精神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最终要看效果。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全会精神在黔东南大地落地生根;将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着力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全局运行监督上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特别是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认真学习全会精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泉说,贵州是交通强国建设第一批试点单位,作为交通行业国企,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努力承担社会责任,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结合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县乡公路及世界级桥梁平塘特大桥、大小井特大桥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平塘天空之桥服务区 等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不断夯筑坚实的交通基础。

认真学习全会精神,独山县委书记犹永凯说,独山县将聚焦深刻领会抓贯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当好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带头执行制度的先锋表率;以示范先行的责任担当,推动贵州·香港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建设,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营商环境;聚焦决策部署抓推进,坚决落实执行各项方针政策。奋力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在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效基础上接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探索基层社会化治理有效途径,持续增强独山人民幸福感,不断贡献独山力量。

认真学习全会精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所(院)长范勇说,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紧密联系实际,发挥好单位职能,以需求为导向,强化对贵州10大千亿级产业和12大农业产业发展中“卡脖子”技术的跟踪监测,为振兴实体经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情报支撑;以定标比超为切入点,提升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能力,强化主要科技创新指标研究,为贵州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支撑。

全会在贵州师范大学掀起学习热潮。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韩卉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后说,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将其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效结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推动学校形成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五景博士说,全面学习和深刻领悟全会精神,对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切实把贯彻行动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贵州师范大学2019级通讯工程专业学生王志东说,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令人骄傲和自豪的国家,要更加努力学习,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拥护者,做一名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会在麻江县党员干部群众中同样掀起学习热潮。麻江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清洪说,自然资源部门承担着自然保护和利用的职责,将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挑重担,敢于创新,甘于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麻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向国君说,作为民生保障一线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用实干和担当贯彻全会精神,落实好各项市场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市场监管职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开创全县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贡献力量。

党校公开课第三讲与祖国共成长观后感5篇精选2020相关文章

党校公开课第三讲与祖国共成长观后感5篇精选2020

在追梦、筑梦、圆梦的征程中,我们党以如磐的初心、不变的使命,凝聚起了前行的磅礴力量,这其中也包括思想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舆论的力量。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党校公开课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47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