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深悟透新思想_知行合一新青年心得感想范文5篇
学深悟透新思想_知行合一新青年心得感想范文5篇
“知行合一”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人的行为要与人的认识相符,有什么样的思想就做什么样的人。第二层意思是说人的认识要与客观实际一致,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学深悟透新思想_知行合一新青年心得感想范文5篇,希望你喜欢。
学深悟透新思想_知行合一新青年心得感想篇一
知行合一关系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 “知”,尤其应当实践 “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知行合一给我们的启示是,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你自己。
学深悟透新思想_知行合一新青年心得感想篇二
作为初任公务员,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条修行道路上,我们朝气蓬勃、充满干劲,但也缺乏理论武装和实践经验,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仍有些茫然,无所适从。通过此次培训和日常工作总结,方才领会到:唯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为群众做实事。
知是基础、是前提。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不少人重业务轻理论,知道要做这件事、怎么做这件事,却不知道为什么做这件事。培训期间,也有人表示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许多内容都不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工作的开展都是被动进行的,缺乏动力。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正是体现了我们党对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高度重视。只有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好理论基础,才能形成信仰坚定、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行是关键、是重点。俗话说:“上山方知山高低,下水方知水深浅。”唯有实践才能认识到实际,唯有实践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实际工作中,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拍脑袋,工作就会出现有始无终、资源浪费的现象,与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相违背。在素质拓展“蛟龙出海”这一项目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去实践并在实践中改进,理论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否则,再多的理论都是空谈。
以知促行,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加强理论学习可以更好的武装我们的头脑,拓宽我们的格局,为我们积极开展实际工作提供动力,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在环境异常艰苦的梁家河下乡插队7年,依旧能够夜以继日的坚持读书,为后来形成治国理政思想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需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无论是培训,还是自主学习,都是为了助推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系好属于我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以行促知,做到真正为群众做实事。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够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由此而来的深邃理论思考。”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需要明白,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岗位,只有以群众关心的问题为导向,深入群众,不断实践,不断改进,持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从容不迫地做好当前的党组织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和精准扶贫等工作,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上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刚刚踏入公务员队伍的我们毫无疑问承载着全党全国人民的殷殷期待,因此,更需要不断加强个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知行合一,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这场时代接力赛中,奉献出自己的力量,真正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
学深悟透新思想_知行合一新青年心得感想篇三
“镇领导为我们排忧解难,过年还来看望我,真的是太感动了。今后我们一定积极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不给组织添麻烦!”成安县东关东村村民郝连生动情地说道。
岁寒春节近,春风暖人心。2019年春节将近,为了切实做好重点上访人员的感化和稳控工作,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理解,成安镇干部职工开展“进千家、入万户”行动,走进信访贫困户家中,为他们送去过年物品,耐心倾听诉求、讲解信访政策、转化非访思想,用真情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他们心坎上,确保困难群众都能过上一个富足祥和的春节。在慰问过程中,每到一家,镇干部都亲切地与慰问对象恳切交谈,仔细地询问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祝愿他们节日快乐,身体安康,阖家幸福。
滴水汇成大流、小善彰显大爱。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习“枫桥经验”不能只停留在形式,而是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进千家、入万户”不仅为信访贫困户送去了物质上的帮助、感情上的温暖,更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取得了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让困难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一心为民,排忧解难”,做群众的贴心人
“心头大事终于解决了,多亏了咱老百姓的贴心人,真是太谢谢你们了!”2019年4月的一天,已经70多岁的唐大爷,将两面绣着“一心为民,排忧解难”和“热情服务、为民解忧”的金字锦旗分别送到成安镇党委副书记李治军和副镇长薄清波的手上,感谢成安镇信访干部不辞劳苦、公正高效化解其信访事项。
事情要从2018年5月说起:唐大爷是成安镇东关南村人,5月16日到县医院看望病人时,被门岗起落杆砸住头部,之后与门卫发生争吵引发肢体冲突,被殴打致伤。后经县公安局认定该案不属于刑事案件,唐大爷对结果极为不满,情绪很不稳定,存在很大的信访隐患。
在得知唐大爷反映的问题后,成安镇信访专班立刻开展调查核实,到现场调取录像资料,与涉事双方面对面沟通,了解事件真相。但由于时间跨度长、涉及部门多,该案件一度陷入僵局。为妥善化解隐患,成安镇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多次研究,查找问题症结,寻求突破口;信访干部深入一线与涉事部门交换意见,探讨现行政策;东关南村片长李治军同志更是坚持每天到唐大爷家中,细致讲解政策,耐心倾听诉求。通过多次与唐某的沟通,发现其心结在于医疗费和后续的护理费得不到妥善解决。本着“诉求合理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疏导到位、生活困难帮扶到位”的处理原则,成安镇党委积极协调县医院,商谈赔偿方案,最终决定共同对唐大爷住院期间产生的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各项费用进行帮助解决。经协调,唐大爷对处理结果十分满意,签订了调解协议书。历时十个月,问题终于在2019年3月得以如愿解决,“两会”期间的信访隐患得以圆满化解。
锦旗虽轻,情意却浓。锦旗的背后,是成安镇党委政府以“减增量,去存量”为信访工作主线,践行“枫桥经验”的身体力行;更是全镇干部职工关注群众冷暖,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的深刻印证。
“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做群众的守护人
“不碍事,这点伤扛得住,维稳工作不容闪失,作为一名党员,我怎么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正值 全国两会期间,成安镇副镇长薄清波同志由于在之前的督导工作中不慎从梯子上摔落,经医生诊断为右足跟粉碎性骨折,领导及同事嘱咐他养好伤再工作。然而,面对全国两会的关键时期,他毅然决然坚持打着钢板带队到北京值班,24小时坚守岗位,不间断排查信访隐患,为全镇“零上访”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示范是无声的引领,行动是最好的激励。在榜样的作用下,成安镇信访工作人员勇于担当、主动上前,结合村“两委”干部,认真开展摸排工作,形成全镇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抓信访、人人参与保稳定的新局面,在重要敏感节点实现了“双零”目标。
多年的事实证明,用好“枫桥经验”的关键是做到“知行合一”。为了让“枫桥经验”在成安落地见效,成安镇紧紧围绕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让广大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最广参与者、最终评判者,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凝聚人心、贡献力量。
学深悟透新思想_知行合一新青年心得感想篇四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3月5日上午,辽宁抚顺近万人合唱雷锋歌曲的场面震撼人心。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3月份是“学雷锋月”,每年这个时候,全国上下都会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一晃56年过去了,雷锋依然是中国人的精神丰碑,标记着全民族的道德高度。雷锋精神之所以经历多年仍然历久弥新,就是因为它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赓续和传承。雷锋身上所散发出的奉献的光芒、自强的力量、敬业的态度、顽强的毅力,让人钦佩不已、给人无穷力量。
雷锋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雷锋最大的爱好就是做好事。他经常出去做报告,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在雷锋看来,帮助他们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前不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马旭老人,用一辈子的积蓄支援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就是“雷锋式”的奉献精神。不求回报、不图名利,无怨无悔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这就是雷锋精神最本质的精神内涵之一。
雷锋精神是一种螺丝钉精神。雷锋平凡但不平庸,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干一行、爱一行,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他把生命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如果每个人都敬业、乐业、爱业,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就是对雷锋精神最好的传承和发扬。
当然,学习雷锋精神不能学做脱节,比如有的人平时在生活中连个座位都不肯让,雷锋精神学的再好,那都是做表面文章。学习雷锋精神也不能走过场,曾经社会上流传了一句顺口溜,“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也是对“一阵风”学雷锋现象的真实写照。学习雷锋精神应该做到知行合一。要把学习活动常态化、持续化,让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血液,成为一种日常行为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如今,全国上下涌现出很多学习雷锋的志愿者榜样,比如乔安山、郭明义等,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学深悟透新思想_知行合一新青年心得感想篇五
知行合一,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脊梁,青年教育尤其是在大学阶段尤其重要,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学会在大学期间努力提高自己,知行合一,实践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时说:“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习近平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当代大学生逐渐从象牙塔中走出,走入公众的视线中,并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角色。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我们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迫切需要。每一个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发展时期,都有相应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其发展就不可能健康、快速和持续。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
辨是非;才能使其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信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转型给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带来客观要求。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一些大学生知行脱节,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更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现实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既要有稳定的、连续性的内容,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思想实际的发展。青年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优秀群体,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反应快速,对党中央所提出的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容易接受。实践证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力量教育广大学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抓手。因此,高校应该抢占先机,集中力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先行军” 我们青年承载民族的希望,代表国家的未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关键时期的广大青年,只有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之作为人生的基本遵循,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净心、笃实以为功,才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成就自己别样精彩的人生。
从善如登。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作于易,作于细,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才能让核心价值观在心灵深处扎下根、长出芽,直至叶茂枝繁,结出累累果实。做成一件好事、践行一次高尚或许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下去,时时行,处处为。不断增强理想信念的引领,巩固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恪守道德准则的规范,校正逐梦前行的航向,定能不断锤炼品格、增进修养、提升境界,实现更加高远的人生追求。
人生的道路不会全是坦途。当代青年尽管身处和平年代,拥有良好的成长环
境,但也面对激烈竞争的压力和各种社会现象的纷扰,经受升学、择业等现实问题的考验。能否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勇毅笃行的行动执着追求,决定人生道路的轨迹和人生价值的高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生标尺,牢牢掌握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把总钥匙,就能筑起不惧风吹浪打的精神堤坝,拥有明辨世事、洞若观火的远见卓识,从而走出疑惑、超越平庸、突破自我,作出无悔青春的正确选择。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离不开今天的青年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甚至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命运。所以,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多学知识,多增才干,多长见识,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一定不能在大学里虚度光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要充分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趁自己年青精力充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技能、本领和才干,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既是培养大学生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活动,也是提升他们改革主观世界能力的活动,既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内化转化和体现外化以及外化推动内化和巩固内化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实践,除了在学校学好功课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加自己的才干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目前许多高校利用寒暑假开展的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很好的形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服务山区和服务农村为重点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道德、法律、科教、文化卫生“四进社区”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工厂、农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
责任感的人。 马克思说过:“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我们青年人要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更好的结合自身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自己成为一个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学深悟透新思想_知行合一新青年心得感想范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