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读后感>

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最新读后感心得感想5篇精选

时间: 庄宇1208 分享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美国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所写,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作者因为这本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篇1】

  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对“原生家庭”有了概念。可能是因为高中喜欢心理学,上过选修课的缘故。那个时候的自己纯粹只是对人类这个物种好奇,想要研究。没想到在之后的几年自己跟心理学打交道的次数会比当时想象得多,当然同时心理学也普及到常常出现于各类推送文章中。

  在我看来原生家庭就是每个人的山。不仅因为它有宽广的怀抱,仿佛能够拥抱你的一切;同时也因为它的伟岸,仿佛能够在你的心中屹立不倒。我虽然没有像塔拉(书中的主人翁)那样传奇的家庭经历,但谁没有原生家庭带来的所谓的痛楚呢? 虽然我也是最近几年才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原生家庭而已。

  因为母亲是教师的缘故,我是接受很正统的教育长大的。不仅如此,母亲的严厉是我每次想起童年时都无法忘记的教鞭。在这样的训导下,从小时候一直到几年前我都很内向。后来我才知道那叫自卑,因为童年缺失了鼓励的力量。这种缺失,在我长大以后会有各种因为自卑不同的表象。老实说,我被困扰了很多年。人际交往的不畅,学习工作的压力,感情生活的焦虑等等。我曾在无数次难过到痛哭流涕的时候,心里憎恨过我母亲。但同时,我也像塔拉一样心里很矛盾,毕竟那是我最亲近的家人。瞧!这就是我说的山,它无私地给予你温暖的怀抱,但又因为锋利的棱角,把我割得疼得厉害。我想要躲避它,逃离它,但是它已经是我心里屹立不倒的大山了。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篇2】

  看《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时候,会想起一个笑话:一个人在高速路上打电话并大喊,大家都疯了,他们都在逆行。这个原本很有意思的笑话,细想却有一点可怕的意味,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被教育行走方向就是如此与其他所有人相反呢?这还是一个笑话吗?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是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前半生的真实经历。她与兄弟姐姐父母一起生活在爱达荷州的山区,在17岁之前从未上过学,每天与哥哥父亲一起拆解废料,帮母亲调制精油,每天囤积食品生活资料以防末日来临,并且按照父母所灌输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生活下去,她的父母想法是如此惊人而残酷,灾难是上帝的旨意,有病受伤不需要看医生,即使是严重的烧伤也可以用顺势疗法治疗;女人就该待在厨房里,而哥哥肖恩以爱之名,施加的残酷与虐待则更可怕,女人穿裙子与男人交谈就是“妓女”,而塔拉则麻木地承受,不断被洗脑,继而欺骗自己来让自己好过一点。应该说父亲、母亲和哥哥肖恩一起塑造了塔拉,他们一起用家庭的名义、爱的名义束缚着、欺骗着、压迫着塔拉以及其他家人,任何人想要反抗都是对家庭的背叛。这是一股强大到可怕的力量,偏见、亲情,与家庭环境结合在一起的关系是如此牢不可破,让人无法挣脱,塔拉的姐姐奥黛丽就是如此,她的良知与常识一度清醒,她想要去与塔拉一起对抗肖恩,可是当她深陷在那种狂热与偏执中时,背叛妹妹融入其中才是一个更容易的选择。

  塔拉的家庭很值得玩味,七个孩子,三个离开大山,四个留在那里,离开的都获得了博士学位,而留下的连高中文凭都没有,这是泾渭分明的家庭,人们的选择与自己的家庭、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但是选择往往是完全不同的方向,塔拉的母亲讨厌家中漂亮的衣服、繁复的花边束缚了自己的天性,于是她投向了完全相反的那一面。家里全是脏乱的环境腐败的味道。而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们也分别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完全或没有,人的心灵总是容易走向极端,面对我们痛恨的,除了完全的背离,或者服从,没有中间地带可以选择。

  塔拉的经历确实非常有警示作用,尽管她所经历的非常可怕甚至令人胆寒,但可能在每个人的家庭中,这种愤怒、狂躁、偏执、被害妄想种.种情绪都在产生,并且不动声色地传达给孩子们,只不过不易察觉,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子女能够感知的只有爱,而无视背后的控制、影响,即使远离了家庭与父母,威力依然存在,因为这些认知与想法、对世界的看法与观点,是和整个世界观绑定在一起的,这蒙蔽了人们的双眼,让人无法看到思想的偏差究竟有多大。从塔拉•韦斯特弗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带给一个人的改变,教育使人眼界开阔,思维拓展,看到更多的真相,而不是自己内心坚执相信的;教育使人放下傲慢,懂得谦逊;教育使人理解他人,也原谅了自我。教育就像带领你爬向一座山,只有到达山顶,才能看清这个世界。

  看完这本书,觉得教育与学习确实塑造了塔拉,但是更令人敬佩的还是她本人,她对于自身的体察,她内心深处的自省与坚毅。受教育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权利,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学会独立思考。而看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乃至看到自己,是最难的事情,而这些作者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做到了。她甚至还改变了自己,她做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事情。这是要比获取再多世俗的荣誉更加荣耀的事情。

  一直以来我格外喜欢的那句玛丽·安托瓦内特的话: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这句话足以代表很多人的一生,玛丽皇后处在她的生活环境中,所以她就只能是王后并走向灭亡,罗纳德•弗雷姆笔下的郝薇香命运早在出生就已注定,方方的小说《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黄苏子无力摆脱她的命运轨迹,所以我们才格外敬佩这样的塔拉•韦斯特弗,因为随波逐流是舒适的,而认识到自己原生家庭的缺陷并努力克服才是勇敢的。每一步都需要背离人类所固有的思维如爬山一般艰难,塔拉的故事给我们每个人以勇气,打破命运的枷锁,认识你自己,这虽然困难,却并非不可战胜。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篇3】

  零零碎碎花了一个星期看完,最早了解到这本书是看到小红薯很多人推荐,了解到作者塔拉是被原生家庭伤害过通过学习和教育变强大,我觉得我和作者有类似的伤害,所以想通过看这本书找到治愈的方法,看完觉得和作者的成长经历比我所受的伤害根本不算什么,作者的父亲是盲目的宗教追随者,他把教义扭曲化,认为政府和学校都是恶魔,因此塔拉在16岁之前没有上过学,耳濡目染,塔拉和哥哥姐姐总是生活在对政府和学校的恐惧中。母亲是父亲的依附者,对于父亲固执和非正常教育方式她总是附和着,哪怕听到哥哥在厕所打作者也仿佛没有听到,她似乎不比父亲正常多少。好在塔拉在受到另外一个哥哥的影响下选择了自学,终于她成功考入了杨百纳大学,并成了哈佛和剑桥的交换生最终成为博世,她通过心理治疗认识到从小到大父亲带给她的世界观是多么狭隘,终于重新建立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新世界。这背后的代价是她失去了家人,家人觉得她是上帝的背叛者和她断绝关系,实际上是父母控制着她们,想改变就意味着不是这个家的一员,听起来真的很可怕。看完能感受到,作者还是深爱着她的家人,这也是是令人感动的地方吧,包括有一个章节讲到父亲救被烧伤的哥哥,具体你们可以自己看,只可意会。

  这本书带给我的力量很大,成长有时候是一瞬间的事情,我曾经总是生活在抱怨父母的负面情绪中自怨自艾,觉得在我和哥哥的成长过程中总是缺席,也不重视我们的教育,不关心我们生活的开不开心,觉得爸爸脾气差小时候对我们很凶,对爸爸骂我们时从不站出来保护我们的妈妈感到失望,甚至觉得他们不配做我的父母,可是我总是把他们每天卖炸鸡从早忙到9点甚至10点才回家忘记了,把他们365天除了过年回老家休息几天之外没有任何周末和节假日忘记了,把他们没有我和哥哥原来也可以生活的很好这一点也忘记了。我在打字的这一刻眼泪也忍不住留下来,尤其是最近我刚换了房子他们拿出辛苦了一辈子的养老钱补贴我,时不时还会发个红包让我把日子过好,我真的一瞬间觉得惭愧,我已经快30了他们还在辛苦工作,他们不是为了自己。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影响是感恩,教育的意义是通过学习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能力,并且学会感恩,我感恩爱我的父母和老公,也很感恩朋友在重要时刻给我帮助,感恩我的老板曾破例给没有任何招聘经验的我工作机会,通过一年半的成长,我慢慢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到自信,未来的我也会多看书,充实自己,愿这些话给更多人正面影响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篇4】

  喜欢把某种详实的过程称为历史,尤其是那种比较稀奇并且独特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总能让人心生稀奇,并且充满对其发展历史的兴味和渴望——有一些东西我们本人永远无法拥有,有一些过程我们永远无法经历。所以,对这一切,只能以幻想和期盼来缓释某种情绪。毕竟,我们只是普通的个人,而不是什么具有神奇能力的神。我们不能回溯过去,但是可以回顾历史,并且冀望将来。

  这是一种有点悲观但是完全客观的叙述。人的聪明智慧之所以值得称颂赞叹,是因为它可以给人们提供很多借鉴,这是经验之谈,是财富和历史,真理和宿命。有时候我们不理解,但是我们却在认真地看。所以在这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书中,我们看的更加真切和生动,它给人们带来的刺激和冲击,有些惊世骇俗,完全震惊人的眼球和心脏。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

  这是一部讲述一个摩门教家庭的生存历史,也是讲述一个摩门教女孩的个人成长历史。摩门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而神秘的。与全世界许许多多的本土宗教一样,它的信奉者也是局部性的,而它遵行的教义,当然也就不为人所知和理解。正因为其局域性的特点,它的封闭性也就可想而知。我们看到这个家庭的生存状态:父亲母亲和七个孩子,倚靠父亲的劳动力赚取生产资料。更多时候,他们都处在自给自足的状态。

  他们遵守教义,以上帝的名义解释周遭的一切事物。也按照教义来维持生活的各种秩序。但是,这样古老的秩序和现代型社会是有着一定的冲突的,比如医疗问题,教育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内容。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你再封闭保守,只要大环境处在现代社会的境态下,那么你就无法与之脱离而自成孤立的系统。那么,它和这个社会的冲突也就会显现出来。

  书中女主人公的母亲成为一个女巫式的接生婆和治疗师,完全就是这种冲突和影响后的结果。因为不接触现代医疗,没有医生,所以不得不逐渐接受接生的事实,这一方面是条件所限,一方面也是经济制约。在这种影响之下的改变,其实也是一种古老传统向现代化社会过度的过程,从不接触到逐步接受,需要时间和观念的改变。这种改变自然也会深切影响到女主人公的一切。她从一个小孩成长到少女,从未接受学校的现代教育,到认识到现代教育的重要性,这其中是慢慢发展变化的。

  书中三部曲,可以定义为少年的成长时代,青年的求学时代,以及逐渐走入社会取得更多学位和认同的社会创业时代。女主人公对自己的成长经历的描写和叙述是认真而深刻的。所有观念的改变,都是自我心灵的成长和进化。而这个过程也见证了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这是个自由的社会,但是永远存在着一些或大或小的规则,坚持或者改变,最后都会找到自己的清晰坐标。

  女主人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一点。她的父亲母亲也一样,虽然最后导致观念和行为的冲突很难全部化解,可是因为亲情,人类之间最崇高美好的感情的缘故,一切问题都会得到妥善解决。血缘联系着个体之间的亲情,思想却隔膜了人们的观念。可是他们并不彻底矛盾。人世间是美好的,尽管有着艰难困苦。而且正因为有了它们,才使我们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并且充满前进的力量。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篇5】

  一、 内容简述

  1. 十七岁之前,她的世界是一个离奇

  美国的某一个山村,生活这这样一个家庭:这一家,居住在山上,一对父母,经营者一个废料场,养育着七个孩子。这些孩子,没有出生那个证明,不去上学,生病也不会去医院就医,他们相信上帝能够治愈这一切。

  听着是不是有些离奇,而这便是作者塔拉的家庭。塔拉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废料场,而母亲则是一个草药师并兼任助产士(接生婆)。小时候的她,要么就是帮着父亲做废料场的活,要么就是帮着母亲做草药。而作者的父亲是一个偏执狂,相信政府是邪恶的,于是他们家与世隔绝,并为和政府开战准备着枪支弹药;他相信世界末日即将到来,于是每日都在囤积物质,为生存做准备。而作者的童年乃至青少年,就是在这么一个周围都是破铜烂铁,草药酒精,枪支弹药以及瓶瓶罐罐的环境里成长,有风声雨声却没有读书声,甚至是学校的影子都没有,甚至连未来的都早已规划:早早的结婚生子,然后接任母亲草药师和助产士的工作。

  作者的父亲偏执狂热,母亲顺从隐忍,而由于父亲性格的偏执,造成一家人伤痕累累:瘀青、擦伤、车祸、坠落、脑震荡、腿着火、头开花,但他们有反对去医院,认为医院是邪恶的。于是仅仅靠母亲收效甚微的草药治疗,品味着疼痛,并将体会苦难视为一种赐福。

  这样的一个故事,存在与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对于很多人来说,格外离奇,格外具有戏剧性,甚至是不可接受,但它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并且按着它的节奏上演着。

  2. 十七岁后,她的世界是一个逃离和挣扎

  告别童年,步入青春期的塔拉,慢慢的见识到了这个家的“执念”的可怕:父亲的偏执,不顾她的人身安全,一次次的让她投入危险的工作,一次次的把她送进那能够剪下她的头的轧钢大剪刀;她的一个哥哥有着暴躁与暴力倾向,一次次的对她进行肢体上的暴力和言语上的侮辱,一次次的将她的头按入马桶之中;而母亲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却选择视而不见。于是,对于年幼的塔拉来说,家再也不是那个世俗的温暖幸福的地方,而是变成一个精神上的牢笼与身体上的监狱。

  原本以为作者的生活会这样一直下去,但所幸,这个家里还是有着一些正常人的。塔拉的另一个哥哥泰勒通过自学考上了大学,并用音乐在塔拉的脑海中播下了一个自由、独立的种子,泰勒与爸爸作斗争并成功的胜利,去到了遥远的远方上大学,给了塔拉一个向往世界的希冀。于是,十六岁的塔拉开始了自学之路。在给父亲完成工作的间歇偷偷自学着,从三角函数到基本语法,一切都自学着。所幸苍天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塔拉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踏入了课堂的世界。

  但是由于十七年的时间都与世界隔绝、与教育隔绝;刚入学的她犯了好几个简单却笨拙的错误,使得她与大学格格不入:没有朋友,不能与室友和睦相处,不能理解课业中的问题;同时还要面临着家里父亲不想让她上学而去为他工作的执念以及哥哥的暴力,新旧生活的完全不同,慢慢的把她分裂为两个人,一个依旧被束缚在那个家庭的囚笼之中,另一个却是想要展翅高飞,去往那远方。

  3.接受教育后,她的世界是一个奇迹

  摆脱无知向来都是一条铺满荆棘的路,对于作者而言,这条路也许更加艰难。但她却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信念,以及与生俱来的智商和天赋,慢慢的减少了家庭信仰对她的影响,慢慢的接受了新世界的观念。一步一步的慢慢实现着蜕变:她从一个不及格的学生,成为一个全优生,成为学校中第三个获得大奖的学生,然后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又成为了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并成功的拿到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这一切的蜕变,放下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称得上是奇迹。

  对此,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是这么跟大家说的: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二、 个人感悟

  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着不一样的色彩。作者的童年,可以说是黑暗的、痛苦的。对于我来说,童年的记忆是那一座座大山、那一条长长的上学路以及那漫山遍野跑着的脚丫子。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个人觉得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思考,对于自己的自我认知,对于独立意识的培养,而这一切的基础,是需要去思考对自己来说,什么是真实,什么是渴望。

  电影《无问西东》中,梅贻琦校长告诉我们:“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到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溢满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和平和喜悦,那就是真实。”

  联想着自己的生活,之前所坚持的真实,突然发现不过是南柯一梦,现在梦醒了,那所谓的“真实”也随之而崩塌与破碎,不过所幸其崩塌得彻底,给了一个重新去追寻真实的机会,一个能够用真实去搭建自己新的世界的机会。

  对于现在的自己,我也期望着能够像作者一样,能够去寻找到那个拥有独立意识、拥有自己的渴望与向往、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人。这条探索之路也许艰辛、也许快乐,但不管怎样,既然踏上了征程,便不能半途而止,毕竟那终点,是你的渴望。

  但也希望自己,在未来这条探索之路上,不会因为专注于探索结果而忽略的过程;也希望在这一段探索历程中,不要沉溺与某些看似很美好却很脆弱的梦,不要轻易陷入某些糖衣炮弹的陷阱。要慢慢的认识到,青春里不应该只有恋爱、玩耍和各种乱七八糟的荷尔蒙,而在这些琐碎之上,还应该拥有追求浪漫、追求诗情画意、寻求自我,追求值得自己付诸一切的东西——信仰。

  最后的最后,说一说中文版译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个翻译,取自《圣经·诗篇》“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意为“逃离”和“找到新的信仰。”

  而本书的作者,不也是这样吗?她就像她书中所说的那只猫头鹰一样:注定和大山在一起比和她一家在一起更好,因为它不属于那里,也不能教它属于那里。

  塔拉也是一样,她就是那只猫头鹰,注定是一只飞鸟,注定要去寻找自己的山峰,飞往自己的山去;有着自由飞翔的意识,不能教她属于那座束缚了她半生的大山。

  至此,也希望自己:

  心有所归,志有所向,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

  此去经年,愿你像风走了八万里,不问前程,莫问归期。

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最新读后感心得感想5篇精选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美国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所写,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作者因为这本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30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