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以及影评精选【五篇】
《半个喜剧》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三个自由浪漫的年轻人,过着各怀心思的人生,因为一次情感出轨,三人扭结成了一团“嬉笑怒骂”的乱麻。而关于观看《半个喜剧》电影的观后感以及影评,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评【1】
区别于以往麻花的剧本都有一个相对夸张的强设定,《半个喜剧》的故事开始于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乌龙。渣男多多约了中学时期的初恋莫默上门约会,却忘记屋里还睡着昨晚的419,于是拿室友孙同(男主)打幌子,开启了一场越编越乱的闹剧。
就像给手表上了劲,它就兀自滴滴答答,不用再理会一样。当给剧中人物各自设置好了脾气秉性,故事就自然而然地发生发展了。渣男撒谎,室友圆谎,女神被骗,如此循环,搞笑又滑稽。就这样,影片的前半段,影厅里时时爆发阵阵笑声,非常解压。
谎言的泡泡总有戳破的时候,随着剧情的推进,面对诘问,一些人性的东西一点一点被撕开,露出来。甚至其中有几个桥段让A姐觉得,拜托,要不要这么尖锐?能不能给大家留点体面?尤其男主孙同,他的困境,向往和私心,被扒得彻彻底底,然后摊开在所有观众面前。在喜剧片里,算是很深刻了。
可是,A姐始终觉得,男主孙同的扮演者吴昱瀚没法和这个角色很好的融合,虽然他本人就是一位演员副导。吴老师瞳仁过于黑,眼神有奸诈感,如果演坏人,戏路应该更宽。
任素汐台词的个人风格太重,演什么角色都感觉是一个人,就是疯疯癫癫,张力很大。可是,张力太多,也会让观众很累,希望看到学会做减法的新的她。
渣男多多演的真是入木三分,听导演说“基本上本色出演”,笑,渣得理直气壮,渣得明明白白。渣遍全世界还一副“我好伤”的模样,真实真实,领教领教!
《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评【2】
今天看了《半个喜剧》的点映,你说它夸张吧又好像很实在,你说它现实吧,又有点不可思议!想不到渣男可以如此之渣,渣得理直气壮!刷新了渣男的新境界。大龄剩女仍然勇敢追爱给了很多剩女鼓励鼓舞,每一次受伤后,要像没受过伤一样去爱。犯错后及时止损也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故事里虽然有老套的理想与现实,利益与正义的冲突,但是导演编剧的安排却不落俗套,让你经历一场又一场情绪起伏,悲喜交替。
我很喜欢里面的歌曲,听出了感同身受。玩音乐的男人,果然在聚光灯下会魅力大增。莫默和孙同,两个大龄青年恋爱时候的甜,甜而不腻,真的吸引了我,仿佛那就是我在恋爱。
让我庆幸的是,最终成年人没有屈服于利益,而是遵从了内心,不被现实打败!成年人做选择真的很难,一个选择可能改变一生,只希望能坚持对错,一切遵从内心的想法!
另外这个电影看完我立马就想到了电影《驴得水》,(我基本上记不住导演编剧的是谁),感觉两部电影手法相似,后来一查知道了两部电影同样的编剧和导演。果然每个导演都有自己选材风格和拍摄风格。这不一定是坏事,应该会成为标签和特长与专业!
《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评【3】
《半个喜剧》合格爆米花电影。想哈哈大笑一场的推荐去看。笑果不错,点映场人丁稀少然前一大半时间厅内飘荡着延绵不绝地吟笑......
一半喜剧一半现实。透过看似并不门当户对实则两人性格本质精神内核无比契合的一个北京大妞和一个小镇青年鬼马又够狗血的爱情故事,展现的事现代社会都市青年的各种困境与迷茫,甚至是被迫麻木病态的生活。
部分情节甚至视觉处理过于跳脱甚至癫狂是开心麻花团队话剧影视化的通病,基本原封不动搬到大银幕,不知是有意为之抑或鸡贼偷懒。有些情节话剧舞台可以电影化就会突兀失真。
人物性格设置人为化脸谱化严重,男二每天需要不同的对象交配?!女一相亲对象只要看得过眼一言不合就上床?!为什么白富美女二第六感失灵全程傻乎乎?!还有他们爱男二哪一点啊?!太过跳脱和狗血!人物行为缺乏足够的心理依据。
成片效果还可以,前半部分没完没了的喜剧包袱功不可没。后半部分进入正确的命题作文后亮点乏力,结局甚至圆满得有点假。
任素汐,可能对于她的表演有些免疫,又或许她舞台感的台词使得我感觉她的戏处理得如出一辙,完成得可以,没有惊喜。
男二面部表情也略夸张,但演活了一个放荡自私自负到有点恶心的渣男富二代。腐眼的我一度觉得他真正在乎的人是男一......这样所有的诡异情节细节豁然通透了......
好过《夏洛特烦恼》后的开心麻花作品,但无论剧本立意、精神内核与成片效果和《驴得水》难以同日而语。
《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评【4】
开心麻花近年的电影质量参差不齐,好不容易出了《半个喜剧》这种还算能打的,值得夸耀一番。如果说《驴得水》是好故事却没拍好,那《半个喜剧》就是把非常一般的故事拍的挺不错。有几个用心的细节:
1.提前埋好阳台打电话信号更好的伏笔,让女主在厨房接电话能听却不能说的桥段能圆过去,体现了剧本扎实,衔接得当,没有想一出是一出。
2.前一个镜头是女主角在大街上扔刀,后一个镜头男主角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放刀,同上,不过这里更体现的是转场衔接的流畅。
3.在配眼镜段落里,二人隔着展示台对话,利用镜子将男主身体配上女主的头,女主身体配着男主的头,这里的镜头暗示兼顾了有趣和二者的情感表达。
4.男女主角第一次亲吻前,二人画面中间燃烧着一团火(煤气灶),也是不错的画面暗示。
5.影片在不同情感段落采用了不同的配色,搞笑段落配色活泼,沉重段落配色凝重,运用色彩影响观众情绪做的不错。
开心麻花的喜剧,有臭不可闻如《李茶的姑妈》者,也有回味无穷如《夏洛特烦恼》者。纵览其全部影片,可以发现男女情感类永远是他们的重头戏,想讨论点严肃问题,但是功力又不够(驴得水),就缩了回来搞低俗喜剧(姑妈),从票房表现就知道这是一条死路。好在他们还在坚持探索,没有止步不前,拍出了《半个喜剧》。这次在谈情说爱之余,探讨了两个更深入的话题——社会地位与现实道德。
男主角孙同为了工作和北京户口,屈服于能赐予他这些东西的富二代渣男郑多多,同时还要迁就他那打着“我这都是为你好”旗号的中国式道德绑架重量级选手妈妈。孙同的扮演者吴昱翰正如片尾梁翘柏所说:你还是写歌吧,唱就算了。你还是好好当演员吧,当导演就算了。在电视剧里把演技磨出来的人,经受大屏幕考验时总会带点演电视剧的习惯,比如说台词的功力远远好过运用身体方面的表演,吴昱翰在片中的表现正是如此,不是演的不好,而是不够好。台词到位了,动作也该跟上,不能全靠导演给你凹造型。
女主角莫默,身为北京人,不会圆滑,她认为错的就是错的,绝对不能为了得到好处去做错的事情。可以说,她正是本片中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但不代表她就是对的,这点后面探讨。任素汐是年轻女演员中的一匹黑马,在多部作品中演技都很赞,在这部里发挥有些失常,比如醉酒那段神情动作都不到位,不知道是不是没放太多心思在这部戏的缘故。
男配郑多多是个八爪臭章鱼,脚踏N条船还游刃有余,可谓尽显渣男本色。作为本片用于制造前二者矛盾的工具人,他的任务圆满完成,缺少亮点戏份,也就没太大发挥。演员我不认识,就眼神来说,可塑性很强,我觉得他演这部戏的时候比男主角还认真。
其他路人甲乙丙丁,最出彩的当属孙同妈妈的演员赵海燕,她是乡村爱情里走出来的,表演的角色又正好需要那股东北味道。所以她作为配角贡献出了本片的最佳表演。
点评完人物,回到剧情深度。孙母装晕进医院那场戏里,孙同在多重压力之下对莫默有一句爆发:“你生在天上了,我生在水坑里,你下到水坑里看看就全都明白了!”莫默答:“我没有生在天上,我也想过更好的生活。”
正是这段对话证明了整部电影有一定深度,不再是纯粹的讨论爱情那点破事,起码它触发了观众针对身份地位和现实道德进行思考。这几年下乡镇搞扶贫工作,对生活在水坑里的人深有感触。天上和水坑是一对相对概念,如果我和北上广深的富豪之家去比,我妥妥是在水坑里畅游。但和那些贫困户一比,我又是在天上翱翔了。那我到底是活在天上还是水坑里?电影所要讨论的道德上的对错,就离不开这对概念。
天上的人有相对更好的条件,免去了很多生活的压力。比如莫默不惧行长,否决其让人插队办事,不仅因为她为人正直,更因为她有一个良好的背景,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她的正直不是错误的,也不是正确的,只是她在自身条件的加持下让她可以做出的选择。换一个无权无势无背景的三无银行职员,为了道德上的正确去顶撞行长,即使道德获胜了,三无人员的银行生涯也走到头了。我再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你被人逼着去杀人,你可以选择不去,但是你会因此被杀,那你选择什么才是正确的?有人会说,当然是选择反抗啊,如果你无法反抗呢?现实生活就是如此。
追求绝对的道德并非是一件正确的事情,物极必反,我们的生活是寻找平衡的过程。做人难,做好人更难,做好人是要有资格的,有条件反抗现实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如果你因为求做好人而失去一切,就如同选择反抗而被杀,最多争取到一个壮烈牺牲的烈士名号。
相亲男似乎也持这个观点,但他在影片中作为被嘲讽的对象,我和他的观点其实是相当不同的。他认为可以为了好处去做坏事,而我认为不该追求绝对的道德,要选择与自身条件相符的道德标准。比如,我搞扶贫工作,为贫困户家里提供一些帮助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但让贫困户去为其他穷人做同样的事就是强人所难。我能因此就批判贫困户的道德水平低,或者因此抬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吗?显然不能,我是在我的背景范围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也没能力像万达集团一样把贵州一整个县的扶贫全给包了。天上和水坑里的人,天上有郑多多这样的渣滓,也有莫默这样的正义之人,水坑里有孙同他妈这样趋炎附势的小人,也有做出正确选择的孙同。在社会整体道德上二者比不出个高低来,因为只存在个人道德的高低。我们总喜欢讨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案例,并将其批判一番,大多都是以偏概全,道德标准是随社会发展不断浮动的。两百年前,不裹脚不是好女子,现代社会谁还理那糟粕。
孙同最终选择了莫默,失去工作和北京户口都只是一时的,在莫默帮助下,这些都能回来。倘若孙同真的会因为选择莫默失去一切,他还坚持要选莫默,我们又可以感叹一句爱情真伟大,然后说,电影看看就好,可别当真。他可以这么选,那么社会的毒打也是真实的,只要他认为值得,那就没事,作为个例,选择完全自由。但倘若让所有人都这么选,我们可就生活在乌托邦里了,你能想象你的同僚一个个为了谈恋爱致工作于不顾吗?天大地大,爱情最大。千万别在人间建这种天堂,建在电影院里就好。
如果想让电影更有批判意义,可以选择这样结局:孙同鼻青脸肿,莫默过来对他安慰一番后,莫默的男朋友开着劳斯莱斯或者法拉利把莫默接走,留下孙同坐在酒店台阶上哭泣。这样比较符合题目“半个喜剧”,现在这个大团圆结局,都可以把题目改成“皆大欢喜”了。
《半个喜剧》电影观后感及影评【5】
全片贯以强烈的戏剧冲突,从始至终毫无尿点。语言与音乐都很有趣。男女主在眼镜店,镜子里互换的衣服的效果,暗示了两个高度相和的人。恋爱时侯,翘班去音乐节的镜头闪回(新裤子是惊喜),无限贴近着恋爱中的突如其来和美好。快到不能被镜头所记载,一头栽进去,美好得好像不是真的。
看完电影的我内心无比沉重,为什么这么沉重呢?可能我的生命中从未出现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凤凰男”,懦弱,无奈,亚历山大 ,命运不公,对家人纵容。自由如我,总觉得一个人知道他讨厌什么,就是克服的开始。然而事实常不是这样不是吗,评论别人的故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说,这样是对的,那样是不对的,可是我们老是在屋檐下低头,我们也会做自己都不想做的“不得已”的事情。就算你心里预期很讨厌,事到临头也经常会妥协是吗?
也许电影让我认识到这些,这使我很悲伤。男主在宜家门口对坦率真实的女主说,你没有错,你不要抱歉,是我的问题,我改。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不是吗,也知道自己太懦弱了吧。可是后来在医院的时候,面对地上打滚装病的母亲,他还是展现了男性暴力的、好面子的一面。我真的太失望了。当他说,你们这种人不明白。女主说,我不是生来就在天上,我也渴望好的生活。是啊,如有佳配,无此烦忧,更能幸福不是吗,可是偏偏是那样的二人相爱了。人们总是说“你有什么必要呢?”“你图什么呢?”。很多时候没有必要,没有企图,不指望对方改变自己的人生,不合适也会爱上。更多的人不合适也会相守。他们相守了又分离。想来人间真是苍凉得很。克服不了自己的经历所限制的思维,真是悲哀的很。
影片中最低谷的人一直在轮换。影片第一部分结束的时候,最惨的是任素汐饰演的女主,她被家人催婚安排相亲,被欺骗了感情,又被剥夺了讨回公道说出真相的权利,最终发现中学时期的记忆在别人眼里也不过如此。
相亲的那一场开始,我们的核心注意力转移到男主身上,看到他如何走出勇敢的第一步,如何沉溺于人生中第一次恋爱,又是如何被不容被破坏。在这一节结束的时候,女主的“我不是生来就在天上,我也渴望好的生活。”,转身离去的她占据了大部分镜头长度,看着十分高大,提醒着观众,尽管她经历了很多不快,她依然坚守着自身的真实,她已经不是场上最惨的一个,而留在原地的男主,他那初次勇敢的火花,美好的爱情,对独立人生的追求——却几乎彻底毁灭了。
触底就会反弹。影片结束的时候最惨的人恰恰是影片开头处最潇洒的人——睡着昔日女神,控制着兄弟,桃花丰富,还有一个漂亮的未婚妻,工作婚恋社交都全然“顺风顺水”,为所欲为。在结尾他失去了他爱的一切人。
本片让我失望之处在于,不似驴得水那样——你感到悲剧不可避免,你可以理解每个人的处境和心理的反转,每个人都要守护着什么,当这份守护被破坏,他们都“不疯魔不成活”;本片中有多个几乎没有反转的人物,好的一直好(坚持到底),渣的一直渣(最后自食其果),反转的只有男主一个,从懦弱到勇敢。看起来很励志,细思之下终觉不过瘾。开头的巧合也全靠男主的狗性兄弟情谊在撑着,误会的曲折程度堪比韩剧,剧情走向从开头就暗示了。
不过一旦接受这种设定(男主懦弱依赖,妈妈市侩强势,多多渣男有钱有势)的话,后面的剧情倒是一气呵成。有人说当你开始写小说的时候,里面的人物的性格一旦生成,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凭着这份戏剧冲突 ,你的笔就像不再是你的笔,而是由着人物在推动着。
主角的歌里唱道,如果我不是我,如果鱼儿也能歌唱,如果数木也能飞翔,如果石头也能绽放……鱼儿要离开水,树木要离开土壤,石头要先粉身碎骨,太哀伤了。他们终究要抛弃既往依附的东西,才能活成自己。
愿我们的人生劈风破浪,活成自己。人生很多时候都是《半个喜剧》,不破不立。
结婚是喜,悔婚是悲;保住工作是喜,心如死灰是悲;恋爱是喜,被阻挠心生嫌隙是悲;相亲遇憨憨是悲,被英雄救美是喜;老同学渣自己是悲,遇到喜欢的音乐男孩是喜 。
就连结局二人又重归旧好,男生录cd的表现也不好不是吗,这是个完美的happy ending吗?实在值得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