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学习心得 >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

时间: HT1 分享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课程学习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1

经过了今天的音乐新课标研读学习,我们学习到了许多。随着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新的课程目标、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的三维教学目标,在音乐教学中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等的教学理念,让许多音乐教师在这轮改革的大潮中获得了新的感受与收获,学生的音乐审美、兴趣等方面较前有了较大的改观,音乐教学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贯彻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指引下,音乐教学中大力提倡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内容,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彻底改变了以往“以唱歌为中心,学习读谱”单一的教学模式。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改变应试教育中音乐课出现的机械训练,教学枯燥、呆板的模式,新的音乐课标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新编教材给我们提供的音乐作品在思想、音乐形象方面都是接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较强的参与、表现潜力,这些为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提供的较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与学生产共鸣,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与同伴交流的习惯;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音乐、应用音乐的习惯。音乐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音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音乐形象,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多一些理性的去思考,让学生能静心体验音乐的美,用心去表现音乐的美,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美育的途径,学生的人格的得到更好的发展。

只有心中有“标准”,脚下方有路。新世纪英才学校音乐组将秉承新课程的理念,做到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让孩子在愉快中学习音乐,让艺术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2

音乐教师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音乐课程在德育、智育,美育方面所应达到的程度,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等都应紧紧围绕总目标展开。新课标主要在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变,明确课程性质,综合课程理念,突出音乐特点,设计思路清晰。这次培训,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新课标的实践中教师应如何提问、如何讲解、如何激励、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一、更新观念,与课改同行

1、音乐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因此,我认为,新课标下教师既不能自己在前面引导着学生,学生在后面亦步亦趋,也不能自己站在一旁指挥他们如何走,而应该成为学生并肩前行的同路人,与学生一起商量着决定前行的方向和共同解决路途中的疑难,与学生一道成长。

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因此,我们理应深刻领会课改的精神实质,变讲堂为学堂,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学”上来,不能再本末倒置。

3、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从而充分享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自觉地让自己对学生的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成为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行为。其实,知识的、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的,越到能力,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越难以测量。但是,我们决不能因为它难以测量就急功近利地对此忽视。实际上,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对一个人一生的意义更加深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所从事的是育人的工作,因而应该把眠光放长远一些,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的更本质的东西,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自身理论学习

对新课标的学习不止是为学习而学习,我还要通过学习,对新课标中的相关规定有了更深的认识,实际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并不断渗透新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真正做到让学生喜欢音乐,培养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因此,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向书本学习,向专家领导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创新、创新、再创新,大胆改革大胆实验。从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我认识到审美、创新、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学生为主体、自主性学习、音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是教学新模式的目标,也将是我们所有音乐教师为之奋斗的方向。

三、在实践中体验课程理念

通过这五个理念我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及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教育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这些与过去呆板的教学截然不同,课程设计思路,要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这些要求和教学目的的达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才能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只有不断研究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活动,使我认识到音乐教师应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新途径,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3

20xx年8月30日,顺德区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音乐课程标准,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的教授给我们上了关于“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听了教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收获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理论。教授详细的为我们解读了新课程标准,并对原标准与新标准进行对比,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前做好了铺垫,她具体举例低段的歌曲并进行了示范,让我们亲身参与到教学设计的活动中去,教我们新的教学方法,给我们讲解了新的课程理念。音乐是用听觉来感觉音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提倡科学综合,不流于形式,应注重通过综合在综合的过程中对不同艺术门类,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把学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只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实际模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民主开放,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环境,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之中。音乐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学习音乐新课标中的一些体会。随着新课程的推行,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在贯彻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指引下,音乐教学中大力提倡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内容,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彻底改变了以往“以唱歌为中心,学习读谱”单一的教学模式。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改变应试教育中音乐课出现的机械训练,教学枯燥、呆板的模式,新的音乐课标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在20xx年以前,我国中小学生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小学低年级加有“唱游”)欣赏、器乐和识谱四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为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强调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和对学生创造性潜能开发的课程价值,本标准将原有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两个教学领域,并将原来隐含在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分散的音乐编创活动,加以集中并扩展为“创造”和“音乐相关文化”两个领域。上述四个教学领域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新的教学领域的划分,既体现了本学科21世纪的发展趋向及本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在不增加课程实施难度的前提下,与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平衡对接。

例如:从学段的目标来看,1—2年级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这样激发了对音乐的兴趣,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学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3—6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识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器乐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本学段5—6年级的学生进入变声期,应渗透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欣赏的能力,能自信的有表情的演唱,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音乐和音乐作品,而是人的各种可塑造的能力。教师要敢于培养自信的学生。教师必须要敢于表现自己,不管是好还是坏,音乐在所有学科当中是唯一当众表现自己的学科。每一个学生都愿意自己被关注,让学生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使他们快乐,提高生活质量。

我对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新的认识,要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就必须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新的课标理论融入进去呢?这正是需要我们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一节新授课,课程标准怎么设计,教学目标怎么选择,教学重、难点怎么解决和突破,师生互动怎么处理,课后教学怎么总结等一切问题我们都要科学全面地考虑到,在唱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审美,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自由的感情流露,这是学习唱歌的最基本灵魂!这样一来,师生同乐的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既学到了应学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又使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极好的发展。同学们在小学时代学习到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又具有多才多艺的高雅素质,我们试想一下,当你看到我们的学生数年后做出了成绩时,做为他们的老师高兴而愉悦的心情是他人不会理解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会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并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寓于音乐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重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并紧密围绕目标来展开音乐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编创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多听音乐,多唱歌不断积累音乐实践经验。

通过此次培训,我体会到要学习音乐教学中的知识,方法,技巧。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像这样的培训机会,让我们在各方面的素养全面提高,我也将本次学习所得,运用到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尽自己最大努力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4

新版音乐课程标准的发布,对每一名教师都是一次学习和进步的机会。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学领域,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音乐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音乐技能的训练,而是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社会交往、文化学文化学习,基于通过本次学习,我了解到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上的变革,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课程教育导向目标更明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人才基础。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贯彻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指引下,音乐教学中大力提倡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内容,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彻底改变了以往〃以唱歌为中心,学习读谱〃单一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读,只有准确领会内涵,认真贯彻执行,我们的教学才会更加有效,我们的教育才会更有品质。密切音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认真钻研教材,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多一些理性得去思考,让学生能静心体验音乐的美。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本中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常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5

解读了《音乐课程标准》感受颇深。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改革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重要。要教好学就必须在教学中用科学、灵活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学重点怎么突破,教学难点怎么解决都需要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和帮助。一节课中怎样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怎样把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怎样让学生享受情感审美,这还得靠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和帮助。不论从事哪一科的教学工作,我们的专业基本功都要胜任你所教的专业,要本着学习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但是,专业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过短期的训练就能达到,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勤奋练习才能在不自觉中体会到进步的快乐。在唱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审美,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自由的感情流露,这是学习唱歌的最基本灵魂!这样一来,师生同乐的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既学到了应学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又使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极好的发展。同学们在中小学时代学习到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又具有多才多艺的高雅素质,我们试想一下,当你看到我们的学生数年后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成绩时,做为他们的老师高兴而愉悦的心情是他人不会理解的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共有十点,每点都是精华,如果细细品味对我们的教学很有帮助。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鼓励音乐创造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7.提倡学科综合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8.弘扬民族音乐

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9.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10.完善评价机制

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在以往的音乐课中我对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提倡学科整合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在今后的课堂上应注重这及方面对学生的培养。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6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新课程将引领我们走在时代的前锋,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新课改在我校逐步展开,我认真学习了音乐课程标准相关知识,我对于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等方面有了大致的了解。其中课程中的基本理念让我受益匪浅,即是: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二)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三)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根据这五方面的基本理念要求,作为音乐教师的我及时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对此我的体会如下:

一、“以美育人”、“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要确立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力求改变学生一贯以来的被动状态,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性、自主性。例如在《编花篮》这节公开课上,我让学生自主寻找歌曲中新的知识点前倚音,通过聆听判断,对比音效来确定装饰音前倚音的音乐效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而且演唱的效果非常好,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所以说,只要音乐教师引导得当,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能显成效。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新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聆听表演,还有创编活动,为音乐课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因此,音乐教师可以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自己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潜能。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教学。如教学五年级《巴塘连北京》一课,导入新课时,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先观看图片,了解藏族民族的风土人情,着重介绍了藏族的特色舞蹈,然后播放一首藏族民歌,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一部分学生随乐即兴表演跳一段藏族锅庄舞,另一部分同学随乐绘画音乐图谱,最后进行展示和点评。这就启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也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到藏族的音乐文化和音乐艺术特色。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各显其能,学习氛围充满了愉悦和欢乐。

三、拓展音乐教学内容。

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唱游、器乐、识谱与视唱听音,以唱歌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识谱为教学主线,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事例及拓展。我在教学《盼红军》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方民歌特色的音乐魅力,我在教会歌曲之后,拓展听赏了另外两首著名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和《太阳出来喜洋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我国地方民歌的了解,也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唱歌,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对地方艺术的热爱之情。

总之,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探索和认真反思,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已经不再只是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和学生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就如课改所说: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由此可见,音乐课堂应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虽然我现在还处于初步学习和积累阶段,但我坚信,只要不断的实践、反思和改进,我的音乐课堂将是另一道靓丽的风景。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7

今天我很开心在网络上的学习有关于艺术的课堂知识,实在是精彩有趣,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和收获。以下是自己本次学习的体会。

学习了这一门课程知道了,在上艺术课的时候,我们要准备好钢琴,多媒体、等等的设施,如《颠倒歌》就是运用了这些道具,但是最主要的还要做到一名老师的语言要精准,要懂得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抓住孩子的情绪,让整个课堂都活跃起来。

还要让孩子们围绕游戏活动而得到知识。这样才是最好的授课方式,让我们老师上的课不累,孩子们上的也很开心。

我们要注意到,引导、提问、口气、表情、动作。课堂要多操作多引导,让孩子们更加积极的去学习,去融入到老师的课堂里,就像《制作动物储物盒》的这一课堂就是。老师也要注意与孩子们的姿势,手势、粘贴制作。与每一个孩子都要相互做到沟通与交流,互帮互助合作。

我们导入也要注意多积极的去引发孩子们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情趣,艺术是一门很有讲究的课程也是很趣味性的,也是幼儿喜欢的一门有趣课程,上的好绝对是精彩绝伦的,让我慢慢的发现了艺术课是惟妙惟肖的,我学习了这门课,觉得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又有了许多的进步,也让我受益匪浅,自己更加的有信心上好一节艺术课了。

这就是我今天在网络学习艺术的心得体会收获,在今后的学习我会更加的积极去学习,让自己收获多多,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增添上更多的精彩和乐趣,让自己的知识也更加的渊博!加油!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8

通过学习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我受益匪浅,体会颇多。

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课程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大的冲击,也真正体验到了有滋有味的音乐课堂。 解读了《音乐课程标准》我认识到改革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重要。要教好学就必须在教学中用科学、灵活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学重点怎么突破,教学难点怎么解决都需要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和帮助。一节课中怎样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怎样把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怎样让学生享受情感审美,这还得靠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和帮助。不论从事哪一科的教学工作,我们的专业基本功都要胜任你所教的专业,要本着学习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但是,专业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过短期的训练就能达到,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勤奋练习才能在不自觉中体会到进步的快乐。在唱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审美,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自由的感情流露,这是学习唱歌的最基本灵魂!这样一来,师生同乐的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既学到了应学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又使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极好的发展。

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从兴趣入手,保持学生的积极心态

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培养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要建立在学生对音乐、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上。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闪光点”并在学习活动中予以放大,把握好了,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一课的教学,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加入了拍手,吹口哨等有益的方式;《哈里啰》学生边唱边跳,既感受到音乐的活力,又充分的理解了音乐。

二、改变学习方式,增进互动交流

在音乐新课程中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带来音乐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教师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互动教学活动将不断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欣赏课的教学,改变原来单一欣赏一首曲子的方式,采取对比欣赏,如民乐《丰收锣鼓》与西洋乐《快乐的农夫》,这两首曲子都围绕同一个主题,但是各具特色,放在一起对比欣赏其氛围、节奏、表现方式等,唱一唱主题旋律,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中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教给学生唱一首歌,欣赏一首乐曲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作品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欣赏中,心灵受到滋润。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分析它的情感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动作和表情能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的理解和准备,课堂上要善于启发和引导,与学生一起通过深挖掘、细处理,把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揭示出来,在老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中,在抑扬顿挫的演唱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音像结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电教媒体图文并茂,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枯燥的音乐知识趣味化,给学生提供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刺激,合理利用电教媒体就能把音乐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大大激活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审美体验被推向高潮,为音乐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同学们在中小学时代学习到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又具有多才多艺的高雅素质,我们试想一下,当你看到我们的学生数年后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成绩时,做为他们的老师高兴而愉悦的心情是他人不会理解的。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而正是有挑战才会有提高。

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相信我们会伴随着新课程一同成长,和学生一起感受美丽的音乐人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并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让新课标成为自己教学的风向标,让自己的音乐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9

一、新课程标准的双重的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

在英语教学中,我经常会给学生强调英语的工具性:语言是用来交流的,拥有了流利漂亮的英语,就像给自己穿了一件漂亮的外衣,会让自己光彩照人。但英语的人文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的很少。突出英语教学的人文性,主要是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主要节日、标志性建筑物、食品、交际习惯等,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综合人文素质,这符合新目标的要求!但是西方文化怎样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呢?我们的教材中有编写一些西方的主要节日: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等,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很难让学生感受了西方文化的一种氛围,很难理解某种文化的意义及对研究这种文化的兴趣,所以通过新课标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妨尝试着用单独的一节课的时间,通过制作、收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制作道具,来演示一种文化的魅力。

二、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连续性。

语言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要遵循语言学习的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词汇、句型的积累,我经常建议我的学生要学会联想,要会举一反三,如学习了单词cow,在学习单词now,学生要有能力自己拼读出来,以及还有那些单词含有ow,让学生一一联想出来。语言学习的连续性,对可以快速记忆,有可以快速忘记的小学生来说,太重要了。我们的教材编写都是螺旋式上升的,新的内容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延伸,因此要重点培养小学生及时复习的好习惯,要让他们学会学习,积极思考,学会总结积累,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三、课堂上主要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

英语课堂应该是活波生动的,学习在积极的情绪下学习,学习效果会加倍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会通过玩游戏、TPR、唱歌、模仿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方面做的不够。

有以下原因:

1、学生在新课程学完的一节课中,很难讲知识得以运用。

2、在第二节课复习时,大部分时间以学生复习巩固学生的音形义、句子的问与答为主,少有让学生去脱口而出。新课标告诉我们,任务型教学是让学生学会做事情,将语言运用于实际,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知道语言的用途,在课堂开始时就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让学生有目的行的学习。

四、我们教师面临的挑战。

1、教师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和理解新课程的价值、性质、理念,思考如何体现在自己的英语课堂中。

2、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要进一步加强。时刻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做学生的好榜样。

3、学会反思,逐步提高。我们们坚持每节课过后的自我反思,反思教学、学生上课情况、自身情况等,师生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和同学科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对于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困惑,与同水平教师多交流,想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总结 篇7

一、初上高中学英语的感觉

有的学生谈到英语学习有一种共同的感觉,按照他们自己的话说:“高中英语难度相对增大,成绩下降。”“考题灵活,很难找到规律。”“初三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不很适应高中,初中时念念书就会有长进,而在高中多做题也未必带来明显效果。”总之,同学们在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不适应。

二、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之间普遍存在一个落差

初三升学考试的后遗症

初三复习阶段的学习表现出应试教育的典型特征:与考试相关的就学,不相关的就不学,而哪些考,哪些不考老师们心中都有一本账,初中三年所学的内容完全可以浓缩为一张纸,这点东西不断地反复,直到老师和学生对中考都胸中有数,即使有的学生两年没努力学,在最后一年只要拼点命,听老师的话,成绩也不致太差。老师在考试前都讲一些应付考试的“拐棍”,有的学生英语能力不高,掌握的词汇也有限,但只要懂得怎样使用“拐棍”,拿70%到80%的基础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就使学生在初中考试容易得高分。然而高分并不等于高能力,分数与能力这对被高分数掩盖的假象在高中就被揭开了。

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移

学生会注意到高中的试题结构较之初中试题而言变化很大。稳稳得分的题少了,题多了,而丢的分又非轻易可得回。这是因为高中的英语学习与测试重点从初中的基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移,更重视综合的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运用。如;基础语法题量相对减少,阅读量及其分数比重增加,笔头表达能力的测试力度加大。而这些绝不是单纯靠“拐棍”所能应付得了的,高分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语言知识与能力的日积月累上。盲目学习的想法或初中时平日里懈怠的态度,考试前临阵磨枪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如果说初中像盆中摸鹅卵石的话,那么高中阶段的学习则更像海里摸贝壳,需要投入更多更大的精力以及更巧妙的方法。

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体会初、高中英语学习的变化,也就自然懂得了为什么初中的学习方法不能完全适应高中的原因,由于高中学习环境的重新组合及多样化,老师在课堂上的工作更富于指导性,学生的学习更趋于个体化,学习方法也就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加以调整。空怀一份抱负而无切实可行的计划,只能使初、高中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大。

三、高中英语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说明: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第一级目标和第二级目标。高中两年要求达到第一级目标,高中三年(文、理科选修)要求达到第二级目标。

高中英语教学的第一级目标应完成下列教学要求:

(一)听

1、能听懂教学大纲词汇表(1、2)中不带*号的词汇和短语。

2、能听懂课堂用语和教师用学生所学过的简单英语对新词语意义的解释。

3、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过的英语简要叙述已学课文内容,以及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4、能听懂对方在学生所学过的语言范围内,用略慢的语速谈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容,有时需要对方重复。

5、能基本听懂没有生词、题材熟悉、内容简单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10个词。听三遍能了解其中主要的内容,理解正确率达到70%。

(二)说

1、能就课文的基本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

2、能够用《日常交际用语》表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谈话。

3、经过准备,能够用简单的语句介绍本人、家庭、班级和学校等基本情况。能基本表达主要意思。

(三)读

1、除课文外,补充阅读量应达到10万字左右。

2、能借助词典读懂难度略低于所学语言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

3、能以每分钟40-50个词的速度,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能够基本把握中心思想和主要事实。理解正确率达到70%。

4、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信件、、通知、便条和常见标志等。

5、能把握所读材料的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

(四)写

1、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书写体熟练而清楚地书写,要求书写格式、连笔、词距、标点正确。

2、能就已学课文的内容,笔头回答简单的问题。

3、能听写没有生词的句子和内容简单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00-110个词。第一遍只听不写,第二遍边听边写,第三遍检查。书写速度为每分钟12个词。

4、能运用所学过的词汇、习惯用语和句型造简单的句子,无严重的拼写和语法错误。

5、能根据提示,仿照所学过的题材在30分钟内写60-80个词的简单书信和短文等。意思表达清楚,基本语法和常用句型无严重错误。

(五)语音

1、能较熟练地运用基本的拼读规则和音标读生词。

2、能较连贯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3、在各种口头练习和口头表达中,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六)词汇

1、在初中掌握600个词的基础上,再掌握500个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要求能在口语及书写中运用。此外,还要学习500个左右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只要求在语段或语篇中理解其意义。

2、能结合单词的发音和基本的拼读规则拼写和记忆单词。

3、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在上下文中理解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10

今天,很幸运聆听到了吴松华老师关于新课标的讲解,通过此次学习,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结合两次新课标的学习,得出的心得体会。

新课标呈现出来的核心理念是以育人为本,我们教育学生不只是为了升学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综合性人才。新课标在强调育人功能的同时,还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以此告诉我们,要培养的人的全面发展。而强调音乐素养的同时,还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纲的理念。新版课标将音乐学科素养凝练为五个方面: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估计音乐创作、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把之前的学科本位转化为了学生本位,因为所有的学习只有真正在学生身上起作用才算有效。我们之前关注的是老师教什么,让学生学什么的问题,以后我们要关注学生如何学,怎么学会主动学习的问题。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改革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重要。要教好学就必须在教学中用科学、灵活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学重点怎么突破,教学难点怎么解决都需要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和帮助。新课标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音乐教学内容涵盖乐谱识读、器乐演奏、聆听欣赏、演唱表演等,不再是以歌唱为主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形式多元化,有利于提升整体音乐教学质量。教学实践证明,课程标准给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按新的理念和标准进行教学,一定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11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几年来“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推广,在全国各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而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在于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保定市教科所为我们这些教育一线的教师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我们能有更多机会聆听专家们的讲座,更方便的互相交流、学习,把自己的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为之后的日常教学工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20xx年12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五年级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活动,在前卫路小学聆听了天津市教研员王老师主讲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教法分析”报告,深受启发,令我感觉高山仰止、心向往之!王老师在分单元进行教材分析时,都从以下方面进行讲解: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包括《课程标准》关于这一内容的具体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四、编排上与旧教材的不同与联系;五、知识结构;六、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包括课时安排、例题讲解、练习处理和其它补充。王老师的讲解,传达了这样的教学理念:

一、强化教材资源意识。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材是教学的媒介、学习的材料。教师应着眼于课程目标,对教学材料要深入理解、有机组织,应有所取舍、有所增删。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提供的资源,如主题图、例题、练习等;另一方面要拓宽课外学习资源,如教师自己编写的复习题、巩固练习题、综合实践活动等,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同时还要充分挖掘教材的隐性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理、审美的情趣、求知的意愿、协作的意识等。

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更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情感与学习权力,倡导并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互动,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四因素的对话与交流,即:尊重学生的情感,体现学生的意志,彰显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它需要全体一线老师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脚踏实地的去落实。我们任重而道远!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总结 篇9

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认识,深刻领悟到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在探究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不断更新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设法营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实践中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三、课堂教学要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为此,我们要先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四、改变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把学习数学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五、建立新的评价机制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的数学课堂不但要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

总之,新教材新理念,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践行新课标理念,还原数学本色。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12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由感官快乐进而使精神需要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那种愉悦。

音乐它以其独特的艺术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从而使人产生愉快的感觉。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我工作以来经历过三个不同版本的教材,这学期低中高三个年级段都有班级,这套音乐教材都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的有利条件。教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

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行乐音化教学活动的训练;用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欣赏教学;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也有一些教师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知是审美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例如:在欣赏《美丽的草原》这一课中,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大草原的画面,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神经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视觉、动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

二、想象是审美能力培养的源泉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得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得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例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这一课时,学生听到了一首节奏强烈、富有动感的音乐,好像真的有许多玩具兵在走路、摇摆、玩耍,每一个小朋友都产生了情感表现、行为表现得冲动。于是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你愿意表演哪个玩具就表演哪个玩具,你愿意怎样表演就怎样表演,同学们高兴极了,都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设计动作,积极地、认真地参与表演。就这样全体学生都变成了一个个不一样的玩具兵,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三、表现是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例如:在低年级唱游课中有一首《小宝宝睡着了》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抒情优美,描写了一位妈妈在哄孩子睡觉时的场景,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强烈的依赖之情,营造了一个温馨又美好的家的氛围。这首我就让学生来表现,“假如你是爸爸或妈妈,你会怎样红你的小宝宝睡觉?”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组成临时家庭,用歌声、表情、动作、造型来表现这首歌曲。

学生的表现没有好于不好,只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都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掌声。最后我还让学生思考:妈妈对你是这样的关心,那么你该怎样回报妈妈呢?学生是很聪明的,马上都能回应老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都是表达了自己对妈妈深深的爱,和对妈妈的感谢,此时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合作是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学习方式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表现艺术也是多元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独舞等个人的表现形式,也有合唱、合奏、集体舞等集体表演形式。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例如:在如三年级唱游课中要求学生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如果光听老师讲,学生对学习一点儿也没有兴趣而且根本听不懂,这是一个让所有老师都头疼的问题,于是我运用“搭节奏”的游戏,让学生自行组成活动小组,在搭搭拆拆的游戏中学习掌握到新知识。在他们的游戏过程中不单单解决了怎样搭节奏这个知识点,而且继续在研究搭完了节奏之后,怎样拆了节奏再搭新的节奏我们还进行了比赛,看哪一小组节奏搭得又快又好。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点,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也锻炼了他们小组合作的能力,因为只有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五、创造是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

例如:在欣赏《快速波尔卡》这首乐曲时,我让10-12名学生为一组,通过表演性的动作来表现可取所要表达的内容,并鼓励他们进行创作,来丰富乐曲的时间、场景、人物、事件;在扮演角色中,我又鼓励学生可以一人扮演多种角色。于是,有一小组在表演中创作了一段舞蹈;有一小组在表演中创作了一首诗;有一小组还创设了多个场景:火车站、大草原、田野、农庄、森林等等.在表演中,学生自由地、大胆地表现出了对乐曲的独特理解,充分感悟到了音乐的魅力,让我不得不赞叹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创作能力。

六、评价是对审美能力培养的认知

审美评价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价值所做出的判断。评价包括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的反应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应该重视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信息过程中的信息传播与反馈,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

例如:在课堂上,每一小组展示表演之后,我们都要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教师总结,自我评价主要是由自己小组成员进行设计理念的介绍;他人评价是由观看表演的同学们发现他们的优点以及不足;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认识,也能够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便于自己发挥自己的优点,吸取别人的优点,从而改善自己的不足,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最终有效地进入音乐审美状态。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挖掘、融入审美因素,培养、拓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欣赏音乐,在多听、多唱、多做的过程中受到审美教育;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将音乐作品的形象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进而净化心灵,培养高尚情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品位,使学生的身心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13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过程中,“演”这种形式,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中来。无论他们的舞姿是否优美,动作是否合拍,都是他们对音乐发自内心的感受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演”的机会,就会让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一、让“歌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歌表演是在歌曲演唱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表达歌词的内容,揭示音乐的形象,是最简单的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歌唱表现形式。学生演唱的许多歌曲的歌词内容都有一定的可表现性,通过肢体语言表演出这些形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记忆歌词,提高其表演能力。如在教唱一年级《小雨沙沙》这首歌时,先学唱歌曲,然后引导学生说出种子破土而出的形象是怎样的?让一部分同学扮演种子,一部分同学扮演小雨,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并引导学生把种子在雨水滋润下破土而出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来。同学们恰当表现了春雨细无声的形态,看来他们已经进入到音乐的情境中了。

二、让“集体舞”表演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集体舞讲究同伴之间的交流、协作。通过集体舞的表演,能增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亲和力,加深感情的发展,也能增强集体荣誉感。在教学生跳一年级《雁儿飞》集体舞的时候,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及团结友爱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歌曲是几拍子的,然后通过范唱、学唱先掌握歌曲。接着,放开音乐,让孩子随着音乐练习雁儿飞的动作,这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他们唱啊,飞啊,真象一只自由飞翔的雁儿。接着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讨论,大雁飞行时会有哪些队形?然后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歌词内容,自由设计动作队形来表演集体舞《雁儿飞》,并进行比赛。让他们小组间进行点评,表演好在哪里?结果大家各抒己见,点评的头头是道。在集体舞的学习表演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在不断地增强。

三、让“音乐剧”表演加强学生的实践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儿童音乐剧是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在低年级教学活动中,我看到好多歌曲都是以音乐剧形式出现的。它能提高学生在主动学习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对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并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如在教唱二年级《大鹿之歌》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把《大鹿之歌》创编成音乐剧表演一下,然后我对他们进行了分组和角色的分配。他们自导自演,当场打扮,而表演的结果真是出人意料,大鹿的沉着,兔子的惊慌,猎人的凶狠,被他们演绎的诙谐有趣而淋漓尽致,甚至下课了还意犹未尽,沉浸在表演的快乐中。看来,音乐剧已经搭成了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 综上所述,小学生低年级阶段,学生还是一群孩子,在他们的内心里充满着天真、灿烂、纯洁、活泼,而表演活动正好释放了他们最纯真的一面。音乐加表演就是乐园,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当老师的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让音乐表演成为每一个孩子敲开音乐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吧!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14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如何能把音乐课上得有声有色,如何让音乐课成为快乐的课堂,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美育的课堂呢?

一、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反思:

音乐美育的目标教育就是解放,解放儿童的身心,让他们自由地学习、快乐地学习。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快乐,才能唤起儿童对学习的那种缘自心底的热爱,并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不竭的动力。也只有快乐,才能催发儿童对学习的激情,催生出生命的智慧和创造。

二、我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以审美为核心。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一定要具有音乐审美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让学生“动”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进行探索,总结为以下几点:

1、用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带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

音乐教师应该加强修养,注意对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学会把握自己情绪,着力提高调节和控制整个课堂环境的能力,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2、音乐“生活化”

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去亲身体验到音乐和生活不可分隔的关系,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得到美的享受。

3、让音乐课堂成为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天地。

(1)、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美

在教学中适当地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和讲解音乐家的优秀作品,会激发学生各种美好的感情,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语言美音符、乐句组成的旋律所表达的感情即音乐语言。在教学中通过听、唱、欣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使其能逐步理解音乐语言。

三、结论与启示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培养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音乐课程学习心得15

小学生天真烂漫,快乐无忧,生来就爱唱爱跳。然而,时至今日,这些热爱音乐的孩子却开始对学校的音乐课产生厌烦。一次,我在公交车上,听见几个小学生探讨音乐课。一位男孩说:“我喜欢音乐,可就是不喜欢上音乐课!每堂课都要先练节奏,随后唱音符,再读歌词,最终填歌词,真是太无聊!”别的孩子纷纷点头完全同意。一位戴眼镜的女孩不满的说:“对啊,教师总是一套课,课堂氛围死气沉沉的,压根激不了我们的兴趣,简直乏味!”这时,一位矮个子的同学大声表现了他的看法:“一想到音乐课我就头疼。”

由于音乐课上总是出现我根本不认识的音符,让我无法应对。更糟是指,教师竟然要大家全部记牢,这怎么可能呢?那么多的“哆来咪”让我感到担心,叫我背熟简直是要逼疯我!”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听见孩子们如此真实诉说,我感到无比苦楚与失望。看来,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学生们对这种机械、死板的学习方法形成了深深地厌倦,寻找一条新的音乐教学路面已迫在眉睫!传统的教学模式亟待改进!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在这次音乐课程改革中,我看到了希望。本次课程改革关心“为中华民族振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深入改革了数千年来遗留下来的老旧教育理念和行为,其中最核心的是改变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学需在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带领下,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为载体,搭建开放、创造性的音乐教学方式。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以下三种:

一、主动吸收式学习

19世纪初,源于意大利的蒙特梭利教学法反复实验后得出一个明确结果:“全部儿童天生具有吸收文化能力。”在音乐教学中,任何知识技能的习得、音乐风格的把握和文化理解,都少不了学生的主动吸收。以往,大家只是将学生作为存放知识的容器,不断地灌输知识、技能,没有站在学生这个吸收者的角度考虑,为其造就合适的吸收环境、方法与标准。因此,吸收的效果很差。事实上,学生会唱的诸多歌曲并非在学校老师的教授下得到的,而是在其他场所自然吸收的。

难怪很多学生不喜欢唱老师教的歌,学了好久不会唱,比较之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吸收”的歌曲,或者与同伴们互相“分享”的旋律,反倒记得深刻。有一个叫王雪的女孩,平常性格内向,上课从没积极参与,帮我留下的印象并不好,认为这样的学生绝对不会在音乐上有太大成就。然而在期终的合唱比赛中,她演唱了热门电视剧《大长今》主题曲,获得了一等奖,我既惊讶又思索,为何我教的歌她反而唱不出来呢?如今我懂得了,重点在于我没给她提供“吸收”环境和机遇。

因此,在日常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造就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环境,帮助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打开他们的思维,扩展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应以导演身份引导,而非单纯站在讲台上“演试”;重视表达效果和感召力,而不是只关心技能;重视情感态度,少一些理论讲解,对于基础音乐教学而言,感性积累比理性讲解更为重要,尤其在音乐艺术的感知上;要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过于繁杂的技术训练只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快乐。

二、发觉探索式学习

发觉探索式教学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大亮点——“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引入。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究答案的自主学习过程,它从学生的生活与生存条件考虑,旨在帮助学生产生最适合自己的、更能体现独特个性的歌曲学习方式。

这种方式将被动的团体传递转变成主动的个人探索,影响了被动接受状态,让学生与知识的关系更加直接,老师的引导变成了学生自发的内在动力。在教授四年级歌曲《快乐的节日》时,为了能让学生牢牢把握节奏,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节奏强拍处拍手活动,但学生们还是拍不准。后来我想起,他们对敲击乐器很感兴趣,何不让学生用敲击乐器取代单一的拍手。我就规定学生在家运用废旧物品制作“响板”。

孩子们积极动脑,各自依据认知和标准设计了形状各异、音箱独特的响板。有的用母亲的旧粉盒;有的用核桃;有的用2个瓶盖;也有的用小木块或竹板制成响板。上课时,大家带上自制的响板,分享制作经验与过程,评定响板的音色和质量,合作创作节奏,并用自制乐器为音乐伴奏,效果非常不错。《快乐的节日》的旋律也由此更加准确地演唱出去。因此,只要给学生以发现与探索的机会和标准,给予他们信心与鼓励,他们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感动。

三、探讨交互式学习

俗话说:“一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强大的,当代人脑只研发了10%到20%,大量神经细胞尚未被运用。根据分组讨论的形式,课堂的氛围更加顺畅、活跃,表达形式也更加自由,有利于激活更大数量神经细胞,将沉睡的神经元连接在一起,明显提升思维的活跃度与创造力。讨论中迸发的火苗通常超乎想象,是激起学生思维与创造潜能的最佳途径。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公平里的顶尖”,不再只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当代学生发展的推动者。

自然,新课改仍在试验推进中,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等待我们去探索。只要我们做为音乐教育者,维持无尽的热情,勇于实践,反思和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与探索,敢于试验,就能依靠新课改的东风,让学生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扬帆远航,在艺术的海洋里随意畅游。大家必将迎来艺术教育的又一个春天,让生活更加美好!

229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