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幼儿健康教育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个别交谈相结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供大家的阅读。
幼儿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1
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幼儿园作为幼儿的生活环境,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中身心健康地发展,让幼儿在一个个环节中,从经历的各项活动中,随时随地感受到健康教育的要求,接受健康教育的影响。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创设良好的艺术环境,悦耳的音乐、漂亮的图画、好听的故事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幼儿注意的时间短,容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干扰,自我表达的能力较弱更应该引起重视。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然地流露出内在的心理冲突以及用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绪情感;在游戏中,幼儿能自由而愉悦地感受和学习健康的态度、行为和习惯,体验身心放松带来的快乐。因此,在幼儿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美术、舞蹈、语言艺术的作用,把艺术和游戏紧密结合起来,为儿童创设游戏的情境。
创设良好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在集体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指南》中提出:成人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成人要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等。这就是期望成人能以积极、正面的形象出现在幼儿面前,为幼儿树立榜样。所以作为教师,我们的言行举止深深影响着幼儿。我们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为此,教师还应当积极构建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平等鼓励的师幼关系。使幼儿情绪安定、心情愉快,要充分认识到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有时比物质环境的影响更为深刻,要根据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反思、调整和改进心理环境,做到幼儿每天都能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喜欢与老师接近。
二、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健康教育
幼儿良好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是靠几次主题活动,几节教育活动就能养成的。关键是要靠我们通过日常生活每个环节对幼儿随机地进行健康教育。《指南》在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指出“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走姿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健康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减少包办代替。例如: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时,可以要求幼儿注意水流不能开得太大,洗完后关紧水龙头。在幼儿进餐时教给幼儿正确的进餐姿势,爱惜粮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尽量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保持桌面清洁。小班幼儿在上厕所时,就可以随机进行怎样上厕所教育。又例如:幼儿的体格锻炼,我们可以通过早操、体育游戏,运动器材等进行。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可以通过户外游戏时进行渗透。再如,在课间播放轻柔的音乐,提醒幼儿做到轻声说话、走路、物品轻拿轻放,减少噪音等等。再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应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全面的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2
学习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这一课程,本人受益匪浅。我觉得自己不仅学习到的是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
在这次学习中,我认真倾听了教授与从事心理工作一线老师的讲座,他们都以实实在在的案例和具体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并且通过理论学习、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学习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看教材,听讲座,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好的教师能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人不怕做事,就怕心累。当心累时,我们要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试的能力,保持乐观积极的教育心态,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教育工作中,不迁怒于孩子,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孩子,同时不将工作中不良情绪带入家庭。我还学会了几种解压的方法:控制呼吸法、自我剖析法、学习转移法、投身自然法、心情放假法、肌肉放松法。这些都给了我借鉴作用,正确认识自己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在工作中要有更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且认识到,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对今后工作的态度,这也将直接地影响到我的学生们,使学生们能够在良好的心态下学习、进步。在培训学习中,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教育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对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的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幼儿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3
这阵子抽空看了《指南》,看完后我想来说说自己的一点感想,其实《纲要》和《指南》是有区别的,《指南》是对《纲要》的一个细化,也是针对父母与家长的。《指南》是以幼儿后进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如在《指南》中的健康方面提出了很多教育建议,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在身体健康中,建议教师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跳绳等活动以及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发展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可在平时的健康活动中,我们只玩一些跑跳、拍球、跳绳,对攀、滚、爬等一些活动日常不太开展。学习《指南》后,我们教师在健康活动中应多提供一些活动材料,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在各方面得以健康发展。《指南》中幼儿教育要强调: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因为我们都知道孩子在游戏中,是非常兴奋的、专注的、非常注意力集中的。这个时候他们是沉浸于当下的是感受到快乐的。我们教师要善于把幼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用游戏来表达,用游戏来实现。那么就可以让幼儿一方面沉浸在当下活动,另一方面从中吸收到有益的营养。
总之,幼儿教育里最重要的技巧——教育形式,就是游戏。就是那些吸引幼儿兴趣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在这些玩的过程当中,在这些亲身体验去做的过程中,孩子们就会无意的从中吸收到很多的营养成分。在《指南》中讲到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我也学到了不少:我们教师的角色不应该是知识的传递者,也不应该是一个技能的训练者,更不应该是一个竞赛和考试的组织者。相反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是让幼儿学习动机的激发者,使幼儿自主学习过程的观察者、支持者、帮助者。想要实现这样的角色,我们的教师在平常的工作中应要善于创设幼儿感兴趣的环境,善于设计幼儿喜欢参与的活动,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者;
在以后的教学教育工作中,我还要认真学习并贯彻《指南》精神,把学到的传递于每个幼儿,让幼儿在幼儿园里健康的成长,快乐的学习!
幼儿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4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幼儿园健康教育作为课程领域之一已提升到很高的地位。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
3岁至6岁的幼儿处于人的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教育机构的良好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提高幼儿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幼儿对待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培养幼儿的各种有益于个人、社会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还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幼儿树立乐观自信坚强的品格,引导幼儿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而言之,“幼儿园健康教育”是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全面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所实施的教育,将为幼儿的未来的健康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自由阅读和小组研讨学习等方式,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进行了解读,并进一步结合我们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深刻地理解了“健康”的涵义,并且将本学期健康领域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和身体素质和活动技能上面,同时也点燃了我工作的导航灯。
本园孩子个性强、活泼好动、喜欢与同伴共同游戏,平衡能力发展较好,大部分幼儿已经掌握走、跑、跳等动作技能,能听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但是由于年龄上存在差异,以及在认知、家庭、爱好、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仍有孩子存在自制能力差,在游戏时存在争执、不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必须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的习惯。
我个人理解,首先健康教育应贯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要集体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再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较全面的健康发展。
其次,在心理健康方面,要为幼儿园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开设各种游戏区域活动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鼓励幼儿积极和其他幼儿分享物品,能主动和教师问好、道别,在礼貌教育的同时促进其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最后,在活动技能方面,要为幼儿设计感兴趣的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走、跑、跳、投、钻、爬等技能。通过做幼儿体操,进一步锻炼幼儿的平衡协调能力以及灵活性。鼓励幼儿玩生活中常见的中、小型运动器材,例如球、沙包、哑铃、自制器材等,并鼓励幼儿“一物多玩”,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总之,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是你我他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康是幼儿幸福的源泉,但愿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激发幼儿对健康的兴趣,体验到健康成长的快乐,从而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终身学习的基础。
幼儿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5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秉性家长是最清楚的!但是就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眼中孩子就是最好的!确实是,每一个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社会是个大群体,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就像是老师对待孩子们一样,一视同仁!相信每一个从事幼教工作的人都是很有耐心,很细心的,因为我们面对的群体是孩子,他们是天真是无邪的,什么事情都不懂,需要我们耐心的教导,相信每一个做爸爸妈妈的家长朋友都能体会!因为你们的耐心教导与细心照顾才有了孩子今天的快乐成长!可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孩子为什么,有的时候会把大人都问住,您是会说行啦,问的太多了别问了,还是会说这个妈妈不知道,那让我们一起去查一查吧!前者看起来一件事情解决了,可是那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以后会变得很少提问,而后者就大大提高孩子的兴趣,喜欢去学习,自觉去学习,现在有的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一个是孩子的童年太单调了,大家都居住在城市里,而且大部分都是楼房,邻里间比较的疏远,孩子们的同伴又少,只能和家长在一起,特别是爷爷奶奶,问题更严重,因为自己的孙子所以特别的疼爱,易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恃宠成娇,这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上幼儿园之后在很短的时间里适应不了这里的生活!二是,家长期望太高,逼的孩子太紧,现在在幼儿园就开始有特长班了,那么小就开始学习,家长给孩子报班孩子就没有游戏的时间!渴望游戏的心里致使孩子讨厌学习,不爱学习!
这个时候家长朋友们你们会怎么办,孩子就是不出成绩,逼着学,打着学,还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能这样的情况都有,总会有成功的,但是有的时候还孩子,你是打我也不听,讲道理也不听,那样怎么办总会有那么一两个特别的孩子是这样的!其实我们也挺纠结!就像老师对待孩子一样,其实,她们是爱每一孩子的.,对待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看着他们一天天的成长直到他们走了,回忆这段时间其实孩子们记得是老师的好!走在路上就会看见孩子们和老师们打招呼!那一刻,在家长你的心里是不是也和孩子一样的高兴,一样的脸上带笑……
其实这一刻的微笑是老师用这一年的时间换来的,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今天这个孩子不小心刮伤了,老师要和家长解释,赔礼道歉,明天这个小朋友被那个小朋友打了,老师要说明,没有好好的看好孩子,你跳舞的时候老师帮你纠正动作不小心碰了你一下,把你碰到了,你还要跟孩子解释,道歉!孩子当时可能会明白,你不是故意的,可是万一身上留下伤痕,身为家长的你肯定会问一下,再有孩子表达不清楚家长肯定会误会老师是故意的!可是生活中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或许那个小朋友摔一下,就有可能骨折,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们随时随地的看着孩子们,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安全过后就是孩子的教育,我们都希望孩子们都是最好的,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纪律上,还是在思想品德上!可是人无完人,上帝在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时候就会为你关上另外一扇门!有的孩子很聪明,但是就是不好好的学习,不遵守纪律,老师是怎么说我都不听,有的老师可能教育的时候语
言过激,孩子就会以为老师实在骂他,有的老师可能脾气不好的可能会扯扯他的衣服,孩子就会以为那是再打他!其实家长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肯定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甚至还会出手打孩子!身为老师就不能打孩子,第一是造成孩子心灵的创伤,第二让孩子胆怯害怕。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用心去教育孩子,爱护孩子。
幼儿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6
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儿的幸福之源;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近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因此,我认为健康教育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无论是进行幼儿健康教育还是试图改善幼儿的周围环境、都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否则不仅不能促进健康,而且可能有损健康。本学期主要做法如下:第一树立明确的知道思想《纲要》再三强调让幼儿主动活动,健康教育的第一条件就是尊重主体、积极、创造性地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既然将促进幼儿的健康作为最直接的目的,其教育过程就不应使幼儿感到压抑或受到伤害,然而日常生活中与之背道而驰的现象却司空见惯,值得我们反思。因此我们十分注意在幼儿的整日生活中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尽早建立起各种良好的健康行为。第二设计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与途径
幼儿园健康教育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个别交谈相结合。目前,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人认为幼儿健康教育就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培养,对于这些片面的认识我们应该加以注意和防范。在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中,我们不仅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而且应重视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本着幼儿身理和心理的需求,我园于本学期购置了大量的幼儿可选择的活动器材,以此来引导、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大方友善的交往能力。第三实施适宜的教育方法。
给幼儿自由选择、讨论、合作的空间,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身体,锻炼意志。本学期我们中班组还严格按照我园的卫生消毒制度作好常规工作,卫生程序规范化;在加强幼儿体能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的同时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幼儿能主动作好值日生工作;加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卫生教育,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积极配合保健老师作好各项体检工作;加强消毒工作,杜绝流行病的发生。
幼儿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7
从幼儿期就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与人格的可塑性特点有紧密的联系。人格会随着现实环境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而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尤其是正在形成中的幼儿人格还不稳定,易受环境的影响。幼儿时期虽然不是心理疾病充分发作时期,却是不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孕育期。
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对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而美术活动作为幼儿最易接受的美育内容之一,有其独特性。它以个体活动为主,本质上不受他人干扰便可完成艺术活动,更多地强调“个性”和“创造力”的表达。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在鼓励幼儿追求个性、表现自我的同时,幼儿中原本就存在的自我为中心的问题更加突出了,直接表现为自信心“过剩”和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对自身没有正确的认识。美术教学活动作为幼儿喜爱的内容,应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把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纳入教学目标,既重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又关注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的态度与评价是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只有在宽松、平等、自由的环境中,才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1、用“鼓励”来营造宽松的氛围细读《纲要》,在“教育内容与要求”这部分中,“鼓励”一词出现七次。可见鼓励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主导性的教育方法。鼓励的内容有极为广泛的包容性,对幼儿良好表现的惊喜、赞赏是鼓励,对幼儿遇到的挫折或造成的过失表示理解、支持和帮助更是必要的鼓励。例如在手工活动“插花”的操作过程中,有几个孩子做不好。我发现浩浩是因为我在讲解时他没有听完,我就再示范一遍,让他看清楚。其实他的动手能力并不差,只是性子比较急,我就鼓励他:“你看,只要你认真听就能做得很好,下次听完老师的话再做,好吗?”他不好意思地冲我点点头。我转身发现希希正偷偷地掉眼泪,她的个性比较内向、自尊心又强,不象浩浩不会折就喊老师,我就手把手地教会她,并蹲下来温和地看着她:“你做得多好呀。”她做得很仔细。活动结束时我特意表扬了她,她的脸上露出了又羞涩又兴奋的笑容。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常常用眼神与他们交流、鼓励他们。
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其个性和事因。由于生理原因,幼儿注意力并不能长时间集中,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如果当时我直接采取批评,孩子的注意力也不可能就此保持集中。因此老师的鼓励非常要紧,它会成为一种内在动力。尤其是像希希这样内向、自尊心强的孩子更是要小心呵护,千万不要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之类的话。鼓励的形式多种多样,除言语鼓励外,教师一个赞许的颔首,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期待的眼神或是亲切的抚摸,都是鼓励。并且应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诚。
2、用“对话”营造平等的氛围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对话”就是要让他们大胆发挥自己潜在的艺术能力。
首先,在美术活动中师生应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在教授一些必要的技能技巧和作适当的指导外,千万不要指挥幼儿按照成人的意图进行活动,当我们要求孩子认真听讲的同时也别忘了给孩子一个倾诉的空间。就像有些画从成人的眼光看简直是不知所以,可孩子们总有他自己的解释,那些杂乱无章的东西也许正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有一次我们画海底世界,巍巍画得非常棒,尤其是色彩搭配得很和谐。本想好好地用他的画讲讲色彩的搭配,没想到一转眼他的画就变样了,整个画面被黑色笼罩着,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一些轮廓。我纳闷地问他为什么这样,他的回答是:“天很晚了,鱼儿们都回家睡觉了。”恍然大悟之后我马上表扬了他的想象力。正是因为有了师生平等对话这样的途径,幼儿才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心理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其次,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幼儿交流、对话。因为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感觉是带者直觉成分的,这种直觉往往转瞬即逝。留出充足的时间可以让幼儿彼此欣赏、彼此交流,找到同伴作品中值得学习的地方,为幼儿学习欣赏他人搭建平台。
再次,在对话过程中传递“平等”的讯息。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充分利用肢体与非肢体语言,如需要交流时,老师可以蹲下来或坐下来采取与幼儿平视的角度。因为老师俯视的姿态会给幼儿不由自主的压迫感,与幼儿平视,这种压迫感就自然消失了。又如目光的交流也能传递“平等”的讯息。在面对孩子时,不管出于什么教育目的,首先我会用真诚的目光注视他们,这样会使孩子产生受尊重感,更容易协调师生关系。
3、用“信任”来营造自由的氛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关于人的倾向性的研究表明:人生来就有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倾向,并且有发展潜能。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和必要时的指导,让每个孩子主动参与并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活动的自由。在这种自由状态下,孩子们不但不会降低参与的积极性,反而会以更高的热情参与活动,更有效地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满足幼儿成功的需要
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形成和维持,主要是以处于中间层次的心理需要的满足为条件的。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幼儿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是他们形成和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每个人都有成功的需要”。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十分注重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主要通过“拼集式创作”这一简单易行又符合幼儿特点的途径。所谓“拼集式创作”即确定一个共同的目标,创作时由个体自由发挥、主动思考,最后将大家的作品集合成一件大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既能充分发挥个性,又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还培养了幼儿社会群体观念。
在“拼集式创作”过程中教师的协调将起到重要作用,譬如根据幼儿不同的能力特征、不同的性格类型进行有意识的调配,这样能使幼儿意识到各自才能的多样性,更有利于合作。
三、改变评价方式与内容
1、让幼儿变“被动”评价为“主动”评价在幼儿园,传统型评价以教师为主,幼儿参与得很少,显得比较被动,这主要是幼儿习惯了教师评价而自己却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评价。如果能引导幼儿去积极地发现同伴值得学习的地方,他们也能成为主动型的评价者。有的孩子评价时带者一定的利己心理,希望由于自己说别人好,这个人也能说自己好。有的孩子纯粹出于“朋友义气”,因为某人是自己的好友,就说他好。也有些心高气傲的孩子不太愿意去看别人的作品,甚至故意耻笑人家。针对这些情况,我首先鼓励他们真诚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并教给一些评价的方法,如需要请孩子说明作品的优点、特点、喜欢的理由,又如前面提到的小组合作后的讨论效果也不错。对心高气傲的孩子可以适当“冷处理”一下,除非有特别出色之处,一般不作单独表扬。有时我也会拉着他们担任“评委”,看者别人的作品中有哪些是他们所没有想到的或缺少的,这样一来,他们也能够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评价了。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的只是引导作用。
2、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以往的评价侧重于知识点,主要放在幼儿具体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现在新《纲要》则更多地强调幼儿的感受和体验。以往教育内容是具体的知识菜单,评价是看幼儿对菜单的掌握情况,现在《纲要》中教育内容更多地考虑到“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单一的评价内容仅关注认知结果,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要。而多元评价则涉及所有领域,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也涉及幼儿学习的'情感及倾向,并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如果是个体为主的美术活动,可以请幼儿说说自己作品中感觉最棒的地方,或是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作品的意图;如果是合作性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是否与同伴有交流,是否有互帮互助行为、谦让行为等等都是评价的内容之一。
四、接纳幼儿作品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人的自我意识首先是他人态度的反映。也就是说,别人这样看待我们,或者我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我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怎样看待自己。
而美感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联想、表达表现是不同的、多元的、可变的、有相当大的自由度。科学的答案只有一个,而“美”的答案却有许多。其实,每个幼儿都是“画家”,他们不是不会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而是不会按成人的方式表达。如果我们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就会无拘无束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用积极的眼光,正面的姿态,接纳与宽容的心理去面对幼儿、面对幼儿的作品,去和幼儿互动的时候,实际上是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社会界定”,促使幼儿也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看待自己。
1、对于孩子的作品,要给予具体而真诚的赞美。教师的赞美常常能引发孩子的自信,然而,口头赞美若不能具体地以孩子的表现为基础,再美丽的话语都显得空洞虚情。而有针对性地评价,如“你的画很有想法”,“你选择的色彩非常鲜艳”,“今天的画面布局真的与大家的不同”等才是孩子们既爱听又可以受启发的。
2、保护每一位幼儿的自信心。每一位孩子的作品我们都应该给与其展示的机会,因为对于好多幼儿来说自己的作品应该是很漂亮的,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够否定它,而是提供其同样的展示机会。我们画天空一定是蓝色的,画太阳一定是红色的,我们的思维已局限在事物的本身特征这一个大框里,但孩子是纯真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他们的想象力是丰富奇特的。在孩子的笔下,天空、太阳、花草等一切都有了生命,有了思想。例如,孩子可以把小鱼画到天空上,理由是小鱼想去看看天上是什么样的;可以把太阳画成绿色,理由是太阳公公穿了一件绿衣裳。我们成人不但不应限制幼儿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奇特想象、奇特思维,而且应该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充分发掘幼儿的潜力,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培养幼儿自信心,使其健康成长。那种在活动中以成人的思维模式去要求限制幼儿思维的做法只能扼杀幼儿的想象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扼制幼儿自我健康心理的成长。
总之,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尽力去关注每一个幼儿的点滴进步,以鼓励、赞赏、指导唤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使他们情感上得到的成功体验。这是一种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心理活动,孩子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增强了自信。当然,幼儿健康心理的培养不是某个活动或某个领域教育的结果,而应该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积极为幼儿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为幼儿创建理解和谐的班级氛围,平等互助的师幼关系,使幼儿情绪稳定、愉快,从而健全幼儿人格,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8
一个学期来的卫生知识课中,为了提高广大幼儿对卫生保健的认识,帮忙他们从小及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给幼儿针对性地上好有关卫生知识课,使全体幼儿提高了对卫生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认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等方面,都能时时处处从卫生出发,初步养成了较好的'卫生习惯。在开学期初,通过启发教育,幼儿深受启迪,人人做到勤洗手,并在洗手时习惯。
认真地用上肥皂或洗手液,持续双手清洁。同时,教育幼儿要天天洗澡,洗头,换衣服,勤洗被铺,减少疾病。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方面,教育幼儿要注意室内清洁,通风透气,常拖地板,消灭蚊。蝇。不能乱掉垃圾,持续室外环境清洁美化,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师生们注意卫生,除了每一天早上晨检探体温,还在卫生课上专题讲述各种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教育幼儿不要买街边摆买的熟食和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玩,听从家人的教育,多吃新鲜的青菜。水果,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由于天天讲,时时讲,家长配合,大家个个身体安然无事。卫生课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抓好幼儿的卫生教育,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幼儿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9
《指南》是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是对《纲要》的细化,为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它从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方面,分别阐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征。其中,健康领域中: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指南》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由此提出教学建议的第一条就是成人要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这一观点是《指南》的一个新观念。我觉得很有必要性。现代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幼儿正处于逐步形成生活方式的阶段,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的习惯等等),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与健康并会对其今后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幼儿的早期教育很重要,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点,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鼓励幼儿自理、自立。我们老师和家长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在细读“健康”领域环节,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成人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所以,又那么一句话:能学会“偷懒”的老师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有时候,我们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爱孩子总想帮她做好任何事。午睡起床,老师会“三头六臂”帮助每个孩子穿衣穿鞋;小朋友入厕洗手拿杯子,老师都会一把手抓,细致到位每个孩子拴好衣服;小朋友画画做作业玩区域,老师帮忙拿蜡笔发作业本收玩具……看似老师非常称职,做好每一项工作,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阻拦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做老师,可以适当的学会“偷懒”,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体验。与其帮助他做好每件事,不如教给他做的方法。或许,一开始孩子总是做不好,但老师一定要坚信孩子的能力,相信他们能行。
除了孩子身体方面的成长,健康中还包括孩子的心理。幼儿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而幼儿期也是孩子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教师关注孩子的心理发育变得尤为重要。开朗、外向的孩子或许较容易受教师的关注,老师也能在第一时间注意他的情绪变化,帮助疏导、开通。但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关注那些内向、忧郁的孩子。用自己温暖的语言、亲切的态度帮助他建立良好的心态,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只有心理得到释放了,才能有健康的身体投入到班集体中。我们老师平时就要做到耳观六路、眼听八方,随时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想尽办法、使尽其招帮助孩子调控情绪,鼓励孩子积极向上。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重要的,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责任就是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都能达到能够达到的水平,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树立“每一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观、儿童观。如何诠释、践行这一理念,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以上是我学习《指南》健康领域的一点体会,《指南》的确对我们的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教会我从细节观察幼儿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精神和素质,才能真正将《指南》精神落到实处,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幼教工作者。
幼儿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10
大A班的音乐活动开始了,老师正带领小朋友一起学唱歌曲。这时,有两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时,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待这个活动单元结束后,我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教育。“刚才小朋友在唱歌时你们为何打闹?”“我们没有打闹。”他俩竟然不承认。我问全班小朋友有没有看到他俩打闹,大家都说看到了,并大声喊:“老师,罚他俩站到前面去!不给上音乐!不许吃饭!”等等。看他们的神情个个欢呼雀跃,异常兴奋。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我想这和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发生了偏差有关。由于教师平时在教育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有过这种批评幼儿的行为,如孩子打闹得出格时,教师有时会沉不住气,表现出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就给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欢顺应老师的心理,于是在发生同类现象时,孩子为了讨好老师就会说出这样的话。被指责的孩子在班里会觉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压抑,从而不喜欢上幼儿园乃至影响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而指责别人的孩子,刚开始,并不懂得幸灾乐祸,但长期这样,也会发展成为一种习惯心理,成为一个自私、狭隘的人。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其次当孩子犯错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艺术的方式,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换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错原因,从而提高孩子的评价能力。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实还是要追溯到教师的教育,“从孩子的行为看教师的观念”这话很有道理。
幼儿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11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从而构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那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务必从小做起,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加强自我保健的潜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教师为他们带给良好的保育和教育则有利于幼儿构成有益终身的健康行为方式。首先,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务必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教给幼儿促进和持续健康的方法行为,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能够用丰富的知识。动作和行为练习。讲解示范。体育游戏,训练行为,培养习惯等方式进行。其次,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健康教育的各种功能。例如: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并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最后,在培养幼儿健康行为过程中,要群众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卫生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构成,〝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
再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较全面的健康教育。本年度,在老师不断地提醒下,幼儿大致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身体发展方面:通过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远足活动。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到达肌体的有效锻炼:幼儿能较协调地走,跑。跳,属于中等水平的约有70%,学会了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圈,学会了做模仿操等。小肌肉动作方面,多数幼儿小肌肉发展不够灵活,表现为有的幼儿不会系纽扣,还有的幼儿串珠。撕纸等不够灵活自如等。
在自我保健方面:通过成人对幼儿的精心保育和向幼儿进行自我保健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使幼儿适应外界变化和抵御疾病潜力的增强。但游戏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季节变化,不懂得自行增减衣。在生活潜力方面:幼儿的自我服务潜力普遍较低。穿衣。整理床上用品较为困难,饭后漱口。擦嘴的常规有时仍需老师不断地提醒。在心理健康方面:通过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开设各种游戏区域活动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促进交往潜力的发展,使幼儿构成良好的个性。
幼儿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12
20__年的这个夏天,本人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区教委组织的幼儿教师“幼儿心理与教育”和省里组织的“心理健康c证”这两次培训。通过这两次的培训学习,让我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又有了一个更为全新的认识,我相信,这次的学习不仅仅只带给了我理论高度的提升,__年毕业那年,我踏上了自己热爱的幼教岗位,工作的第一年,我被分在中班进修,没过几天,班上一位孩子立刻引起了我的惹起注意,他上课时各种各样总会控制不住地发出很多怪声音,通常,出现这种情况,但要用眼神或动作提醒他,因为我觉得,他所编出的这一切的初衷只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注意罢了,我愿意去进一步探知他,当他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甚至被否定时,我没有,我似乎看出了他行为背后更深层的一面,他需要关爱,他需要同伴,我愿意尊重他,走近他,倾听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于是,我便这么一直用心做着,等着他慢慢向我敞开心扉,果不其然,他开始有了变化,通过一个学期的鼓励,他突飞猛进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的进步,慢慢地,女伴们也接受了他,而他也学会了协调。是的,教育就是这么一回事,尤其是对于我们体弱多病尤其的孩子,他们的心灵更需要我们尽可能的呵护和理解。培训后的今天,回想起当初那件事,我真的倍感欣慰,因为我把孩子当人看,一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大力普及的今天,请每一位在幼教一线的教师,真正用心关注我们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一位合格的幼儿幼儿教育教育教师,让我们未来的主人翁几乎能拥有健全的'人格、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积极的同伴关系、智慧和灵性以及审美体验。
今天,我听了关于《少年宫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精彩演讲,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健康”有了重新认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身体健康,事实上除了身体健康,更应该高度关注心理的健康,幼儿教师直接面对的是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为了更好地终身教育幼儿,教师自己首先只要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名优秀的。教师除非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要反感幼儿的心理健康,也要重视自己的公共卫生。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进一步明白了我们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调整压力自己的情绪和压力,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做一个乐观、独立、宽容、心态平和的幼儿老师,让自己一下都尽可能地以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党务工作中去!
总之,让我深深懂得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磨砺是种幸福,和挚爱的儿童教育幼儿教育在一起成长是一种快乐。我们要做一名真正谈合格的的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