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最新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2)
2019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体会
村民眼中的“农民院士”朱有勇,五年来坚持把科研论文写在农村土地上,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用科技扶贫的丰硕成果谱写了一曲时代赞歌。
为民是科学的底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广大贫困群众的殷殷期盼,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庄严使命。正因为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说出了“没有让老百姓享受到科技成果,是我的失职”这样掷地有声的话。
脱贫攻坚能有今天的成效,与一大批像朱有勇一样把毕生所学用于农村、把实验室的最新成果带给农民的科技工作者密不可分。正是他们的艰辛努力,让“脱贫”与“致富”同时有了加速度,也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在科技领域的无穷魅力。
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科技工作者的人生追求从来都与人民福祉紧密相连。年近90岁的袁隆平几乎每天都要去试验田“打卡”,他培育的高产杂交稻筑起了我国粮食安全根基;让太行山果实飘香的李保国一生最得意的是“把我变成了农民,把农民变成了‘我’”。他们把自己变成农民,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农民变成他们,成为懂技术、能致富的农业专家。他们的作为充分证明,科技工作者只有与大地贴得更近、与人民贴得更亲,把个人的科学梦融入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实践,才能更好地施展人生抱负,实现人生价值。
朱有勇的事迹启示我们,怀揣“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志向,激扬“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担当,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科技工作者就一定能书写出无愧时代、无愧历史的人生答卷。
2019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有感
在全国上下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之际,中央宣传部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榜样点亮初心“明灯”,先进指引使命“航向”。连日来,“农民院士”朱有勇的先进事迹不胫而走、四处传颂——群众说他是知百姓冷暖、解民生疾苦的贴心人,学生说他是彰学者风范的传道者,同行说他是“顶天立地”、矢志创新的科学家,而他自己却说:“我不过是一名农民教授,农民在前,教授在后。”“农民在前,教授在后”八字蕴含着千金分量,充分彰显出一名共产党人深厚的为民情怀,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名已有38年党龄的老党员,朱有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践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庄严承诺。他扎根云岭大地,奉献三农事业,把科研论文写在农村土地上,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让一家家农民富起来、一个个村寨脱贫,用满腔热忱诠释初心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业绩。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为民奉献的高尚品质,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把真挚的为民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紧贴群众轨道苦干实干,用“小我”的无私奉献、无悔人生扛起为民造福的责任,以奋斗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的幸福指数。
作为一名已经迈入花甲之年的科技工作者,朱有勇刻苦钻研、造福人民,用“我年轻,我来干”的实际行动,尽心竭力为农民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他始终把“让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变得美一点”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数十年如一日执着探索,数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培养出上千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乡土技术员和致富带头人,实实在在地把科技成果带给农民,点燃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星星之火”。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知难而上、刻苦钻研、矢志不渝的执着精神,秉承“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不计得失、不慕虚名,把个人价值实现与为人民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价值追求化作为人民谋幸福的不竭动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没有让老百姓享受到科技成果,是我的失职”,一句话道出了朱有勇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深厚感情,展现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他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扎根基层、淡泊名利、苦干实干,把工作干在贫困群众的心坎上,用汗水换来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农民院士”。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坚守为民初心、永葆为民本色,激扬“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使命担当,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以“铁肩膀”扛起“硬担子”,用实在行动答好新时代为民谋福祉之“卷”,不负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2019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感想
5天前,他还是一位在西南边疆拉祜族自治县村寨忙于种植冬季马铃薯的“农民”。5天后,11月29日,他在北京接受颁奖成为全国时代楷模。30多年来,他研发的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成为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近5年,他又在云南普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躬耕山野科技扶贫,让上千农民学会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等种植技能,带动了一批深度贫困中的拉祜族群众脱贫致富。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
跪在泥土里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在拉祜族村寨旁一片刚种植的马铃薯地里,张六均等三个拉祜族村民手杵着锄头站在地边,全神贯注地听一位老人说话。老人蹲在地上,手握着竹竿,一边用竹竿丈量地块,一边耐心地讲解马铃薯如何规范种植。老人蹲着累了,便很自然地右腿跪在泥土里,面带微笑反复解说示范。在一旁的云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何朝辉感动地用手机拍下了这珍贵的瞬间。这一幕发生在11月19日上午,地点在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小组。这位65岁的老人就是朱有勇院士。
2016年,朱有勇带领中国工程院的专家和云南农业大学创新团队,在澜沧竹塘乡蒿枝坝开展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当年平均每亩为农户增收3000至5000元,至2019年在全县已推广种植1万亩。朱有勇团队还应用林下三七科技成果,在澜沧示范种植7305亩,带动三七种植农户749户,每户平均增收2.5万余元。
穿迷彩服的田间“教书匠”
2015年,中国工程院对口帮扶澜沧县开展脱贫攻坚,开会商量由哪个院士来牵头这一重任。当时60岁的朱有勇毅然决然地说:“我最年轻,我来干!”
朱有勇带着团队来到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在村里建立科技小院,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5年来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基地示范推广种植冬季马铃薯等作物的过程中,他发现农村群众素质性贫困突出。于是他整合云南农大教师和澜沧职中教师团队,创办了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学员是来自全县各乡镇有脱贫致富愿望的农民,课堂就设在田间地头。从选良种栽种,到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从采收包装到产品推广,都由朱有勇等院士教授专家亲自授课。老师和学员一样,都穿着迷彩服。
“朱院士对农民和蔼可亲,没有架子,很多学员培训回家后,不仅自己种冬季马铃薯和林下三七,还带动全村群众一起种,一起增收脱贫。”竹塘乡乡长龚老五说。3年多来,澜沧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已开展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电子商务等培训班,培养了近千名致富带头人。
“我们是教书匠,没有钱,就把科技知识教给农民,教他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没什么了不起。”朱有勇淡淡一笑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比写在纸上更有价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开花结果,心里的欣慰,是发表论文无法比的!”朱有勇常说。
30多年来,朱有勇潜心钻研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等系列重大课题。研究成果以“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为题在《自然》杂志封面全文发表,成为新中国植保界在这个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他构建的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技术体系累计推广应用超过1000万亩,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推广应用超6000万亩,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减少农药使用50%以上,被认为是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他构建了冬季马铃薯优质高效技术体系,2008年以来累计推广1131.2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00多亿元。
朱有勇扶贫不为名。一个多星期前,正在澜沧各个村寨基地指导农民种植冬季马铃薯的他才得知被表彰为时代楷模。他依然平静地继续指导马铃薯种植,多方催促下,几天后他才不得不离开澜沧,前往北京领奖。
朱有勇扶贫也不为利。长期跟随朱有勇在澜沧扶贫的云南农大博士黄惠川讲了个故事,在澜沧开始推广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时,扶贫团队里起初有两种声音,有人认为研究林下三七花了10多年时间不容易,应该技术保密,通过技术转让盈利。但朱有勇坚持免费给老百姓使用技术,他说:“不能我们发财了,老百姓用不上。”
2011年12月,朱有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大特别奖励他200万元,他毅然决定把学校奖金作为原始基金成立云南农业大学“有勇奖学基金会”。2015年,他又将自己获得的“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200万元捐赠基金会,激励了更多师生学农爱农、服务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