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过年
话题作文过年(优秀10篇)
话题作文过年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话题作文过年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话题作文过年(优秀10篇)】,供你选择借鉴。
话题作文过年篇1
是谁带来了美味可口的腊八粥让我们大饱口福?是谁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春晚”让我们手舞足蹈?又是谁带来了那“噼里啪啦”的鞭炮,让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是你,热热闹闹的春节。
新年是从腊八粥的香味中开始的。早晨,我一起床就被一股诱人的香气勾住了脚步,咦?什么味道这么香?哦!今天是腊八节,奶奶在煮腊八粥呀!走进厨房,就看见了腊八粥正冒着热气,嫩嫩的山羊角,白白的豆腐,各色的豆子,红红的腊肉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在锅中翻滚着,呻吟着……难道它们在开农业展览会吗?腊八粥的香味勾住了我的心,它们偏偏钻进我的鼻子里,钻进我的心里,让我是口水直流啊,我怎能挡住它们的诱惑呢?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粥,狼吐虎咽,大口大口地吃着,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这腊八粥可真是人间美味呀!我一边吃,一边念叨着:“过了腊八就是年啊。”
除夕真热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一个个鞭炮像一只只小精灵,在空中打着旋儿,跳着舞儿,唱着歌儿,在地上撒着欢儿,跳着舞儿,“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那是在弹奏一曲新年的交响曲啊,这鞭炮声把欢声送进了我们的耳朵,更把欢乐送进我的心里呀!在鞭炮声中大家忙得是不可开交,时而贴着对联,时而挂着灯笼,时而烧着年菜,时而……短信是新年的使者呀!一条条短信像一只只小精灵飞进人们的手机里,更飞进人们的心里。读着一条条祝福的短信,年的温馨拥抱了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赞叹:“短信真是开心果呀!”我情不自禁地为它点赞,送上五星级的好评。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一起看“春晚”,“春晚”上那动听的歌声,精彩的舞蹈,妙趣横生的小品,真是美轮美奂,看得我如痴如醉。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笑声应和鞭炮声,汇成新年的脚步声。
大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街上空荡荡的,店铺都关门了,地上全是红红的鞭炮纸。“闺女爱花,小子要炮。”我最喜欢的就是放鞭炮了,我拿着一只“双响炮”,用打火机一点,飞快地扔了出去,“啪啪”的声音传得很远,我的笑声像银铃一般回荡在大街上。人们穿上新衣,带着灿烂的笑容,兴高采烈到亲戚家去拜年,一进门就与锡格子茶撞了个满怀,各色的糕点闪亮登场,红红的红包递过来,个个是胸口挂钥匙——开心,人人乐得合不拢嘴,情不自禁发出一声赞叹:过年真好呀!
过年像一只天使,让我当了一回土豪,收获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真想时间凝聚在这一刻。
话题作文过年篇2
大年初一是赖不得床的,好不容易才睁开眼睛,迷迷糊糊掀开被子,就看到妈妈一脸严肃,猛的打一个激灵,赶紧往嘴上抹蜜:“新年好!祝妈妈越长越好看!”妈妈这才拍拍我的脸,笑着说:“嗯,新年快乐,赶快的,要去拜年。”
匆匆洗漱后,急吼吼赶去各个亲戚家拜年。
一番寒暄过后,便是茶叶蛋和红枣汤的甜蜜招待。去四五个亲戚家拜年,论起茶叶蛋和红枣汤的排名,“老虎”爷爷家的可是稳居榜首,他家的枣个儿大、皮儿薄,煮出来的汤能甜进人的心里,茶叶蛋也不同于别家,那蛋壳与水煮的模样一般无二,只是多些细纹罢了,可是你一旦将那蛋壳剥开咬上一口,啊,那满嘴的清香啊!都说人不可貌相,怕是那茶叶蛋,也是深藏不露的高人呢。
“老虎”爷爷见我们吃得来劲,便抽一条板凳坐我们身边,问,“好吃吧?”我用力点点头,狠狠的将他家茶叶蛋又夸一番:“走了四家了,就属您家的最好吃!”“老虎”爷爷一听,露出他的一口金牙,猛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那是!我家有秘方!”说罢,从耳后抽出一根烟,点燃,猛吸一口,慢慢吐出一口烟,那烟便缭绕而上,他潇洒地斜坐着,敲敲桌子道,“想那一年,黄婷一口气吃了八个呢!”我努力咽下嘴里的蛋,“都是因为您家的蛋太好吃啦!”说着开始剥第三个蛋……
屋里,妈妈和奶奶、婶婶们忙着话家常,屋外的鞭炮尖叫着窜上了天。
总听不少人抱怨年味淡了,年味没了,我不禁在心里嗤笑,这浓浓的茶叶蛋香中藏着的,不就是年的味道吗?
话题作文过年篇3
新年,即将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们的心里,已经充满了感动与自豪。当年夜的钟声又一次敲响,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崭新的怀抱。
无数个祝福,在心海里涌起浪潮;真诚的问候,在歌声中冲上云霄。
北方,晶莹的冰花,挂在了树梢;北风尽吹,梅花暗香,大地一片银白,素裹妖娆。南方,海还是那么深,水还是那么清,白云蓝天,燕子飞得那么高。
我们就要放假了,一颗漂泊的心,一半惦记着工作学习,一半飞回故乡的城堡,悠悠思念的心吆,就像天上的风筝,飘呀飘。
无论路途有多遥远,也要排队买车票;不管风雪有多大,我们也不会动摇。请点燃红红的鞭炮;快把团圆的饺子包好;小村头,大路边,有多少望眼欲穿;餐桌上,小院里,一壶老酒烧啊烧。
我们也是一只候鸟;早想飞回家乡的一角。请把大江南北的喜讯,捎给故乡的父老;快把世界各地的精彩,让亲人一起倾听微笑。
过年真好!大人不用上班,不会天天操劳;过年真好!孩子不用上课,不会去上学校;过年真好!老人儿孙绕膝,家里喜庆喧闹;过年真好!因为儿时一过年就有红包;过年真好!因为孩子又长大一岁了;过年真好!最想见的人儿回来了;过年真好!见面可以问个好。
网上订了车票,心里感觉奇妙,一张张亲切的面孔,开始在脑海里跳跃;坐上熟悉的火车,慢慢向家乡摇;路边的树木花草,都在向我把手招;听着动听的歌曲,和着家乡的歌谣,爱和思念像火苗。
回家真好!那里有儿女的关心,父母的操劳;回家真好!那里有爷爷的挂念,奶奶的唠叨;回家真好!母亲的活总也干不完,我们是她的甜蜜和骄傲;回家真好!父亲的皱纹又增加几条,我们是他掌心里的宝;过年,是亲戚穿梭不停的脚步;过年,是满桌的美味佳肴;过年,是你我谈笑风生,过年,是朋友握手和好。
回家真好!也请我们挽起胳膊,去帮父母分担家务;回家真好!就让我们拿出孝心,陪他们散步聊聊。
是啊,我知道,你知道,在过去的一年里,为了生活,我们背起行囊,奔波打拼,有过泪水,有过彷徨,有过忧郁,也有过烦恼。
那么,就让所有的一切,像秋天的落叶随风飘,然后再让岁月把它掩埋掉。在来年里,祝愿我们大家好运传捷报,财运逃不掉,幸运连连到,桃运开口笑。
其实,我也知道,你也知道,在过去的一年里,为了工作学习,我们打起精神,拼命奔跑,吃过苦,受过累,有过幸福,也有过欢笑。
那么,就让所有的一切,像破土的种子,在来年里,继续发芽生长,雨水勤浇灌,花开更鲜艳,叶子更翠绿,果实更香甜。
世上的路,千条万条,可回家的路,谁也忘不掉;世上的人,千姿百态,但父母的爱和恩情,谁又能忘得了。
过年了!过年了!家乡升起了炊烟,那是故乡一年一度散发的请帖;过年了!过年了!村里亮起灯光,那是儿女捧一枚归乡的船票;过年了!过年了!听一声父母的呼唤,声声亲切;过年了!过年了!情未老,心在跳;身未动,泪已飘。
过年真好!请祝愿我们的孩子,祖国未来的花朵,好好学习,勤于思考;过年真好!希望我们的年轻人,就像早晨八点钟的太阳,脚踩霞光万道;过年真好!愿我们的父母,家庭幸福美满,工作事业步步高;过年真好!保佑我们的家乡父老,晚年如夕阳,身体健康自在逍遥。过年真好!更为我们的祖国祈祷,希望祖国繁荣昌盛,前进的脚步,如江海的波涛。
希望我们在新年之夜,面带微笑。当焰火漫天,鞭炮齐鸣,温暖和幸福会将我们紧紧拥抱,我们一起倾听和相互凝视,请感受钟声悠扬,让心灵驰向远方;请说出我们的愿望,让花儿开放,阳光照耀。
也是在这一刻,我们终于走进了一个新的季节,并同时拥有了自己新的故事和美好。
话题作文过年篇4
又是一年春节佳节将至,为了让困难群众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各地各单位都在积极组织开展节日走访慰问活动,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关怀。如何让春节慰问更贴近群众需求,更符合群众期盼,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在走访慰问中,除了带着真情实感,还要更多一份乡土味。
春节慰问要注重“温暖民心”,不妨多沾点泥土。春节慰问不仅仅是简单送上物质慰问,更需要“以百姓心为己心”,通过慰问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慰问过程中党员干部不仅要“心到”,更要“身到”,主动迈开双脚深入基层,走到田边地角,走进农户院落,只有脚下有泥,党员干部才能真正心中才有底。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感受群众冷暖,明白群众所需,真正有的放矢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这样的“暖心”慰问,才不是被群众诟病的“作秀打卡”,而是真正走到群众心坎里,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
春节慰问要注重“了解民情”,不妨多说点土话。回顾2020年的脱贫攻坚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处必入户,入户必嘘寒问暖,通过和群众拉家常了解民情,总能把家常话聊到群众的心坎上。春节慰问同样如此,“慰”是前提,“问”是关键,党员干部要在“问”上下足功夫,就要杜绝摆官架,讲官话,而是要学会用群众语言。在走访过程中要真正转变身份,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家人”“亲戚”,与贫困群众“同坐一条凳”“同饮一壶茶”,用群众听得懂的“土话”嘘冷暖、唠家常、谈心声,解困惑,在朴实真挚的交流过程中站稳群众立场,了解群众心声,增进群众感情。
春节慰问要注重“解开民惑”,不妨多用点土法。把党的政策和声音传递到村民家门口、心田里也是春节慰问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员干部要把党的政策真正讲实讲透,真正达到解开群众困惑的目的,就要考虑到群众的听讲习惯与理解水平,不妨通过召开院坝会等“土办法”,真正走到人民群众中间,零距离接触人民群众。这一形式既能宣讲政策,又能互动交流,在院坝会上要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话来阐述政策理论,用直白、质朴的事例讲解来为群众解惑释疑,真正把党的“理论之声”通过院坝会这种“土办法”传递清晰、准确,让人民群众切实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话题作文过年篇5
【记忆中的年“让我看看”】
一“年”又一“年”,过年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没有过不去的年。记忆中过年是最有仪式感的节日,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是年最深刻的“印记”。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代的变迁,过年的兴奋感有所减退,但过年的仪式感从未缺席。
看到了“期盼”与“忙碌”都是幸福的样子。至今在记忆里有一个特别深刻的画面,儿时有一次临近年前的那几天,在奶奶家所在的巷子里转身伸出三根指头,跟邻居的小朋友满脸开心地说还有三天就要过年了。小时候太喜欢过年了,有好多好吃的可以挑着吃、有新衣服穿、有亲戚聚在一起。记忆中过年的前一个月老爸就往家里屯各种年货,从送长辈的春节礼物到零碎的吃食;老妈每天蒸馒头,第二天把蒸好的馒头放在外边的大瓮里,从初一一直可以吃到十五;把买回来的豆腐排排切开,一部分晚上放到院子里冻成实心的冻豆腐,一部分弄成红烧豆腐;炸丸子、炸带鱼,一大盆一大盆地调凉菜;动员我们楼上楼下、里里外外地擦玻璃、打扫屋子,把床单、被罩、枕巾枕套全部换洗一遍,好像不到年前最后一天,总有收拾不完的东西。还有家乡年前的腊月有三个“赶集日”,那会儿特别热闹,从街头到街尾吆喝着各式各样的东西,吃喝穿用,应有尽有。
看到了“兴奋”与“祈祷”都是最初的样子。大年三十那天,白天跟在父亲的屁股后面挂灯笼、贴春联,紧紧地扶着凳子,生怕父亲掉下来;晚上捂着耳朵、眨着眼睛看完老爸放鞭炮后,守着电视看春晚,搜索着开场歌舞又是哪个熟悉的明星,最喜欢相声小品,最讨厌戏曲舞蹈,跟主持人倒计时跨年,《难忘今宵》响起的时候总是有些难过。大年初一的早晨天还没亮就起床出门,迷迷糊糊看爷爷点旺火,红红火火,异常开心;从里到外穿着新衣服把邻居家跑一圈才愿意回家吃饭,早饭雷打不动地会有面条,老妈说吃面条寓意着美好,长寿永久。大年初一的早晨走亲戚、领压岁钱,小时候最常被问的是几岁了,期末成绩考得怎么样?后来被问在哪儿上大学,找了什么工作,年龄从虚岁说成了周岁,尴尬地回应逃不了的催婚。一“年”又一“年”好像在渐渐看淡年,但又一直都惦念年,“过年啦”一直是用最欢脱的声音喊出来的。
“年”在变也不变,终归回忆起来,感受中皆是美好。又是一年“年”来到,回家过年也好,异地过年也罢,“欢聚一堂”与“云上团聚”皆是过年的正确打开方式。
话题作文过年篇6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往年的春节,都是伴随着人头攒动的“春运”迎来阖家团圆的日子,而今年,号召“原地不动”的过年方式一经发出,“春运”预估客流量也由往年的近20亿人次以上降到今年的11.25亿,过年的“口号”也变成了“有钱没钱,就地过年”。如何平衡好疫情期间春节的“留”与“守”,避免“一刀切”式的简单处理,是能否让大家过一个“与众不同”舒心年的关键。
留住年味,守牢纪律。“大扫除”“打年货”“添新衣”“大团圆”……一桩桩、一件件都充满了年味,每当家家户户都在筹备这些的时候,就意味着新年即将到来。但疫情当前,无论是明确规定的“必须核酸检测”,还是好言相劝善意提醒的“非必要不要离开”,表达的深层含义都是“在我们彻底战胜疫情之前,都要牢牢守住疫情防控这道红线,切不可因节假日放松警惕而前功尽弃”。为了留住在工作地过年的群众,将病毒“扼杀”在摇篮之中,避免疫情的反复,切实守牢“抗疫纪律”,各地区也应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与“异乡人”产生共情,通过多种渠道,开设多种平台,结合全国各地风俗习惯,丰富“精神食粮”,为他们带来家乡的年味,让大家体验到“家在远方,情在身旁”,安放好大家的心。
留住人心,守护健康。虽然因疫情原因,今年提倡“就地过年”,但是仍然存在“上有老下有小”而不得不因特殊原因回家过年的人民,有些地方对低风险地区人员、车辆也进行堵截、劝返,让区域内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陷于缓滞,这是一种“一刀切”式的懒政,也绝不是疫情防控的正确举措。对于这种情况,各地方在政策执行期间,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分对待,制定和调整相关出行政策,如由低风险到低风险地区的旅客,在充分准备好近期核酸检测结果的前提下,铁路和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要做好站厅重点区域定时进行消杀及检测工作,并且确保进出站旅客体温监测和扫码出行,切实保障所有返乡人员安全出行、安全到家,才能在守护健康的前提下,留住人心。
留住群众,守好服务。对于中高风险地区的群众,留人过年,事小但意义大,本质上体现出的是一座城市的“留人”态度:浙江义乌出台了17项“暖心政策”,政府补贴2000元,这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广东东莞,春节期间时薪按平时3倍的发放薪酬,部分工厂以多发奖金、留厂津贴的形式“薪水留人”;苏州市长期以来实行积分落户规则,为了在春节疫情期间避免人员大量流动,出台了“在苏州过年可以积15分,相当于三年缴纳公积金的积分”。对于广大农民工兄弟和在外就读的学生,青岛、北京等地也纷纷采用“赠送流量”和“赠送过年物资”的方式,充分做好社会、社区治理提升服务质量,用“线上拜年”和“线上团聚”的形式弥补大家不能亲自回乡的遗憾。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今年的不动是为了来年更自由的流动,待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再相聚!
话题作文过年篇7
春节——历史悠久,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虽然它已没有过去的隆重,但它已成为人们的某种借口。人们用它来欢庆什么,甚至通宵达旦的理由了。
我记忆中,春节虽然只是那么几天,但在腊月中旬,街上便有了鞭炮的叫卖声。商贩子已经开始走街串巷叫卖,人们的讨价还价生不绝于耳。偶尔也有买来不响的,上当吃亏的人便会咬牙切齿地咒骂。
所以,我记忆中春节的开始,便是鞭炮了,除了鞭炮,还有漫天遍地的商家促销活动了。在商人的眼里,春节更是一个挣钱的大好机会。
瞧,这边的店面,那边的店铺,纷纷贴出了“打折”、“大削价”的广告语,以此来吸引顾客,提高人气。可谁都知道,商家在打折之前,都已经在价格上做了手脚,有的甚至在标价末尾添了一个“0”。可那些爱购物的女人们总抵不住诱惑,总是要进去一探究竟,好像里面藏着什么宝贝似的,其实什么实惠也没有,价格反而比之前高了许多。哎,这些堂堂女人,活了几十岁,还没有我这小孩子能算计,明知道是商家的圈套,却还一个劲儿地往里钻,可见购物的魅力真不小。
而在我们这帮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孩子眼里,春节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节日了。一来,有压岁钱收,几天下来挣个陶钵满盆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这可比攒零花钱快得多了;二来,相信不少孩子都知道春节不仅有新衣服,另外每家每户是一定要购置年货的。比如今年我家就购了一箱小橘子、一箱梨子、一箱炒米、还有一箱奶。有时比这呢。
除了有漂亮衣服穿,有好多东西吃,每天在家中玩玩游戏,吃吃零食,多么愉快啊!并且你这几天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父母忙着去参加亲朋好友的宴席,或自己请客吃饭,一个人在家,你就是把屋顶掀翻了,也没人知道哟。
春节这个节日,真是对了我的胃口,给我带来的快乐多过大人。我总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借口,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像平日那么多,彻底解放了!与期末相比,真是天堂与地狱之别!
提到春节,那就不得不说除夕了,那天夜里,灯火通明,我们一家人与爷爷奶奶吃完团圆饭后,就可以痛快地看春晚,嗑瓜子,多么惬意呀!
“春节的确好,只是近黄昏”,近年来春节已然没有过去的浓郁气氛。希望人们把这传统风俗延续下去,发扬光大!
春节,不要冷冷清清,更不要成为老一辈人的回忆!
话题作文过年篇8
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这一年春节,我过的特别好,知道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二月十一日早晨,我们一家人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妈妈在大门上和客厅的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的眼帘的春联是“财连享通步步高,日子红火腾腾起。横批是迎春接福”。表示家庭生活步步高。我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墙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福’字应该倒着贴,就是‘福’到的谐音,也就是福光临我们家里了。春节倒贴福有喜庆、财(才)气、吉祥的意思了,”我一听她说,马上把“福”字给倒贴了。
爸爸也没闲着,他挂起了许许多多的小马。我想:“这小马贺春联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的中华民族一点一滴的努力前进吗?
晚上七点左右,该是吃年 夜 饭的时候了,我们的小厨房里飘散着阵阵香气,使我等不及吃年夜饭了。终于,年夜饭摆在了我们的桌子上,使人看了口水直流三千尺。桌子的正中间放了一条鲤鱼。这表示吃了它就年年有余了。我们三个人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感觉非常幸福。
过了一小时,年夜饭终于吃完了。我们三个准时打开了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也把很多好吃的零食一起拿到了床上。一起其乐融融的吃着“二次年夜饭”吃着吃着,我呆了,电视上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我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我开怀大笑……
今年的春节过得真好,我希望明年更加好。
话题作文过年篇9
传统文化有很多,我最喜欢春节。
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经常到村子里危害人类,吃牛和羊。所以,人们一心想除掉它。可是,无论人们用什么办法,都无法赶走“年”。最后,一个小孩无意之中点燃了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年”被吓跑了。人们都很高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格高兴的日子,就在每年的这一天放鞭炮,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后,又逐渐演变成了“春节”这个节日。
我每年都回老家过年,每年都很热闹。过年的前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也叫除夕。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贴上了“福”字。有的人心灵手巧,把自己剪的窗花贴在窗户上,像降落的雪花。还有的人把灯笼挂在大门上,张灯结彩,非常美丽。
这天晚上,一声声花炮声,像打雷一样,此起彼伏,接连不断。李华映红了整个天空,像一朵朵美丽的花。放完了鞭炮,人们又抱起了又香又大的饺子,吃上了团圆饭。儿女们也都和父母团聚。人们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饺子,一边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第二天早上,人们都起得很早,无论大人小孩都喘着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拜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嘴里说着吉祥的话。
这种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
话题作文过年篇10
过年是那冬日里蒸腾的那团白气 ,过年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过年是爆竹声的万象更新,过年是对新衣服的期待。
今天妈妈赶集回来的时候买了一捆韭菜,我问我妈说:“妈妈,你买韭菜干什么呀?”妈妈说:“包饺子。”我说:“饺子有什么好吃的呀?”妈妈说:“你们呀,现在你们真是够幸福的了,在我们那个时候平常时候根本吃不到饺子。”
在我妈妈的那个年代里,每年过春节最高兴的是便是包饺子了,而吃饺子便是最好的生活了,在那个年代里白面是最宝贵的了。
妈妈那个时候,姊妹多,在平常她们穿的衣服都是最大的穿小了就给老二穿,老二穿小了就给老三穿,他们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只有等到过年的时候才会有新衣服穿。
妈妈还说在她那个时候不比现在,现在每家每户都有电视,都可以在自己家看春晚,而她们以前一个村里就有一台或两台电视,最多不超过三台,她们想看春晚的话,必须很早就要吃完饭去别人家看电视,如果去晚了就看不成了,因为会被其他人围的水泄不通。
这大概便是妈妈她们那一辈人集体过年的记忆吧!
每当快过年的时候,街道里就有了过年的气氛了。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出来拿着浆糊和春联,乐乐呵呵的贴春联,还有挂大红灯笼,还有妈妈给买新衣服的期待。
要说过年对我到现在印象最深的,便是我们特殊的拜年方式了,山东是文化大省,在“仪式感”营造这一块,向来都拿捏的死死的,而我们山东是全国最讲究,最丰富,最全面的。一到大年初一,我们会起得很早,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院子里放鞭炮,这劈里啪啦的响声向征着新的一年里第一天的开始,家里的老年人早早的起床,吃过饺子,穿上新衣,等待晚辈的礼拜。接着就是我们这些晚辈“拉帮结派”挨家挨户地磕头拜年,要说到我们山东的拜年方式可是独具一格、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习俗传承、礼仪之邦。山东人有自己专属的拜年方式。
这大概便是我们这些人集体过年的记忆了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或者这才是过年的意义吧,跨过年关,在新一年的开端得到一些新的礼物,获得一种生活的新可能,这样才能在周而复始的一年又一年之中,真正拥有“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