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的读后感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艾青诗选的读后感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艾青诗选的读后感(精选10篇)】,供你选择借鉴。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篇1
群星已经隐退,而你依然站在那里,期待着太阳上升——题记
细读《艾青诗选》,你不难发现书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便是“中国、青年、希望、奋斗……”还有那就是“太阳”。
太阳东升西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给我们带来温暖,伴着我们成长!给大地万物带来生机,却往往被我们忽略掉!在《山海经》中,夸父曾经执着追逐着太阳,他被那明亮的光球吸引着,想将它带到人们心中,似飞蛾扑火,毫不犹豫向太阳飞奔而去。艾青也一直热爱着太阳,也可以说达到如痴如醉的境界。他看到“死亡、战争、压迫……”封锁着中国,他知光明之路必将充满泥泞和崎岖,但他却不放弃,如夸父逐日那般执着。同时,他也意识到新中国不能只建立与国土之上,而是要把信念建立在人们心中。他像夸父一样他想把太阳的温暖带给人们于是并有了《向太阳》:
“初升的太阳,照在我们的头上,久久垂着,不曾抬起的头上,我们仰起那沉重的头颅一致地,向高空呼喊:“看,我们笑得像太阳!”
艾青的诗如寒冬里的一束阳光,照在中国的大陆上,照在老百姓久经风霜的脸上,竟如此温暖!他的诗宏壮激昂,直击人心!他写的诗给了当时久经压迫的人民带来了希望;给祖国千千万万的青年带来了动力。这首诗犹如寒冬里的一把火照亮了人们,温暖了大地!对当时正处于迷茫的青年来说,这是一首鼓舞人心的乐曲,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诗。同时太阳之光像一把闪耀万丈光芒的尖刀,刺破了统治社会的黑暗,直击反动派和地主们的心坎。艾青的诗也是来自不屈人们的怒号!
最终,胜利的太阳在东方冉冉升起,始终温暖地照耀着大地!
当我身处困境,面临抉择的时候,我会想起曾经读过的《艾青诗选》。它如太阳照亮我的内心!我相信只要向着那光芒去,黑暗就会远离我,成功也就离我不远了!不管成功的道路有多艰辛,我们也应如夸父逐日般,要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篇2
黑暗、绝望、痛苦、阴郁、沉重、悲哀、荒芜、凄凉、陈腐、浑浊、孤寂、挣扎。
太阳、朝霞、曙光、黎明、春天、火把、生命、红旗、创新、光明、希望、胜利。
两种极端,本该是矛盾的,但在艾青的笔下却是意外的和谐。仿佛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就该是这样,无论过程是曲折坎坷、或者深沉压抑、或者孤独迷茫,但结局必须是充斥着光明与希望。
——也只能是充斥着光明与希望。
人们谈起艾青的诗歌,首选的就是《大堰河——我的保姆》《火把》《向太阳》《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黎明的通知》之类广泛传诵、令读者印象深刻的名篇,然而我,第一个想起的却是《烧荒》,这首让我联想到艾青本人的短诗。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王震将军建议他到北大荒农场去。艾青携全家去的时候正值农场备春耕期间,农场准备大面积烧荒,烧去土地中多余的杂草和灌木丛。
“火花飞舞着、旋转着|火柱直冲到九霄云外|火焰狂笑着、奔跑着|披荆斩棘,多么痛快!”
这烧荒的火是明亮的,这是如同艾青一般的火,是即使身处于黑暗和历史的深渊,也依旧熊熊燃烧、燃尽这世间所有绝望与痛苦的火!
艾青似火,不是那种忽明忽暗摇摆不定的烛火,而是火光冲天的森林大火,执着而炽烈,生生从曲折与黑暗中烧出一条路来!
艾青似火,是烧不尽的火!
因此他的诗,哪怕前期还遗留着前期诗人忧郁的悲剧式情感,但结尾却总会将目光转向光明,带给活在深渊里的中国人民以动力和希望。
艾青的诗奔放而细腻,气势磅礴,无论是揭露抨击不人道社会还是歌颂赞美太阳和光明,无论是土地太阳、苦难渴望、光明阴影还是寒冷与燃烧,都深深地打上了他的烙印,极富开创性与冲击力,有着那种与他一样的旺盛的“原始生命强力”。
艾青称自己,是“作为一个悲苦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是“受民族苦难命运感召而成为的‘时代的吹号者’”,他是为一切“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沉默灵魂而代言,他将民族忧患为己任。
可我觉得比起这些,他更像是火。
更像是,释放着热量和光明,燃烧着,怒放着,足以让敌人的灵魂都战栗的火。
更像是,牺牲自己给所有生活在动荡不安水深火热的社会里的百姓带来光明的火。
他就是火。代表光明和希望的救赎。
代表太阳、朝霞、曙光、黎明、春天、火把、生命、红旗、创新、光明、希望与胜利。
他是永远燃烧不熄的火。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篇3
艾青的诗如寒冬里的一束阳光,照在中国的大陆上,照在老百姓久经风霜的脸上,竟如此温暖!他的诗宏壮激昂,直击人心!他写的诗给了当时久经压迫的人民带来了希望;给祖国千千万万的青年带来了动力。这首诗犹如寒冬里的一把火照亮了人们,温暖了大地!对当时正处于迷茫的青年来说,这是一首鼓舞人心的乐曲,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诗。同时太阳之光像一把闪耀万丈光芒的尖刀,刺破了统治社会的黑暗,直击反动派和地主们的心坎。艾青的诗也是来自不屈人们的怒号!
最终,胜利的太阳在东方冉冉升起,始终温暖地照耀着大地!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篇4
最近我阅读了艾青的《向太阳》,作者写下这首诗距现在也有半个世纪了。作为《向太阳》当年的一个虔诚而年少的读者,我仍能感觉到面对太阳来临时诗人内心的澎湃,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当年创作这首长诗时的崇高而激越的情感。这或许就是艾略特所说的"历史意识又含有一种领悟,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
几十年来,在我国的诗坛上,有许多轰动一时的诗,往往不到几年就失去了它的"现存性",这种短命的诗,多半是属于缺乏艺术真诚和功利性强的制作。最近十多年也出现了不少这类短期效应的诗作。《向太阳》所以能成为一首经得住历史严格删汰的诗,正是由于它能使当今的读者领悟到历史的现存性和深刻的人生启示。
在这一章节中,作者由昨天写到崭新的一天,太阳就象征着一种新的开始,一种解脱,一种释放,一种希望。回想那段艰难的抗战时期,国家,城市,村庄,小至以个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和黑暗之中。那个时期的人们向往太阳,向往太阳所象征的自由与解脱。终于有一天,初升的那轮太阳,发出了耀眼,却又温暖的光,人们终于获得了自由,他们也虔诚的祈祷,这抹阳光能永不泯灭,给他们的后代,给炎黄子孙留下用他们殷红的鲜血与蜡黄的皮肤混合成的,橘黄色的,太阳光。所以,作者说,太阳,是美丽的,也是永恒的。
在太阳下,诗人已完全超越了自身的一切痛苦的回忆,为我们展示出一片太阳光照之下的曾经蠕动着痛苦灵魂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象,歌颂了受伤战士的高大的形象,诗人说,他“比拿破仑的铜像更漂亮”,因为这是阳光下最真实的姿态。广场上,人们高喊,“看我们/我们/笑的向太阳/”。少女们背着募捐袋,唱着清新的歌,太阳照着她们的,骄傲的突起的胸脯,和袒露着的两臂,他们,她们,在阳光下,沐浴着午后的阳光,享受着阳光,珍惜着阳光。
这些发自胸腔的语言与歌声,没有任何渲染和夸张,痛苦已成为过去,平平实实的自白,更能使读者能从诗的冷凝的情境中感触到历史的沉重和浓浓的抒情气韵。
生命内部残留的酸痛,只说明必须挣扎好久才能站立起来。这些谁都能真切理解的生理和心理的感觉都切切实实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和思考,因而使平实的诗句有了很大的张力和重力。事实上,这种交织着昨夜的伤痛和迎接黎明的生命苏醒时带泪的欢欣,绝不能认为只属于曾经是囚徒的诗人自己对人生的回顾。应当看作是一个为了拯救民族的危难和命运与千千万万祖国的儿女们奔走抗争的赤子的心声。
那个时期的人们,格外珍惜阳光,不是因为那时候的天气不好,而是这阳光,是他们所奋斗而来的,而现在的我们,在阳光的呵护下,是否也做到了珍惜阳光呢?
我想这也就是爱国的意义,珍惜前人所留下的,发扬现在所拥有的,就是为了,让这抹阳光,照耀的更加绚丽,灿烂,耀眼。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篇5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艾青早年学画,对后期印象派情有独钟。而他的诗也好像一幅画,朴素、自然,不事雕琢,又充满深情,意境宏阔,深邃而忧悒,有一种崇高的美。他用斑驳的色彩与光影呈现民族苦难与爱国怀乡之情。
他的诗中,有热烈的红色。“油灯像野火一样,映出我们火一般的肌肉,以及那里面的痛苦,愤怒和仇恨的力”,红色意味着勃发的生命和血性,是中国农民面对压迫怒气腾腾的写照。“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那些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满树艳粉娇红,却让人想到死亡和血泪,既使江南处处是春了,风景繁华似梦,仍是触目惊心,让作者感到凄凄惨惨;大好春光、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家国之痛,得之心而寓之花也。火把已排成发光的队伍了,火把又流成红光的河流了……千万把高高擎起,火焰吞噬着铁黑的夜,散发着亘古的热与希望,如同沉寂中爆发出千人一口的呐喊。乌暗底色上的炽红,给人以按捺不住的力量和热情——如果太阳不出来,我们就自己创造黎明!
他的诗中,有一望无际的黄。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和荒漠……苍莽荒寒的北国大地上,烽火不断,只有饶阔的黄土地知道,有多少交织的逃难车辙,多少流离失所的北国人民!
这一幕黯淡的灰黄,包含了多少人的悲声和叹息!黄色的泥沙,使我们看不见远方,黄河的水,激起险恶的浪,古旧的渡船,载着我们的命运。凤陵渡口,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浑黄的浪头卷着狂暴的野性,扑向古旧的渡船,撼天动地,目之所及皆是灰扑扑的黄,未来何在?希望何在?这万顷浑黄,怎能不让人想到风雨如磐,山河破碎的祖国?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
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千风呼唤,天光暗淡,沙雾弥漫,塞外凝结着千古的阴郁凄苦,死气沉沉,无数中华儿女横戈跃马,奔赴中华民族生息歌哭于斯的北方,在秋风吹散马蹄声的边关,为保卫土地,不曾屈辱过一次。
艾青的诗色彩斑斓,用浓墨重彩发泄胸中郁气。血红、朱红、金黄、土黄、枯黄、青灰、雪白、铁黑、紫色、堇色、灰色、绯色,银色、古铜色、赭黄、暗绿、蓝色、草黄……正如陆游所说: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够熟视。兼之光与影的交错变幻,艾青的诗如同一卷卷慷慨淋漓又韵味悠长的水彩画。还有那些令人过目不忘的意象,比如朝霞霓彩、银浪白羽,太阳与黎明,血液与火把,故乡的树木池沼,黄土地与黄河、原野鸟雀、号角、桥、白雪……都承载着他对人类、对自然刻骨铭心的心的爱,对民族命运的深挚关怀。从这些流动的画面中还透露出袅袅的哲思,屹立不动的礁石和离开运动死气沉沉的鱼化石,连同那面直率的镜子,都给人无垠启迪。
艾青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同样是“诗中有画”,王维的诗偏于冷色调,情幽空灵,而艾青的诗偏向暖色调,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炫目色彩下汹涌着遏止不住情感洪流,神州沉陆的忧思,穿过数千年风尘扑面而来。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篇6
早上起床,我起来拉开窗帘,打开窗户,外面正下着雨,下面还有两三个打着雨伞,微小的像米粒一样的人,东一个西一个,让我不禁想到了前几天看的《艾青诗选》中有意思的一篇小短诗:
“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
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这是《伞》中的一个小片段,这样一个简短明了的小诗,却让我映象如此深刻,短短的几句话中就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艾青的诗非常俱有画面感,他描写出来的东西好像就在我的面前一样,他的诗是对照真实的人物、事件、物品写下来的,又正是因为这个真实性,才更好的表达了他内心的丰富情感,有时他的悲伤,他的快乐,他的期待都流露在了这一行行的文字中,甚至是在读的时候也会被他那多彩的情绪给传染了,在他悲伤时会为他的遭遇而愤愤不平,在他高兴的时候会想为他欢呼。
对于镜子来说“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会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当我读艾青这首诗时,我觉得他很幽默,但不同的人看着又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看着会特别心酸,为什么会那么真实呢?基于真实情况,艾青的诗又反应在了一些日常生活上我们或许不会去注意的一些事情上。
艾青的诗歌是形象派的,里面有日常生活,革命战斗的精神,丰富的艺术描写手法成就了他诗歌的特点。
艾青的诗还具有象征性,从《火把》中就能看出来,“这一具具的火把象征的正是那革命的热情”。
《艾青诗选》一本非常好的书,它并不亚于其他的散文或是小说,却有一股自己独道的风味。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篇7
一首首沉郁苍凉的诗歌从他的笔下流淌出来。在笔尖与纸的触碰与摩擦间,他对祖国、土地与人民的爱倾泻而出。字里行间他深沉地唱出了祖国与土地曾经遭受过的种种灾难。这位“太阳”与“火把”的歌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思想,他便是被人们称为“归来的诗坛泰斗”——艾青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艾青沉重悲壮的怀念了他儿时的保姆——大堰河。大堰河是中国悲苦的劳动妇女的一个缩影。他忍受着地主们的压迫、醉酒丈夫的欺辱,同着自己一生数不完的艰难困苦含泪离开了人世。至死她口中呼唤的依旧是孩子的名字。大堰河把她孩子画的花花绿绿的“关云长”贴至灶旁。即使在梦中,他梦见的依旧是孩子娶了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喊她“婆婆”,大堰河是勤劳的,她从不抱怨什么,只是含着笑劳动,通身闪耀着中华民族坚强、勤劳的光芒。艾青在表达自己对昔日保姆的怀念与不舍时,也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人民的多灾多难,以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展望。
艾青在法国留学时,受到了象征主义的养分,在他的诗歌里,意象十分丰富。艾青对“光”“黎明”这一系列代表新生的意象有一种特殊情感。在那个国土沦陷、民族危亡的关头,他满怀对祖国的挚爱与对胜利的渴求,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新世界的展望。“光”是温柔的、是明亮的,象征着知识、智慧与自由土地,象征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及辛勤劳作于土地上的人民。
太阳也是作者抒发自己情感的一个主要载体,在不同时期,艾青使太阳的形象也有着不同的风采。在20世纪30年代,诗人用它揭露和控诉这个畸形的社会,抒发了自己的不满与愤怒,在抗战前夕则用它激励全国团结一心,觉醒起来,投入战斗,争取胜利,在人们奋起抵抗时,诗人用太阳表达自己欢喜,兴奋的心情。太阳亦是中国光明前途、革命必胜信念的象征。“太阳”的到来则代表了新的希望与生机。
诗人艾青作为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时刻用他的笔提醒人们一定要奋起抗战,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他的笔触细腻,唱响了无数人的内心世界。在诗歌中,他把叙事、对白与抒情有机结合到了一起。不拘一格的自由书写与歌唱使他获得了自己的语调,是一次“语言的解放”。
艾青以“民族的忧患为己任”的写作主场,把诗歌与显示相结合。他对民族的痛苦与希望的歌唱,唤起了一个时代的巨大共鸣。因此艾青的诗歌对人们而言,也极具感召力。中国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被称为“艾青的时代”。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篇8
翻开《艾青诗选》,映入眼帘的是一篇篇精美的小诗,我被艾青那忧郁、感伤的诗风深深吸引了。
跟随艾青的脚步,我曾听到“吹号者”发出的辽远的号声,也曾倾慕“黎明”那无比的温柔与丰美。我穿过暗赫色的“山城”,跃过平静而清潋的“青色池沼”,一切都是如此协调。
艾青的诗,意象独特。吹号者“以原野给他的清新的呼吸与夹带着纤细的血丝来吹号角”呈现出一位战斗的鼓吹者、胜利的召唤者。那些意象是朴素的、自然的,是从心灵里流出来的脉息。
艾青的诗,思想深刻。艾青礼赞太阳,讴歌光明,那个时候的人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太阳象征着自由和解脱。太阳从黑暗的时代滚来,它将永不泯灭。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中,他以笔伐戈,写下一篇篇高昂、悲壮的诗。通过诗歌,诅咒摧残土地的人,同时激励着广大人民,使土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他的诗,深深植根于人民和时代的土壤里,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艾青的诗,与人民同悲同乐;艾青的诗,诗歌的生动、凝练,同时又自然朴素;艾青的诗,思想深刻,歌颂光明。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篇9
艾青的诗歌中不仅蕴含着赤子的真诚,还蕴含着感情的真挚,是艾青心中情感的最真实的写照,是艾青的诗歌之所以动人的最根本的要素。每次看《艾青诗选》时,我总会被艾青那平凡却带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文字给打动。
好像艾青就站在我的面前,深情地朗诵着这一首首诗,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篇10
走过街头巷陌,看尽浮世三千,静下心来,打开深埋心底的匣子,仍忘不了,我曾被这样一些诗句打动着——
追忆逝去的光阴
“而我也将给着远方的,迷失在煤烟里的城市和烦忙的人群以怜悯。”艾青怜悯整日在忙碌中度过的人们,而我又何尝没有怜悯过自己?翻出压在记忆深处,已灰扑扑的笑脸,曾经是那么天真可爱。童年学业轻松,相伴我左右的是路边的花花草草,每日准时升起的炊烟,邻居家的奶奶,小卖部里一笑眼睛就眯成缝的阿姨。多么肆意无忧的时光!如今呢?学业繁重,如大山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小时候,无时无刻不盼着长大;如今蓦然回首,才惊觉,原来逝去的年华最美,最无可挽回。
歌唱最美的年华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我的印象——也是多数人的印象中,鸟儿的歌声从来都清脆悦耳,婉转悠扬。他们是音乐精灵,飞到哪儿,便在哪儿施下令人愉悦的魔法,实在想象不出嘶哑的鸟鸣声。那是怎样的悲痛与执着啊!我好像看到一只瘦骨嶙峋的鸟儿,羽毛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趴在地上,翅膀微颤,含着泪,啼着血,风雨吹打着它,却不能让它的声音微弱半毫。假使我是这只鸟,我会这么做吗?我不禁扪心自问。艾青对祖国的爱是热烈而深沉的,是舍生忘死的,他一定会给出肯定的答案。可我呢?我给不出答案。
实现人生的价值
“换一次工地,就搬一次家,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建筑工人总是灰头土脸,满身疲惫,却如同大侠,披着荒凉,浪迹天涯,所过之处,入眼尽是繁华。应该少有人思索这繁华从何而来,若仔细想过,便会明白,不是一切都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看看周围的事物,哪一样不是他人努力的成果?他们或许是广为人知的,或许是默默无闻的,但他们一直努力告诉这个世界其存在的价值。愿有朝一日,这世上的万般繁华也能有一片是我所留。
亲爱的诗,艾青的诗。在最好的时光遇到你,你就是我最好的时光。愿沧海桑田,你我不变,我会将你打动我的瞬间保存在心间,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