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观后感 >

2019难忘初心最新观后感精选

时间: 慧良21230 分享

  难忘初心该片以一颗种子为叙事索引,通过对东山岛面貌的今昔对比,讲述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一座不朽丰碑的先进事迹。小编整理了2019难忘初心最新观后感精选,欢迎借鉴参考。

2019难忘初心最新观后感精选

  难忘初心观后感

  1959年10月26日,当时时传祥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紧紧握住他长满老茧的手说:“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掏粪工是那个年代北平城里最让人瞧不起的行当之一,他们每天要背着近百斤重的粪桶走百十里路,稍不注意把粪便洒在路上,便会遭到一顿毒打。时传祥没有想到,自己当初离乡背井的出来讨生活,居然活成了这副模样。

  一天,时传祥到一个大户人家掏粪,干完活,他满身大汗地想讨口水喝,主人嫌弃他又脏又臭,吩咐下人用喂猫的碗,给他倒了一碗水,碗底那几根臭鱼刺,刺痛了时传祥的心。他背起粪桶,头也不回,愤然离去,他宁愿忍受饥渴,也绝不丧失尊严。

  自己受尽欺凌,父亲被地主逼死,妹妹无奈被迫送去当童养媳,母亲成日以泪洗面,这一幕幕的往事,压垮了这位硬汉的倔强,但是这纷乱的思绪又似乎串起了一个概念,那就是要翻身求解放。

  掏粪是一项又脏又累的工作,但是时传祥却时时刻刻把它和“为人民服务”紧密的连在一起。人民的国家人民做主,人民的事业人民担当。时传祥是在苦水中泡大的人,他对新社会有着说不完的感激,对旧社会有诉不尽的仇恨。

  1947年的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人民翻身求解放,解放区的农民打地主、分田地,喜气洋洋。时传祥对这些早有耳闻,他认定共产党是穷苦人的救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掏粪工和其他劳苦大众一样,由社会最底层的“贱民”变成了国家的主人。时传祥也从一个旧社会受人欺压剥削的“利巴”成了一名新中国光荣的“百姓”,当家做主人,他感到无比幸福。

  时传祥把这种幸福感化作无穷的力量投入到新中国建设中,他带着对党报恩的朴素感情,努力劳动,在掏粪工人中享有很高威信,被工友们推选为前门区粪业工人工会委员兼工会小组长,他经常带领大家开展忆苦思甜教育。他说:“首都的建设离不了掏粪工,当好掏粪工就是在报答党恩!”

  时传祥说过,掏大粪看起来是很平凡的,但是干好了呢,就不平凡。我们干工作的时候呢,尽管脏一点臭一点,但是干好了呢,居民就不脏、不臭了。我们要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把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

  时传祥的每一个工作日、每一个工作片段,都渗透着对党和首都环卫事业的深厚感情。他负责的地段房屋密集,粪车进不了胡同,他就带领工人们一桶一桶地将粪背到胡同口,一桶粪百十斤重,他一天要背近百桶。

  1965年11月23日,时传祥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首都环卫战线发展的第一批党员。他一生投身于首都的环卫事业,更时刻关心着环卫事业的后继与发展。身体力行,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为人民服务不分岗位高低”!

  35年,两种命运,旧社会不被当人看的掏粪工人,在新社会里却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关怀和尊敬。当时的北京,各行各业都在开展学习时传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精神的活动,几个月来,来清洁队参加背粪的有两万多人次,清洁队成了首都人民公认的劳动大学。

  如今,掏粪工具已经现代化,车轮代替了脚步,粪管代替了粪勺,但城市依旧整洁,人心依然温暖。

  时传祥生前所在的单位,几十年来,全体干部职工始终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不断涌现,他们为时传祥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劳动光荣,人民至上,这是人民当家作主时代的共识!

  难忘初心观后感二

      樵夫,是廖俊波给自己的微信取昵称,而他48个年头的人生正是俯首甘为“樵夫”,为民披荆斩棘的一生。寻找“樵夫”即为走进廖俊波,学习他的“樵夫精神”。该片通过采访廖俊波的父亲、妻子以及一起共事的同事,讲诉他们所了解的廖俊波——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初心是什么,而他又给身边的人带去了什么样的影响,通过不同的人物和视角的阐述向观众还原出一个更加丰满立体、更真实的廖俊波。

  近几年,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学习廖俊波“樵夫”精神的热潮,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对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到底何为“樵夫”精神,竟能如此深植于人民心中令人们念念不忘?我们依循着廖俊波生前的足迹,企盼寻找到这份厚植于人民心中的“樵夫”精神。

  “樵夫”,是廖俊波给自己的微信取的昵称。樵夫终日以砍柴为生,不问艰苦,隐山而居,不问功名,这大抵是廖俊波自称“樵夫”的原因。而他也正是用这“为民披荆斩棘,俯首甘当樵夫”的一生,践行着他所坚持的初心。

  廖俊波出生于南平市浦城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儿时的他便开朗爱笑、待人恳切真挚,只因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廖芝根-廖俊波父亲:我们是苦出身的人,也知道农民农村的痛苦,我们已经尝到这个味道了,这个味道要反过来利用,要使人家别人感觉到我们好,也是一种教育人的方法。

  林莉-廖俊波爱人:人的成长跟他所处的环境,跟他所处的土壤是有关系的。他是一个农村出来的一个孩子,他始终跟我讲一点,我们要有一个感恩的心。他说实际上比我们困难的人还很多,他说我们要能够帮人。他说能够帮助别人,为什么不可以?他说实际上帮助别人,其实你不仅没有缺少什么,而且你还能够得到快乐。

  在从政之前,他曾是一名中学教师,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后来他被调至邵武市政府办公室任副主任科员从事编写工作,凡事他所工作过的地方,人们对他都有说不完的敬重。

  谢腾辉-廖俊波同事:老百姓去他办公室,他都敞开的,名片也直接发给老百,(他说)群众要办一个事很难的,我们要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他再小的事你要(当成)大事认真去办,我们政府不帮他担当谁担当?所以他对百姓的态度那真的是很贴心,他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

  “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满足人民群众之所需。”是廖俊波一直以来所秉持的信念,帮群众解决问题,是他工作的不竭动力。他深知,手中的权力是群众赋予的,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里充满了群众的期盼和希望。

  2011年,廖俊波担任政和县县委书记,政和县由原来的“省尾”一跃成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在“政和速度”的背后,是他“超常”的工作方式。

  林莉-廖俊波爱人:他做什么事情,因为他的工作岗位变化很多,并不是说什么东西他都会,那他一定也要学,他一定要沉进去,学进去,他才能知道他所处的工作里头有什么东西是不妥的,什么东西是妥的,要不然你没有说话的权利。我经常讲他,我说你处女座就是追求完美,他怕做不好,其实他是想把每一样事情都做好,所以他很认真,那他就去学。

  2016年,廖俊波任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并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他来回奔忙于南平旧城区与新区之间,参加会议,处理工作。

  吴慧强-廖俊波同事:

  因为我们新区那段时间刚好是“百日攻坚”,我们有要求就是要三班倒的工作,就是晚上也要加班,因为我们工期非常地紧,过完年以后到出事那段时间,他基本上这个习惯都保留下来,就是10点多钟必然要去工地上看一看,就是看看是不是按照他的工程进度在施工,有时候碰到问题他连夜就开会协调问题。

  赚钱的事民众干,不赚钱的事政府干,秉着这样的宗旨,他带领干部群众闯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新路子。

  当垃圾淤积的河沟变为清澈的潺潺流水,当曾经萧条的村落如今日接待游客最多超万次,当花卉、莲子种植形成规模而让村民脱贫致富,每一个变化的背后都凝聚着他“愚公移山”的汗水和“滴水穿石”的坚持。

  谢腾辉-廖俊波同事:他也跟我讲过,我们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不可能一直当的,那你要珍惜这个岗位,做一点事情。如果说没做事情, 没有自己的价值,另外一个你辜负了组织上对你的期望,甚至更辜负了老百姓对你的期望。你做什么事情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能够做成一个事。(把)业绩书写在闽北大地上,把口碑树立在百姓心中。

  工作上的成绩,并没有让他自满与懈怠,他始终坚守着做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理应遵守的原则和底线。在公与私、亲与情的问题上,他坚守原则,泾渭分明,一寸不让,若清泉一尘不染,严守底线,丝毫也不动摇。

  廖芝根-廖俊波父亲:他说“老爸,你放心,我5块钱没有拿过人家的。”其实我心里听了很高兴。从小心态的教育,没有想到,想到之后很清楚,人生苦短,要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做事。这个宗旨你不能违背,他不敢违背。所以这点他做到了。

  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在赶往(南平市)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他把自己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

  廖芝根-廖俊波父亲:他的思想可以说,他的一生为党为人民的这种,如果不是为人民为党做事情,政府也不会这么重视,人民也不可能这么多人崇拜他。

  吴慧强-廖俊波同事:我们的高速公路是从我们新区穿城而过,我每每看到这些项目都是感受颇深。如果廖书记还有在新区的话。新区发展可能会更快,可能会更好。因为新区是我们南平人心中的一个愿景,(现在)已经在慢慢地变成现实了。当初他跟我们说也是说,只要我们努力干,不出三年,我们就能有一个大的翻身仗,就有一个大的变样。其实的话照他那个速度发展下去。真的。他根本就没有骗我们。因为当初那里还是一片空地,杂草丛生的荒地,到现在那么多建筑群都起来了。

  难忘初心观后感三

      该片以一颗种子为叙事索引,通过对东山岛面貌的今昔对比,讲述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一座不朽丰碑的先进事迹。影片循着谷文昌曾行走过的足迹,通过深入采访与他有过交集的人们,还原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展现谷文昌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致力发展的进取精神。

  把孤岛变成绿洲

  在福建的南部有一座美丽的海岛——东山岛。但在解放初期,东山岛还只是一片寸草不生的孤岛,而把这片孤岛变成绿洲的就是这位曾任东山县县委书记的谷文昌。

  每一年的清明节,谷文昌纪念馆总会迎来络绎不绝的吊唁者,先祭谷公,后祭祖宗 是东山百姓清明的祭祀风俗。

  我们循着谷文昌曾经走过的足迹,探寻他过往工作生活的记忆,企盼能从中找出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东山人民的精神力量。

  1949 年解放军南下时,谷文昌随大军南下,加入到解放福建的战斗中。解放后,他服从组织安排,留在福建东山工作。

  千百年来,东山人民被风沙旱涝灾害压得抬不起头、喘不过气。

  面对因风沙灾害而生活困苦不堪的百姓,谷文昌下定决心,要率领群众战胜风沙,根治旱涝,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林嫩惠-原沙荒调查队技术员:测量那天天空阴暗,风很大,寒风出口打得心脏冷得要命,谷书记他把帽子压下来,袖子束起来,弯腰倒退前进这样子上去了。下来时,他的脸被风沙打成紫黑色,这一下就把我们镇住了。他是真地干,不是话说你们冲啊,没有,他实实在在的。

  经过多次的实地勘查和测量,谷文昌决定在全县推广木麻黄,但种下二十几万株木麻黄,却因一场“倒春寒”,仅存活了九株。

  林嫩惠-原沙荒调查队技术员:

  我含着眼泪向他(谷文昌)汇报,全部都死了,只剩下这九株,大家就看这九株,他看了看,摸了摸,摸了好几遍。他对周围过来的村干部还有群众说,大家不要怕失败,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失败了再干就是我们共产党的气概和风格,大家看不是还活了九株吗?能够活九株,就能活九千株九万株,就能绿化全东山。

  “能活九株,就能活九千、九万株,

  就能绿化全东山”

  这句话不但重燃了人们对新生的企盼

  也让这片干涸的土地上,

  第一次长出了希望

  吴玉辉-长篇报告文学《谷文昌》作者:

  我在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就有个心愿,我很想去寻找拜访这九棵木麻黄,但五十几年过去了还在不在?非常有幸我找到了,带着敬畏的心情站在这九棵大树下,我好象我就站在谷公身边。我认为这九棵树见证着谷文昌带领东山干部群众植树造林的艰辛历程,见证了东山岛的剧变,而且木麻黄那么地挺拔,它的根扎根于大地,成为抵挡风沙的第一道屏障先锋树种。这不就是谷文昌的人格的写照吗?

  无论面对何种困难,谷文昌都不曾忘记许下的诺言,在东山的十四年,他历经无数次挫折与失败,终于将曾经所描绘的绿色图景变成了现实。

  将“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

  一项德政 暖了十万民心 除了天灾的伤害,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痛苦往往更为深重。1950年,国民党军队撤退时,抓走了东山四千多名壮丁,铜钵村深受其害,成了远近闻名的“寡妇村”。如何定义这些家属的身份,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谷文昌冒着极大的风险,积极提议,对这些苦难深重的活寡妇由原来定性的“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政治上不歧视,经济上平等,困难户给予救济,孤寡老人由乡村照顾。陈巧云(兵灾家属 采访于2004年 福建省东山县):政府就从那时候规划我是贫农(由“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规划我是贫农,这样很好,政府救济我,感谢政府。吴玉辉-长篇报告文学《谷文昌》作者:一项德政暖了十万民心。这是一种对党负责,对百姓负责的一种高度体现。担当精神在谷书记身上表现得特别地鲜明。深处低谷 初心不改

  1965年,谷文昌遭受了,年逾半百的他,此刻却面临着人生的低谷。1970年,谷文昌下放至宁化县隆陂水库任工程总指挥。无论身处顺境逆境,谷文昌始终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

  张瑞栋-原水利局水利规划队员:

  他(谷文昌)说 瑞栋你有什么委屈,(我说)你在工地上问一下,我那一天是不是去玩了,我也是为了水库的事情。他(谷文昌)说小张不要紧,人家误会你,受点委屈问题不大。谁没有被人家误会过,我老谷也给人家误会,我忠心耿耿为党工作,但是我也曾经给人家批判了,也是心里面过不去,但是我们想一下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工作,才最痛苦的时候。我只要党给我工作我就非常高兴了,我就等于说党和组织已经把我认为我是个有用的人,你其他都不要去考虑了,而且是帮自己的父老乡亲办事情。我想了一下。谷文昌同志这样子说话就打动我的心了,我说,指挥长,我错了,是,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再怎么我都没有意见了。谷文昌说:我只要党给我工作我就非常高兴了。谷文昌担任隆陂水库总指挥期间,他全身心地投入了水库的建设,与民工一起吃住在工地。经过一年的奋战,水库建成了,禾口人民结束了缺水缺电的时代。在弥留之际 依然牵挂着群众

  1980年,谷文昌因病入院,在生命弥留之际,却仍然心系百姓。

  朱财茂-原谷文昌通讯员:

  增加他的营养抵抗力,他也不让打,还是那句话,何必浪费国家钱财。(我)听了以后心里非常难过,几乎眼泪都要流下来。他看我进去,我没有开口他先开口,我这次去复查效果很好,医生很满意。我这次到了上海,才知道这木麻黄的寿命只有七八十年,七八十年以后都要枯死,所以你回家要跟有关部门说,抓好更新换代。

  谷豫东-谷文昌的小儿子:躺在病床上,他没考虑自己的身体,他考虑的还是东山,那我们当时安慰他,你好好治病,你病好了话我们子女陪着你回去,但是他的心情就是想回东山,骨灰还是安放在东山。

  1981年,谷文昌在漳州病逝,享年66岁。家人遵循他的临终遗言,将他安葬在了东山,与这片他牵挂的大地葬在了一起。吴玉辉-长篇报告文学《谷文昌》作者:

  “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他就是用一生的行动,用全部的忠诚来践行了他的诺言,“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我们是在党旗下举过骨朵的”,这就是不忘初心。

178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