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杀手》最新观后感5篇_李安《双子杀手》观看有感5篇
《双子杀手》讲述了政府特工亨利正准备退休,却发现自己被一个年轻杀手追杀,而这个人竟是比现在的自己年轻25岁的克隆体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双子杀手》观后感
《双子杀手》,李安与史皇威尔·史密斯首次合作,采用120帧+4K+3D的沉浸式观影技术,还让年老的史皇和年轻的史皇同台飙戏,电影技术再一次得到革新。而少年威尔与老年威尔之间的关系既是两个相似又不同的自己,还是父子关系的影射。
李安既传统又叛逆,一直都在挑战传统文化,又做不到完全叛逆,这也许与他的家庭有关。
李安作为校长的儿子,学习成绩糟糕,还两度高考落榜,父亲治家甚严,常常恨铁不成钢,他在学校里远远见到了校长父亲,也是绕路而行,就如贾宝玉见父亲,避猫鼠儿似的。
是逃避也是兴趣,李安远赴美国纽约大学电影系学习电影编导。拍电影不是李安父亲对他的期望,教书才是,即使后来李安功成名就,李安父亲也没改变拍电影不入流的想法,父子俩的想法格格不入,是爱和传统教育的父慈子孝思想让他们生活在一起。
想反抗父亲,传统教育和父亲的寂寞衰老又让他不忍心反抗父亲,尊重父亲的学识,又不认同父亲的思想,还因没能达到父亲期望,而对父亲怀有愧疚,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与父亲和解。
在李安出道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中,李安重新审视中国父亲,尝试理解父亲,这并不能说他接受父亲的思想,只能说他叛逆的同时又包容父亲的思想。
李安已经迈入老年,以前是以子女的身份来看父子关系,现在是以父亲的身份来重新定义父子关系。回望过去,青春不回头,很多遗憾不能弥补,有时候畅想回到过去,选择不一样的人生。
《双子杀手》小威尔有两个父亲,一个是教养他长大的养父,一个是他的克隆本体老威尔,两个人一定程度上都算是他的造物主,都想做他精神上的导师,却不知道,当他被克隆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独立的灵魂,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在乎的人和在乎他的人。
小威尔被克隆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杀死老威尔,因为他的创造者认为威尔太厉害,很难被杀死,只有自己才能更了解自己,自己才能杀死自己。
当然他们不可能杀掉彼此,这不是李安的风格。他们若死只会死于外人之手。
小威尔的追杀老威尔,老威尔却不想伤害小威尔,还冒着生命危险想拯救小威尔的人生,不想他重蹈自己的覆辙,想让他回到正确的人生轨迹中,以实现自我救赎。
老威尔对小威尔的淳淳善诱,也是许多父母会对孩子说的话,以期望自己孩子人生更顺遂,少走弯路。小威尔对老威尔的追杀,可以看作子女对父权天然的反抗,不愿接受强加给自已的人生和思想,想叛逆,想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两个威尔在互相博斗互相对话中,实现自己与自己的和解。
2019《双子杀手》观看有感
在北京看完李安新片《双子杀手》首场放映后,谈资又追到了上海,这次是电影的中国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四个男人一台戏。已知其中的三个男人是导演李安,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还有主演威尔史密斯,如果你看过电影的预告片,大概也能猜到第四个男人是谁。
李安的这部120帧的《双子杀手》讲的是一个自己追杀自己故事,威尔·史密斯饰演的国防情报局特工,准备退休之际意外遭遇一名神秘杀手的追杀,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名杀手竟是年轻了20多岁的自己,当天来到现场的第四个“男人”,就是23岁的威尔史密斯。
年轻版的威尔史密斯不简单,据说为了完成这个特效,花费的钱比威尔史密斯本人的片酬还要高至少三倍,是目前好莱坞身价最贵的“男演员”,没有之一。
不仅钱花得多,还累人。《双子杀手》可以说是威尔拍电影三十年来最累最难的一次表演,他要同时演两个不同年龄和不同状态的自己,还有多“自己打自己”的动作戏,体能和心理都是一种挑战。
并不是特效做出来把皮肤弄得更有胶原蛋白就行了,年轻的自己和中年的自己,威尔摸索出来的区别是眼神。20多岁的少年眼睛里多一点纯真无知,而50岁的自己更多一些阅历。道理都懂,但是真的要用眼神来演出年龄按,确实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说起角色的时候,这位好莱坞明星是严肃认真的,但是一和现场的观众互动,哈哈哈哈对不起我随手就能拍下大概100张表情包。也不知道为啥,发布会现场的威尔斯异常的兴奋,现场一有掌声他就疯狂跟着又吼又嗨,完全把现场当成了摇滚音乐节。
到了红毯环节,可能是我们中国粉丝的热情再次点燃了他,威尔甚至直接在红毯上开始跳舞蹦迪,和大家各种击掌自拍,整个人开心到模糊,真的xswl。
而另外一边,我们李安导演完全是两个画风。虽然大家也非常热情地喊他的名字,但是导演相当淡定,脸上一直挂着慈祥的微笑(dbq,但是真的慈祥啊!),耐心地给每一个粉丝签名。一个影迷非常激动地朝他大喊:你还在再拿一个奥斯卡!李安听到了也就是微微笑地点个头,继续签名。
李安说这部《双子杀手》是花工、花钱又花心的一部作品,就算是纯体验一下昂贵的特效,也值得去看一看。
2019《双子杀手》观看心得
电影《双子杀手》在上海举办中国新闻发布会,电影导演李安、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主演威尔·史密斯悉数亮相。当天,最重磅的嘉宾莫过于23岁的威尔•史密斯Junior,这个全数字化的角色,是李安100%用特效创造而成,其甚至称得上“好莱坞身价最贵的男演员”。
创造数字化人物Junior
李安将威尔的脸放大6000倍来研究
在大银幕上变一个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活人来,是业界都不想碰的难度。李安也承认,“这是特效里最难的一道难关,这次花钱、花功夫、花心思。”更爆料Junior非常贵,比威尔史密斯还要贵个两三倍,称得上是“好莱坞身价最贵男演员”了。
发布会现场,李安透露,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用特效做了老虎之后,就萌生了创造“人”的想法。而为了让数字化人物Junior看起来更真实,李安不仅把威尔年轻时的影像都看了一遍,更把威尔的脸放大6000倍仔细研究,每一个细节都熟记于心,这也让李安自信地表示,“对他的脸,我比他妈妈还要了解。”
制作过程很难,而威尔演得也不容易。据悉,Junior是基于动作捕捉技术再来制作的,这就需要威尔从头到尾演一遍Junior。李安导演也忍不住感慨角色演绎的难度,“不是通过你讲的话,而是通过眼神,把成熟感剔除掉,留下纯真感。”一边说一边请威尔现场示范。而威尔形象生动的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现场气氛十分欢乐。
“最难把握的是要演出两个人的眼神”
早在2013年,威尔•史密斯就隔空喊话李安要求合作,多年追星梦终于成真。
这次两人究竟是如何合作起来的呢?现场,威尔•史密斯透露李安导演一个电话就搞定了他,“李安打给我,电话里我还没听要演什么,就说了Yes,Yes!”
一旁的李安也表示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非常好,直言“他不仅是一个出色的演员,更是一个大明星,愿意这样无条件地投入进来,让我非常感动。”
《双子杀手》可以说是威尔•史密斯从影以来最有挑战的一次表演,他要同时演两个不同年龄的自己,一个是成熟稳重的中年男人,一个是青涩的毛头小子。威尔表示,这次最难的就是要演出两个人不同的眼神,“经历不同的人,眼神是不同的,要如何用眼神传递出懵懵懂懂的状态,这个最难把握。”
2019《双子杀手》观看体会
“和李安导演拍戏是我一生的愿望,很高兴和他一起来到中国!”昨晚,李安最新电影《双子杀手》在上海举办中国首映礼,主演威尔·史密斯不仅特意学习了几句中文和大家打招呼,还现场上起了表演课,示范如何在一部戏里同时出演23岁和51岁的自己。
作为李安时隔三年的回归之作,电影《双子杀手》一直备受关注。该片讲述了威尔·史密斯饰演的国防情报局特工,准备退休之际意外遭遇一名神秘杀手的追杀,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名杀手“小克”竟是年轻了20多岁的自己,一场“我与我”的激烈博弈旋即展开。影片中,年轻版威尔·史密斯并不是借助特效化妆来完成的,而是完全由电脑特效创造的数字化人物。现场,李安透露,其实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用特效做了老虎之后,就萌生了创造“人”的想法。而威尔·史密斯在进组八个月后才第一次在电脑上看到了23岁的自己,“当时我也吓了一跳,太不可思议了!”
用电脑制作出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大明星来,还要让所有观众信以为真,这背后的难度相当之大。“这个角色比威尔本人的片酬要贵两三倍,而且麻烦很多。”李安透露,这个过程不但花钱、花功夫,还要花心血,自己带着几百名好莱坞最顶尖的特效师,不眠不休地努力了两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为了让“小克”看起来更真实,李安把威尔·史密斯年轻时的照片和影像资料都看了一遍,“因为我是放大6000倍看的,所以我对他的脸可能比他亲生母亲还要熟悉”。
23岁和51岁的自己,究竟该如何表演?威尔·史密斯一时兴起,在首映礼现场给大家做起了示范,分别表演了年轻人和中年人走路时的不同姿态和神情,赢得现场观众拍手叫好。
其实,早在2013年,威尔·史密斯就曾隔空喊话李安求合作。巧的是,今年分别是李安和威尔·史密斯从影三十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两人在《双子杀手》中终于携手,可以说是相当有缘。威尔·史密斯笑称:“这个世界上有几个导演,当你接到他们的电话时,不用问问题,就应该马上说可以。”因此,当他接到李安导演的邀约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当然,这背后的“代价”也不小,《双子杀手》可以说是威尔·史密斯从影以来最累、最难的一次表演,他不仅要同时演两个不同年龄、不同状态的自己,还有很多“自己打自己”的动作戏,对体能和心理的挑战都很大。然而,为了偶像,威尔·史密斯也彻底豁出去了,拼命卖力的表演让李安表示很感动,“他不仅是一个出色的演员,更是一个大明星,愿意这样无条件地投入进来,非常不容易。”
2019《双子杀手》观看影评
国庆档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仍在热映,本周多部热门“引进片”即将到来,为电影市场注入新鲜活力。
其中,由派拉蒙出品、李安执导的《双子杀手》,以及迪士尼出品的《沉睡魔咒2》,日本批片动画《航海王:狂热行动》将在10月18日同时公映,再掀十月小高潮。
相较于其他两部影片,《双子杀手》的宣传更显高调,毕竟李安导演时隔三年的最新力作,三十年导演生涯中的第14部电影,已经有了相当强的号召力。
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及《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相同的是,李安继续忙碌在“开创前沿电影技术”的第一线。
《双子杀手》中三大技术核心“数字人物、高帧速率、3D”有机融合和包装,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全新观影体验。影片在依旧拥有120帧、4K、 3D等版本之外,《双子杀手》同时还是世界首部“CINITY”电影。
用通俗的话来说,“CINITY”电影可以将导演在监视器里面看到的画面最大限度的还原到大银幕上。该技术同样引发海内外多方关注,让影片还在拍摄阶段,就以吊足影迷胃口。
但临近中国上映之时,《双子杀手》的北美负面口碑也随之跳跃眼前。李安电影技术的革新的同时,电影故事本身是否被忽视?“HFR(高帧速率)电影”的发展,已经喧宾夺主影响内容的论调再次被广泛提起。
回顾李安导演“电影技术革新的七年”,是挣扎和收获并存。
“CINITY”版本下,北美口碑的崩塌?
10月12日,《双子杀手》在京举行国内首场点映,该点映场次就是采用“华夏电影”推出的高格式电影放映系统“CINITY影院系统放映”。不出意料,现场观众大呼全新电影技术带来的观影视觉震撼,可与此同时,影片内容本身的负面口碑也随之散播开。
10月13日,《双子杀手》豆瓣评分开局仅有7.1。其中,四星用户占据最高的40.6%,三星用户达35.6%。虽然在及格线以上,但7.1分已是李安所有作品中倒数第二低评分,仅次于《绿巨人》的6.7分。
评论中,多的是对李安导演探索前沿电影技术以及作为电影艺术者的致敬和钦佩;但关于影片《双子杀手》,其本身剧情故事、内容创作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
不仅国内,早一个星期前《双子杀手》在北美电影论坛遭遇了更严厉的质疑。烂番茄仅26%新鲜度,IMDB5.6分,Metacritic评分39,单纯从评分来看已经属于“烂片范畴”。
《双子杀手》中,李安再次用3D数字格式进行了第二次高帧率(HFR)拍摄。这部电影在10月11日率先登陆北美院线,截至发稿,北美票房750万美元,全球票房1500万美元。对于一部投资1.38亿美元的影片来说,票房成绩并不能让人满意。
北美许多影评人并不看好这部电影,他们甚至公开呼吁这位导演放弃他对“新型电影”不切实际的追求。
在北美李安的批评者们搞不懂,为什么创作了《卧虎藏龙》这样的武侠诗意电影,并在《断背山》中捕捉希斯·莱杰饰演的牛仔痛苦渴望的电影创作者,“抛弃”了传统电影每秒24帧的魔力,换成了HFR电影那令人分心的超真实画面。
好莱坞报道者评论:把大明星们召集起来的结果却令人失望,薄弱的剧本和高概念情节只是被视觉奇观糅合在一起而已。
事实上,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休息》开创120针帧版本时,李安导演的“电影技术探索之道”,其舆论已经分为两派,有很大一部分人质疑“120帧技术”有喧宾夺主之嫌。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北美票房仅有170万美元,评论也陷入谷底,最终凭借中国市场对电影内容本身的喜爱,贡献了2300万美元票房。让整体票房勉强达到3000万美元。
如今,《双子杀手》在中国市场恐也将遭遇负面口碑的发酵,那么集中在李安导演身上的“电影技术”之殇,是否会再次被放大?
李安导演在10月12日的映后交流说:“我还有很多好奇心需要满足,很多疑问需要解答,我想为其他的同业尤其是年轻的电影工作者创作一个新的可能性。”
但正如北美业界所说的那样:“李安对电影技术的兴趣很有可能会把他整个吞噬下去。”
从少年派到比利林恩再看双子杀手,李安电影技术探索的七年
上世纪90年代初,李安先后执导了“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以此开启了自己波澜壮阔的导演生涯。
1995年,李安导演重新创作了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获得柏林金熊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成功进入好莱坞。
随后,李安导演先后创作了1997年的《冰雪风暴》、1999年的《与魔鬼同行》、2000年的《卧虎藏龙》、2003年的《绿巨人》、2005年的《断背山》和2007年的《色·戒》等众多经典影片,先后囊括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威尼斯金狮奖,成为世界级电影大师。
但在2012年李安导演将扬·马特尔热门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这部被誉为不可能翻拍成电影的著作搬上大银幕之后,李安导演发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对数字和3D技术的运用为他带来了新的创作激情,至此影响了他后续七年的创作。
在2012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李安第一次“被迫”使用数字技术拍摄,尽管当时他想尝试3D技术,但在当时3D技术方面有很多点让他困扰。他经常为图像信息的缺乏和每秒24帧的频闪而感到沮丧,这使得他很难看到画面的深度。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创作过程中,李安导演敏锐地意识到电影镜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感知深度。
为了弥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图像显示上的不足,李安曾在采访时说他有时会有意限制3D电影的“深度”,并表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这是第一次,他不确定如何构图来唤起他想要的情感。
但是这种不熟悉感激起了他的兴趣,特别是当他看到3D的清晰细节和深度,以及更高的帧率时。这是他第一次开始考虑数字电影制作的潜力,并希望将其延续到他的最新作品中。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全球获得6.09亿美元票房,口碑上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并为李安摘得第二个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奖杯。这部被誉为不可能完成的电影,却在李安手中获得了评论界和商业上的成功。
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于10月14日在纽约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影片以120帧/4K/3D规格在RealD终极银幕上放映。
这部被李安导演谦虚的称作是“实验电影”,实现了电影制作上的革命性创新,成为世界首部以每秒120帧拍摄的电影,为影迷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真实感强烈的观影体验。
遗憾的是,在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全世界将只有大约6家影院会放映120帧技术规格的银幕。其中包括北美的的两家院线,国内两家院线(北京博纳悠唐影城+上海SFC上海影城)。由于影院硬件受限,绝大多数观众都未能接触到120帧的真正魅力。
更遗憾的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北美遭遇口碑票房双滑铁卢。北美票房仅170万美元,全球票房3000万美元,烂番茄新鲜度仅有44%。抛开电影本身内容不谈,北美观众甚至对“HFR(高帧速率)电影”很反感。
李安曾在采访时说,他知道这种强烈的反对来自哪里,HFR电影制作可能看起来会有些令人不适,让人不舒服,但这正是他想要解决的问题。
就像他经常对他的“双子杀手”团队重复的那样,“没有糟糕的媒体,只有糟糕的艺术家。”
基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北美的失利,李安导演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否通过超真实的图像来表达超凡脱俗的概念。
北美媒体也曾总结过“HFR电影”遇冷的原因,额外的细节,超真实的画面有时候会阻碍观众的注意焦点。从而影响整个观影体验,尤其是这个故事还并不让你喜欢。
而到了《双子杀手》,就目前口碑评价,很难说相较前作会有很大改善,即使北美票房有所突破的达到了750万美元以上,但口碑却又跌入更深的谷底。面对《双子杀手》和“HFR(高帧速率)电影”的技术革新,无法逃避的还是市场原因。
“在一天结束的时候,你必须要问,观众愿意为这种体验付更多的钱吗,因为它是如此的前沿?”一位北美院线经理接受采访时说道,“李安以很高帧率拍摄《双子杀手》,是一部令人震惊的技术成就,但它讲述了一个并不讨喜的故事,我认为它还没有上升单靠技术就能让观众买单到那个水平。”
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的资深媒体分析师保罗·德加拉伯迪安接受采访时说:“单以技术的进步成为票房吸引力总是很难的。”,“影院老板想要的是票房高的电影。我认为没有人会把看电影的决定建立在任何特定的技术上。是电影技术吸引了他们,还是‘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
值得关注的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失利,也导致北美和全球的电影产业对“HFR(高帧速率)电影”未有广泛开发。也未带动“HFR(高帧速率)电影”的整体提升。实际上如今在北美可以播放120帧的院线还很有限。
据报道,到了《双子杀手》在美国还是仅有14家影院能以李安导演最希望的方式,每秒120帧的速度放映这部电影,这些影院都由AMC运营。如此来看,要让全球观众短时间接受每秒120帧的高帧速率电影体验是很困难的,无论是观影体验以及背后需要额外支付的费用。
此外,每部“HFR(高帧速率)电影”的制作费用也相当高额。《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投资4000万美元,《双子杀手》投资1.38亿美元。而回报却微乎其微,前者全球票房只有3000万美元,后者在现有的势能下也很难实现收回成本。
这个局面也让李安导演颇为头痛,尽管他还希望继续制作120帧电影,但他也无奈表示:“只要有人投资,我就继续拍,当然没有它不卖座,没有人再投,我也没有办法。”
不过,尽管围绕着这部电影有很多负面的讨论,但在北美和国内依旧有对李安的“电影技术革新”精神表示敬佩和赞许。
北美影片人认为尽管存在缺陷,但《双子杀手》还是比李安的第一部HFR 3D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技术上进了一大步,表明他正在朝着他所说的“数字电影的前景”迈进。“他还没到那个程度——但他的旅程中有一种真实值得更多的尊重。”
目前,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双子杀手》已经获得692.2万预售票房,累计想看人数达到40万人次,排片占比位列同期最高的51.1%。对于这部李安导演潜心探索电影技术革新的作品,国内观众还是表达出了强烈期待。
李安导演说“当你体验这个电影(《双子杀手》)的时候,就开启了完全不同的观影体验,你本身进去体验的时候,那是另外一个世界,这是属于数码应该做的事情。”
“电影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一百多年来,一个接一个的天才,一个接一个的工匠,多年来汲取观众的反馈,它变得非常复杂。”“我只是相信,数字世界有一种非常不同的美,一种梦幻般的美。我正在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