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观后感 >

2019《双子杀手》最新观后感影评5篇_看《双子杀手》有感5篇

时间: 庄宇21208 分享

  《双子杀手》讲述了政府特工亨利正准备退休,却发现自己被一个年轻杀手追杀,而这个人竟是比现在的自己年轻25岁的克隆体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双子杀手》最新观后感影评5篇_看《双子杀手》有感5篇

  2019《双子杀手》观后感

 

 3年前,也是10月,《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宣传期,我采访过李安。我当面听他说过,“如果一场戏要求你不好意思,他需要每一个毛孔都流露出害羞,这是藏不住的”。我因此和他一样,对120帧电影拥有了信仰。那时,我在关于他的报道里写过,“到这个月底,李安就62岁了。他现在最怕的是,这个世界下一部120帧电影,就是他的下一部电影,‘再下一部,还是我的’。”——事实上,他最怕的事情发生了。

  剧情片大师李安接手《双子杀手》这样的类型片,始终让人困惑。甚至他的某些影迷,也因此产生了被抛弃之感。是追求新技术比讲什么故事还重要了吗?这种故事不是谁来拍都可以吗?那个以复杂情感令人着迷的李安呢?他怎么会放弃那样的表达,选择一个简单的故事?

  几天前我看完了这部《双子杀手》,试图以一个观众的身份,来回答自己的疑惑。

  1

  《双子杀手》当然算不上李安的第一档作品——相信即便是最狂热的李安粉丝,都不会否认这件事。上一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虽然也没有取得全垒打级别的胜利,但它仍然是一部李安色彩浓厚的作品。3年后,男主角那双泪汪汪的蓝眼睛,回想起来仍然有让人心碎的能量。“中场战事”这个词在各个场合被使用,PTSD的缩写也实现了全民普及——这是一部成功电影才配拥有的“后遗症”,它参与到人们的日常中,具有生命力,成为这个活着的世界中的一员。

  但《双子杀手》在李安电影中的历史地位,或许要和《绿巨人浩克》做一番对比——一部是李安拍的漫威电影,另一部是李安拍的动作片。剧情很简单,简单到无所谓剧透不剧透:美国国情局探员亨利退休后,遭到来自前单位的追杀。杀手是他的克隆体。而他和他的克隆体并肩作战反杀回去时,一个更年轻的克隆体出现在他们面前,死于他的枪下。

  没有悬念,每个转折都能被稍微有点阅片量的观众猜到。就像李安在北京媒体见面会上说的那样——当现场主持人、复星影视集团CEO张昭表示,“这是一种新的电影,也是一种新的讲故事的方式”时,李安立刻进行了老老实实的否认:“这个电影我没有尝试到新的讲故事”,“因为它很贵,我还是用很老套的讲述方式,用动作片的方式把它讲出来”。

  李安拍过的电影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他瞄准一个故事,心心念念要拍的,比如《卧虎藏龙》《色·戒》;另一种是接受一个offer,比如《理智与情感》《断背山》《少年派》《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当李安叫做Ang Lee的时候,绝大多数是一个雇员的身份,固然拥有一定的挑选权,但同时也需要被挑选,然后用成绩来为下一次的选择权争取更大空间。

  《双子杀手》不是传统的李安式的故事,这个项目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北美票房和口碑双失利之后来到。类型片+大明星,是一个赢面比较大的项目的标准配置。而李安想要继续他的“120帧之旅”,也需要一个大项目,因为只有大项目才有大投资。他承认一开始“这个故事并不吸引我”,不过,这里面也有他感兴趣的元素,“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纪一起演戏,可以讲我过去没办法讲的故事”。

  而演员只能是威尔·史密斯。以李安的话说,“这么贵的动作片需要一个大明星,然后要做二十几年前的样子,大家要很熟悉,看起来很有趣味,也能够回忆过去。也就是一个人能够红三十年,还能做动作片,而且对我来讲,还要是一个好演员的,大概就两三个吧,不出一个巴掌。”

  所以,当51岁的亨利和自己的克隆体——23岁的小克,一起揭开第二个克隆人面具的时候——面具下的那张脸更年轻,那张脸上的表情,仍然是李安对世界的感受。有不知所措的纯真、安静,又茫然、懵懂。他什么也没说,像不知道自己是谁一样。

  他就带着那样一个表情,看着世界,然后死去。

  那一刻,我想起李安在3年前采访中对我说的,之所以要用120帧来拍电影,是因为在这个格式下,人脸前所未有地清晰。“人的脸比千军万马好看,比动作好看,比科幻好看。动作看不清没什么了不起。而我们花了一辈子在读人的脸上,眼睛只是一个镜头,我们说用心看不是用眼睛看,我们的心是怎样一个活动方式?我们可以感受到别人的感受,他不需要演,你就能知道他内里的感觉”。

  我仍然被打动。

  2

  熟悉李安的人知道,他心心念念想拍的那部电影叫做《马尼拉之战》,是关于拳王阿里的。

  1975年9月30号,阿里与弗雷泽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了两人“三番赛”里的最后一场。比赛的惨烈程度,足以让它成为拳击行业的史诗。两人体力完全透支,阿里感受到全身像火烧一样的疼痛难忍,而弗雷泽几乎失去了视力。第十五回合的开场铃声响起,阿里站了起来,装出一副斗志昂扬的模样。弗雷泽信心被击垮,接受教练的劝说,放弃了比赛。几秒钟后,阿里晕倒在台上。

  那场比赛后,阿里对弗雷泽一直保持着“人生赢家”式的攻击,甚至将对方比喻成“大猩猩”,直到1991年的自传里,阿里才为此郑重道歉。而弗雷泽几乎到死前才原谅阿里。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来自中产家庭,生性活泼,一个出身北卡罗莱纳州的农民家庭。两人的故事里有友谊,有金钱,有珍重,有欺骗,有恨意,也有原谅。人生漫长,但总有一些时刻,坚硬、冰冷、像一块石头般难以消化,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在我看过的李安采访里,他没有仔细谈起打算如何改编这段拳击史。倒是从媒体上能拼凑出他是如何心心念念却又求之不得的——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这部电影的计划就出现在李安的采访里。那是2013年的事情了,因为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一时成为好莱坞的香饽饽,一度传出电影《埃及艳后》《上帝与国王》《侦探科杰克》都在与他接触的消息。而他却打算和环球影业合作一部拳击题材的电影,但随后就传出资金问题。2016年6月,阿里去世,这部电影再次看到了希望,项目转到Studio 8公司手里。2016年年底,博纳总裁于冬甚至还在公开场合宣布,《马尼拉之战》2017年下半年将启动拍摄,阿里影业也将参与投资……然而结局如你所见,依然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2019年,李安提到这部电影时说,“ 我还在筹钱,《马尼拉之战》是我的梦想之作,故事特别棒,但很难拍成。”

  6年了。还是那么难。李安自己也困惑,“现在就我一个人这么拍,到底是有什么问题啊?是我有问题,还是这个世界有问题?”难,无处不在,从大到小,“放映也没有,摄影机也不对,怎么调焦距都不会,工作人员也不会做。”而要去研究这些,都要算进电影的成本里面。李安也深知,这归根结底是一门生意,“电影不是说像画画,你爱怎么弄就怎么弄,或者像写一个小说,只要几个人喜欢就行了。”

  所以当他面对“下一部还会是120帧吗”这个提问的时候,也只能自嘲说,“如果还有人投资的话”。

  或许你可以把《双子杀手》当成一次练习——如果要拍小小拳击台上14个回合的残酷比赛,需要展现的不仅是动作的刺激,还要看到每一次出拳背后,心理和生理上的博弈——那么,你最终要看到的,还是“脸”,还是人。

  那么,《双子杀手》里威尔·史密斯与自己年轻版的克隆人在地底下的近战搏杀,对李安便是一次真正的训练。这是一次打斗,也是一次规劝。镜头不仅要表现动作,还要表现双方的心态:一方带着人生所有的经验,渴望说服对方,压制对方;另外一方,有年轻的好胜心,同样还有那么年轻的委屈,世界崩溃以后还要强装的稳定。这也是李安认为的120帧的优势,“过去24格的时候会闪跳,而且没有临场感,因为是间隔的,是平面里面去塑造空间。闪跳得很厉害,所以看不到表情。表情看不到了,思路就看不到。”

  《双子杀手》还为李安提供了另外一种前所未有的训练,依然有关“读脸”。在两年的后期时间里,为了让51岁的威尔·史密斯重回20岁,他一帧一帧研究了他的表情。“以前我是用演员来做实验,这么刺激他,看看能够看到什么东西。现在我还能带领着500个人,花了一年时间,一粒一粒地这么研究进去。不但研究他的形态、表演、心情,我还可以研究时间在人身上做了什么东西。对于我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可贵的经验。”

  这是在梦想实现之前,兢兢业业磨炼技艺的李安。虽然此刻的他,也无法知道下次机会能不能到来。

  3

  近十年,这个世界改变了很多。

  见面会上,李安提到中国的电影市场,“我觉得中国观众对电影还是很热心。电影看了一百多年,影视这个样子演了很多年,其实很多东西已经僵化了、制式化了。我觉得,全世界很多地方的观众好像都有种疲惫,像美国就有一种疲惫的感觉。我觉得反而这边,大家对看电影这件事好像还挺带劲的,所以我觉得充满了希望。”

  时刻以好莱坞为目标的中国电影市场用户,可能会对这通表扬感觉意外——是吗?我们是让人感觉到希望的观众吗?但细想一下,似乎确实如此。

  要知道,在北美市场,威尔·史密斯已经不是市场灵药了。十年前,他的片子几乎部部卖座,无论动作片也好,科幻片也好,爱情片也好,文艺片也好,喜剧片也好,人们就是爱看他。但这十年来,他的名字已经不再是票房保证——这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挑选剧本的问题,更重要的,如今明星的号召力大大低于类型片的号召力,票房榜上几乎都是大IP电影,迪士尼越来越强大,超级英雄类影片占2018年美国总票房收入的25%。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才投身于Netflix这样的流媒体平台。

  电影确实陷入一种僵局,也确实不再那么重要。在这个背景下,或许更能理解即便李安这样的成名导演,想在美国拍一部心心念念的电影,为何六年不成。

  李安不再愿意回到24帧的世界了。120帧才是他的“美丽新世界”。“我知道前面会很辛苦。凭良心说,我做到现在可以颐养天年,可以好好过几年日子,慢慢地慢下来。可是我觉得,对于我自己来讲有很多的好奇心需要去满足,因为我相信电影,现在电影看得不是那么回事,很多疑问我需要解答,我要为我自己。”

  说到底,那种“好奇心”其实很简单。一个把电影当做信仰的人,看到抵达更远地方的可能性,他是无论如何都要去看看的——像模像样地走着去,兴奋不已地跑着去,甚至,狼狈不堪地爬着去——总是,他是要去的,哪怕需要付出在这个行业积累的所有信誉。在他看见那个可能性之后,能阻止他的只有钱这件事。

  好在,中国始终是李安的道场。这里不仅作为票房市场而存在,也是投资的来源地,最重要的是,这里还能供奉信仰。当观众提出“李安你什么时候拍华语电影”时,全场一片掌声。李安回答,“在酝酿中”“在写剧本”,全场气氛更加热烈起来——这里为李安付出的情感,急需要得到同样热情的回应。

  2019《双子杀手》观看有感

 

 《双子杀手》将于10月18日上映,在上海举办了声势浩大的中国新闻发布会,导演李安、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和主演威尔·史密斯近日到上海出席发布会。特效的年轻威尔·史密斯Junior也以特殊方式来到了现场。这是李安在电影中通过特效创造的数字化人物,称得上“好莱坞身价最贵的男演员”,“可能比威尔本人还要贵个两三倍吧。”李安笑说。

  《双子杀手》中,威尔扮演的特工亨利即将退休之际,遭到一名神秘杀手追杀。亨利发现这个杀手居然是年轻版的自己Junior。威尔本人是1968年生的,如今已经51岁,他在《双子杀手》中要演年过50的亨利,又要演23岁的Junior。当然,“返老还童”的Junior,李安是用特效制作出来的。

  李安透露,自己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用特效做了老虎之后,就萌生了创造“人”的想法。而为了让Junior看起来更真实,李安不仅把威尔年轻时的影像都看了一遍,更把威尔的脸放大6000倍细细研究,每一个细节都熟记于心,这也让李安自信表示,“对他的脸,我比他妈妈还要了解。”而第一次见到Junior的威尔,更坦言被Junior这个特效人的真实吓到了,“完全是震撼又吃惊的心情。”

  制作过程很难,而威尔演得也不容易。据悉,Junior是基于动作捕捉技术再来制作的,这就需要威尔从头到尾演一遍Junior。作为一个过来人,要再回过头去演懵懂的年轻人,难度之大让李安导演也忍不住感慨,“这个不是通过你讲的话,而是通过眼神,要把成熟感剔除掉,要留下纯真感。”威尔也表示要演出纯真感很难,他在现场还示范了老年人和青年人走路姿势的不同,但被要求用眼神示范如何演纯真少年时,威尔则表示,“大家还是去看《双子杀手》吧,我不示范了,太难了。”

  李安和威尔究竟是如何合作上的呢?现场威尔透露李安导演一个电话就搞定了他,“李安打给我,电话里我还没听要演什么,就说了yes!yes!“更表示,这世界上有一些导演,你不需要任何原因,冲着他的名字就要答应。

  李安则说威尔太谦虚了,“像威尔这种级别的好莱坞巨星,要找他合作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但他这样一位大明星,愿意这么无条件投入这部电影,让我非常感动。”

  2019《双子杀手》观看心得

  由李安执导,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双子杀手》即将于10月18日全国公映。《双子杀手》不同于以往的影片,是以每秒120帧,4K与3D的格式拍摄,此种高格式对拍摄、后期制作与放映技术均形成一定的挑战。

  其实,李安的上一部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采用4K/3D/120帧的拍摄方式。由于拍摄方式过于先进,全球仅有5家影院可以放映4K/3D/120帧的影片。这次《双子杀手》,成都终于可以放映该版本的影片了。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万达院线获悉:四川首个CINITY影厅将登陆成都万达影城(财富又一城店),本月18日起,该影城可以放映4K/3D/120帧版本的《双子杀手》。

  李安曾表示,“我认为这对行业和电影观众都非常关键,这能最大可能的给他们提供最佳的观影体验,高帧率(120帧)是这个体验中重要的一部分。”

  120帧到底是什么?在电影画面里,一幅静止的图像被称为“帧”。24帧/秒以上的画面频率则被统称为高帧率FPS。目前国际通用的电影拍摄技术是“24帧/秒”,即每一秒的影像相当于由24张连续拍摄的画面组合而成。这个标准符合人类“视觉暂留现象”。

  也就是说当画面在快速运动时,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仍能继续保留影像较短的一段时间。所以人们不会感觉到自己是在1秒内看了24张图片,而是看到了一个流畅完整的电影影像。而电影播放时,每一帧的画面都存在帧与帧之间的动态模糊,如果你暂停了画面内容正在高速移动(例如体育竞技)的电影时,就能一眼看穿电影画面的模糊和“拖影”现象。

  《双子杀手》中的年轻版威尔·史密斯Junior,是李安用特效创造的数字化真人。虽然此前预告发布时,他的逼真程度就令大家震撼,但当真正在120帧大银幕上看到,还是让观众忍不住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叹,“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完全看不出他是用了特效,太真实了,连脸上的血管和毛孔都能看清。”

  2019《双子杀手》观看体会

  “我知道我会被打倒,但我还要站起来,继续战斗。”

  “我没有疯”。

  3年前,纽约电影节上李安携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登场,开口的第一句话震惊四座。

  在许多人看来,李安确实疯了,大胆的不可理喻。

  3D、4K、120帧,

  电影届从来没有人敢于尝试用如此高规格的影像技术拍摄电影。

  一不小心,结局可能就是惊喜变惊吓。

  事实上,票房结果确实够惊吓。两度拿下奥斯卡金像奖的李安交出一份远低于预期的答卷。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北美票房仅170万美金,最终靠国际市场勉强收回投资成本。

  李安被这样的票房结果狠狠击倒。

  沉寂3年后,李安携新片归来。这次他学聪明了吗?

  《双子杀手》,

  3D、4K、120帧,

  电影史上第一次荧幕‘造人’。

  这次,李安更加疯狂。

  好莱坞巨星Will Smith饰演主角,金牌制作人Jerry Bruckheimer加盟,派拉蒙发行,阿里影业、复兴影业...投资。

  李安背负着沉甸甸的信任。

  3D、4K、120帧

  当年一部《阿凡达》开创了3D电影的辉煌时代,李安一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以致于无论什么电影都要套一套3D概念。

  3D电影的泛滥很快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头晕目眩、光线昏暗、眼镜笨拙、票价昂贵... 汹涌而来的差评令3D电影不断遇冷。

  电影院停止投资3D巨幕,导演远离3D巨坑,一时间,3D电影成为众人避之不及的概念。

  哪怕是我们最近看到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和复仇者联盟:奥创时代,都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3D。他们都是以2D技术拍摄,后期制作才转成3D的。

  李安的心中有一颗种子。

  “2D电影就像墙上的一幅画,不是真的。但是3D电影太生动了,以致于你的大脑会不自觉的相信发生在面前的一切是真的。”

  这才是电影技术的真正革新。

  李安认为,3D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是技术本身的错误,而是方法不对路。

  “用2D的理念拍摄3D电影。”怎么能成功?全新的技术理念需要从灯光到拍摄角度到服化道的全面革新。

  李安将自己视为3D技术革命的坚定践行者,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开始,他引入了3D、4K、120帧的最高拍摄标准。

  而目前从影院到电影制作常见的规格还停留在2K、24帧。

  3D,容易理解,就是我们常见的3D效果。

  4K,也不难搞懂,指影像的分辨率即清晰度,目前4K电视的渗透率已经高达70%,8K电视正在缓慢取代4K。

  120帧,则意味着电影每秒的画面数量是120帧。

  3D+4K+120帧,炸了!

  电影的清晰度将提高4倍,流畅度将翻5倍。布景中的一切细节将清晰可见,演员的一抬眸、一挑眉任何微妙变化将纤毫毕现。

  电影将呈现出天壤之别的效果。

  比如拍摄高速运动的摩托车,原来靠各种特效叠才能制造出‘高速运动’感,因为直接拍摄,24帧的画面会糊。而120帧,李安可以直接拍摄出清晰的‘高速运动’画面。

  捕捉到演员的每个眼神和微表情,看穿他、读懂他。演员甚至都不能化妆,超高的清晰度将让那层薄薄的妆容像敷在脸上的一层假面。

  是的,这就是《双子杀手》的第一个野心,从视觉上震撼你。

  电影史上第一次荧幕‘造人’

  这还不算完,虽然3D、4K、120帧够先进,但荧幕上已经留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样的作品。

  《双子杀手》的第二个野心,是靠数据制造一个只活在屏幕上彻头彻尾的假人。

  其实《双子杀手》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

  故事的主角杀手Henry Brogan意外遭到一名神秘杀手的追杀,令人费解的是这名神秘杀手竟可以预测Henry Brogan的一举一动,在争斗中谜团逐渐解开,这名神秘杀手竟是Henry本人的克隆体!

  两个自我之间的争斗,激烈刺激的打斗场面,构成这部科幻动作片的内核。

  但这部剧本已在好莱坞流传了20年之久,一直没有导演敢于挑战,最大的难题在于技术。

  一个演员分饰两角,面对从51岁到23岁的年龄跨度,不仅要在外形转换上做到天衣无缝,也要在情感切换上毫无违和。

  常用的技术手段,不管是化妆还是电脑特效抹去皱纹,似乎都无法使这部动作片拍出最佳效果。

  直到这部剧本来到李安手中,一锤定音,只有从白纸开始,塑造一个彻头彻尾的假人,才能‘骗’过精明的观众。

  要知道今年夏天上映的《狮子王》遭遇滑铁卢就是因为全片动物皆是CGI特效构造,辛巴到是够仿真,真实到成了面瘫!

  本该是含情脉脉的对视,现在却...本该是含情脉脉的对视,现在却...

  一度被调侃,这不是《狮子王》,而是一出《动物世界》...

  构造仿真人的难度可想而知,单看人的面部,就有44块肌肉,无数种表情。并且在纤毫毕现的120帧摄像头下,仿真人真的能扛过去吗?

  李安再次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特效制作者Bill Westenhofer合作,加上500名视觉特效师,花了整整两年,打造出一个23岁的Will Smith。

  Bill Westenhofer戏称自己的工作为:“从悬崖边一跃而下,手里只有绳子和一块布,在极速坠落中编织一个降落伞。”

  他的形容没错,整个特效团队解构了Will Smith的每个身体部位,细致到每一寸肌肤。

  他们回顾了Will Smith早期所有角色,电视剧The Fresh Prince of Bel-Air、《六度分离》、《绝地战警》、《独立日》...

  他们花费数月时间研究人体反应机制,比如当人们眨眼时,或者面部肌肉运动时,眼睛中的液体应该呈现什么状态。当人们皱眉时,血液循环回额头需要花多长时间...

  最后特效团队划分成不同的组,专门研究牙齿的,专门研究嘴唇运动的,专门研究皮肤毛孔和细纹的,专门研究皮肤颜色和光泽度的...他们还花了很长时间研究Will Smith的眼睛,细致到巩膜、角膜、脉络膜。

  需要做的工作远不止这些,他们还要模拟肌肉运动、血液循环、呼吸频率...

  李安说“有些人说这是技术,但事实上这就是艺术。”“我们模仿的是上帝造人的过程。创造一个鲜活真实,看起来有自己思想的真人。”

  Bill Westenhofer自嘲“上帝造人花了130亿年,而我们只有两年。”

  开创电影新时代

  从任何角度看,这部电影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Jerry Bruckheimer 好莱坞金牌制作人和李安有着同样的信念,《双子杀手》所能引起的技术革命,重要性不亚于电影从黑白时代到彩色时代的转变。

  但市场并没有给予相应的反馈,目前烂番茄新鲜度只有24%。上映5天,北美票房仅收获2000万美金,北美以外地区5000万美金票房。

  但现实情况是,北美暂无一家影院的技术设备可以按照4K、120帧的规格播放《双子杀手》。

  最理想的状态是3D、2K、120帧,而全美仅有14家影院能做到。

  也就是说大部分观众只能在普通影院,将《双子杀手》当做一部普通电影来看。这部电影真正的视觉效果、魅力所在,多数人根本没有机会体会。

  梦想照进现实,目前市面上按照4K、120帧的最高规格拍摄的电影罕见,电影院没有动力投资更换设备。

  这给电影技术革新增加了巨大的难度。

  那李安为什么还要坚持孤独的走在这条推动电影技术革新的路上?

  1995年,李安第一次踏入好莱坞,那时整个好莱坞就没几个亚裔导演。

  一个外来者,操着不够溜英语,李安却拍摄了一部原汁原味的英国片,改编自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小说的电影《理智与情感》,大受好评。

  2000年,他拍摄了《卧虎藏龙》,成为美国历史上票房最高的外语片,拿下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一次意想不到的成功。

  2005年,跟主流文化截然相背的《断背山》让他成为奥斯卡最佳导演。

  又是非主流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挑战。

  李安,好像从来就没循规蹈矩过,好像一直在无视传统和规则。他的反骨隐藏在一部部作品中。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在怀疑,是我疯了吗?是只有我才能看见未来吗?但我肯定没疯。现在的3D,(相比成熟的2D),就像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你要放足够的耐心让这个婴儿长大。”

  “我的梦想是,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的导演看到可行性,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一起产生改变。”这将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人们将回归电影院,因为这种观影体验是家庭影院无法复制的。

  “我知道我会被打倒,但我还要站起来继续战斗。”

  因为“我在为下一代的电影人探路。”

  这个时代,像李安这样敢于甩掉一切光环和包袱,向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奔跑,不计后果,甘于做傻事的人已经不多了。

  2019《双子杀手》观看影评

  电影《双子杀手》讲述了特工亨利(威尔·史密斯 饰)正准备退休,却发现自己被一个年轻杀手追杀,而这个人竟是比现在的自己年轻25岁的克隆体的故事。

  继上一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65岁的李安除了痴迷于刻画人性外,又迷上了技术。《双子杀手》用120帧+3D技术拍摄,此外,电影中的年轻版威尔·史密斯,是李安用特效创造的数字化真人。

  为什么坚持这样的创作?又为何选择讲这样一个故事?近日,李安现身北京,与媒体展开了交流。

  为什么使用120帧技术?

  这是一部电影。

  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这是一部由李安执导、威尔·史密斯出演的好看的电影。

  如果要简单解释高帧技术,就和句子一样,拥有更多的细节描述。这个技术让李安体验到了一种属于数码电影的新鲜美感,也给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看到了电影更多的可能性。

  从影数十年,李安拿过三次奥斯卡奖,是国际上当之无愧的一线导演。但他仍然像刚入门的时候一样,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电影是什么?

  “我觉得电影最大的魅力是‘看’,电影说穿了就是声光效果,不是戏剧,也不是讲哲学。”李安说自己很喜欢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我以前年轻十几岁的时候看也看不懂,我现在也不见得看得懂”。

  高帧+3D摄制方式拍动作电影,这是别的导演从来没有尝试过的。虽然被不少影评人认为又一次引领了电影史的新革命,但李安却表示自己心情一直很忐忑,“经常在想,为什么现在就我一个人这样拍,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那为什么顶着巨大压力还要去尝试?李安的答案很简单,“我看到了这种技术带给影像的美感,即使知道走下去会很辛苦,还是忍不住去做。而且我也有义务,为年轻电影人创造更多新的可能。”

  李安上一部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也是用120帧的方式拍摄

  李安坦言,由于《双子杀手》成本十分昂贵,因此自己没有尝试新的叙述方式,选择了“老套”的方式——动作片。

  之所以选择威尔·史密斯,李安不假思索地说:“一个人能红了30几年,能拍动作片而且还要会好好演戏的,大概就两三个吧,不出一个巴掌可以数出来。”

  《双子杀手》也的确贵在了威尔·史密斯身上,但并不是他的片酬,而是用数字化的方式制作了一个年轻版的威尔·史密斯。

  电影中的年轻版威尔·史密斯Junior,是李安用特效创造的数字化真人——先通过“CG 动态捕捉技术”对威尔·史密斯表演百分百的视觉捕捉,然后用特效再造一个数字人类。

  这个人物有多逼真呢?有提前观影的观众用“难以置信”来形容,“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完全看不出他是用了特效,太真实了,连脸上的血管和毛孔都能看清”。

  返老还童的题材很多,实践起来的方法也不少,常见的有特效妆、不同年龄段演员出演,但像李安这样花两年时间去研究数字化特效的人,不是少得可怜,而是根本没有。

  李安在影片的导演特辑里也提到,自己和特效团队看了大量威尔年轻时的作品,充分了解他面部的每一个细节和特点。大到骨架、细到每一根汗毛都一遍遍来回打磨,甚至一个镜头没日没夜地做了一年多。 “因为这部电影,我对威尔·史密斯的脸可能比他妈妈还要熟悉,他的妈妈可能都没看过这么久的他。”

  为什么要去挑战这样的难度?在李安看来,这样做虽然很辛苦,但可以看到时间究竟在人身上做了什么手脚。这是让他觉得最宝贵的经验。

  “中国文化是我的基本”

  资深电影人张昭回忆,8月初和李安一起吃饭时,李安曾表示,自己对《双子杀手》在中国大陆的市场反馈抱有很大的期待。

  虽然常年在好莱坞工作,但李安一直认为自己是用中国文化的底子来拍西片。

  “中国文化是我的基本文化,这是很难把它藏住的,所以面对中国观众的时候我会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有一种期待感。”

  中国的迅速崛起,也让李安充满了希望。比如美国观众对看电影这件事,已经有种疲惫感,但中国观众却依旧乐在其中;上一部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中国因为有与之搭配的技术,可以让观众感受120帧的本色,但在美国却没有这个机会。

  虽然《双子杀手》是一部好莱坞商业动作片,但可以明显感受到,李安试图在里面糅入东方文化。对此,李安毫不掩饰地说,“中国文化是我的基本,虽然我拍了很多西方英语片,但东方气质,这个文化底子的东西,还是很难藏住”。

  许多人也都期待,李安导演什么时候能再拍华语片。李安透露,自己也有这个计划,目前已经在写剧本了。

  而说起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李安也满怀期望,“中国的历史里不缺少戏剧、不缺少美感、故事更是非常的丰富,我们应该要发挥一套能够影响世界的电影语汇,给世界电影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16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