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观后感 > 2022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十篇

2022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十篇

时间: 福萍0 分享

2022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10篇

中国航天人在用生命追星揽月,在九天之上刻下中国印记。这种说法毫不夸张,载人航天是一项高风险作业,从发射到着陆容不得一丝一毫闪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2022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十篇

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一

大漠戈壁金秋醉,弱水胡杨迎客归。神舟十三号乘组的太空“出差”结束,航天员们的回家让我们深受鼓舞和振奋。航天员的回家标注着航天事业新的高度,航天梦想在一代代航天人矢志不渝的努力下成为现实。

伟大的航天事业孕育了伟大的航天精神。我们要对标“航天精神”中的“忠诚本色”“担当本色”和“奉献本色”,将航天精神化为前行动力,用勇于拼搏、奋发向前的精气神托举起事业发展的新高度,答好“本色答卷”,书写新的时代华章。

对标航天人坚定信仰里的“忠诚本色”,激扬“事争一流”的精神。

航天事业在艰苦的条件和困难的环境下起步,“万事开头难”是航天事业发展要跨越的第一道难关。从零开始突破,向“1”努力迈进,从课题的调研到场地的实验,从两千多个日夜的奔波调研到发射工艺流程的设计与测试,老一辈航天人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也没有被恶劣的环境吓退,而是顶着戈壁上的炎炎烈日和风沙走石,以昼夜攻关的钻研开拓局面,因为心中有信仰,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他们向前跨越的脚步。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读懂航天人的信仰,以信仰的指引标定行路的方向,以信仰的力量冲破前方的阻碍,激扬口不言弃、步不暂停的精气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肩扛使命、争创一流。

对标航天人以苦为乐的“担当本色”,激扬“埋头苦干”的精神。

恶劣的外界环境、精细的科研流程、事业建设发展过程中遭受的挫折……航天人在逐梦太空的征程上面对的有心理上的压力,也有生理上的挑战,把试验的失败当成经验财富,把前行的挫折当成进步的阶梯,他们以苦为荣更以苦为乐,以担当的“硬肩膀”扛起事业,向着困难的一次次进攻,向“卡脖子”技术发起的一次次挑战,克服种种困难、迎战各种考验,他们的决心和意志让所历之“苦”转为收获之“甜”。有多大的担当,就能干出多大的事业。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读懂航天人的担当本色,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和基层治理等一线工作中紧弓满弦、驰而不息,在新的赶考之路上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将工作做得扎实、干得出彩。

对标航天人不负使命里的“奉献本色”,激扬“勤务为民”的精神。

在航天人的奋斗征程上,爱国与奋斗是密不可分的“关联词”,爱国之情是激励在心的力量,航天人将个人的奋斗融入航天事业中,非凡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一代代航天人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热忱情怀与赤胆忠心。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读懂航天人不负使命的爱国之情和奉献之心,这是他们“敢打硬仗”“能打硬仗”“打赢硬仗”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将热情、智慧和力量融入为民事业中。“奉献”中充满了拼搏的激情和热度,忘我的情怀让奋斗的道路上繁花盛放、一片丰盈,让群众的脸上满是笑容、眼中满是幸福。党员干部要以奉献之心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以实际成效答好“为民答卷”。

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二

星辰大海,浩然征途。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这些年,中国航天走出了“小步快跑”“补课式”的节奏感,在一次又一次的发射成功中,创造了追赶、并跑、超越的奇迹。“追星”的成功密码,正是来自航天工作者勇于攀登的创新、争分夺秒的拼搏、齐心协力合作的结果。我们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时间紧迫,任务繁重,道路艰险,广大党员干部就要走出“小步快跑”步伐,争分夺秒、勇于攀登、齐心协力,共圆中国梦。

“从0到1”的突破,用“十年磨一剑,出鞘必惊人”的创新夯实“追星”的基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航天事业,从“东方红”奏响太空、“天问一号”遥指火星到神舟十三号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正是得益于航天领域科研工作者们,始终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坚持自主创新,保持着大胆创新、勇攀高峰的劲头,用“十年磨一剑,出鞘必惊人”的创新,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夯实“追星”的基础。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航天人为榜样,激扬创新的自信和勇气,突破老旧思想桎梏,围绕乡村振兴、工业发展、城镇建设等领域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把提升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方法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从1分钟到60秒”的争夺,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拼搏催化“追星”的速度。追赶跨越需要只争朝夕的精神。回顾中国航天的发展历史,是从过去追赶先进国家的“跟跑”,到目前很多领域已经能够实现“并跑”的过程,背后是航天工作者们,白天“见缝插针”,晚上“废寝忘食”,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拼搏,与时间赛跑。探火、探月、空间站,长征五号火箭的每一战,都是争分夺秒。一枚长征五号火箭从无到有,需要6个月,如果全年无休,一年可以总装、配套并实施两次发射。而在2020年一年的时间里,长五系列火箭共实施了4次发射,一年半时间,五战五捷,不是超人,他们却跑赢了时间。“今日事今日毕,勿将今事待明日”。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强化时间观念,增强效率意识,切勿存有“等一等”“看一看”“慢慢来”等不慌不忙的思想,更要学会“赶时间”,把时间和精力有效地用在求发展、促改革、谋民利上,才能以高效能赢得高速度。

“从万人聚焦到1个目标”的齐心,用“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的团结汇聚“追星”的力量。“集众智者、事无不成,聚合力者、业无不兴

”中国航天奇迹的背后,是万众一心的结果。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的单位就有110多个,配合参与这项工程的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西安的发动机、天津的太阳帆板、河南的电连接器、上海的推进器、四川的元器件……一声令下,前一天还在工厂的设备第二天就送到了北京的总装车间,用“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的全国大协作汇聚成强大的“追星”的力量。“人心齐,泰山移

”一个团队能否所向披靡,靠的不是单个成员的优异,而是得靠全体成员的同心协力。新征程的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团结协作的意识,把群体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格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楫。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奋楫扬帆的新蓝图已经擘画,党员干部要在新征程的逐梦路上,采取非常规之策、非常规之举,小步快跑,用创新、拼搏、团结,一个堡垒一个堡垒地攻克,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达成,在不远的将来,方能直挂云帆、逐梦星海。

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三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太空“出差”183天、圆满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后凯旋。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航天英雄身上感悟赤诚爱国之心、顽强奋斗之心、勇敢探索之心,汲取爱国之力、拼搏之力、进取之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谱写时代新篇章。

从航天英雄身上感悟赤诚爱国之心,汲取“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爱国之力。

一部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赤诚的爱国史。在无数航天人的努力下,如今我国的航天事业飞速发展,无论是在人造卫星领域,还是在载人航天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在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画上完美句号,中国空间站将进入建造阶段。辉煌的背后是无数航天人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如果没有一颗对伟大祖国的深厚热爱之情,就不会有航天英雄挺进戈壁荒漠,长年累月、隐姓埋名地潜心研究、攻坚克难。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的700多位航天英雄先辈,他们用宝贵生命书写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航天英雄身上感悟他们的赤诚爱国之心,汲取“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爱国之力,始终拧紧思想“总开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矢志不渝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从航天英雄身上感悟顽强奋斗之心,汲取“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拼搏之力。

一部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顽强拼搏的奋斗史。老一辈航天人为了弥补国家在航天事业上零的突破,他们毅然来到内蒙古的戈壁荒滩上,以一颗埋头苦干、顽强奋斗之心,开始了对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拓荒。虽然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们始终不气馁、不放弃,依然潜心刻苦钻研在一代代航天人视事业为生命的接续奋斗中,换来了今天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从“嫦娥”问月到“北斗”指路,从“祝融”踏火到“天宫”览胜,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航天英雄身上感悟顽强奋斗之心,汲取“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拼搏之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怕困难、不畏挫折,在新征程上努力展现新担当、奋发新作为。

从航天英雄身上感悟勇敢探索之心,汲取“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之力。

一部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开拓创新的探索史。我国从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始,就叩开了探索浩渺宇宙的大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在我国航天事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尖端课题,突破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成功使一枚枚火箭腾空而起,一颗颗“中国星”闪耀寰宇。中国航天事业从曾经的一穷二白到了如今的硕果累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源于无数航天人的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奋发图强。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航天英雄身上感悟勇敢探索之心,汲取“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之力,坚决突破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思想,敢于在思想上突破条框束缚、在行动上打破常规约束,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

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四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个好消息的背后是无数航天人努力的成果,他们让“宇宙之无穷”映入眼帘,让“手可摘星辰”不再夸张,让“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成为现实。支撑他们的正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作为一名选调生,我们要从航天精神中感悟选调成长之路,在基层能扎根、能奋斗、能创新,亦能奉献。

从“特别能吃苦”中感悟扎根之路。老一辈航天人在当年外有欧美大国的封锁、内有国家资金不足,吃饭都成问题的艰苦条件下,他们在广阔戈壁、茫茫大漠中开展科研试验,面对有限的科研条件、严峻的外部环境,仍然在航天工程上取得重大胜利,在众多国家中使我国航天技术处于前列,立于不败之地,支撑他们越挫越勇的是“特别能吃苦”的载人航天精神。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我们从大学的“象牙塔”来到了农村的“练兵场”,就像老一辈的航天人去到大漠戈壁,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可以将其内化成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在淬火锻钢的过程中磨砺意志,汲取养分深植理想信念的根系,在基层沃土长成大树参天,高耸茂盛直入青云。

从“特别能战斗”中感悟奋斗之路。航天英雄们舍小家为大家,无数次的刻苦学习和训练,只为了那万众瞩目的一飞冲天,只为了全程工作的万无一失,他们用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诠释着心中的信仰,心中有家国情怀,眼中是“星辰大海”,将个人奋斗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将一心为国的情怀转化为以苦为乐、潜心钻研。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亦是我们选调生自豪于基层事业的根本,在这一片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里,我们选择了主动适应,选择了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调整心态不懈怠,保持动作不变形,工作成果不走样。不仅是一路上的砥砺前行,更有一路的学习进步、阅历积累、思索感悟,一段奋斗的青春岁月,一如在基层这所大学里的“求学生涯”,是值得永久珍藏的宝贵财富。

从“特别能攻关”中感悟创新之路。我们老一辈航天人在基础薄弱、条件简陋,无参照样本、无完整资料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艺难关,最终实现从“东方红一号”的首战告捷到“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从“北斗卫星”的全球组网到长征系列火箭出色完成发射任务,航天事业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取得进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选调生要俯身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及时开展调查研究,多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村情、社情,当好新时代的“拓荒牛”,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各条战线上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提高站位,依托先进理论、经验提出新措施、新路径、新突破,为基层贡献选调力量。

从“特别能奉献”中感悟奉献之路。一次次的天地互动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无尽探索和默默守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700多位为了中国航天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先辈。每一次飞天任务前,航天员们都会立下“生死状”,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无私奉献。“飞天女侠”王亚平为了缩小和男航天员的差距,任凭肌肉因超负荷变形也“不坠青云之志”;航天科技集团8万青年人正奋战在航天一线,他们将青春奉献给了航天事业。航天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树好为国为民的奉献旗帜。我们基层选调生也要坚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信念,勇于面对基层艰苦环境中的“疾风”,把个人成长融入奉献岗位、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做新时代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真情奉献的“奉献者”。

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五

神箭冲碧宇,天和傲苍穹。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这不仅表示着中国航天事业跨越迈进的里程碑,更彰显了中国航天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在平凡的岁月中成就非凡,在无名的耕耘中造就有名,中国航天人追星揽月,以艰苦奋斗问鼎苍穹,在浩宇苍穹中尽显强国风采。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传承并发扬航天人身上所彰显的航天精神,以接续奋斗让航天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以“能吃苦”的精神接稳逐梦“接力棒”。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二号”,从“嫦娥五号”到“天问一号”,一步又一步、一程又一程,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用接续奋斗缩短与太空的距离。砥砺前行的航天路,铭刻着一个个令人激奋与自豪的梦圆时刻,这条路既是披荆斩棘、矢志不渝的“登山之路”,又是一段开拓进取、再创新绩的“超越之路”,艰辛与坎坷孕育着辉煌,拼搏与奋斗创造着未来。航天人铁血壮志耀九天,精神脊梁立天地。未来的征途辽阔,梦想的星空璀璨,我们要向着梦想出发,披甲执剑、一往无前,于实践中“千磨万击”,于斗争中“冶炼成金”,以不怕吃苦的精神“啃硬骨”,以脚踏实地的步伐奋力追逐梦想。

以“能奉献”的精神绘就报国“奋斗卷”。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世界航天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在他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练兵”中彰显。航天员的培训内容涵盖了体能、生存与心理训练,强度之大、难度之高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雪山、沙漠、水底的高负荷训练挑战着身体的极限。比起家国之情,这些苦与累形如“泥丸”;比起家国之爱,家庭亲情只是小爱。他们把国家利益置顶在心,把“飞天”作为毕生的价值追求和重要使命,不计名利得失,以无私奉献托举起航天事业的高度。奉献永不止步,奋斗永在路上,我们要坚定以身许国之心、秉持热忱报国之志,将个人奋斗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事业相连,发扬一心为事业、一心为人民的崇高品质。

以“能战斗”的精神跑出成长“加速度”。

伟大事业不是敲锣打鼓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投身斗争拼来的、闯来的。载人航天工作是一项“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的事业,一项项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的“国之重器”的突破,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任务的圆满完成绝非一日之功,从尖端课题到飞行演练,从“揭榜挂帅”到科技创新,凝聚在航天之路上的“战斗力”不在一时,而在久久为功、绵绵用力的深耕与奋斗中。航天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深刻诠释了“特别能战斗”的意涵。当前,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面前,我们要主动下沉到一线、战斗在前沿,以敢于战斗的精神攻坚克难,在实践中练就铁肩膀、硬脊梁,站前排、打头阵,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秀的时代答卷。

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六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顺利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入太空。4月中旬,神舟十三号乘组的太空“出差”即将结束,航天员们即将回家。“神箭冲碧宇,天和傲苍穹。”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到“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飞天妙思,从“星汉灿烂,若出其中”的恢宏辽阔到敦煌壁画上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的飞天形象,寥廓深邃的梦想在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下成为现实。航天有他们,强国有我们,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感悟航天精神中的“铁石志”“逐梦心”“奉献魂”,在不懈奋斗与拼搏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感悟航天精神中的“铁石志”,燃“信仰之火”。

老一辈航天人在广阔戈壁、茫茫大漠中开展科研试验,经年累月标注着时间的刻度,攻克难关标注着精神的高度,面对有限的科研条件、严峻的外部环境,他们用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诠释着心中信仰,心中有家国情怀,眼中是“星辰大海”,他们将个人奋斗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一心为国的情怀转化为以苦为乐、潜心钻研的行动,“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完成任务,让五星红旗高扬在太空”,这就是他们的决心与信念!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感悟航天精神中的“铁石志”,在事业上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岗位上有坚定执着的信念,以“功成必定有我”的爱国之心践行事业,在奋斗的征程上点燃“信仰之火”。

感悟航天精神的“逐梦心”,燃“开拓之火”。

秉持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中国航天人心无旁骛,在科研工作中专注投入、探索发现,以“沉潜之姿”把冷板凳坐热,创造出更多惊艳世界的航天成果。“逐梦之心”点燃“奋斗之情”,“航天梦”是他们坚持不懈追逐梦想的动力,从先后攻克多项世界难题到掌握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跨过门槛”到“跨进大门”,再到如今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智慧与汗水的凝结。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把对事业的热情转化为求知探索的热情,在理论学习中夯实根基,在实践锻炼中磨砺身板,掌握丰富的知识、技能,在学习中保持谦虚的姿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所获,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开拓进取的姿态开创新的业绩。

感悟航天精神的“奉献魂”,燃“实干之火”。

在科研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错,每一个细节都要切磋琢磨,他们以斗争精神攻坚克难,不断提高每一个器件的精确度,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和坚实的脚印攀越过一座座高山,让中国人千年梦想成为了现实。不求回报是他们身上做彰显的鲜明品格,执着坚守是他们行动中彰显的意志品质,他们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稳扎稳打,以“钉钉子”精神担当重任。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感悟航天人身上的奉献精神,善于听民之声、解民之忧,在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中和群众“面对面”拉近距离,带着感情和责任担当奉献,从群众的角度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巧方法”“好对策”,以亲民利民的姿态为民造福,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七

4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顺利出舱,回到阔别6个月之久的地球家园,这背后蕴藏着的航天精神镕铸出彪炳史册的航天奇迹。广大基层干部当不负人民重托、时代重托,从航天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精耕基层发展,服务基层群众,让“航天精神”在基层“生根发芽”。

“历经艰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甘当“特别能吃苦”的基层干部。知道干航天苦,但航天人却甘愿吃苦。他们忍受物质条件的艰苦,克服身体的辛苦、战胜意志的困苦,在荒凉、苦寒的戈壁滩,在炎热、暴晒的夏日荒漠,在深夜灯火通明的研究室,在马达轰鸣的装配车间,不分昼夜地超负荷工作,用智慧和汗水成就今日的航天伟业。基层干部需激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提升吃苦的本领,勇于接“烫手山芋”、善于做“热锅蚂蚁”,经得起“风吹浪打”,用知重负重知苦吃苦的实际行动,当好新时代基层发展艰苦奋斗的“挖土人”。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甘当“特别能战斗”的基层干部。我国航天事业如同一场接力赛,起步晚、基础弱、底子薄,一代代航天科技工作者上下同欲,敢打能阻,在“排挤”中备尝艰辛,在“封锁”中比学赶超,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突破。基层干部要鼓足“特别能战斗”的干劲,在应对基层的重大挑战、抵御基层的重大风险、克服基层的重大阻力、解决基层的重大矛盾中,勇当先锋,鼓足干劲,当好新时代基层发展锐意进取的“耕耘人”。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甘当“特别能攻关”的基层干部。从无人飞行到载人航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长期驻留,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一次次在浩瀚的太空中刷新中国高度。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一次次向极限发起挑战,“特别能攻关”是中国航天人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磅礴力量。基层干部要保持“特别能攻关”的闯劲,用新思想推动纷繁复杂的工作,用新理念解决千头万绪的问题,当好新时代基层发展攻坚克难的“开拓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甘当“特别能奉献”的基层干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有数百名官兵、职工和家属长眠于此,他们“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一辈子甘做幕后英雄,几十年默默奉献。基层干部须秉持“特别能奉献”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基层发展之中,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做群众操心事、闹心事的终结者,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在平凡岗位创造出不平凡业绩,实现乡村振兴的大丰收!

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八

4月16日,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一件大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就要“回家了”!早上9时56分,随着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呈直立”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此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飞行任务刷新183天“新纪录”,我们看见了航天人员不断探索与永不言败的精神。最让人动容的一幕,是作为此次唯一女航天员王亚平,在飞机抵达北京西郊机场降落,给了迎接她的女儿一颗“星星”,这既是作为母亲的承诺,满足孩子对航空的好奇与认知。新纪录的创造,体现了中国的科研实力和综合国力。

航天事业的发展,源于党的坚强领导,彰显中国人民力量。党的坚强领导是建设航天强国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航天梦的根本保证。数十年来,中国始终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航天员杨利伟第一位进入太空,到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工程圆满完成任务,从国产自主研发的歼-20、到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党的坚强领导下, 14亿中国人民凝心聚力、携手并进,从“孤立无援”到“自力更生”,从“一穷二白”到“丰裕充足”,正是有了无数科研人员日日夜夜地不懈奋斗,才有如今发展的国防强国。

在星辰大海里“183天遨游”,述说中国人的航天梦。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传承航天精神,是建设前沿航天科技的核心支撑。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要经历无数次的考验和磨砺,对身心素质要求、工作环境、飞行任务要求极其严格,是组建载人航天工程的“关键一环”。今后,随着中国空间站建立,可以让更多人从小感受科普的魅力和科普的重要性,让“太空探秘”成为科普宣传教育,播撒科学的种子,传播科学的精神,让更多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历史昭示我们,无论是航空事业发展,还是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青年一辈,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冲锋在前、奋发图强,肩负起国家经济发展重任,敢于在更多的领域打大仗、打硬仗,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力量,实现属于我们这一辈人的“航天梦、中国梦”。

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九

4月15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太空出差三人组”凯旋,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收官之战取得圆满成功。值得一提的是,王亚平、叶光富都是名副其实的“80后”,他们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新时代新征程,新担当新作为。广大青年干部要学习航天员的闯劲、韧劲和实劲,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学习“首飞”航天员叶光富“敢为天下先”的闯劲,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十一年逐梦飞天,而今一朝梦圆。从空军飞行员选拔为航天员后,叶光富带着飞天梦想坚持训练十一年终于问鼎苍穹,他在着陆出舱时说,首次飞行就长达半年对自己来说是个考验,实现了飞天梦,自豪地向祖国报到。青年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年干部要学习“首飞”航天员叶光富的这股“闯劲”,面对挫折困难,敢于面对、勇于担当、奋勇向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要学会主动挑大梁、带头讲担当,始终保持一股闯劲、一股朝气,在改革发展的第一线、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接受锤炼历练,创造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学习“巾帼”航天员王亚平“偏向虎山行”的韧劲,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王亚平作为一名女同志,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面对长达六个月的飞行任务,她毫不畏惧,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乡村振兴一线是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的最佳“磨刀石”。面对艰苦环境和繁重任务,青年干部要学习“巾帼”航天员王亚平的这股“韧劲”,把艰苦环境当作进步成长的“练兵场”,把繁重任务当做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不断提升驾驭复杂局面的魄力和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迅速成长为一名能经风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全能型”青年干部。

学习“奇迹”载人航天事业“争当实干家”的实劲,狠抓落实、善作善成。实践充分证明,实干是创造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奇迹的必由之路。再漂亮的口号喊上千百遍,不兑现,只会是空洞无物;再美好的蓝图勾勒千百次,不落地,只能是空中楼阁。青年干部要学习这股“实劲”,真抓实干,始终把服务人民、福及百姓作为落脚点和出发点,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切莫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在谋划和落实工作时,立足老百姓最盼、最忧、最急的难题难事,对老百姓身边的“急难愁盼”不等不靠,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做更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好事实事,奋力在基层的大舞台实现自身价值,让青春之光在基层一线闪耀绽放。

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十

习近平总书记到文昌航天发射场视察。他强调,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全面提升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载人航天精神具有深厚的精神底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并发扬“航天精神”,肩负使命、砥砺前行,点燃开拓进取、守正创新、真抓实干的引擎,让“追天揽月”的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让“航天精神”点燃开拓进取的“引擎”。从艰辛起步到矢志攻关,从工艺精进到综合集成,从整体优化到重大突破,航天发展的“每一步”背后是航天工作者无惧困难与挑战的斗志,是他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竭力求知,他们是进取之路上的“穷理者”;追寻苍穹,他们是逐梦之路上的“奋斗者”,他们心中顽强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热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学习“航天精神”,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在实践考验中经受磨砺,让强韧有力的“双翼”能够飞得更高更远,以主动迎难而上的姿态勇挑重担,用不懈斗争的实际行动诠释“困难再多也嚼嚼咽了”的拼搏精神,展现蓬勃向上、昂扬奋发的精气神。

让“航天精神”点燃守正创新的“引擎”。“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创新是“蕴匠心”的思维,创新是“出精品”的打破,只有在创新中抢抓机遇、开拓新局,才能彰显特色的“亮度”、提升发展的“高度”、点燃前行的“速度”。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引领着我国科技创新的新高地,在研发与超越中不断创造新的成绩,从“东方红一号”的首战告捷到“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从“北斗卫星”的全球组网到长征系列火箭出色完成发射任务,航天事业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取得进步。作为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在思维上善谋,突破条框束缚;在行动上善为,善于“开路”和“架桥”,把创新之举落到工作实处。

让“航天精神”点燃真抓实干的“引擎”。“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国之重器”的打造源自航天人面对困难有决心,面对挑战有能力,面对考验有准备,他们奋战在航天战线,在航天基层能力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问题着眼、由细节入手,聚焦瓶颈和短板问题精益求精、集智攻关,以真抓实干的较真精神不断完善航天创新体系,由大向强、行稳致远,在追天揽月的征程上书写新的成绩。“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锚定目标一刻不松,在实践中潜心修炼,在干事时全神贯注,立足工作岗位用心用情奉献,以实干担当推动事业发展,答好民生答卷,把实绩干出来,把精彩干出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开创新业绩、展现新气象!

2022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十篇相关文章:

2020观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有感

2022最新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5篇

2022河南思政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十篇

2022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最新版5篇

2022同上一堂冰雪思政课冬奥精神有感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1000字十篇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精选10篇

2021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完整版10篇

2020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136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