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2022观后感十篇
该片打破以往纪录片以时间为线索的叙事方式,从当下视角出发,等近50个情感真挚的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2022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2022观后感1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增强党性意识、锤炼党性修养,树立新时代政协委员良好形象,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和人民赋予的重任,通过培训学习,本人切实的感觉到了自身的提高,在此感谢上级安排的此次学习活动,感谢每一位授课老师生动、精彩的授课。此次的培训学习,使自己的理论基础,道德水准,业务修养等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本职工作的`能力和信心。参加本期培训本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和收获:
一、留下延安的足迹
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现场参观学习,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抗日军政大学、延川梁家河、学习书院、鲁艺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凤凰山革命旧址、宝塔山、“四八”烈士陵园、杨家岭革命旧址、西北局革命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留下了在革命圣地延安的学习足迹。
二、带回革命的精神
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开班仪式及现场教学和课后学员分享,主要开展了专题讲座,还进行了情景教学红秀和仪式教学:瞻仰“四八”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学唱陕北红歌等等丰富的革命思想教育学习,真正体会了延安革命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总之,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理论素质、工作水平、思想观念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今后,我要把握住各种学习的机会,本着做一名积极好学、刻苦钻研的优秀干部,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身边的同志学,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努力锻造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无愧于人们的合格的干部。
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2022观后感2
此次延安之行,我为了寻找一种精神而来,带着一个坚定信念而走,向着一个伟大目标而努力前行。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从三方面努力践行延安精神。一是珍惜岗位,忠于组织,怀揣使命感“敬业”。始终心存感激,感恩组织,感恩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做一名有公仆情怀的好党员、好干部。二是大胆实践,开拓创新,怀揣责任感“精业”。打破思维定势,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和推进“党建+”工作模式,做细做实“党建+金融”、“党建+志愿者服务”等党建品牌。三是干净做人,踏实干事,怀揣敬畏感“净业”。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
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2022观后感3
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恰是风华正茂。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可歌可泣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恰逢建党,青年干部要带头学好这门“必修课”,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知,培养“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党爱国情怀,是无数共产党人用血肉、汗水和泪水换来的,这其中饱含着苦难与曲折,也蕴含着胜利与辉煌。从五四运动唤醒民众,到酝酿建党、各地响应,从一穷二白、风雨飘摇到国富民强、蒸蒸日上,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知,知会青年干部在和平发展的年代同样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姿态;知,知会青年干部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做到敬业守责、尽心尽力是每个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使命;知,知会青年干部要知行合一,更好推动当前工作、谋划未来工作,真正发挥学的作用,达到学的目的。
学,锤炼“为万世开太平”的敢于担当品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中华民族面对侵袭、国家面对危难之时,无数英雄烈士变法图存,马革裹尸,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自由奔走呼告,流血牺牲,他们用自身的担当来寻求真理、救国救民。青年干部要带头学好学深,培养担当品格。要将学作为一项行动自觉,融入会议集中学、主动开展日日学,从中吸收成长的养分、明确奋斗的方向、汲取前行的力量,在学中铭初心、守初心,用浇灌信仰之树,用把好信念之舵。
悟,汲取“力思报效向衰年”的立身兴国力量。古语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青年干部领悟可以学习先行者们治国理政的思路,提炼立国兴国的智慧,运用到自身岗位中造福群众。做好的领悟,要避免走入形式和惰性的误区,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自认为看了几本书籍就觉“义务”已尽;不能班门弄斧,为学而学,自认为熟知了几段故事就觉“谈资”已够。要用好“学思践悟”,增进对共产党发展和奋斗历程的深层次认识,更要在历史中明晰事物发展的规律、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出个人处事的技巧,悟出感概,悟出境界,悟出力量。
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2022观后感4
学习延安精神,必须立好信念“航向标”,做到心中有党,立场坚定;学习延安精神,必须挑起责任“硬担子”,做到心中有责,敢于担当;学习延安精神,必须磨砺能力“金刚钻”,做到心中有民,服务群众;学习延安精神,必须用好作风“传家宝”,做到心中有戒,严守规矩。新时代的年轻组工干部应该将基层的磨练作为人生的一场修行,将工作的苦乐当做青春的一份馈赠,在今后前行的路上稳步前进、勇毅而行,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时代光芒。
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2022观后感5
这次延安学习之行虽然短暂,但践行和弘扬延安精神的历史使命却才刚刚启程,我要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把延安精神落实到今后的各项工作中去。对于我们驻村工作来说,就是要把“心”放在贫困村和困难群众身上;就是要倾“情”贫困村,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那样为了人民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真情真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用“廉”驻村,以自身的形象来感染每一位党员、每一名群众,赢得广大党员群众的尊重和支持。
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2022观后感6
经过延安行的学习培训,除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鼓励着我,延安大学泽东学院丰富的教学形式也让我们眼前一亮。按照“课题专题培训+现场教学+激情教学+情景体验式教学+社会实践+学习讨论”的培训模式,着眼于通过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使我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修养。这次延安之行是一个新起点,我将把学习、弘扬、践行延安精神作为长期坚持的方向,引导全院党员干部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建设“健康湘阴”的实践中去。
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2022观后感7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来到延安感受得太多太多,可以学的也太多太多,但是最重要的是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不抛弃不放弃,为了革命的真理,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民族的解放,革命先辈们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直到最终的胜利。在延安学习之后,更重要的是传承延安精神,让这几天学到的、感悟到的东西能够影响自己一辈子,让自己学到的延安精神成为以后工作的准则,同时又把延安精神发扬好,影响周围的人,让每个人都能够受熏陶、受鼓舞。
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2022观后感8
延安是一个我已经向往已久的地方,因为_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谱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它见证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是我们共产党员的革命圣地。以前在历史的书本中就已经听到过不少的故事,但纸上得来终觉浅,9月14日-9月15日在局党组的组织下,我终于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它的事迹和聆听它的教育。事实证明,不虚此行!
一、对群众观的理解
延安之行的第一天,扎着小马扎坐在杨家岭的土坡上,聆听着教学老师述说着延安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关系时,第一句话我就懵了。因为老师说1938年到1940年的时候,延安的老百姓和共产党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老百姓为了不给共产党借锅做饭,将锅仍在水塘中的事情都发生过。这和我在书本读到的完全不一样。抱着这样的疑惑,我认真听老师说了下去,原来当时的延安贫瘠,开垦的土地连当地老百姓都养不活,共产党的到来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的生计,生活都不能保证时,你和群众讲思想讲革命又如何行得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在信访部门工作时,和群众打交道是家常便饭,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也自认为自己做得很不错。可是学习后的细细思量,我发现自己还做得很不够。不错,我是在热情的接待了每位来访的群众,也将其反映的诉求都交办给了责任单位。但这只能说明我的工作很尽职,群众是很善良的,未有触及其根本利益,他是不会一级一级的往上跑,希望我们上级部门能够为其解决问题。而往往在工作中,我们给老百姓讲信访条例,讲这个事情不归我们管,我们只负责交办、督办的时候,其实在上访人的眼里,我们只是在尽职,是在为人民服务,可何来的全心全意?我们根本还未听清楚他的诉求,就已经将信访事项转给了区县,可能在我们认为已经接待完成了的同时,上访人认为坐了两个小时的车赶到市里,就用了十几分钟就将皮球踢了回去,于是他们就继续往省里、中央赶,继续上访,这样的越级访又如何能够减少乃至杜绝?我们也经常下去督查,翻看了一本本的台账资料,可信访事项又解决了几个呢?回归到事情的本质,还是停留在了表面,自己不以身作则,区县也会是这样的接待群众,上访人本来就对责任单位不满意,最后还是责任单位给出了处理意见书,这样上访人肯定也就会不满意,长此以往,最后就成了老户,成了稳控的对象。所以我觉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首先就得站在上访人的角度想问题。信访事项有道理的,就得督办,电话、系统督办还不到位的,就要下去督查,要带着信访事项去下面督,哪怕就是下去解决了一个信访事项也算是成功的。如果信访事项没道理,站在信访人的角度去思考也便于找出其症结所在,这样讲政策,做工作才会更加容易,使上访人能够理解。因此党群干群关系的水乳交融,关键在交心,而不在履职,接访干部必须带着感情来接访,设心处地的为群众着想,这样才能让上访人接受和认可你。
二、对教育观的理解
古语有云“先成家,后立业”,家庭是我们实现人生理想目标追求的根本保障。这是一个晚年丧子的老人对儿子深深的思念。我以前很不理解,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为什么会同意自己亏欠多年的儿子奔赴的一线,最后导致儿子客死他乡,尸骨无存。但是学习后我懂了,一个父亲在多年未见的儿子在回国后第一次谈话就明确的告诉毛岸英“你在苏联上了很好的大学,但中国有一所大学你未上过,明天你就去“劳动大学”上课吧。”一个父亲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利为自己亏欠的儿子谋取一份好的工作,而是要他去当农民、去当工人、去当战士。这不是狠心,而是一份沉甸甸的爱,每个人都盼着子女成才,可是不经过磨砺,不体会艰辛,又怎样会有坚强的意志去完成人生的宏伟目标。我也是一名年轻的父亲,儿子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也是为了他能受到更好的教育而义无反顾的选择跳出公安回到市里,可是如果一味的在物质方面倾其所有,而不多加教育和磨砺,不更好的丰富他的精神生活,那我的这份爱就会成为他以后成长的绊脚石,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应该就是我以后的教育方向。
三、对学习、实践的理解
一个人的成功没有偶然,精神的强大才能支撑远大的理想。参加工作以来,我虽然兢兢业业,但却将学习丢在了一边,好像学习是上学期间的事了,思想上的匮乏也就导致了生活和工作中的懒惰,现在的工作感觉忙忙碌碌,可闲下来时却发现自己的生活没有了目标,有种一眼看到头的困惑。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个必须靠学习来鞭策,没有知识的积累,信念就会被腐蚀磨灭。生活还需要实践,学习不与实践相结合,就成了空谈。就我个人而言,作为接访干部,我最不愿意接访涉及土地承包方面的信访事项,因为自己这个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够,经常怕自己在与上访人沟通时被问得哑口无言,我也硬着头皮啃过这《土地承包法》,但是感觉生涩,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不能将政策讲透,有一些在基层农村干过的信访干部就要比我强许多,这就是实践与知识的结合。所以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加强学习,加强党性学习,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积累书本知识,用来开阔眼界提升技能,同时也要结合工作,多加实践,努力的使自己得到提升和净化,使自己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延安的精神还有很多,比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事实就是的思想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我就不一一谈自己的体会了。我觉得局党组的安排很好,这次的精神充实之旅,确实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庭观、学习观都有很大的触及,感触颇深,对我今后的生活、工作的方向有很大的启迪,我更加珍惜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的环境,我更加坚定自己今后的理想和信仰,正如入党誓词中所说那样,我一定会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2022观后感9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重温百年奋斗的恢弘史诗,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用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才能接续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每一次向历史回眸,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同历史对话,我们才能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作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广大党员必须做坚定的信仰者和忠实的践行者,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南湖的红船、延河的波涛、西柏坡的翠柏……祖国的山河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走向新的胜利的光辉历程。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必须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
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要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要借助开展学习教育的契机,在回应现实的过程中解疑释惑,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只有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才能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历史镌刻着奋斗的辉煌,也指示着未来的方向。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百年中汲取前行力量,我们一定能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周年。
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2022观后感10
岁月悄然流逝,但延安精神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隐埋,而越来越具有深刻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去追寻,去思考……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
说起延安精神,就不由地想起小时候奶奶常常教我唱《南泥湾》:“……当年的南泥湾,到处呀是荒山没呀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想起奶奶给我讲的南泥湾故事:1941年春,由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外面的物资无法运达,中共中央便领导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动手挖窑洞;没有菜,就用野菜充饥;没有工具,便自制锄铲。短短的三年间,在王震旅长的领导下,三五九旅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狼豹黄羊山鸡窜,一片荒凉少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通过奶奶讲的故事,我深刻认识到了当年南泥湾开垦的艰辛,也深切感受到了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下所体现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奶奶的故事也让我感慨不已:在这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我党进一步发展壮大,在这里我党完成了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光荣使命,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我深深感受到了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命传统精神的精髓。
在当下,延安精神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我们作为一个21世纪的学生,生活在这个来之不易蒸蒸日上的时代,难道不该学习这种延安精神吗?
今天,我们的祖国虽然正在日益富强,可依然需要艰苦奋斗。总有些家长大言不惭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用最好的钢笔、进口的书包,穿名牌衣服,在同学中间引起“攀比风”,使我们幼小的心灵受到奢侈风气的浸染。现在我们的生活的确是富裕了,但这不能成为攀比挥霍的理由。且不说被挥霍的物品凝结了人们的辛勤劳动,只问一句:我们真的富裕了吗?比起发达国家,我们的生活只能算温饱。更何况,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的贫困地区尚未脱贫,有那么多的儿童因为贫困而失学。你丢弃的衣物、饭菜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救命的倚仗。在这种现实下你的浪费无异于犯罪。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条件比延安时代要好多了,但延安精神不能丢!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使这种精神世代相传!
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2022观后感十篇相关文章:
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2022观后感十篇
上一篇:奋斗有我一起向未来观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