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5篇
朱彦夫同志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追求,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朱彦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朱彦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欢迎查阅!
朱彦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
近日,电影《长津湖》热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与牺牲感动了亿万观众。
72年前,就是在这场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朱彦夫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此后他凭借顽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回到家乡山东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用25年的时间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他又用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2019年,朱彦夫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将生命投入到未竟的事业中
1947年,14岁的朱彦夫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1950年12月初,朱彦夫奉命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在长津湖二五〇高地,他所在连队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与装备精良的敌人血战三天三夜。
朱彦夫在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里回忆:“在这个已被大雪封死的二五〇高地上,在全连覆没的前沿交通壕里……居然有一条正在极缓慢地复苏着的生命。”朱彦夫凭借着惊人的毅力,一寸一寸地爬行了3000多米,找到了部队。
昏迷93天、手术47次后,朱彦夫奇迹般地醒了过来。然而,惨烈的战斗让他的躯体受到严重伤害。
朱彦夫数次陷入绝望,但想到战友的牺牲,他决定将生命投入到他们未竟的事业中。作为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没有继续住在荣军医院,而是选择了回乡。
学会生活自理,是他要攻下的第一个“堡垒”,与疼痛斗争,成了朱彦夫的生活常态。
一开始,残臂刚夹起勺子,勺子就掉了;用嘴衔起勺子,又把碗碰翻了;终于舀上了饭,刚要低头张嘴,勺子又掉了下去。一个动作要反复练上几十次、上百次。每吃完一顿饭,他都累得精疲力尽。
一次次练习中,朱彦夫学会了自己吃饭,又学会了捆绑绷带、装卸假肢、如厕自理……“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生活里的一切都不用别人帮,我自己做。”朱彦夫说。
“人活着,就得奋斗”
1958年,朱彦夫担任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扛起带领乡里乡亲过上好日子的重担。
张家泉两山夹一河,耕地零星分布在山坡上,干旱贫瘠,产量很低。遇上自然灾害,就连年歉收。
脱贫需要改地。张家泉村有一条荒废多年的沟,南北长千余米,沟顶沟底落差上百米。朱彦夫决心改造它。上面填土造地,将农田连成片;下面造起涵洞,供汛期泄洪用。
朱彦夫天天泡在工地上,用两只残臂夹着铁锹,一点一点培土。张家泉人在他的带领下,建成了1500多米长的暗渠,这条长期荒着的沟,成了平展展的耕地。当年,张家泉就增产粮食5万多斤。几年下来,朱彦夫又带着张家泉人将其他几处荒地变成沃土。
…………
在朱彦夫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20多年里,张家泉村填平了3条深沟,新增粮田200多亩;先后打出9口水井和3眼大口井,修了1500米水渠。
整山造田、打井找水、修路架电……张家泉村在周围村庄中创下多个第一。
“人活着,就得奋斗;奋斗着,就是幸福;奋斗不止,幸福就不断。”朱彦夫说。
“信念不倒,精神不垮”
1982年,患肝炎的朱彦夫从村支书岗位退下来。卸任后的朱彦夫有了新的目标,他要把战友们的英勇奋战写成书。衔笔写字、翻阅字典,这并不比学吃饭穿衣、打井整田容易多少。
要想写书,先得练习写字。他摸索出用嘴衔笔和臂上绑笔两种写字方法,从写出碗一般大的字到麦粒般小的字,朱彦夫花了两年。
写作期间,朱彦夫前后翻烂了4本字典。开始时,一天最多只能写几十个字,有的字还要重描多次才能让人认清。但他坚持着,经常一天写十几个小时。这位老战士,硬是用舌头查字典,写出了33万多字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此后又写下《男儿无悔》。
直到今天,每当朱彦夫回到张家泉村,老百姓依然会聚集到他的身边。年长者要与他叙叙旧,中年人要和他讲讲村里新变化,青年人要看看这位传奇人物的模样。
2014年,村中建起了“朱彦夫事迹展览馆”,目前已接待各地学习访问团数百个、学员数万人,成为当地重要的教育基地。
从拿枪杆子,握锄把子到用笔杆子,历经百般磨难,朱彦夫从未向命运低头。回看过去的人生,朱彦夫说:“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运。我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党!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
朱彦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2
进入10月,山东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的红山梯田进入采摘季,漫山的枝头上,“沂源红”苹果泛着光泽……
“这片70多亩的梯田,就是老支书朱彦夫1970年起带着乡亲们垒起来的。一干就是7年时间。”望着层次分明的梯田,张家泉村村委会主任刘文合说,这片梯田果园光照多、通风好,一公斤苹果能多卖1元钱。
这个小山村,因种植苹果、蜜桃而走上富裕之路。说起这山上山下1000多亩的果林,村民们都会感念一个人——朱彦夫。
今年86岁的朱彦夫,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1947年,14岁的他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1950年12月初,朱彦夫奉命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在朝鲜长津湖战斗中,他所在连队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与装备精良的敌人血战三天三夜。全连伤亡殆尽,最终仅有他一人生还。然而,战斗的残酷、天气的恶劣,让他的躯体受到严重伤害……
先后手术47次、昏迷93天,双手以及膝盖以下都被截去,左眼失明、右眼视力降至0.3……“我这样的‘肉轱辘’还要留在世上给他人添负担吗?”朱彦夫有好几次想到了死,但战友的牺牲让他觉得要将生命投入到他们未竟的事业中……
1956年初春,朱彦夫回到家乡。学会生活自理成为他要攻下的第一个“碉堡”。
一开始,残臂刚夹起勺子,勺子就掉了;用嘴叼起勺子,又把碗碰翻了;终于舀上了“饭”,刚要低头张嘴,勺子又掉了下去。一个动作要反复练上几十次、上百次。每“吃”完一顿饭,他都累得精疲力尽……
就在这一次次练习中,朱彦夫学会了自己吃饭,又学会了捆绑绷带、装卸假肢、如厕自理……慢慢地,健全人能干的事,他大多都能干。不仅如此,1958年朱彦夫还担任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扛起带领乡里乡亲过上好日子的重担。
此后的20多年里,张家泉村填平了3条深沟,新增粮田200多亩;先后打出9口水井和3眼大口井,修了1500米水渠。那些年,朱彦夫戴着假肢、拄着拐杖翻山越岭,自创了“站着走、跪着走、爬着走、滚着走”四种走路法;那些年,朱彦夫冬闲时节带头下地打井,井水、汗水、血水将假肢死死冻在身上;那些年,张家泉村在周边71个村庄中创下多项第一:办夜校、整山造田、掘井取水、架线通电……
卸任后的朱彦夫,又开始筹备写书。他要把战友们英勇奋战、自己成长的经历写成书。衔笔写字、翻检字典,并不比学会吃饭穿衣、打井整田容易多少。然而,朱彦夫依然成功了,《极限人生》《男儿无悔》两本自传体小说的出版,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位中国的“保尔”。
直到今天,每当朱彦夫回到张家泉村时,周围几个村庄的老百姓依然会聚集到他身边。年长者要与他叙叙旧,中年人要和他讲讲村里新变化,青年人要看看这位传奇人物的模样。村中的“朱彦夫事迹展览馆”去年修葺一新,目前已接待各地学习访问团500余个、学员超过两万人,成为当地重要的党性教育基地。
国庆节前夕,记者走进老英雄朱彦夫的住所。小院里草木丰茂,居室内井井有条。卧室中,各类书报杂志被码放得整整齐齐,连书桌上的药盒都如同队列般摆成了一条直线。家人告诉记者,老人依然保持着军营的生活作息方式,读书、看报、听新闻是每天必做的功课。
一支笔夹在铁环上、铁环箍在残臂上,依靠这样的书写工具,老英雄在纸上写下了“祝祖国永远强盛”等几行字。“我不是英雄,人民才是英雄,我的战友才是英雄。”朱彦夫说。
朱彦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3
他参加过上百次战斗,10次负伤,失去了手脚和左眼;他曾任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改变了家乡贫穷面貌;他用残肢抱笔,创作了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他就是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的共产党员朱彦夫。
“朱老,今年咱村的桃子长得好、卖得好,多亏您当年为群众铺下了致富路。”前不久,86岁高龄的朱彦夫接到了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合的电话,非常高兴。虽然他早就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了,但一直都关注着村里的发展。
张家泉村是朱彦夫的出生地。1947年,14岁的他离开家乡,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在战斗中英勇无畏,屡次立功。1950年,朱彦夫加入志愿军,赴朝作战,身负重伤,在昏迷93天后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但却失去了手脚和左眼。朱彦夫也曾绝望过,想过放弃。但医生的鼓励和社会的关爱,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朱彦夫在休养院里受到了专人的护理照顾,可他觉得自己“无手无脚仍是军人”“要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1956年,朱彦夫毅然回到故乡张家泉村。回家后,他开始练习自己吃饭、喝水、上厕所,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训练,慢慢实现了生活基本自理,也能熟练地装卸假肢,他终于又重新站了起来。
1957年,朱彦夫被推选为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当年,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张家泉村是出了名的穷村,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当支书,就得想法子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朱彦夫拄着拐,拖着10多斤重的假肢,到田间地头查看生产,逐门逐户察访民情。他慢慢拿定了主意:治山、治水、造田。一个个山里人想都没想过的大工程,在张家泉村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朱彦夫带领村民开进荒地“赶牛沟”,他天天泡在工地上,用两只残臂夹着铁锹,一点一点培土。“有一天,他实在太累了,摔倒在地,假肢连接处血肉模糊。我赶紧把他背起来,想送他回家。他在我背上大吼‘大家都在干,我能回去吗?’”和朱彦夫搭档24年的副大队长张茂兴说起此事仍难掩激动。一个冬天干下来,荒废的山沟最终变成了40多亩良田,当年就产粮5万多斤。荒地“舍地沟”“腊条沟”也在大家的辛勤劳动中变成了70多亩良田,不仅解决了当时的吃饭问题,到现在仍在给村民们带来经济效益。
在解决村里“口粮”问题的同时,朱彦夫意识到,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还必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于是朱彦夫拿出自己的抚恤金买书,建起了全村第一个图书室。随后,朱彦夫又张罗办起了张家泉村第一所夜校。两年多的时间里,100多名学生从夜校走出,成为张家泉村建设的中坚力量。现在村里上了年纪的人,凡是识字的,都是在夜校里学出来的。
1960年开始,朱彦夫带着乡亲们翻山越岭打了9口水井,并在村里打了3口用于灌溉的大眼井,修建了1500米长的水渠,彻底解决了村民用水匮乏和无水浇田的问题。朱彦夫在妻子的照顾下,跑上海、南京、胜利油田等有关单位联系材料,终于让张家泉村在1978年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朱彦夫还成立村林业队,建起40亩苹果园、10万株的花椒园、两万株的桑树园。如今的张家泉村“山上松树戴帽、山下林果缠腰”,原来贫穷的小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模范村。
1982年,一场大病之后,朱彦夫主动辞去干了25年的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完成当年指导员临终前的嘱托“只要你能活着回去,就要想办法把我们的英雄壮举记录成文”,朱彦夫开始了艰难的写作。残疾的身体让他吃尽了苦头:他用嘴衔笔、双臂抱笔、单臂绑笔,三种方法交替使用,每天只能写几百个字,不知多少汗水和血水浸到稿纸上。1996年,朱彦夫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出版发行,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1999年,他又完成了另一部自传体小说《男儿无悔》。“读者能从中感悟到先烈的不屈、残疾军人的自强、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我就不会因空耗时光而羞愧了。”朱彦夫说。
朱彦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4
朱彦夫是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战斗英雄,是选择回乡自食其力的人民功臣。这位“中国保尔”克服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生活自理和文化知识,并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带领乡亲们共同奋斗,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朱彦夫矢志不渝地为党奉献、为民造福的巨大力量,源自他心中熊熊燃烧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支撑着他身残志坚,笑对人生,成就了非凡的事业,在我们面前树立起一座时代丰碑。
学习朱彦夫同志,首先要学习他坚定的信念。无论是烽火岁月,还是和平时期,崇高的理想信念都是共产党员保持革命性、先进性和创造性的力量源泉,是各项事业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朱彦夫的先进事迹充分证明,不论条件多么艰苦,不论外人如何评说,只要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就一定会拨云见日,玉汝于成。
学习朱彦夫同志,还要学习他务实的行动。有了远大目标,如果不脚踏实地地付诸实施,只能是纸上谈兵,半途而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带领各族群众筑牢“命运共同体”意识,弘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筚路蓝缕,真抓实干,创先争优,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信念闪烁光辉,实干彰显魅力。站在时代发展的新起点上,面对改革深水区的现实压力,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只要我们像朱彦夫那样高扬理想信念的大旗,以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攻坚克难,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拓创新,“信念不倒,精神不垮”,就“什么都能扛过去!”
朱彦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5
3月26日,朱彦夫官方微博开通,这位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全国时代楷模,第一次成为网络世界的“主角”。
正在济南作朱彦夫事迹报告的淄博市委讲师团副团长于涛,一有空就在电脑上刷新微博主页,越刷越兴奋,“开通没几天,就有1万多‘粉丝’。这证明,朱老的精神一点都不过时。”他欣慰地说。
眼前的微博和不断举行的报告会,让于涛的记忆又回到了18年前——
1996年,于涛就采访过朱彦夫,并成为当时朱彦夫事迹报告会的报告人。那年11月1日,于涛随朱彦夫在临淄作报告,目睹了他在讲台上突发脑梗塞晕倒,那是他作的上千场报告中的最后一场。“再次作朱彦夫事迹的报告,仿佛和当年一样,感觉他就在报告台上。”
随着时光流逝,朱彦夫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于涛说:“这些年,常有人问我,朱彦夫还活着吗?我就回答,他不光活着,而且活得很阳光,活得很精彩。”
阳春三月,记者又来到沂源县城朱彦夫家的小院。正是午间时分,阳光透过小树的叶隙,斑驳地打在地上。树影中,轮椅上的朱彦夫,把笔记本铺在腿上,用残缺的左臂绑笔写着什么。
护工张德良告诉记者,这是朱老多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思考,有什么感悟就赶紧记下来,觉得什么信息对张家泉村有用,也记下来,村里有人来,就送给他们。“虽然退休这么多年,还是有很多村民来看他,说说村里的事。”
张德良问过朱彦夫,当年在荣军休养所里颐养天年,不是很好吗?即使回到村里,也是吃国库粮,衣食无忧,为什么非要干村支书这个苦差事呢?
朱彦夫回答:虽然我没手没脚,但有心有脑,哪能吃闲饭?乡亲们连饭都吃不饱,哪能袖手旁观?干就有困难,但再难,能比战场上拼刺刀还难吗?
他说:“我这一生做过三件事,从军,务农,写书,有人形象地叫“三杆子”。虽然都是尽最大努力做的,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我内心感到愧疚。”
但朱彦夫,实在是无愧于张家泉村民,无愧于这片热土。
儿子朱向峰从储藏室里找出了当年父亲穿过的假肢,17斤重,健全人提在手里走几步都觉得很沉,朱彦夫却穿着它,为张家泉村奔波了几十年。如今,假肢的绑带和套着的黄军鞋上,还隐约看得见他留下的斑斑血迹。
屋里的电视机,声音可以清晰地传出来。朱向峰告诉记者,电视就放新闻频道,除了睡觉,几乎一直开着。有次从电视上看到一名贪官落马,老人大呼痛快:“又挖出一个蛀虫”,兴奋得一夜没睡。
朱彦夫的大女儿朱向华,现在已年过六旬。当年她出嫁时,很多受过朱彦夫接济的乡亲想借机会来还人情,但他一份礼也不收,连件新衣服也没给女儿做。邻居看不下去,偷偷将两块钱塞到朱彦夫妻子手里,他知道后,硬是让妻子把钱退了回去。“我们姊妹六个结婚,父亲从没摆过宴席,没收过一份礼。当时心里不理解,但现在想想,这样父亲和我们才安心、踏实。”朱向华说。
卧室的桌子上,摆着一个小方镜,镜框上一圈圈缠满了细线,一块已经发黑的胶布,粘住了镜面的一个角。这块破旧的小方镜,是50多年前朱彦夫用两个鸡蛋换回来的,修修补补,就是不舍得丢。采访过他的淄博市文广新局原局长曹庆文说,一个功臣,一个吃“国库粮”的人,节俭到这种程度,不可思议。
朱彦夫的外孙女魏玉姬在青岛大学读书,利用周末回到沂源,把自己和母亲朱向欣的旧衣服收拾出来,寄往一所希望小学。朱向欣说,女儿受姥爷影响很大,上学时除了学习就是去做义工,现在已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读硕士。
小魏第一时间关注了外公的微博,并在自己微博上说:“外公的故事好像离我们很远,但他的精神点燃了我的青春!”
一位干部由衷地评价朱彦夫:他缺手缺脚,但从不缺“钙”;他浑身是伤,浑身有病,但就是没有“软骨病”。他是永远的时代楷模。
朱彦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