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上青云》黑色幽默电影观后感5篇800字
《送我上青云》是由姚晨,袁弘等明胁同出演的剧情电影,有的认为它是一部文艺片,有的认为是黑色幽默篇,故事主要讲述了生活自立进取的现代女性盛男,渴望真爱却总是孑然一身。希望以下影评对您有所帮助!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一
这部姚晨监制并主演的电影,此前曾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亚新奖单元和FIRST青年影展上亮相。电影节影片大多是文艺片也就免不了沉闷,《送我上青云》用一个轻盈的调调讲了一个其实挺“笨拙”的大龄女青年的故事,是让人眼前一亮的。 姚晨在电影里饰演一位患卵巢癌的记者,大龄、长期单身、不太懂人情世故。为了筹措手术费“为五斗米折腰”,接下给曾经不齿的采访对象父亲写自传的私活,踏上陌生的旅程,途中遭遇各色人事,横冲直撞,没撞开什么大门,但敲开几扇小窗。透进来的光不足以照亮人生后来的路,但也能透上一口新鲜的空气。 一个剥开表象看挺惨的故事,全程用一种自嘲的语气讲述,即便片中的男性角色无一正面,也没有批判,同样带着一种理解和怜悯。格局很小,没想改变什么,即便结尾有些强行鸡汤,但也明说了“我这么努力,还是要去死”这样的大实话。 抛开现在网络上大肆“政治正确”的女权角度,以及电影的确作为一部青年导演处女作在节奏技术上都存在的种.种不足,《送我上青云》其实是挺私人化的电影,喜欢它可能也要基于个体的私人经验,如果没有相似的经历处境,也许你很难接收到电影当中那些令人会心一笑的地方。 《送我上青云》是一部足够女性的电影,但从宏观上看,它也许是一个“小女主”电影。没有励志传奇,没有众邪月,不是“小妞”“小女生”,女性虽小,自己做主,主题明确,主体明朗。 当许多标榜着“大女主”的影视剧,最终不过落入玛丽苏的俗套,女性的成就或自我实现终究仰赖着收服各路“霸道总裁”或“忠犬八公”的男性青睐而获得。胖女孩丑小鸭把变瘦变美交到很帅的男朋友称之为“励志”“逆袭”,虽然满足女性嗑偶像剧“甜宠”的幻想,但现实是绝大部分的胖子即便瘦了也会反弹。 关于影片“贬低男性”的看法在一些映后交流中也有所提及。诚然片中的男性形象几乎无一正面,但事实上以自身经验出发,这些形象虽然有“提炼”之嫌,也能够印证大多数女性在交往异性上的经验。且年纪大了真的能够一面不将就地保持距离和警惕,一面对这些不完满保持心平气和的理解。事实上,《送我上青云》中这些糟糕的男人身上也各有各的闪光点:善良有学识的文艺男青年,可能也怯懦虚伪;奸诈油滑花心的渣男也有他真挚正直的一面;口若悬河的神叨叨老父亲,你也说不清他慈眉善目的温柔中是否也有情不自禁的心动。 《送我上青云》的结尾也是真正的无力,所有人折腾了一圈什么都没有解决。不止盛男本人的困境,还有围绕在她身边那些被现实打磨成千姿百态的芸芸众生,都没能用自己的方式真正过好,无论是袁弘的委曲求全和阿Q精神,李九霄入世功利、抛弃理想,还是长辈如杨新鸣的出世、信仰,吴玉芳的纵情与依附……所有人的挣扎都如同竹篮打水一场空。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二
新导演的处女作,排片极少的文艺片(我家附近影院首日都只有早场),但是拍的不错,不晦涩,有思索。
故事现实一条线,一个理想主义的大龄未婚女记者,查出了卵巢癌,为了筹手术费答应给恶臭商人的老爸写传记。隐喻一条线,到达小城时候老婆婆丢失的棺材,不仅引出了男主,还一路飘飘荡荡,穿插在故事中,最终在老人死去时候点出人的一生,从来处来,到来处去。棺材最终驶向女阴形象的山川。
女主和母亲的对比很有意思,一个19岁嫁人的漂亮蠢货,没有自我一路围着丈夫孩子,丈夫出轨十年只能装作不知。一个一路努力学习努力奋斗的女儿,风风火火的女记者,硕士毕业博士在读,却在人生意外时候拿不出三十万手术费。金钱,欲望,生存,每一项都是困境。当她对着刘光明说我想和你做爱,对方却落荒而逃的时候,讽刺又悲凉。女性的欲望,在绝大多数的文艺作品中都是客体化的,只是男性的注视对象,这个电影很少见的刻画了一个具体鲜活的有坚强有迷惘也有欲望的女性。
几个男性角色都有点刻板印象,刘光明和四毛估计是一组对比,一个自卑懦弱又善良,被豢养的家雀;一个爱钱渴望成功又自大,圣击性强的野狗。李总的形象太让人厌恶,也就李老还有点温情和睿智。
但是这电影结局有点崩,为和解而和解。总体评分三星半,考虑到难得的女性题材,可以打四星。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三
上午与下午,我刚好在做年度体检,体检完后从医院无缝衔接到影院,冷而宽敞、黑暗的影院中只有我两人,直面的第一幕是姚晨在医院,平静又硬朗的她,面对着“卵巢癌”这个诊断结果又愕然,又麻木。
医保只能cover一部分,她需要钱治疗。虽是潇洒疏离的人生态度,但在死生关头,她发射出合乎情理的求生欲。为挣得有机会续命的手术钱,她在最后的人生之旅中接得一单——人物自传写手。也许因为这几年来我本人经历较为奔波,我对所谓促成一单“业务”的艰辛感触深刻又直接——对于我们这样普遍较为无能的人来说,钱不好挣,全靠软磨硬钢。身着浴袍大腹便便的李总叫她“跑业务的”,以粗俗且常见的冷嘲热讽,直抒“我付你钱,我就是爹”的胸臆。我们都明了,生意场上的任何委屈,只要不损失钱的,大家忍忍就过吧。但在人生倒计时关头,姚晨愤然当面撕毁合同,还怼得李总无言作罢。他可能也没有想到,为什么这个疯婆娘如此较真?为什么她竟然和钱过不去?竟然还能把30万的合同撕掉?毕竟,那些“跑业务的”尊严早就被践踏得麻木,“跑业务的”承受能力一向都是很强的。她一定是读书读到脑子坏掉了。
人在生死面前会褪去所有不必要的遮羞布。她除了需要以体面的方式赚得续命钱,还想要性、想要爱。性与爱,这样的小角度在一个以成功为圭臬的时代里,显得太没有出息了,但这正是我喜欢这部片子最主要的理由——在生死、存在面前,个体的一些简单欲望,往往言说着存在的赤忱,人生之终极意义才由此袒露。她想要的不也正是我们所求不得的吗?尊严(包含财富与地位)、爱欲、自由和真实,这些是生而为人终其一生的主题,在生与死的程式设定里,苍生无一例外可逃。伴随而来的设定还有:尘世的苦,如滔滔江水不见尽头。
姚晨这个角色在剧中为30岁,多年无性生活。卵巢癌这个deadline驱动着她尽快在术前能有一次高质量的性体验。我们要承认一个前提是:如果性只是性,性其实就没有那么难。但是对于很多人(尤其女性)来讲,高质量的性需要以爱为前提。女性更多是情感、情绪与灵魂交织的欲望。而在人类世界里,两情相悦的发生率本身较小,而发生了这样的机遇也不代表就能实际登上“船”,所以这件事,尤其在越来越难相信爱的成年人世界里,其实就真的很难。我依稀记得余秀华似乎在纪录片中讲起,爱是一件多么难的事,难到只能放弃,但又多么不甘心,因为自己从未遇到过真正的爱和性。我并不认为她的说法只能代表她,这恐怕是普世真理。的确,通俗一点说,30岁以后再遇上爱就很难了。
她喜欢上那位落荒而逃的文艺男大概是因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薛宝钗的诗句让她感到渺小生命的轻盈、壮游和超脱。文艺男最初出现在江边时,她感受到他与别人不同的高光,来自灵魂深处的善良;后来,他不停地讲生死轮回、灵魂不灭,无意中让她在精神上获得莫大安全感,于是她直接告诉他,我想和你做爱,但是我有卵巢癌。一句含着眼泪的“带我走吧”,爱欲的放射性输出,可惜回馈给她的却是,对方吓得咽了咽口水,连夜逃走。
行吧,追求爱真的很难。尤其是当你发现自己爱的人和你所以为的ta相去甚远时。那追求单纯的性行不行?她与熟人朋友一次炮后,朋友飘飘然感觉在山坡上遇到了彩虹,而在一旁的她只能靠自慰来结束这低质量炮的尾巴。好风凭借力,不如DIY,送我上青云。
我喜欢这部影片日常又实诚的角度,被生活痛击一场,也毫无怨言,毫无诅咒,毫无戾气。那河中顺流而来的棺材,飘到李大爷脚下,停住,缓缓打开,李大爷看到自己躺在那忧郁的盒子里,瞧,尘归尘的土归土,原来就是这么简单,我们总会死的,我们总会从这苦海的一端跳下水,游啊游,游到肉身消失的那一天的。为什么无需怨气呢?因为无法被战胜的,我们不再记恨。和解是一个媚俗的解读,这一切与和解无关,只是我们不再记恨。
因为,人真的孤独,人就事独本身,孤独是无法被战胜的。孤独可能是,那位朋友抓住她衣领将她摁倒在床,说“我为什么想要赚钱,因为我想要得到尊重,你知道得到尊重有多难吗?”也可能是,“我去年这只手中风了,所以做有些事真的很难了。”也可能是,站在炮台上,深呼吸,气沉丹田,朝着旷野大喊“哈~哈~哈”。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四
一部影片,可能它宣传没那么全覆盖,以至于影响力没那么大,受众也没那么广,但,不代表它不是一部好影片。
作为一个爱看电影的人,《送我上青云》是唯一一部看完还想再去看,看完也很想让周围的人去看的电影。
前半段,端庄又幽默,后半段,有点黑色幽默,有点对知识分子的羞辱和知识分子的自我嘲讽,部分情节看得有点脸羞羞。姚晨很生猛,题材很戳人心(拷问灵魂系列),音乐很动听,摄影又很棒。总之,我觉得非常好。像人家说的,不一定是获得很多奖项的电影,但出于私人感情,非常喜欢。
人皆如柳絮,命运随风。好风借好力,送我上青云。好风不好找,青云不好上,那就,好好活着。分享一些触动我的台词,感谢那些帮助你成长的电影,年龄的增长不算成熟,每一次对生活认知的提高和自我内心意识的不断觉醒,才算是真正成熟吧。总之,人生若真是如逆旅,那么我们皆是同行人。
1. 你有职业操守,可是你有钱看病吗?
2. “你要笑才能好起来”
“我得癌症了怎么还笑的出来”
“就是因为你不笑所以才得的癌症,颠倒了因果”
3. 你有病吧?可惜你不是美女,我还没来得及看……
4. 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想有钱吗?因为有钱会让人对你尊重。你知道在这个社会上被人尊重多XX的难吗?
5. 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我那么努力,还是要死。
–— All Rights Reserved By Huanhuan Lau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五
整个电影在现实与臆想中反复跳跃,让人产生割裂感。理想化身的“精神病”说一句我爱你,现实中和母亲争执并不是很好的融合。很多场景都令人发笑,众多人物的行为都可以当作行为迷惑大赏,看起来又不是黑色幽默或者荒诞演绎。特别是刘光明对着盛男讲述他哲学观念简直尴尬得可笑。所以我只能把这理解为矛盾,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从我理解的角度看,电影也确实有意展示这样的矛盾,盛男是这样,刘光明是这样,四毛(毛毳)也是这样,都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体,区别只在于是主动还是被动投靠现实。我还是喜欢电影的一点,盛男这个角色是有意思的。名字叫盛男,却是外界定义的“剩女”。不惧外界眼光,却在检查出卵巢癌后第一时间和不道德联系在一起。强势自我,却只有在癌症之后才能直面自己的性欲望。我看到了在中国影视作品中很少能看到的只依附于自己的女性形象。想表达的很多,通过写实叙事表现现实(写实的叙事和荒诞的任务行为之间产生了割裂感),通过写意的电影镜头语言表达内心理想。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但都太表露,没有让人产生疑惑的思考。倒不如学习杨德昌的《一一》--写实的现实主义,依然能让人置身于迷雾中,如影评人李想所说:模糊但确凿的存在,一片庞大的氤氲的水气,而不是就将雾展现出来。但这对于剧本的掌握要求太高,对于一个刚出道的导演来说太难了。好看的现实主义电影太少了,电影作为已被承认的艺术表达的媒介形式,不应只有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