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美文欣赏 >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5篇600字美文

时间: 家锐21251 分享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阖家欢乐的日子,象征着团团圆圆一家幸福美满。同时中秋节也流传着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表达了古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眼前的人事物,也希望以下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中秋节一

  中秋节快到了,单位里人人都兴奋起来,大家开始为父母准备中秋礼物。

  小李平时总给父母寄东西回家,我们都夸他有孝心。小李数着手里新发的奖金,开心地说:“这些天一直加班,有时觉得快撑不下去了,但是想到挣了钱可以寄给父母,我就觉得浑身有劲。没白干,奖金顶两个月的工资了。我要把三分之二寄给父母,自己留点儿,陪女朋友逛逛街……”小李数着手中厚厚的钞票,嘿嘿地笑了。

  妍妍说:“我那老爸老妈呀,别提多节俭了,给他们钱,一分都舍不得花,全都存起来,说要给我准备嫁妆。我得给他们买点实惠的东西寄回去,老妈爱美,我早就看好了一款红毛衣,那颜色特鲜艳,老妈这个年龄就应该穿点亮颜色的衣服,明天我就去给她买,她肯定喜欢;老爸平时喜欢抽烟喝酒,但是对身体不好,我早就劝他戒了,听老妈说他现在改喝茶了,给他买一盒上好的铁观音寄回去,再给他 买本茶道方面的书,争取让他把兴趣彻底转移到喝茶上……”妍妍用心良苦,可见是把父母放在了心里。

  大张说:“我老爸说了,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照相机。”大家听了哈哈大笑,问大张咋回事。

  大张说:“父母今年都退休了,没啥业余爱好,就喜欢到处走走,看看风景。看风景不拍照怎么行,老爸说,要把他走过的大好山河都拍下来,另外,还要当老妈的‘御用摄影师’,为她拍照。老妈年轻时长得漂亮,最喜欢拍照,我家里还留着好多老妈年轻时的照片,跟明星似的。老妈说,老了也要美一把,人生最美夕阳红嘛。”这样的中秋礼物,一定最合父母心意。

  淑芬的父母在农村老家生活,她说:“我爹娘最恨浪费,我每次买了贵东西,我娘就唠叨个没完,还总算账:好家伙,这点钱能买多少大馒头啊!我花钱多了,他们会心疼得像割自己肉似的。所以呢,中秋节我就买点月饼之类的东西,这样有节日气氛,还能让他们开心。

  最重要的是,我要把月饼上的价签换掉,换成很便宜的,让他们心安 理得,不然他们吃起来也难以下咽。”淑芬真细心,孝敬父母不在乎花多少钱,让他们高兴是最要紧的事。

  我也开始盘算,给父母买啥礼物呢?这时,闫华说:“我给父母的中秋礼物,就是带着老婆孩子回家,把团圆送给他们!”大家听了,都一言不发了。沉默了很久,小李嘟囔一句:“假期只有两天,我们都一个多月不放假了,回一趟家得辗转一整天呢,好不容易放两天假,不如自己调整一下,省得累。”闫华说:“再远、再累,也要回家和父母团聚。对父母来说,最好的礼物是团圆。”是啊,中秋节本是团圆的节日,回家陪父母吃个团圆饭,晚上陪他们赏月聊天,该是多么温馨啊!对父母来说,儿女回家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和满足。我想好了,这个中秋,送给父母的礼物就是———回家跟他们一起过团圆节!

  中秋节二

  秋风是越来越凉了, 而中秋节的气氛却是越来越热了。

  昨晚从秀峰湖公园散步回来, 看到街边几家食品店的门前, 都早早地打出了月饼广告。 一股浓浓的馨香从店子里飘散出来, 勾起路人的味口。 屈指算去, 离中秋节还差二十来天呢, 但经不住纳香味的诱惑, 于是我掏出十几块钱, 顺便买了四个月饼带回家来, 一吃, 酥软甜爽, 中间还夹着一个蛋黄, 味道挺不错的。 许是月饼揣出烤箱不久, 拿在手里还有一些温热, 也有一点软乎。 这是一种中号型的月饼, 不大也不小, 表面焦黄, 周边印有一圈花纹, 中间是“花好月圆”四字, 以示吉祥。

  去年中秋节前, 爸爸的朋友从南方归来, 送我家两盒月饼, 一看价格, 不免令人啧舌, 每盒标价是888元。 我拆开那个硕大而又精美的纸盒, 从中取出一个四方形的硬壳匣子, 一块黄绸布上也就放着四个月饼, 只是稍大一点, 工艺也精致一点, 满打满算, 估计仅有几十元成本, 其利润竟达到了一百多倍。 过去读书时, 学马克思的<资本论>, 说是价格围绕价值而浮动, 可这浮动也未免太大了一些。 当然, 这还只能算作中档月饼, 听说高档月饼有上万甚至十几万元一盒的, 也弄不清那月饼是黄金做的, 还是美玉做的? 至于吗, 不就几个月饼, 吃着好玩么? 如果用去炫富, 难免有俗气之嫌, 若是拿去行贿, 也只能算是下三流的作派。

  月饼, 起始于唐朝祝捷食品。 据说唐高祖年间, 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归来, 是日正好农历八月十五。 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商人向唐高祖献饼祝捷, 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 从中取出圆饼, 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 说完便将圆饼分送给在场的将士群臣一起吃。 此后, 人们就把这种圆形的胡饼叫做月饼了。 市场上销售的月饼, 除本地的特色品牌之外, 主要抒式和苏式两类。 广式月饼多以火腿。 枣泥。 椰蓉为馅, 制作精细, 工艺考究, 以达官显富为服务对象, 价格较贵。 苏式月饼则以荤五仁。 素椒盐。 莲蓉为馅, 讲究质量, 深入人心, 以平民百姓为销售对象, 价格较贱。 两类月饼口味各有特色, 难分高下,风行数百年, 长盛不衰。

  老家在桃花江乡下,印象中老家是不怎么看重月饼的。 只有走亲戚时, 才不得已到供销社用黄草纸包上几个月饼, 打成纸封子, 这家提到那家, 那家又提到这家, 转来转去, 从众多亲戚手里绕过一圈, 说不定又转回来了, 打开一看, 月饼都起了绿毛, 不能吃, 只好扔掉。 乡下看重的是糯米糍粑, 看重的是上千年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那个节俗。 试想一下, 中秋之夜, 在农家小院里的那棵桂花树下, 摆上一圈桌椅, 左邻右舍聚到一起, 煎上几锅糯米糍粑, 撮到白瓷碟里, 匀匀地散上一层晶亮的蔗糖, 揣上桌来, 大伙儿一边吃着甜嘴甜舌的糍粑, 一边抬头望着天上的那轮明月, 说些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民间故事, 由此而漫溢出来的乡风节俗, 是如今的人们很难享受到的。

  其实, 在中国的传统节俗中, 除了特定的节日食俗之外, 还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习俗和多姿多采的节日活动。 譬如端午节, 我们除了吃粽子。 喝雄黄酒, 还有龙舟竞赛, 有挂艾辟邪, 甚或以屈原为标杆, 组织文人骚客, 举办诗会, 大家在一起哼哼唧唧摇头晃脑吟上几句歪诗, 不也能找出一些乐子, 算是一大幸事么? 中秋节更应如此, 除了吃月饼糍粑。 赏星夜明月之外, 还可以举办中秋灯会, 耍火龙, 舞狮子; 是时秋高气爽, 云淡风轻, 更是外去登高望远。 观光览胜的大好时机, 邀上三两知己, 郊游遣兴一番, 岂不妙哉!

  “中秋”一词, 最早见于<周礼>,仅是个时间概念, 因农历八月十五帝王祭月, 正好是秋季之中,所以称为“中秋”; 而作为节日固定下来, 则要到唐代初年, 史籍记载, 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八月十五, 时日恰逢三秋之中, 故名“中秋节”。 其节先是因了周朝以降的官方祭月, 后是有了魏晋以来的文人赏月, 最终搭把宋代以后的民间拜月, 才不断发扬光大, 并延续至今。

  但愿中国的传统节日, 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能够进一步传承弘扬, 不断丰富其, 拓展其外延, 提升其文化品位。 不要过来过去, 过到最后, 让这延续了千年之久的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 过得只剩下一个"吃"了。

  中秋节三

  今年的中秋我们没有和往年一样在家赏月,而是来到了蜀南竹海。中秋节,是中国古老传统的节日,是人、月两团圆的佳节。今年中秋节我们一家大团圆,决定旅游过节。

  一路风尘、一路欢乐,我们一行15人来到蜀南竹海,透过车窗,窗外绿竹一望无边,平整的柏油路蜿蜒伸向远方,我们仿佛遨游在茫茫碧海之中。禁不住打开所有玻窗,和煦温柔的秋风劲吹,真爽啊!纯静清新无比的空气,我们贪婪地尽情呼吸着。据说电影《卧虎藏龙》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片中竹海的美景尽在眼下,我已身临其境,绿竹个个挺拔高大、生机勃勃,我幻想:竹林深处有熊猫憨态十足的模样,它们吃竹、戏玩,也过节、团圆。

  我们兴致勃勃地趟小溪,拾贝壳,撘渡船,看瀑布,穿水帘,爬山路,逛小店。小竹店里全是精美的竹制工艺品,竹碗、竹笔筒、竹根雕、竹花瓶,我看得眼花缭乱。

  在一只竹蓝里有几只仿真“蜘蛛”。我突然心生一计,抓起一只,藏在手中,走到一位阿姨面前,命她闭眼、转一圈、伸手,然后将“蜘蛛”放到她手中,才对她说:

  “睁开眼!”

  “哇!”阿姨尖叫一声,本能地急把“蜘蛛”摔得老远。惹来大家一阵欢笑,小竹店一片生机。

  王羲之“兰亭序”竹简和“三十六计”竹简制作都很精美,字迹潇洒、刚健、娟美,看了令人爱不释手。买了竹简,还买了一副竹箭。我做出张弓搭箭欲射的样子,她们说我像花木兰。一路上只要一有空我就射箭玩个不停。

  中秋节那天晚上,云雾稀少,月光皎洁似水,温情地泻向大地,晚餐就在竹篷下,“全竹宴”有凉拌竹笋、竹笋蛋、竹丝菜等。我们吃月饼,月饼有洗面盆盆口那么大,象征“大团圆”,天上月亮十五园,地上十五个人“大团圆”。大人们吃吃喝喝、谈笑风生,小孩儿叽里呱啦、蹦蹦跳跳。

  玩了竹海,再游石海。文兴石海竖家级风景名胜,世界地质公园。五亿年前的地质变迁孕育了石海的神奇:“天下第一漏斗”、“亚洲最大石海”、“中国游览面积最大溶洞”,神奇绝世。

  进入大溶洞,180米长的“滑道”首先印入眼帘,我没走梯步,而是选择滑道捷径,服务员帮我系上围腰,用一个压扁的塑料瓶,垫在屁股底下,用以减少摩擦、增加滑度,依照方法,我“唰”的一声,直冲而下,心里舒服极了。战胜了“胆怯”的我,接二连三,一共滑了三次。

  继续往里面走,石花、石乳、石笋、石柱、石瀑布,千姿百态,在五彩灯光照射下,美轮美奂,像海市蜃楼。溶洞里有一条暗河,我们划着小船,看两岸的风景,清澈的河水,五彩缤纷的石头,奇形怪状,我看得眼花缭乱。

  中秋节四

  中秋节过后,就是宝管的桂花季节。

  每天进出,无论是居住的小区院落还诗司的中心花园,前前后后种的都是金桂树,秋风起舞,随风飘来的都是浓郁的桂花香,令人陶醉,让人难以忘怀。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我们院子里种的就是金桂。

  桂花树不像梅树那么有姿态,笨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金黄色的花蕊虽然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富丽端庄,可桂花的香气味,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金桂怒放,夜静月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袅袅婷婷的风情洒满庭院的角角落落,醉了人间的似水年华。

  尘世间,花开花落,任百花娇媚的容颜令人惊叹,唯有桂花叫我魂牵梦萦。

  你是我初见时的花开,你是我想象不到的美好,梦中只为你流连,流连……

  望着你,只想被这清香四溢的柔软时光久久的抱着,只想让红尘世俗中所有的喧嚣浮躁,都伴着花香随风远去。有你,风是甜的,空气新鲜而芬芳。

  当绵绵秋雨拂过花丛,桂花就被“摇落”,树丛下面洒满了金色的花朵,犹如金沙铺地,让原本单调的大地增添了几许明亮的色彩。

  雨过天晴,经过雨水的清润,桂花愈发开的茂盛。望着满树密密匝匝的桂花,我想起母亲讲过她小时候外婆全家总动员,摇桂花的故事。每年中秋节过后,当院子里满树的桂花怒放时,外婆就带领全家老小,将桂花“摇落”,收集,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

  一整年家里,都沉浸在桂花香中。“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我虽然无法体会母亲儿时摇桂花,做桂花糕的乐趣,但此刻,我的心境仿佛行进在霏霏细雨之中,耳畔听到那似远似近,亦幻亦真的花魂之呢喃。细雨迷蒙中,仿佛看到嫦娥如花的容颜在月宫中变得模糊不清,成了前尘梦影,旧时月色。

  花香一缕,迎风而嗅,似醉,似幻,仿若坠入那云烟深处的苍茫水月,“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在绝美的是时光里吟诵李清照的诗,让我与你是如此的靠近,一朵温柔的浅笑,如花般绽放在眉眼,唇角,在心底,在眼光触及的每一个角落。

  今夜,梦中,轻轻的你就在床前。

  中秋节五

  中秋节的夜晚,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的石桌上欢聚一堂,盼望月亮早一点出来,可是月亮却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把自己藏在大山后面,迟迟不肯露面,慢慢地,我开始有点失望了,看着桌上那香喷喷的饭菜和月饼,馋的我直流口水。

  终于,月亮放大了胆子,从大山后面出来了。这时我和弟弟高兴地欢呼起来,月亮姐姐显得十分皎洁、明亮。可就在那一瞬间,月亮变浅了,变白了,此时她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有趣,就像一个银白色的大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柔和地洒向大地,为迷途的人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正当我陶醉在这美丽的夜色中时,哥哥一脸神秘地问我们:“你们谁能知道这个时候的月亮像什么?”贪吃的我不假思索的说:“月亮嘛,当然像一个吃也吃不完的大月饼了”。顽皮的弟弟说:“你才说错了呢,你瞧瞧,月亮多像一架飞碟呀”。说着还做出玩飞碟的样子,逗得爷爷合不拢嘴。这时趁大家不注意,馋嘴的我抓起月饼正要往咬一口,没想到眼急手快的奶奶“嗖”地一把抓住我的胳膊大声喊起来:“你这个小馋猫,我就知道你快偷吃了,这是有规举的,必须让月亮先吃我们才能吃”。 我看着手中的月饼只好乖乖地放回盘子里,等待奶奶献月饼。这时月亮显得更加皎洁、更加明亮,好像在说:“谢谢你们给我吃月饼,祝你们永远快乐幸福!”这时旁边的奶奶边献月亮边给我们讲起了“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嫦娥奔月”等许多神话

  故事。听着奶奶的故事,看着天空的月亮,感觉自己也仿佛进入了角色。

  “沙、沙、沙……”起风了,旁边的树木起伏不停,我感觉自己身体也随之轻飘飘的,好像变成了后羿去找嫦娥了,多美的中秋佳节啊!

10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