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观后感 >

黑鹰坠落观后感2000作文

时间: 斯祺0 分享

  《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是真实又血腥的美国特种作战题材电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黑鹰坠落观后感2000字,希望你会喜欢!

  黑鹰坠落观后感2000字:优势

  感触依旧很深.拍摄的技术和演员的技术我们这里不谈,因为我没做过演员和导演,因此对这个一点都不懂,我只是对里面的美国军队的战术素养感到震惊,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海外每个地方只派了少量的兵力而能保持战略优势的原因之一.

  从他们制定的计划看,这个计划并不可取,他们底估了对手(没认识到部队会参与,导致飞机被火箭弹击落)并且没有给意外任何的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出现意外(贝克朋摔下飞机)之后他们很被动的原因.

  先说说这个计划,他们是准备在接近目标之后在四周建立4个防御点,形成防御体系,然后利用空中和地面的机动优势把人质和部队都带走,他们的联络由指挥官传递给空中中转站然后再给地面部队,如出现非正常情况,则由空中报告给指挥部然后由指挥部再传给空中中转站,这样一个体系在somalia是无奈之举.因为他们的消息得到的相当晚.所以从制定计划到行动就只用了一个集合的时间.他们在明知道行动已经暴露的情况下继续执行任务,这样就增加了行动的难度.

  现在我们来谈谈美国兵的战斗战术素养,首先,命令的执行情况,对上级发的每一个命令都严格执行,即使是上级下达的命令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或者说是错误的也严格执行不误.第二,单兵作战能力,这点就不需要多说了,准确的射击和对枪械的熟悉程度都会使他们的作战能力提升,第三,兵种的配合,他们在一个小分队大约7到10个人之间配备一个医务兵一个狙击手和一个工程兵,使团队战斗能力提升.在有三到五个人的时候,甚至只有2个人的情况,他们对相互的配合和战术的安排也是很成功的,并且都是打的配合战,并不做无意义的牺牲和英雄式的牺牲.第四,多兵种作战的合作上,这里只有机动部队,空中部队,和特种部队之间的配合,他们在时间上有错位,比如地面部队的据点不成立的时候空中力量强行降落而导致飞机坠毁,空中部队没有很好的给机动游骑做掩护,导致司机损失严重.等等.

  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兵平时是训练有序,并且是实战模拟开展的应该相当多,他们应该是不会去做一些与战斗战术无关的抢险救灾活动,军队就是军队,而不是消防大队.除非出现军队的目标.

  当然美国兵还是有很多缺点的,比如非要固执的把飞行员的尸体从飞机里拖出来,耽误了5分钟的时间而导致另外2个队友的阵亡.他们宁愿在付出死伤的情况下也要把一个伤员甚至死尸带着.他们的思想信阳也不统一.他们在行动的时候没人做动员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政委,所以有个别人甚至害怕上战场.这些都是消极的表现.这些在我军是不会出现的.

  黑鹰坠落观后感2000字:无助与脆弱

  《黑鹰坠落》是2001年底上映的一部美国片,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讲述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维和部队于1993年时,在索马里执行的一项抓捕任务,最终变成美军与当地民兵之间惨烈的军事冲突,并导致美军后来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自索马里撤军。这次在索马里的军事行动,是美国自所面对的最大军事失败。

  《黑鹰坠落》的导演是雷德利-史考特。一个好的导演必须展现优秀的拍摄手法和对影片内容的独特深度与角度。雷德利在《黑鹰坠落》中所运用的拍摄手法无疑是一流的,他用了大量的冷色光和纷飞的子弹来表现战场的残酷无情,并以层次分明的剪辑方式与述事方法,将地面“游骑兵”、地面“三角洲”部队、空中救援部队、指挥前线的空中直升机、指挥总部之间的联系和角色,有条不紊且完整地呈现在大荧幕上。让观众宏观地看到事件发生的完整过程,同时微观地看到士兵们陷入地面巷战时的无助与脆弱。

  雷德利在《黑鹰坠落》中显然是有自己的角度的,虽然他所采取的角度未必客观与真实。雷德利在影片中采取的角度是“袍泽之情”。美军在该次行动中,本来是为了追捕民兵首领艾迪加而发动的一次突击行动,但却因为消息不确实,反而遭到民兵部队所唤起人民群众所包围。原本只是派兵去救出遭围困的一小撮部队,却因为接连的“黑鹰”直升机坠落,以及战术的失当,使得需要救援的士兵人数不断增加。在《黑鹰坠落》中,雷德利基本上将整体战术的问题给切割掉,也将索马里民兵的观点给切割掉,完全地取镜美军士兵在枪林弹雨中,如何不顾安危地扑向被围困的部队,并且由最高指挥到一线士兵都坚决地抱持“决不会有任何袍泽被抛弃”的信念--即使是尸体也要救回来。

  我个人觉得《黑鹰坠落》的最大缺点在于缺乏深度,切入的角度过于浪漫而流于浮面。在展开剧情时,雷德利选择“就事”而不“就人”,也就是以相对完整的方式来表现事件的全过程,而不着眼于内部个别角色的心理变化。影片中美军各个部队主体都有至少一位主要角色,但这些角色的性格、背景并未被着墨,观众看到的是好些士兵不计生死地要相互援助,勇气和道义是这些人仅有的色彩,没有人陷入恐慌,也没有人杀红眼,主要演员清一色地都是冷静和沉稳,等待救援的人不恐惧,请缨救援的人不激动,没有人质疑行动的正确性,也没有人质疑救援的拖沓与散漫,使得观看的观众无法对人物或事件产生观点和情绪。在叙事顺序和节奏上同样是冷静和沉稳的,从一开头士兵出发进行抓捕行动、到一次次的黑鹰坠落陷入包围、到最终被解救而出,士兵们的情绪没有明显的起伏,没有轻松到恐惧、恐惧到绝望、绝望到希望、希望到激动的变化,整个事件呈现得很完整,但没有高、低潮的区分,人物的情感没有被深入,事件的演变因果也没有被深入。观众看到的是,美军陷入索马里民兵的疯狂包围中,大量的美军士兵完全基于自愿而上前线救人,在不实施具体战术指导的情况下,指挥官任由各个部队发挥袍泽之情、任意行动。

  感人吗?有些。奇怪吗?确实。《黑鹰坠落》描绘了壮烈而勇敢的战争画面,但观众却未能对人物和事件产生太强的感受,若说那是因为雷德利试图以“客观”的观察角度来表现这场军事冲突,他却将索马里民兵的角度给切割掉,并浪漫地强化美国士兵之间坚强与勇敢的英雄气概,采用完全主观的表现形式。雷德利的作品通常是非常男性色彩的,并带有浪漫风格,然而雷德利的浪漫英雄与马丁-斯科西斯的《出租车司机》、大卫-林区的《我心狂野》、卢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王家卫的《旺角卡门》里的浪漫英雄非常不同,后面这些英雄都带有堂吉诃德的傻气,呈现的勇敢是理解一切后的勇往直前。但雷德利的英雄则是传统英雄,勇敢不怕死、能干不会死。而且雷德利还喜欢用一流导演不太会用的慢镜头配上悲情乐曲,来表现英雄的悲剧色彩。我想故事和人物的深度不足,始终是雷德利无法晋升顶尖导演地位的一个障碍。

  《黑鹰坠落》中其实还是有能够让观众情绪激动的部分,那是在影片结束、说明字幕出现那一瞬间,当看到字幕上写着,在这次军事冲突当中,美军牺牲了17名士兵,而索马里民兵死亡上千人时,我想每个观众都忍不住激动起来。这个数字显示《黑鹰坠落》中所说的故事是一个谎言,是一个美化版本的英雄故事。这样的死伤数据,这绝不是一个军事冲突,这是一场屠杀!

  黑鹰坠落观后感2000字:美国特种部队有多强

  其实这是一次多兵种联合行动,主力是陆军的游骑兵和三角洲特种部队,但参加战斗的还有160特战航空团(夜行者)、海军海豹特遣部队和空军的通讯、救护特种兵。分析这次战斗,可以看出美国特种部队有多强——还有难以避免的弱点,当他们在一个文化迥异的第三世界国家采取行动时。

  索马里的另一值得注意之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怀疑那里可能是本•拉登的一个逃难地点。中情局发现他的“基地”组织向索马里港口运装备。索马里跟阿富汗一样,也是一个乱糟糟的无政府国家,本•拉登要躲藏,确有很多有利条件。

  索马里位于非洲东部,在所谓的“非洲之角”,与阿拉伯世界的亚洲部分隔洋相望。居民也和阿拉伯人一样,信仰伊斯兰。十九世纪后期,索马里逐步沦为英国(在南部)和意大利(在北部)的“保护国”。一次大战后列强重新瓜分世界,英国曾把肯尼亚东部的索马里人居住地区让给意大利。二次大战时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该国南部的索马里人居住地地区也与索马里通成一片。大战之后,联合国在1949年通过决议,索马里北部由意大利代管,十年后独立。这期间,英国也在南部逐步建立代议制度和执法系统。1960年7月1日,南北索马里合并,同时宣布独立。

  独立之后,当时掌权的倾向欧洲的温和派主张和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邻国搞好关系,将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但是,一个民族新生时必然伴有的强烈民族主义情绪,令很多人念念不忘在这两国的“自古以来就是索马里的神圣领土”。要打仗的左翼少壮军人在1969年10月21日发动政变,推翻民选政府。政变领导人西亚德(MohamedSiadBarre)宣布,“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人们思想的理论基础;由他自己担任总书记的社会主义革命党,则自然是领导索马里事业的核心力量。1974年,西亚德签订了苏联与非洲国家的第一个互助友好条约,并拿着苏式武器开始进攻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

  但是,也是在1974年,埃塞俄比亚也发生了左翼军人政变。9月12日,海拉西皇帝被废黜。苏联自然不希望两个亲苏政权兵戎相见,这下气翻了西亚德:埃塞俄比亚在动荡之中,正是索马里攻城略地的天赐良机。1977年11月,西亚德废除友好条约,赶走全部苏联顾问。接着他转向中国,翌年4月访问北京。当时中共早跟“苏联修正主义”闹得不可开交,立即答应供给苏式武器。后来美国游骑兵要面对的,就是拿着中苏两国制造的冲锋枪和火箭筒的索马里兵民。

  当时苏联威风尚在。俄罗斯大哥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岂容只有上校军衔的西亚德踢他屁股?苏联立即高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旗帜,运了一万古巴精兵到埃塞俄比亚。我们没有雇佣军可派,只能眼睁睁看着刚认下的黑小弟被北极熊揍得尿滚屁流,折兵损将逃回索马里。

419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