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感动中国优秀观后感1200字
每一年感动中国都会向我们述说10个故事。通过感动中国我们能学到很多精神,这是值得所有中国人传承的精神,下面小编收集了一篇关于感动中国的观后感心得体会,赶紧收藏吧!
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很值得我们学习,尤其对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的默默无闻的精神,深受感动和启发,学习张渠伟同志坚定不移、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收获颇丰。
张渠伟颁奖辞:扶贫必须精准不落一人一户,病情迫在眉睫却一拖再拖。扎下帐篷、扎下了根,签上名字就立下了军令状。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负了伤,泥泞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
张渠伟同志自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患上严重“耳石症”和“青光眼”,2017年,张渠伟几次眩晕在岗位上,视力下降到0.04和0.2近乎半盲,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动手术,否则可能会完全失明。但他不惧怕失去生命和双眼失明的危险,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而真情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渠县四年减贫136610人,贫困发生率从12.1%降到0.6%。从张渠伟同志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优秀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树立一个好榜样,敢为人先,不惧艰难,乘风破浪。
翻看他任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四年多的足迹:一心扑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没有周末和节假日;长年超负荷工作,大山之中道路难行,他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4年如一日,始终践行着“扶贫路上、绝不落下一户一人”的铮铮誓言,总结出“九比九看”“铁军扶贫”“扶贫车间”“六个一社会扶贫”等扶贫模式,推动全县57个贫困村摘帽,12.3万人脱贫,易地扶贫搬迁35295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从12.1%降至1.72%。
张渠伟同志业绩的背后,有他不寻常的举动。超负荷带病工作,足见奇奉献精神之可贵!颁奖场中的采访,会让你感动、佩服:“我一直是做农村工作的,只要给百姓交流上三句话,我就一定会让老百姓接纳我。”问其秘诀,他只是淡淡地一提:“我会把长者称叔叔阿姨,同龄者称哥哥姐姐,小的当子女对待。”其实很多下乡干部都会这样称叫,但总达不到让百姓接纳的程度,是张渠伟的诚心一次次地感动着百姓,才有百姓与他如此默契的接纳。
扶贫结对认亲,不愿搬迁者任随住多远,他通过步行第一时间赶到;百姓心中有怨,他要第一时间知道;调纠纷,解矛盾,讲政策,解决百姓后顾之忧,让搬迁者收入有保障,工作做到了心坎,事实证明了他的所为,受益者感动得流泪,如此好干部,还有谁遇见不会接纳呢?
当问及全县贫困人口时,他精确报数,有多少人已经脱贫,有多少人还未脱贫,足见其心中之细,工作之实,底细之清,是一般干部都做不到的,可他做到了。
当前,脱贫攻坚正处于关键期和决胜期,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学习张渠伟同志身上的优秀品质,学习张渠伟的工作方法,应有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摆正心态,强化担当实干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始终做到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真正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砺,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攻最难的关隘。为决胜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
感动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