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勤俭节约的随笔写作:细详
编者按:细详一词,在现在的字典里找不到,它是关中方言,意思是过日子非常用心、仔细、节俭。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细详。
细详
文/边红星
细详一词,在现在的字典里找不到,它是关中方言,意思是过日子非常用心、仔细、节俭。如:谁家过日子精打细算,那叫日子过得细详;谁做事干活认真踏实,肯花工夫,俭省节约,他就是乡亲们经常标榜的细详人。
儿时在农村,可能是因为大家都贫困、我家更贫困的原因,我对勤俭持家的人和事就格外敬佩。父母也常会以这样的事例教育、感染我们兄弟姐妹,希望我们能从小照样学样地做个细详人。
邻家的七哥,年龄与我的父辈相当。他和七嫂成家后,经济实在拮据,盖门房缺少椽子,就用烟杆当椽子用。小时候,我每跨进他家的门,一抬头就能发现屋顶上并没有常见的木头椽子,而是有不少胳膊粗细、颜色已经发黑的烟杆,一根一根纵向有序地并排着,以有限的力量支撑着房顶上泥土瓦片的负重。据说,那几年生产队种烤烟,烟叶子收获后晒干上缴到卷烟厂,留下一人多高的烟杆,几乎没有可用之处,烧火不旺不说,还呛人眼鼻,就闲置在地头无人青睐。细详的七哥,竟然能废物利用,创造性地把烟杆作为建筑木料,替代了椽子。七哥七嫂生养了五个光头小子,直到最小的儿子结婚成家,那间烟杆作椽子的门房才完结了它重要而不凡的使命。这事被乡亲们作为艰苦奋斗的现实教材,传为佳话。
另有一陈姓人家,拼命种地,自己家的地种着嫌少,又租种了别人家的很多地。家里没有拖拉机,耕种拉运主要靠人力。收完小麦种玉米,收完玉米种小麦,常年见他们劳累在田间地头。后来他们家终于添置了一头瘦毛驴,但常常拉犁拉车的时间一久,驴也拉不动了,这家人就索性和驴一起拉犁拉车。在我们村,这家生产的粮食是最多的,仅小麦一样,开始装满一个粮仓,后来又建了一个粮仓,两个粮仓都装满了,装了有三万斤,还是装不完。生活那么富裕,消费水平应该不低吧?错,他们在吃穿住行上并不比其他人强哪怕一点。不用说,这家人的细详自然又是全村人的楷模。
实话说,改革开放政策施行前后的那些年,家乡的人们不细详都不行。人多地少,产量又低,科技不发达,外贸不通畅,老百姓的生活来源就靠人均两三亩地的出产,要过把日子过好一点,开源是没辙了,只能在节流上想办法。所以,大家都在勤劳俭省上下了大功夫,能不花钱的事就不花钱,能少花钱的事就少花钱。衣服破了,补补继续穿,缩水了,小了,大哥穿不上了二弟、三弟穿。那个时候,村里人很少买菜,多数人家都是在地头或后院种些萝卜、白菜、西红柿、葱。到了深秋,每家都收拾一大堆萝卜叶子、雪里蕻、大白菜,清洗干净后,沃酸黄菜。于是,冬天的早餐,大家会趷蹴在大槐树底下,端着粗瓷老碗,一边喝着玉米粥,一边就着酸黄菜,好吃还省钱。大家都这样过细详日子,谁也不眼红谁,谁也不笑话谁。往往是铺张浪费的个别年轻人,会被大家作为口口相传的反面典型,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日子好一点的人家,一年到头麦面、玉米面不断顿,谁家午饭能吃一顿油泼面那算是奢侈了。穿,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是常态。不逢年不过节无什么大事,谁要是添一身新衣服,那是会让看到的人眼馋心痒的。住,家家都是土坯瓦房,院墙青一色是黄土夯实的土墙,遇到梅雨季节就有倒塌的危险。行,有辆自行车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了,远处公路上的汽车那一定是给公家干事的人坐的。若有一辆汽车进村,后面一定会有一些孩子跟跑,前后左右一定会有一些大人的眼光持续跟进。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人们把积攒的钱都干了什么?也没什么特别的开销,主要用在了婚丧嫁娶上,再一个就是盖房子。那个时候,一般家里都会有几个孩子,给一个儿子娶一门子亲,再申请划一院宅基地,盖几间房,父母积攒多年的箱底也就空了,多数还会拉下一屁股饥荒。如果哪家盖了几间大房还不借债不欠账的,那一定是开支有度、勤劳节俭的细详人家了。所以,对细详的人,乡亲们自然会高看一眼,敬若贤能。
说了这么些子,并不是要忆苦思甜,而是感慨和赞美于那时人们的细详,敬重于乡亲们当年与贫困作斗争的艰苦奋斗精神。如今,改革开放政策已经施行了40年了,前后稍作对比,国富民强的成就是举世无双的,是妇孺皆知的,这样的好日子也是当初乡亲们做梦也不敢想的。尤其是从贫困生活中解脱的中年人、老年人,没有谁不感慨于祖国飞速发展的辉煌成就。对于过去的贫穷日子,绝对是没有人愿意再回头过了。以前的有些过于苛刻的消费观念也着实落后和陈旧了,活得更舒适、更健康、更幸福已然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行动。
然而,有一类现象却让人担忧。过度消费、超前消费、面子消费司空见惯;豪车、豪宅、豪华装修,盛装、盛宴、盛大场面,频频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过度开发、资源紧张、能源枯竭等新闻时常占据媒体重要位置和档期。有的人喜欢追高档品牌,买衣服不是名牌就不穿。有的人出行哪怕二三里路也不愿步行,非要开车。大街上,高档轿车越来越多,营养过剩的肥胖者越来越多,有啤酒肚的男人越来越多。但不少人的腿却越来越细,体质越来越差,有的走两步上坡路也会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有的过度饮食,大鱼大肉不断,年纪轻轻身体出现“三高”。有的去饭店点菜过量,一顿饭倒掉许多菜,造成了餐桌上的浪费,等等。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些浪费也许还不算大。但如果家家户户都效仿,人人都不加以节制,那给造成的浪费就让人触目惊心了。
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紧张,进口依赖程度很高,不仅石油、天然气进口量在全世界居前不下,连粮食也不能自给自足。因为一度向美国进口粮食最多,有国人为此惊呼:“中国人的饭碗竟然端在美国人的手中”!面对这样不容乐观的现状,勤俭持家、厉行节约的传统消费观念,永远都不应该过时。
消费适当,取之有度,这是一个人应有的消费观,也是科学的消费观。我们不是要鼓励大家去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那样的苦行僧,但绝对需要拒绝浪费,反对奢靡。反之,我们就对不起曾经经历的太多苦难,更有愧于一粒米、一口菜、一度电、一张纸背后所浸含的劳苦大众的辛勤汗水。
房子不必太大,温馨就好。衣服不必太贵,舒适就好。那种挥霍无度、生活奢靡的人,既是对生活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亵渎和剥削。这种人应该遭到千夫所指和人们的唾弃。
莫言曾在演讲中疾呼:“那些有一千条裙子,一万双鞋子的女人们,她们是有罪的;那些有十几辆豪华轿车的男人们,他们是有罪的;那些置买了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的人,他们是有罪的。他们的为所欲为是对人类的犯罪,即便他们的钱是用合法的手段挣来的。”
这些人罪在哪里?要我说:罪在忘本,罪在巧取豪夺,罪在欲望膨胀,罪在饱时忘了饿时饥,罪在没有体恤万民之心。也罪在与祖先倡导和一贯秉持的细详精神背道而驰。
做个细详的人,并不过时。
公众号:一瓣书香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