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叛逆期的教育心得:叛逆期,就一定要叛逆吗?
学习啦:叛逆,其实就是一种心态,就是一种表象。叛逆没有什么大不了,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相信孩子,相信自己,你可以帮助孩子,孩子自己可以走出困境!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叛逆期,就一定要叛逆吗?》。
我的一个学生家长说:“不要跟我说什么叛逆期,在我的字典里就没有叛逆这个词。”
在放清明假前,我做了一次家访,这位学生的家长很有个性,对教育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在交谈中提到了叛逆期,她对叛逆期的解读是让我感到吃惊的。她愤愤然地说:“不要跟我说什么叛逆期,在我的字典里就没有叛逆这个词。”
说实话,对于已经从教二十几年的我来说,还真的是第一次听到这样观点。回家后,我反复思考了这句话的含义,并认认真真地反省了自己之前对叛逆的不重视。叛逆期到底是什么时期?它到底有什么特征?叛逆期是不是会出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相信这应该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解读一下。
“叛逆期”,这个词并不陈旧,也就是说它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八零后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叛逆期,八零后之前的人就更加不知道了。我是七零后,我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叛逆期,压根就没有听说过这个词。九十年代开始,这个词出现了,而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时期,人们所面对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不一样,所接受的教育形式、教育厚度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势必就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家庭环境差,吃不饱,穿不暖,整天都在为生存发愁,整天都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忧,这种状况下,你如何叛逆?你拿什么叛逆?你有什么资格叛逆?你叛逆谁?你叛逆给谁看?谁有时间去理睬你?生活都没有保障,活下去都艰难的时候,没有叛逆。
社会进步了,科技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总的一句话就是日子过得好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出现了。这个时候,叛逆出现了。叛逆最显著的表现是什么呢?要么是不听话,要么是不说话。不听家长的话,不听老师的话,不听所有人的话,心中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喜好,只有自己的世界,其余一切都不在考虑之列。问他什么都不言不语,封闭自己,压抑自己,拒绝交流,拒绝沟通,拒绝一切来自外界的干扰,把自己置身在一个铁盒子里,把自己置身于叛逆期所给予的独特定义里。
为什么会这样呢?回答说:我到了叛逆期。为什么不能够改变呢?回答说:叛逆期的人都是这样的。叛逆期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抵挡的发展趋势,叛逆期似乎已经成了众多家长难以逾越的鸿沟,叛逆期似乎已经成为了众多青少年吊儿郎当无所事事的有力屏障,叛逆期似乎已经成为了那些不思进取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无可厚非的理由了。
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叛逆期呢?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我可以很认真、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叛逆期肯定是存在的,肯定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但是,没有人说叛逆期就一定要不听话,也没有人说叛逆期就是要拒绝沟通。叛逆期的出现主要三个因素有关:一是身体的生长发育;二是身边人群的影响;三是社会大环境的辐射。一个人的童年和老年时期,是一生中最为单纯的时期,没有物欲的追求,没有名利的束缚,就是那么的简简单单,那个时候是没有叛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所见所闻的增多,随着接触人群的复杂多变,随着社会现象的耳濡目染,单纯发生了变化,简单发生了变化,心态发生了变化。诸多的变化综合在一起,给了叛逆以理由,给了叛逆以台阶,给了叛逆以土壤。
要解决叛逆带来的问题其实并不难,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首先是家长的高度重视。你要承认叛逆期的存在,你要理解叛逆期会出现的种种迹象。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疏导,我说的是疏导,而不是打压。怎样进行疏导呢?你可以从正面进行引导,充分肯定孩子的与众不同,坚信孩子能够通过自身的调整平稳度过叛逆期。不要拿孩子跟身边的同龄人作比较,千万不要比较,一点都不要比较,因为比较会让人反感,比较会让孩子更加无所适从。你就从孩子自身入手,就从他自我调控、自我抵御、自我完善等等方面进行正面鼓励。
它有很强的故意性,还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适当干预孩子的交往人群,适当干预孩子的模仿欲望,适当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请你记住,千万不要打压,不要挖苦讽刺,不要轻言放弃。因为越压越糟糕,越放弃越麻烦。另外,不要总是唠叨,不要总是揪住不放,要做到适可而止,要做到收放有度。
请你记住:叛逆,很多时候是由模仿开始的。有时候是由环境和身边的人群直接影响到的。如果没这些诱发的因素存在,叛逆期根本就不会叛逆。所谓的叛逆,其根本就是“作”和“装”,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它,那么一点焦虑都不需要有。
公众号:寒星独步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