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杆秤的文章:天地之间有杆秤
学习啦:杆秤在日常的生活里已经逐渐消失了,不过我们心中的杆秤不会消失,那是衡量我们内心的工具,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天地之间有杆秤》。
挂在厨房角落的那杆钩秤,已经陪伴着我的家庭走过了一个甲子。原先紫檀色的秤杆已微微发黑,金黄色的镶头布满斑斑点点的“白霜”,换了无数次的秤钮提绳已被一段细尼龙绳取代。这就是我家所有人再熟悉不过的木杆秤。
说起木杆秤,还有一段故事。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那时我在上初中,每次走过石桥下的“仁心秤店”,总能看到店内的墙上挂着不少木杆秤的成品和半成品,感觉很新奇。
“仁心秤店”位于老街的南侧,已有百年历史,祖上从皖南迁到全椒,已有三代,制秤手艺声名远播。远远望去,店外两副红底黑字对联上写着“仁心秤店” “秤称人心”八个正楷大字。师傅当时大约三十岁出头,店内只有一名伙计,专门负责刨圆、磨杆。师傅他说和秤打交道已有20多年的历史,可见他十来岁就进秤店,从学徒开始学做木杆秤了。时不时有人前来买秤,也有人来修秤花。我很好奇,那木秤杆上的银白色又细又密的秤花是怎么来的呢?接连几个下午,我冒着“逃课”的危险,在秤店的操作间想亲眼看看制秤师傅是如何操作的。这一回生二回熟,时间一长,我和秤店的师傅成了忘年之交的朋友。
原来,制作木杆秤是一门十分精细的手艺。工艺流程从选材、刨圆(分粗刨,精刨)、浸碱水、磨杆、划线、镶头、上刀子、校秤(确定定盘星的位置)、钻眼、上秤钮、分步(划刻度)、钻星眼、订秤星、磨秤花、着色、系提绳、抛光、校验、订合格证等二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细心操作,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闪失,做出来的秤就会有误差,称东西就不会准确,甚至报废。
木杆秤主要由秤杆、秤钩、秤盘、秤砣、秤星、秤环、秤纽等部件组成。手工打眼是个细活,打眼这道程序很需耐心,稍有疏忽就会钻穿木杆,而且在一开始就不能把秤孔打错,否则就前功尽弃。一个伙计在店里学徒十年以上,师傅才放手让其打孔。打好秤孔后,将细铝丝插入秤孔中,剪断,用锤子敲打铝丝,突出的铝丝锉平,秤杆上便出现了一个个刻度。秤花又细又密,不是行家还真做不出来。一杆承受30斤的木杆秤要钻将近300个秤孔。
制作木杆秤的最后一道程序是上油。把油刷在秤杆上,晾干后,黄褐色的秤杆逐渐会变成了褐黑色,银色的秤星在褐黑色的秤杆上格外显眼。至此,一杆木杆秤才算真正完成。
从称量用的钩秤,到秤钩处悬挂秤盘的盘秤;从长到一米半的能称粮食、称毛竹、称猪用四五百斤的大秤,到小到能准确称零点一钱的中药舖用的戥秤,真是五花八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全椒县城活跃着一批“钩秤行”,它包括草行、鱼行、鸡鹅鸭行、猪行、牛行、花生行、竹行、炭行、石灰行等等。这些行的“行主”仅用一杆木秤,先由买主和卖主谈好价格,“行主”一手托两家,秤出斤两,算出价钱。取卖主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五的佣金,即完成了交易。而交易用的木杆秤大多出自于这家老字号“仁心秤店”。
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那首曾经广为流传耳熟能详的《清官谣》相信人们不会忘记:“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伊啊伊儿哟哎——你就是定盘的星。”歌词明确告诉了我们秤砣在秤中的分量。做秤准不准靠秤砣,这缩斤少两都是靠秤砣做手脚。而秤灵不灵那就是由秤纽决定的,秤纽距离还决定秤所称的重量,俗语说“秤称人心”。做了六十多年秤的师傅,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他见证着手工木杆秤的兴衰,也坚守着这个行业的职业道德。曾经有不少黑心商贩,愿意出高出原来数倍的价钱,让老人给他们做“七两秤”“八两秤”,拿这种“黑心秤”去赚“昧心钱”。每次老人都是把这些无良商贩赶出门,骂得他们狗头喷血。老人坚持凭良心做秤,坚决不做“黑心秤”,不赚“昧心钱”,做一个正直的人。
秤的历史非常久远,在民间,使用也非常普及。
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一世纪就开始使用木杆秤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将标准定为十六两为一斤,于是,秤开始在民间大量使用,一桩桩生意就在秤杆与秤砣的此起彼伏间成交。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便于计算,新中国人民政府把换算方法改为十两为一斤;九十年代为与国际标准接轨,改市制为公制,实行公斤制。
在民间,老百姓把秤作为一种吉祥物,将其视为“当家财神”,寓意为“有秤当家,家财兴发”之意。一个家的当家人要识秤、会用秤,不然的话就不称职,所以有一句话叫“不识秤花,难以当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全民经商。秤的普及进入一个高峰期,由于木杆秤价格低,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几乎家家户户都添置一杆秤,有的家里甚至有几杆秤。农民把自留地里的农副产品用自行车带到城里来卖,而车子后面的篮子里总是少不了一杆秤的影子。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电子秤等现代计量器具开始出现,木杆秤由于制作工序多,工艺要求高,制作利润薄,开始进入衰退期,并逐渐被取代,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
制秤业的迅速萎缩,制秤艺人更难寻觅。在这“斤斤计较”之间,制秤艺人付出了他的青春与汗水:精工细作,毫厘必究,只为了手艺人的那份承诺。年复一年,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那份公道,在秤杆子上,也在人心上。木杆秤终究要退出历史的舞台,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称人心”的古训已经像血液那样早就溶入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身心。
公众号:天府散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