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随笔写作 >

教师教育随笔:难忘的家访

时间: 家志1175 分享

  学习啦:家校教育要相互融合才能发展出它应有的效果,只有真正的融合才是真正的家校教育,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难忘的家访》。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箬坑中学上班,那时没有在县城买房的概念,不像而今到了周五放学时一个个归心似箭,学校里“人去楼空”,没有生气。那时同事们周末都住在学校,即使家住祁红、小路口的老师也几乎不回家。每逢周末,大家聚在一起,打打平伙,打点小牌,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光阴似箭,二十多年过去了,印象最深刻的是周末和同事们下乡家访。

  冯家顶是我家访去得最多的地方,它位于红旗行政村的最顶端,距离箬坑25华里。我们每次骑自行车到一个叫“里中”的地方,然后爬十华里的山路,一路蜿蜒曲折,老师们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来到冯家顶,整个小村庄躺在大山的怀抱,安详宁静。俯视山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座座山峰错落有致,姿态万千。家家户户一色的土墙房,红色的房子、黛青色的山峰、蓝蓝的天空、彩色的云霞,绘成了一副绝佳的山水画。清晨,站在高山之巅,空气清新,烟雾缭绕,群山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当时班上有冯燕霞、冯玉平、赵永健几位学生,家长们热情有加,杀老母鸡,做豆腐,煎子饺(用鸡蛋做皮的饺子)来招待上宾。住宿时,每家都是崭新的被子、崭新的布鞋、崭新的袜子,大山人家的热情、朴实、好客让去家访的老师心生温暖,顿时消除了疲劳。村里还有这样不成文的规定,不管哪家来了客人如果住不下,跟主人打声招呼,都会为客人留门,也是崭新的被子等着你。尽管去了无数回,但每去一回,都为乡村质朴的风俗习惯所感动,也增强了和家长们之间的感情。他们每次去学校,我也是热情招待,抽烟倒茶,准备饭菜。想想而今,紧张的家校关系让老师们诚惶诚恐,无所适从,其实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信任,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就要尽心负责,而社会也应该给学校和老师多一些理解和包容。那些无端的猜忌、指责甚至辱骂,只能是火上浇油,最终受害的还是无辜的孩子们。

  冯家顶地处高山之巅,交通极为不便,坎坷的山路无法骑车,百姓买米必须靠肩膀扛上去,一代代山民历经了诉说不尽的心酸和无奈。朴实的山民不懂得读书成才的大道理,但他们知道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唯有读书!天道酬勤,赵仁平、冯燕霞、赵云等同学师范大学毕业后都当了老师,摆脱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孩子的父母高兴,我们为师的也倍感欣慰。

  箬坑乡双马、合利、金山三个行政村,以前称为“三合组”,包括马山、马口、上汪村、下汪村、栗木几个大村子。过了禾沙,去“三合组”的路坑坑洼洼,特别是有一段石板路,高高低低,弯弯曲曲,很难通行。每次家访,我都是推着自行车走路,遇到下雨天弄得一身泥巴。记得有一次去马口家访,在一位姓叶的女生家里吃饭,孩子是单亲家庭,跟着年老的父亲生活,找了本家亲戚烧了满满一桌菜,招待我和同去的老师。如果不是这次家访,我就无法知道孩子的家境,也无法理解单亲家庭孩子的生活艰难。从此以后,我时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时常询问孩子生活学习的困难。孩子有什么烦恼,也通过周记表露出来,当我们用心做教育的时候,许多难解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有人说,现在是网络时代,在微信、QQ里和家长联系方便,还要什么家访呢?实际上并非如此,虚拟世界的沟通哪能比得上面对面的沟通,当我们跋山涉水走进学生的家中,家长们的心就融化了,真正的家校合作才会发生。

  二十年前的家访场景,冯家顶那红红的土墙屋,山间那崎岖的羊肠小道,乡民们那一张张朴实的脸庞,一直烙印在我的心里,永远,永远……

  公众号:丰镐文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5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