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绘本的文章:重拾角落里的绘本
学习啦:对于低幼年龄的孩子来说绘本才是让他们感兴趣的书籍,通过绘本让孩子更好的接触知识的魅力,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重拾角落里的绘本》。
绘本,就是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一册绘本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平时在幼儿园里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我有一个习惯,看过的绘本就放在一边,然后再选一本没看过的和孩子们一起品读。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我们都明白,但还是去选没看过的绘本,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习惯性的以为看新的绘本能带给幼儿更多更新的体验,而看过的绘本会使幼儿缺乏兴趣,没有新鲜感;其次,教师潜意识里认为绘本只是儿童读物,内容如此简单,没有必要再去读一遍。那么,读过的绘本就只能成为图书柜上的陈列品,当做我们已经看过它的证明了吗?它难道就不值得我们再去翻开了吗?当然不。
以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为例,第一次看此书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快乐。作为反面角色的狐狸一次次地试图抓住母鸡都以失败告终,符合了儿童“坏人是不会成功的”第一心理;而母鸡这个弱小的动物面临巨大的危险,最终却平安度过,符合了儿童对于美好的向往的天性。这也是绘本阅读能带给幼儿最根本、最直接的体验——快乐。
第二次接触到这个绘本是我的幼教前辈、机关幼儿园的任云婷园长对家委会成员做的一个讲座,她带着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阅读此书。常理上的反面角色狐狸遇到了那么多的突发情况,受到那么多的挫折与伤害,它却一直没有放弃,为了不让母鸡发现,它即使受伤也没有发出一点声音。那这是什么样的品质呢?当然是坚持不懈。而母鸡一直都没发现狐狸又说明了什么?一定是它粗心大意。这样来看,狐狸还是反面角色吗?我们不应该以母鸡为诫吗?
当我为了参加本次演讲比赛撰写演讲讲稿时,我再一次重新研读了这本书。网上有评论道:《母鸡萝丝去散步》告诉我们,鸡要走鸡的路,狐狸要走狐狸的路,狐狸如果走鸡的路,势必会遇到麻烦。这给了我一个新的启示:简单的一个儿童绘本,三次的接触却让我有了三种不同的认识。那么,以前和孩子一起读过的那些绘本中,是不是也有我未曾发现的奥妙呢?
以前,当我拿起一本读过的绘本翻开第一页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来讲述故事内容,为了谁记住得更多而争论不休,场面一时热闹的像菜市场一样。这样的争论和比较让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不减反增,语言表达也得到了锻炼。通常在和孩子阅读绘本时,我都选择先让他们看着图画猜测内容。孩子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每个小朋友都会有自己的发现,这些发现有时也会令我眼前一亮。“你发现了什么?谁有不一样的发现?你的观察真仔细!”我的鼓励和赞赏,也给了他们更多的动力与自信。这种阅读方式不仅刺激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观察力,同时能帮助他们回忆已有知识,也给了幼儿自主阅读的权利。在这一次次重温的阅读中,我逐渐感受到了孩子们对我与日俱增的信赖和爱戴。
后来,每看完一册绘本,我会去网上查一查对它的“官方解读”,然后对照自己的理解看看有没有更多的体验,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而带着新的体验再去翻开绘本和孩子们一起重读,鼓励孩子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细节,也成了我们常态的阅读方式。在这一次又一次的重拾中,我希望孩子们能明白,那些看过的绘本里仍然藏着许多他们未曾发现的秘密,这些书还值得我们去再次翻开细细解读。绘本,不仅是我们有趣的新朋,也是我们有益的老友。即使与君常相逢,也可以有初相见的惊喜。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愿我的孩子们能在书籍中呼朋唤友,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我愿引领着他们在探索求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公众号:乡村教育家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