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美文欣赏 >

端午节美文欣赏:端午印象

时间: 家志1175 分享

  学习啦:现在的端午节已经没有了那么多的程序,反而感觉少了一些滋味,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端午印象》。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节不只是吃,父母还要做很多其他事情。

  父母必做的事情还有:插艾叶、菖蒲,制作雄黄药液,洒雄黄酒。艾叶、菖蒲可以提早一两天就准备好。到这一日必定要做的是洒雄黄酒,制作雄黄酒药液。

  说起这个雄黄酒药液,被父母视为万能药。因为整个夏天,乃至到明年的端午节这段时间,这种药液都要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我们被蚊虫叮咬后的红肿包块,把这种药拿出来,涂抹一番,效果奇好。在过去农村生活条件并不那么健全的情况下,被蚊子叮咬是非常正常的事。这里所说的蚊子,不但有我们现在常见的长脚尖嘴嗡嗡嗡叫的蚊子,还有一种小如芫蓿菜籽蚊子。前者我们当地叫“夜蚊子”,白天的时候就躲在黑暗的地方,如果不去故意侵扰它们,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畜。它们一般天黑了才活跃起来,就像大军一样纷纷出动,嗡嗡嗡的,到处都是它们猖狂叫嚣的身影。于是蚊子和人畜间就开始了整个夏季每天都开演的人蚊大战和蚊畜大战。人不论在做何种活动,都是被蚊子追逐的对象,家庭主妇炒菜的时候,往灶膛里添火的时候,喂猪的时候,检查鸡鸭鹅归笼的时候,劳动力还在田间劳动的时候,孩子们玩耍的时候,家人一同吃饭的时候,吃好饭乘凉的时候……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嗡嗡嗡。在我的记忆中,对付这种蚊子,大家倒是习以为常,从容应对。可以通过燃烧一些随手拨拉的屋前屋后的杂草或者蚊香来熏赶,可以通过蒲扇来驱赶,也可以循着路径根据痛感把它们消灭在饱食的路上。“啪”的一下,那种击中目标的痛快淋漓,展开手一看,那种手上蚊子的尸身与自己血液混为一体的“血肉模糊”,有一种打了胜仗的骄傲。后者我们叫“牛屎蠓里”,术语叫“墨蚊”,身长1-4毫米,附在皮肤上,就是那么一个肉眼难以看见的黑点,真像用细小的钢笔点在皮肤上的一点墨。这种蚊子晚上不出现,一般出现在雷雨天气的午后,活动范围不大,一般在一米以下距离飞行。所以我们受害的部位往往是腿部,小孩子呢,凡是裸露的地方,都有可能被它们荼毒。这种蚊子比“夜蚊子”厉害多了!它们成群活动,悄无声息,被叮咬了,奇痒无比,皮肤迅速起一个或大或小的红红的肿块。被叮咬当时并不知觉,等到它们喝饱了飞走了,才奇痒无比。有时候,一条腿上可以密密麻麻地附上好些,甚是恐怖。等发现的时候,动用两个手掌使劲把它们中一部分消灭的时候,那些迅速隆起的小包,那种痒啊,真是钻心的!还有自己的血液在腿上纵横的样子,要多痛恨就有多痛恨。这个时候,端午节调试的药,就发挥作用了。母亲用手蘸取一点药液,涂抹在红肿的包块上,顿时一股凉意渗进皮肤,瘙痒也顿时减轻了很多。不多久,包块就能消退了。更为关键的是,被药液涂抹的地方,至少那个下午不会再被“牛屎蠓里”光顾了。

  制作雄黄药液非常简单,只要具备了这几样东西就可以了,它们是菜油(家乡人叫清油,音同)、大蒜头、雄黄、白酒。先把大蒜头捣成蒜泥,接着把这些东西混在一起即可,没有固定的配比,只要看着合适就可以了,然后装在一个小玻璃药瓶里,就好了。当时配好,当时就可以用。蚊子咬了,抹一下,尤其是被墨蚊咬一下,抹一下,马上止痒,还消毒。被墨蚊叮咬,不停地挠还能缓解。但是被另外一种可怕的东西蛰到,那就惨了。这种东西不是黄蜂,不是蜜蜂。因为黄蜂也好、蜜蜂也好,不去招惹它们,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的。这种东西,我们叫“霍辣子”,学名为刺蛾,色彩艳丽,通体是那种明艳的黄绿色,浑身都有硬硬的刺毛丛,腹部光滑,柔软。它们常附在各种树上,茶树上最多。春夏季节,是采茶的时候。它们往往附在茶叶的背面,采茶时,稍不留心,就会被它们蛰到。当然它们也不是主动攻击,只是由于手碰到了它们,它们采取本能的反应而已。这一蛰啊,那除了钻心地痛,还有火烧般地刺痛,更要命地是还伴随着痒。因为它们在蛰人时,它们的毒刺已经断裂在人的皮肤里了。这个时候,不能像被蚊子叮咬了后那样随心所欲地挠了,如果一挠,毒刺就会越深入皮肤。我们首先做的就是找到这只罪魁祸首,把它碎尸万段。然后快速跑回家中,找到雄黄药液,涂抹。这种药液既能杀菌止痒,关键还能把钻入皮肤里的毒刺引出来。药液涂抹后,不久,就可以看到有黑黑的毒刺泛出来,只要轻轻抹掉就可以了。

  至于洒雄黄酒,那多半是父母做的,他们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细细地洒一层掺了雄黄的酒。父母边洒边告诉我们无数遍的道理,这样可以预防有毒的虫虫蚁蚁进入家里,尤其是毒蛇。然后就说起了白蛇传的故事。有时我们也嘻嘻哈哈地帮着胡乱洒一通。

  端午节,忆端午诸事。甚为乐!

  公众号:玉峰文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5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