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美文欣赏 >

写邻里关系的散文阅读:一米阳光

时间: 莉莎1168 分享

  学习啦:邻里关系处理得好,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仅可以让心情更加愉悦,在关健的时候还可以帮得上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米阳光》这篇文章吧!

  自从村里修了公路,好像许久没有再去走沿河的环村小路了。走了几十年的村边小路,对附近的一草一木就有了特殊的感情,有时会突然冒出想去走走的感觉,这感觉带有几分期许、几分怀旧。

  那日,我陪妈去走亲戚,娘俩不约而同选择了小路,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蘭桂桥边。记得小时候最不愿意走的就是这段路,因为这边几家民房建得错落无绪,人房猪棚都挤一堆,大白天也见不到阳光,每次路过就有种心里添堵的感觉。可今天这一路走过,却没有那种尴尬了。

  “妈!刚才那两家新房子,是不是以前那两家房子堵在一起的王妈和李婶家呀?”我后退了一步,回头又看了一眼,追上妈问道。

  “是的呀,前不久两家一起翻建了新房子,你不认识了?”

  “喔!以前总觉得走到这里像是进了孔明的八卦阵,四周不见一点光,现在亮堂堂的,一下子真不敢认了”。

  “呵呵!这两家,三代人建三次房,每建一次房都有个故事,真是搞笑的,像个传说”妈笑说着,又急忙捂住了嘴。

  “怎么回事?给我说说看嘛,这里有什么故事?”我好奇地拽着妈非要让她给我讲。

  于是,妈三三两两给我讲了这里头的故事:原来,刚解放那会儿,大伙手上开始存钱了,就想着要给全家盖个像样点的窝。那时也没什么规划,有些村民就见地搭窝。当时王李两家的祖辈是一起打过鬼子的拜把子兄弟,王家在村上原本有挺大的老宅地,就邀李家把房子建在了一起,那时的房子面积不大,两家挤一起融融洽洽,也就过了几十年。

  到了八十年代,农村大建房时,两家的小一辈也开始盘算着翻建新房。从低矮的五芦头,一下翻建到三上三下的小楼房,这占地面积是个问题,两家人一商量,决定还是大家挤挤,建在一起,场地小点就小点吧,毕竟大家相处习惯了。李家先照约定打了房基,可王家仗着祖宅地是他家的,硬是在原来的房基上往后沿了50厘米。李家当时就不干了,可王家死不认理,这两座楼房就在吵吵闹闹中建了起来。亮堂堂的新房没住上几天,王家就感觉苗头不对劲了,这李家在正对自家客厅的后窗户处建起了小棚,养起了猪,猪棚也没按规定与前户人家相留50厘米弄堂,整个堵上了王家的后窗光线,又挡住了自家前门的阳光。从此,两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你不让我开心,我不让你省心,在“老死不相往来”的誓约中又过了几十年。

  现在,两家的第三代都是有文化的读书人,在城里也都有房子,或许是厌倦了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想回乡下享受悠闲的日子吧,两个年轻人居然瞒着长辈商量,再次一起翻建房子。这一次,王家先打房基,主动把之前的50厘米让出做弄堂。李家见后,也把早就不养猪的小房拆了,三层小洋楼高高盖起,也不再建什么小房了,也不用留什么50厘米弄堂了。两家的门前屋后都亮堂堂的,王妈和李婶也言归于好了。

  正感可笑之时,只见王妈追着小孙子出来:“哎哟,我的小祖宗,你慢点,这李家小姐姐在后窗一喊,跑得比兔子还快”。这时李婶已把凳子往外搬了:“来来来,小姐姐刚起床就要找王弟弟玩,今天太阳好,让他俩在外边玩会儿,咱俩磕会儿瓜子唠个家常”。

  阳光下,彩色的泡泡正闪耀着光芒;鲜艳的绸带随风飘扬着;欢快的童影在相互追逐着;淳朴的家话随着阳光的温度也在慢慢升温。

  忽然发现,那一米阳光中尽显着世间的温情!

作者:冯斌

  公众号:玉峰文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