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的随笔:清晨登黑虎山
学习啦:登山是一个锻炼身体的好方法,下面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清晨登黑虎山》这篇文章!
清晨登黑虎山
5月8日,星期二,清晨,和两好友相约爬黑虎山。从县功派出所对面的路口,经张家园子、原182地质队、从焦峪沟北侧上山。
拐过一个弯,向宝平公路望去,满眼绿色。不远处的村庄是马家园子。
回头望一眼刚刚经过的张家园子,村民居住得很集中。张家和马家是古县功镇两个有钱有势的大家族,古来就有“张家房,马家墙”的说法。
经过原来的182地质队,现在已经成了部队驻地。远远望去那红蓝色的彩色楼房,是原来的焦峪沟小学,由于学校撤并,现在是民办的培训机构。
左侧稍高处,这里是焦峪沟的移民村,很多年前这里就已经成了规模。上山的路就村庄的旁边经过。
焦峪沟小学几个铜字仍然还在,但已经破败。时间过得真快,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到那个院子里了。
右手边的这条沟就是焦峪沟,据说焦峪沟是因为两边的山名,一边叫焦山,一边叫峪山。《百年沧桑县功镇》一书的作者郭振科,就是焦峪沟人。在这本书中记载了焦峪沟的一处古迹--辛山寺。
清朝末年,因沟水泛滥,经常淹没农田。那时候在沟两旁挖窑洞居住,大雨时刻对人们居住的窑洞构成威胁。当地人便集资从桥镇嘴头请了一尊东海龙王塑像供奉,祈求龙王保佑周边群众平安,每逢古历二月二、六月十九过会。庙舍靠山挖了三孔窑洞,以后又在前面盖了三间土木结构的僧房,经历年修缮,用青砖砌了崖面,甚为壮观,逢初一、十五香烟旺盛。
文化革命时期,神像被毁,庙宇变成了图书室,后被改成小学。直到九十年代初,又复修了庙宇。2014年,村上的富商出资修建了辛山寺,并且跨沟建起了桥梁。
沿大路拐了回头上坡,过了几处人家,路越来越狭窄,被野草侵占了大部分。路边黄色秃疮花的花朵正在盛开。这是一味中草药,“味苦涩,性凉。清暑解热,消肿,止痛,杀虫。治扁桃体炎,牙痛,咽喉痛,淋巴结核,秃疮等”。
即将成熟收割的油菜,显得很张扬。县功街道的纯菜籽油很出名,每个月我们家都会买两桶。
从半山腰向县功街道望去。空气质量很好,一切都显得格外清晰,只有远处的群山笼罩的清晨的雾气中。
看见路边的酸枣树。前些天群里有人说酸枣的嫩芽可以做茶叶,于是专门做了茶叶相关的研究。茶叶在采摘的时候,根据嫩叶和嫩芽的数量来定等级,一叶一芽为上品,两叶一芽次之。枣叶茶的炮制方法也各不相同,最简单的就是用开水焯一下,然后用电饼铛炒干。这样做出来的枣叶茶品相不是很好,但味道还相当不错。
路边开满了我不知道名字的花。
远远的望去,西北边长蛇山和小虎山对峙,司川河就是从那里奔涌而山。县功镇显然是个龙虎护佑,风水极佳的地方。
一块地里的燕麦的长势已经完全压制了小麦,这种作物一旦得势,很难根除。
长蛇山的山头,又叫柳家堡,北魏时期长蛇县的县城所在地。那里也是司川名胜汇集的地方,周边有西阳洞、挂佛洞、碧峰寺、蛟龙寺。
黑虎山已经近在眼前了。相传,县功城始建初期,城址定不下来,官府为此作难。正在此时,只见有一只黑虎卧在山顶上,日夜呼啸,大家认为是吉祥之兆,遂将县城定于此,修筑城墙。从此以后这座山被称为黑虎山,每年农历三月三逢古会。对县功人来说,黑虎山就是圣山,是每个人必到的地方。民国时期,就有一个连的部队驻扎在山上,守护着县功城。
山上新修的娘娘庙。今年三月三交流会的时候,很想上来一趟,但最终还是没有成行。
一株刚刚发出新芽的野树,昭示着生命的开始。
县功是一个古老的小镇,也是一个崭新的小镇。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改变着这里的面貌。
绕着山腰转到了黑虎山的北边,下山时看见通往海螺水泥厂的路上,停满了拉水泥的大货车,从门口一直停到第一个拐弯处。
安台村古老的舞台,修建于1984年,这里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唱大戏了。
村庄内一户居民的门前,刺莓花正在开放,装点着初夏的乡村,也装点着主人的家园和县功的心情。
回到了街道,遇见了凡华超市爱美的店主俩口子。今年春天他们新增了经营品种--卖花。他们正在打理门前的盆栽花木,看到他们幸福的笑容,我执意要拍张照片,他们也不拒绝。我们共同用笑容祝愿着,县功人民的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开放,像长青树一样永不凋落。
作者:老更
公众号:县功一家人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