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优秀作文 >

关于学习的优秀作文:“人”,是第一生产力

时间: 咏良1172 分享

  学习啦:学习是人生存发展的根本,下面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人”,是第一生产力》这篇文章,相信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是人的老师

  马骉校长一开讲,就说了一个真实案例,“听课位置之争”。说到一个中日课堂交流研讨会上,我们中方为表示友好,把紧随学生后两排的最佳观课位置留给日本老师。但日方不满意,他们说:“在学生背后,我们只能看到学生的后脑勺,看不到学生的正脸。”介此,中方就给日本朋友在学生方阵前面布置了两排位置,日本教师就与学生面对面地听了一节课。从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教师听课的关注点,不是在老师讲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学了什么。他们希望能看到孩子们课堂上的表情、思考、疑惑等等表现。就此,马骉老师提出了课堂转型的原则,要基于“儿童立场”,教师要站在儿童角度去思考与实施课堂。

  广告大亨奥斯本说:“经营广告的秘诀在于读懂和把握人性,要把研究人性当成人生的必修课来学习。”而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曾说:“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的天赋潜能和谐发展,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人,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马骉老师还聊起了自己当年备战浙江省优质课比赛的事儿,而最终他教授的《荷花淀》获得了省优质课第一名。若干年后,当年一起参赛的获得第二名的老师,问马骉老师当年备课请教了谁。马老师说,你们请教专家学者同行,而我还请教了学生。备课时,马老师也摸不清《荷花淀》这一小说教学重点是什么,但是他让学生谈了初读课文后的直观感受以及最大的疑惑,学生的问题启发了他,使他明晰了课文该设置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的问题,是课堂目标设置和教学设计的原点,是教育“河流”的源头。

  而我该反思,在课堂上,或者做教学设计时,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关心到学生的需求了。是不是把自己所准备的,需要讲的内容,全盘抛给学生,就算心安理得了?是不是注意了学生真正的心理渴望了?记得初为人师,我犯过一个自己不曾意识的错误。课堂结束,我的指导老师过来说:“你提问后,有一个同学举手了,你怎么没叫他,还是自己接着讲呢?”我很惊愕:“不可能吧,我没看到啊。”回想当时的课堂情境,我抛出了一个问题,问题的难度不大,大概停顿了几秒钟,见没人回应,自己就赶忙赶急地转向黑板“自言自语”了。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没有给足思考的引导,就自顾自地想把自己的东西兜售给他们,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况且,教育学告诉我们:只要有孩子举手了,你就有义务给予他发言的权力。这不仅是尊重,也是对他的鼓励。而这个孩子的举动,显然已被我忽略。

  还有时候,碰到学生来问问题,心里就会焦躁:这知识点都讲过几遍了,难道你从来不做笔记吗,难道你上课从不认真听讲吗?什么恨铁不成钢、不识好歹的想法,一股脑地全冒了出来。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再怎么差的学生,都有他差的理由,当然也就有了更大的矫正提升空间。想来,我们不该时刻告诫自己,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去观察身边每一个不同的孩子吗?

  着眼于未来的“人”

  新课标提到“核心素养”,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未来的人该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概念上看,“核心素养”是指个体终身发展和适应不确定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落到学科教学上,其实就是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并解决某情境中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只是着眼于当下的“成绩智力”,而是着眼于未来的“成功智力”。想起爱因斯坦说的一句话,教育就是把所有你学过的全部遗忘后所留下的东西。这才是“知识”的核心素养和价值所在。在2015届高三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我说过一段话:即使多年以后,你再回母校告诉老师,您三年所教的知识我全都忘记了,老师照样很欣慰。因为忘掉一切后沉淀下来的还有很多很多,像为人处世的原则、思考问题的方式,甚至最朴素的价值追求,才是跟随你一生最宝贵的东西。教育不就是这样吗?着眼于明天,着眼于那一缕阳光吗?

  正因为教育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和成长,所以它自带着一串“基因”密码。学者傅国涌在《民国教育的花开花落》一文中提到:“如果没有你早年的阅读,当你在以后的人生中想要做某一件事的时候,你没有线索可以被拎,因为你的生命中没有布下像天罗地网一样的线索。那些线索在当时布下的时候,是无用的,它不是有意的。”联系起教育,不也是如此吗?我们做老师的,有没有在孩子的生命里埋下什么伏笔,有没有播撒下“无意”的种子,在孩子心里惊蛰、萌芽、生长?如果没有,那是多么遗憾的事啊。工作以后,聊起以前的学习和校园生活,我有一惊人的发现。很多在某一领域有所成绩的人,不只是当年学习非常优异的,而是在某一方面受到教师重视和鼓励的人。“你很有思想”,也许他忽略了自己曾经成绩差的事实,就记取了当年语文老师夸他的这一句,他现在是阿里巴巴的营销主管;“我改到一篇好作文,我念给大家听”,她说老师在课堂上念了她的作文,倍受鼓舞,她后来成为了某某日报的记者。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我们做的事情,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大工程。正是一个人成长奠基、打下精神底色的大工程,我们更要“以终为始”,坚定教育理念,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上进心,点燃孩子的求知欲。培训的第三天,走进新华实验小学,给我感触最深的无非是他们校园石头上的一句话“想象力第一”,作为他们的办学理念,他们把呵护孩子想象力作为育人的原则,保护孩子自身的宇宙,正是着眼于未来“人”的发展。而他们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的是,开设绘本课程,每个孩子都能自行创作绘本故事,都能在童话的世界里萌生无限的创造力。

  着眼于情境中的“人”

  什么叫情境中的“人”?人的成长,离不开生活的“场”和“情境”。约翰·哈蒂在《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一书中表明,影响和促进人成长的因素有一百多种。而种种因素,都构成了一个人成长的“场”“情境”。所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学行为,只有作用于具体的“场”“情境”,才能真正产生效用。因此,无所谓先进的教育,而只有最适切的教育。

  大成实验学校校长王盛之在搞智能化教育实验中得出经验,大学慕课不适合搬进中小学,他探索并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学校的智慧课堂之路,总结出“三发二结一查”的教学模式,打造出智能化数字化的校园特色。

  王莺教授《深度对话,教育教学的新追求》,其中的“对话”理念,更是对“情境”最贴切的阐释。她评价一堂好课有三个标准:一是借助教材的特色、妙处,使学生得到学科素养及跨学科素养的提高。二是通过一定的情境,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得以实现。三是通过尝试实践内化为能力、素养。无论是具体的教材、情境、还是实践,都指向了具体、个性的“场”。落到学生层面,我们就要关注此在的“人”,孩子身体、认知、思维、情绪、智力、动机、兴趣等等具体的要素。王莺老师说起她自己的教育故事。有一次,给小学生讲成语“左右为难”。孩子们熟记了课文上的注释,她问孩子们懂了吗?孩子们似懂非懂。她清楚,孩子们虽然记得了成语的意思,但还不能真正懂得运用。她就抛了另一个问题,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左右为难”的事啊?有一个小胖墩举手了。他说,早餐的时候,妈妈说牛奶很有营养,奶奶说豆浆很有营养。我都不知道该吃什么了。我左右为难。这下把课堂点亮啦!由此,我联系起我们高中课堂。同样是语言基础成语题,高中学生早晚读都背记成语释义,但考试反映出来结果不理想。有时候,布置学生任务,把成语意思摘抄到积累本上。但其实摘抄下来,效果还是不明显。我们缺少的是“情境”“运用”的意识,如果将摘抄后的成语,通过造句或片段写作等方式,将摘抄的内容重新实践一次,那就能理解和运用了,而且这种印象“深入骨髓”。比如“虚与委蛇”这个词很陌生,那么首先要查找词典,将注释抄下来,在这个基础上,自己再用这个词造句,值得注意的是,越是贴近自己的生活世界,越有“情境”,则效果越好。如可以造句为:自从学了舞蹈后,妈妈常常要我在她的朋友面前表演,其实我是很不情愿的,但为了不伤妈妈面子,我常常只是“虚与委蛇”一番。

  大江健三郎在《孩子为什么要上学》一书中,提到了加拿大学者傅莱的观点:所谓的老师,并不是一个知道怎么去教未知者的人,而是可以把学生心中的某种问题,重新再创造出来弄清楚,以此为工作的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们擅长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把人们心中压抑着、阻碍对真知进一步了解的各种力量破坏掉。所以,真正优秀的教师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很懂得给学生构建“情境”,让学生去重演知识发生过程,从而将这一能力迁移到其他方面。

  作者:龚瑞峰

  公众号:语文匠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2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