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人间失格》读后感
学习啦:《白夜行》《人间失格》相信大家都阅读过,不同的人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下面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白夜行》《人间失格》读后感。
《白夜行》《人间失格》读后感
看日本文学时,我们总有一种矛盾的心理,就是不得不承认这个充满曾经充斥着野蛮、血腥、军国主义思想的民族,其文字是如何打动人心,令人叹服。不论是象征文字最高荣誉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数量,还是用于消遣的轻小说、网络小说的发展,都比中国更加全面与完备。
在阅读日本大师的名作时,最直观的、和中国名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所表达出的文字的黑暗。
什么是文学意义上的黑暗?首先,它不等同于悲剧。余华的《活着》讲述的是一个悲剧,但它突出的是命运的捉弄、人生的挣扎。你可以说主角是无比可悲,但不能说他过着黑暗的一生。社会的残酷是黑暗环境的一部分,但鲁迅先生的白色恐怖下书写的铿锵有力的文字也不能被称为黑暗的。我认为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自我的追求。《活着》的主角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思想完全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放荡不羁变为懂得珍视身边一切,他再不幸也有支持他的父母,在他身边矢志不渝的妻子。他的孩子都走向了灭亡,但他并未将自己也引向了毁灭之路,而是在看开了时间的苦难之后和一头与他境遇相似的老牛惺惺相依过完余生,甚至不介意向他人讲述自己可悲可叹的一生。
《人间失格》却不同,它开头的一句话就是,“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
太宰治的这本著作被认为是日本无赖派作家的标杆。讲述了一个不善与人交往的孩子----大庭叶藏的一生。该书以手札的方式讲述了他出生到二十七岁的故事,在他有了归宿——被虐待的循环——之后戛然而止。这本书的主角可以看作太宰治本人。这个将自杀视为艺术的作者,他的每一部作品在出版问世时都会引起无数争议。在《美男子与香烟》一文中,他将这种争议带向极致----描写更加直截了当。有人认为他虚妄无聊,有人认为自已读懂了太宰治而为他辩解。这些都无所谓,再了解这个角色的人也无法接近太宰治本人。他的悲剧是由内而外造成的,并不是被社会环境所压迫(在主角看来似乎是这样)而是出于内心深处的对人性的不自信迫使他走向了深渊。他的精神状况与所思所想与常人不同,与其说是“与常人不同之人不为常人所接纳”这样一种感觉。
由此可见日本的黑暗文字不仅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由主角(或是第一的视角述事的人)内心的颓废和黑暗决定的。
其实我想太宰治不过是想换个名字讲述自己的一生罢了。就像夏目漱石在《我是猫》中以猫的视角看人间世态炎凉,难道完全是讽刺明治时期的社会现状吗?
他既然平淡地为我们讲述一个故事,为我们倾诉他眼中的世界,让我们聆听他口中的道德。人又何需一味地去辨析他文字的好坏。在我看来,这个被称为胆小鬼的自已,恰恰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善良人。他不被接纳的原因,是世界不需要一个如此善良的人。敬畏他人是一个怎样的本质?是站在足够客观立场上为他人着想、有足够的眼力去察言观色,是否会使别人生气而惶恐不安。这样善良的人,注定无法获得足够的幸福。也许是因为幸福太过沉重,也可能是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很可能演化为对他人的猜疑。
因此,他会将自已的美好放在祝子纯洁的信任上,也因此有了寄托破碎后切骨的疼痛。可悲蜂拥而至。任何不幸在他身上一一印证。并不是他的善良招致不幸,而是善良将一切不幸都放大到他无法承受的地步。他的堕落源于放弃了自己的善良。可贵的品质在他是一种负担。
相比太宰治自我放弃的黑暗,东野圭吾的《白夜行》更贴近于悲剧。可能有人认为文学作品和侦探小说从艺术角度来说不能相提并论。但我想《白夜性》对人物塑造的戏剧性足以展现艺术性。不同的是《人间失格》中大庭叶藏的一切可以由他自己决断,我们能清晰的了解他的心理活动,但《白夜行》里的桐 亮司和唐泽雪穗的心理描写不多。我们无法揣测他们在想什么。他做的一切的恶、所推动的一切命运发展不是他们可掌握的。幼时埋下行恶的根不是他们自己,是周边的人----所做的黑暗龌龊的事。
《白夜行》的抨击毫不留情。稍注意一下,这篇小说事在1990年写下的,记录主角十九年的生活。那时日本的泡沫经济刚刚过去,书中鄙陋的行径不可能是空话。东野先生对恶直言不讳地抨击。是以黑暗为文字渠道,撕裂人心。
这也是单纯的侦探小说与黑暗侦探小说的区别。
最后是村上春树先生,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发表的每一篇小说都惊心动魄。最近我听说村上在新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大意是认为日本不应把南京大屠杀的侧重点放在被杀害的人数上,而更应该关注这场屠杀是否正真存在过。屠杀40万和10万有什么不同?
我把这一段摘抄出来不免有断章取意之嫌----村上若是写反战题材的书内容的沉重绝不会像报道所言的慷慨激昂。他不是通过呐喊和平来呼吁反战,只会用一个个黑暗的惨案痛击人心。警示人的道德底线。
不是所有的主题都要呐喊出来。这是我读这些日本作家作品的最深感触。讲述的故事做够动人,依旧能让读者获得心灵震撼。黑暗文学与打动人心的故事天衣无缝地融合。中国文学浓郁的乡土气息,平凡的讲述也能让人动容,对黑暗的抨击不必充满棱角。两种文学无高下之分。
文字的黑暗,大约便是如此。
作者:张云开
公众号:我们的爸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