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教育心得 >

课堂教育心得:课堂是主阵地

时间: 家志1175 分享

  学习啦:对教师而言,课堂是工作的主要场所,是学习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专业发展的主阵地。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课堂是主阵地》。

  (一) 高度重视前备课。

  所谓前备课,这是我自创的词,实际上指的是参加集体备课前的独立备课。时下集体备课盛行,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如果一个职初教师只靠着集体备课而教学,很显然是本末倒置,会严重阻碍自身专业的进步。

  语文备课有其特殊性,既需要教学设计,更需要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是设计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在拿到一篇课文的时候,首先应该认真研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和困惑;然后再借助相关资料深度解读文本,将文本读懂、读透。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也应该注重自己的独立思考,而不能完全“借鉴”他人的案例。即使是名家的课堂实录,也不一定就完全适合我们自己的课堂,切不可拿来就用。只有经过了自己独立的思考,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课堂设计能力,也才有可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有了自己比较深入的“前备课”,再去参加集体备课,将自己的想法和同行交流乃至碰撞,这样的集体备课才能真正形成集体的智慧,每一个成员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二) 客观看待公开课

  时下教育界对公开课的评价,负面的居多,认为公开课是“做”出来的,不符合日常教学的实际。我认为,这样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全面,也不客观。公开课本就不同于日常课堂,对教师而言,它代表着教师个人的最高水平,展示了教师的最佳风采,我们不能要求每一节家常课上成公开课的水平,同样也不能接受一节众人观摩的公开课过于家常而丧失了观摩价值和研究价值。

  对职初教师而言,“打磨”一节成功的公开课是一个非常有利于专业水平提升的过程。结合我自身的经历,我认为公开课最能锻炼人,成就人:它能锻炼一个人的“胆量”,这对职初教师而言至关重要;备课的过程不断考验着一个人的耐心和精益求精的信念;课后接受多位同行的批评和建议,能拓展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学的理念;成功地开设一节公开课,能够让教师获得成就感,获得一定范围内的认可,这对职初教师而言是莫大的鼓励和动力。

  音乐家的作品是一首首广为传唱的曲子,文学家的作品是一篇篇大受欢迎的小说,那么,教师的作品是一堂堂精彩的公开课,又有何不可?

  (三)乐于参加听评课

  上好课是每一个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目标。为了上好课,我们不仅要多读书多思考,还要乐于参加听评课,多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多向名师大家学习。

  关于听课,我认为职初教师首先要走出“听一课,上一课”的误区。如果听课仅仅是为了模仿,那么提高将会变得非常缓慢。我们在走进其他教师的课堂之前,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熟悉文本,要有一个初步的教学设想。听课时我们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授课教师的设计意图。听课不仅仅关注教师的教,还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总而言之,作为职初教师去听课,决不能把自己当成课堂里的一个学生,也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速记员,而应该努力学习课堂观察的专业知识,从别人的课堂里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我所用,促进自身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听课之后,职初教师应该勇于参加评课,说出自己的思考和困惑,和授课教师、听课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在我们的教育界,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论资排辈现象,每次公开课后进行评课,说话机会较多的一般是资深教师,而职初教师往往只能充当一个聆听者。在这种情况下,职初教师应该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主动发言,主动求教。我们相信,每一个资深教师都乐于帮助年轻教师解疑答惑,乐于对年轻教师不成熟甚至不正确的想法进行提点,提出建议。长此以往,职初教师在课堂教学领域会越来越成熟,在一定范围内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这将为自身的专业发展搭建更高的平台。

  公众号:教书匠陈浩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