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阅读推荐 >

关于教育的文章看法:平民只能消费应试教育,是教育的大不公平

时间: 子文834 分享

  编者按:假若平民永久只配消费应试教育,尽管应试的经济成本接近于零,对于负责任的教育层来说,也是不宜过于乐观与兴奋的。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平民只能消费应试教育,是教育的大不公平》。

  天赋历来都不嫌弃平民的。只是说,像语言、数理逻辑这样的天赋,对于平民来讲,比较好亲近一些。快抄生字哦,一般说,平民讲抄生字不讲练生字的。现在的情况总体来说要好一些,满大街走动着的会跳拉丁舞的小孩子多了起来。但仍然很少听到:快练歌去哪。由此我估计,学一节课的拉丁舞,收费还不会收到几百元。但一天晚上听一名主持人用心平如镜的语气对旁边一小伙子说,一节声乐课500元,对你们家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吧。而此前据我所知,一堂声乐课的通常价格是300元。

  这是事情的一头。另一头的说法是,素质教育可不是唱唱跳跳。说话人的语气比主持人更淡定一些。其实明眼人都一看便知,那跳的唱的是些什么东西。我的一位友人比较热衷于参加某个公益团体。他见面又跟我说一次,喏,不骗你,我们发现了一个小邓丽君。此前他已经在朋友圈里告诉过我们这个信息,包括那个无师自通能写点毛笔字的小男孩的信息。相比之下,友人的语气就稳练一些。他说的是,这些孩子,假如能通过他们的公益团体帮助联系到一些热心公益的书画家什么的,就等于给这些孩子多打开了一扇窗口。

  由此可见前些年的一种说法,戏剧进校园,不管决定者做这个决定的目的如何,倘能成行,也算得上是在为平民的子弟们多开一扇窗吧。这样的窗子打开得越多,义务教育、平民教育与素质教育就会越接近于重合。假若平民永久只配消费应试教育,尽管应试的经济成本接近于零,对于负责任的教育层来说,也是不宜过于乐观与兴奋的。

  减负令可不可以看作与这种开窗行动有所关联呢,目前还不大好说。能说的是,平民的孩子在一条道上走到黑,走得实在是有点艰难、拥堵与窝囊。而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又实在是比此前的智力定义要高明许多。也许我们要建议一些平民,他们的升学无望又不肯甘于平庸的孩子,哪怕去搞文学,也不能去唱歌。因为除了成本的因素,对于许多人来说,假如只会凭着天赋整天瞎唱,就会唱坏天生的嗓子,得咽喉炎。尽管这个结果,比另一些天才胡乱挥霍自己优良的人际智能而沦落为街头或官场混混的结果要稍好一些。

  几十年前,我在一个旧书摊上淘到《方令孺散文选》,里面有句话因为我曾在一篇关于艺术教育的文章中引用过而记忆比较深刻,说的大概是批评与讽刺一种说法:一个农民只配拥有一根铁钉和一根扁担。而有关平民只配消费应试教育的理论是,若教育减负,是对穷人的不公。

  也许对于一些虽然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上的天赋还来不及挺拔就很早地死于天赋,却凭借顽强的毅力在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上直立起来的平民们来说,应试教育给予他们的公平才是最刻骨铭心的。应试教育更易于受平民百姓与平民精英信赖,责任不在平民,却源于平民的一种长久的身体力行。而民间多高手的说法可以看作是白日不到平民教育的自慰说法。

  就艺术而言,教育在街头卖唱、卖联与广场集体舞中愧对人类。艺术的神秘与神化,显出艺术的高贵;牛气哄哄的来自语文、数理的优良分数掩饰了教育的猥琐。人们把艺术、心理、人伦天理的进驻校园与女孩子的出生放在同等次要的位置。就我所生息休养过的几片乡村与学校教育而言,艺术的实践就是每年的六一、十一、元旦这几个特别日子的文艺演出。孩子们被告知这就是艺术,并暂时被允许丢下次等重要的第五、六节课,心情舒畅腿脚活蹦乱跳地加紧练习。这种幸运而幸福的经历将贮存在他们的胃囊里如牛反刍一段很长的日子,且不排除慢慢消受它们一辈子。

  几十年前担任学校文艺节目辅导的女教师,做姑娘和年轻民办教师时跳过秧歌舞,与村上的刁德一演过革命的样版戏。现在的乡村婚丧与商铺庆典现场的本土艺人演出,成为新的比央视综艺节目直观与亲近的样板。平民的孩子打小沉浸在这样的现场。他们的超出凡人的可爱的天赋在震得天响的喇叭声中漫漶于十里八乡。

  十几年前我带几位天赋异禀的乡村学生参加一些竞赛,算是第一次体悟乡村——也可以带上绝大多数城镇学校——教育与校外培训的某些差别。在那个特殊的时刻我曾经为我们的教育感到过刻骨的自卑,并很长时间一直以此心态看待学校里的文化节。

  文化、艺术,包括传统文化艺术与学校教育的揉合同时散发出人文与政治的味道。政绩将与别的利益改变文化与艺术的清纯,就像它们正在继续改变我们的教育那样。

  而如上所述,只要义务教育、平民教育鞭长莫及素质教育,则良与知俱焚的砖家仍有机会唆使平民向素质教育乱扔石头。

  作者:钟世华

  公众号:吾班书屋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3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