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美文欣赏 >

人物描写介绍文章: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时间: 智明1010 分享

  编者按:《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向我们介绍了一位陈明达老师。一位狂热的文学爱好者,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

  我一直以为,陈明达老师的悲剧性人生源自于1957年那场人所共知的“阳谋”。

  本来他即将从华师毕业,前途光明,因为说了几句真话,被打成右派,放逐沙洋农场劳动改造,一呆就是20多年。等社会生活趋于正常,安置进湖师时,他孑然一身,青春、爱情、事业全没有了。

  陈老师在中文系图书室当资料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收发报纸,图书借阅登记。那时节,中文系老师不多,来借书的更少,工作闲适而冷清。而陈老师就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呆到退休。

  我猜想,陈老师愿意选择这个冷清的岗位,可能和他热衷文学创作有关:和书为邻、有大块时间、安静悠闲,这正是创作所必须的条件。

  我毕业留校不久很快就和陈老师混熟了。

  1984年的一个夏夜,气温很高,他穿着短裤背心跑到我寝室,找我聊天,谈外国文学。他特别熟悉俄罗斯作家,从普希金到列夫·托尔斯泰,从高尔基到肖洛霍夫,如数家珍,一些经典的句子还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说到高兴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让我肃然起敬。二个多小时过去,我已经哈欠连连,他却没有停下的意思,“我去小便一下,马上再过来”,他兴致勃勃地说。

  我暂住的学生宿舍在覆盆山半坡上,从宿舍到厕所要下三层楼,再走一段长长的路,而他就住在离厕所不远的二层楼里。我没有耐心等他回来再继续闲聊,就说,“陈老师,明天再聊吧,今天太累啦”。他这才意识到很晚,似乎有未尽兴的失望。

  正是这次聊天,我知道陈明达老师是一个狂热的文学爱好者,他写小说,剧本,还写诗歌,多头并进,充满激情。以后多次看他急匆匆地走在校园路上,只要谈他的创作,就感觉他即将如同一匹黑马闯进文坛,因为某出版社在和他约稿,某编剧正在和他谈戏剧构思。但好几年过去,也没有见到他的小说、戏剧和诗歌变成铅字,问他,他说,是接洽过程中出了问题。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比如他不愿意按照编剧的要求修改,或者说他不想和某位编辑合作,那人鉴赏力有问题。开始我是相信的,但次数多了,我便有点怀疑,不会每次都如此不顺吧?

  好几次,我去资料室,看到编辑部给他的退稿信,而且一退好多封,我甚至偷偷读到他的退稿小说,写的是当代大学生的爱情生活,我刚大学毕业,对大学生活还是熟悉的,感觉陈老师写的与当下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遥远,文笔也没有什么特色。

  陈老师尽管是右派,但他对当时的创作论深信不疑,他觉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想成功,就应该到民众中去,和他们打成一片。右派改正不久,陈老师利用暑假,还真的到乡村去过,具体情形如何,不得而知。

  中文系的张教授曾带陈老师去过新洲农村老家,但对陈老师在乡下的表现颇不以为然,张教授说,大热天,他来到田间,和农民交流,因为有20年农村的经历,谈到做农活,他自然能谈得来的,但农忙时节,哪个有闲心和他扯闲篇呢,大家用奇怪的眼光打量着这个看上去像老农的知识分子。而村民更惊讶于他独特的生活习惯,夏天的晚上,他睡竹床,但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先将凉水浇上,然后就着水躺着。一点也不顾及读书人的体面,张老师说,村里人私下议论陈老师,认为他“不是个明白人”,这话往好里说,是不合流俗,往坏里说呢,就是不懂规矩。

392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