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读后感 >

《舍得,舍不得》读后感: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时间: 智明1010 分享

  编者按:《舍得,舍不得》是蒋勋先生的一本书。在生活中,得亦坦然,不得亦泰然,做事就要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快乐人生。

  近来,我在一档书评节目中,听到有朋友推荐蒋勋先生2015年的书《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去旅行》,只是听到两方印的故事,就真真喜欢上,立刻网上订购了书,阅读,尤其喜欢蒋勋先生所写的两方印“舍得”、“舍不得”的故事。

  我真真记忆深刻的是这样的一句寻常的文字:“以后书画引首,我常用‘舍得’这一方印,‘舍不得’,却没有用过一次。”为何?两方印,为何只用“舍得”,从来不用“舍不得”蒋勋先生在序言中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写道:“我们如此眷恋,放不了手;青春岁月,欢爱温暖,许许多多舍不得,原来,都必须舍得;舍不得,终究只是妄想而已。无论甘心,或者不甘心,无论多么舍不得,我们最终都要学会舍得。”

  舍得,舍不得。反复品味这两个中文词语,会觉得,别有深意。我自己还多了一层理解是,发心是舍,舍是一种施予的动作,有两种结局,得或者不得。好像我们的人生,拼命努力争取过,未必都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比如感情,比如事业,比如健康。你梦中的姑娘,可能牵着别人的手;你想要的位置,可能别人轻易就拿去;你追求的健康,可能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而戛然而止。得亦坦然,不得亦泰然,才是佛教《金刚经》里的智慧吧。因为,无论是得,还是不得;人这一生,都要轰轰烈烈,为了初心的目标去经历一番,才是不枉此生吧。

  跳出三维世界里的爱恨情仇,如果,我们能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看,从内心去观,就能理解佛教中所说的“烦恼即菩提”的正念。时间的烦恼,其实都是修心路上的菩提之花,超越这些烦恼,直面这些烦恼,解决这些烦恼,不就是得了智慧吗?而能直面和渡更大的烦恼,不就是佛教中说的大智慧吗?而大智慧,大大智慧,直到智慧之尊,达到般若的境地,不就是修行到更高的维度看世界了吗?

  更高的维度有什么用呢?前几天看蔡志忠谈生命观,他特别谈到什么样的人能爬到喜马拉雅山的山顶。需要装备好吗?需要。需要身体好吗?需要。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蔡志忠先生用一句话解释“你相信吗?登上喜马拉雅山顶那一个人,他不是体力最好的,他是死都要登上去的那个人。”这个谈的不是体力,而是信念。信念才是决定一个人的高度的支撑,你知道你要做什么,然后拼劲全力,这个就是信念,其实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还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他能时时呵护你,保佑你,让你甚至免于一些天灾人祸,因为混沌宇宙知道你在这时间还有未完成之事,你自己也为了自己的目标,保护好自己的实力,这是智慧,也充满玄妙,也许你觉得是玄学,但是,科学是什么呢?科学,很多时候,是在解释很多神秘的玄学的事件。

  中医讲,一个人的精气神的重要性。中医讲一个人的气场。有些人虽然身型是瘦的,但是,你觉得他就是有一种强大的气场,这是一种旺盛的生命力;有些人身型虽然是壮大的,但是,你觉得和他在一起没有安全感,这就是生命力的不够旺盛的表现。修炼精气神的方式很多。中国人有两个方法,我非常喜欢。一个是太极,一个是书法。太极是修炼身体的律动和气脉,书法也是。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书法,不过是写字,和气功有什么联系呢?我记得,以前采访黄石的书法名家樊嫁生老师的时候,他说过的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写书法,需要凝神定气,需要站如松,行如弓,手眼身法步,一个也不能少。”所以,你发现了吗?书法家,一般都长寿,因为他们的起笔落笔,都是气脉的流动,都是修炼精气神。懂得书法欣赏的人,也能长寿,你坐下来,然后观察,比如看苏东坡的《寒食帖》,跟着每个字走,只看笔触,体会那些笔画是顺流直下,那些笔画是停顿的,体会那些转折的地方是怎样的气脉流转,你就能走进苏东坡当年写字的心境之中,你的气脉也在跟着大家一起流动。苏东坡写十分钟,你就能看十分钟。旋即,你能体会到苏东坡写完《寒食帖》后落笔的酣畅淋漓。

  其实气脉的修炼,生活中比比皆是。庖丁解牛是,百步穿杨是,卖油郎穿铜钱是,安心泡茶是,静心打扫也是。气脉修炼,才能让我们痛快享受全然定神努力的过程。现代人太浮躁了,连安心吃一顿饭都很难,不是分心看电视,就是分心打电脑,或者是劝酒劝醉为止的喧嚣酒局,而在庙宇,最先修炼的,也许是从止语吃一顿饭开始。

  气脉修炼有何好处呢,因为气脉是带我们登上喜马拉雅山顶的力量。在山顶的人,俯瞰世界,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所得,也能练就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在山顶的时候,回望来时路上的疲惫辛苦,不都是坦荡坦然吗?我自己有个经验是,人在少年的时候,是有这种气的,我儿子10岁之前,每次登山,必然要登到山顶,有一次,我体力不支,不愿意爬山了,他大哭起来,然后,执意让父亲带他继续攀登,必然是到了山顶,才满意而归。这是少年非常珍贵的一种气脉,做家长更多应该鼓励陪伴,而不是打击孩子。这样的精气神伴随少年成为一个青年,也能养成更多的坚韧个性。

  《金刚经》里有句话是“不惊、不怖、不畏”,其实还是修炼人在面对世事变化时候的一颗心,如何修炼一颗心,万物有灵,启发顿悟之机缘不同,所以,如果有时间,大家可以多读原文,各自参悟自己的心得吧。

作者:李洁
公众号: 故乡读书会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2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