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岁月散文:做最好的自己,同时保持开放
在转瞬即逝的人生中,我们要如何做到最好。让自己的心灵保持开放,在奔腾向前的岁月中,留下自己最美丽的色彩。
上周末,在送儿子回学校的途中,见一白色小车在一条弯道上屁股一甩,直接将一个纸箱从没有关门的后备箱里甩在了路边。而车里的人似乎还没发现,仍是将车快速冲上直道扬长而去。
转瞬即逝间,我忍不住叫了一句:“哎!那车掉了一件货都不知道。”
开车的先生把头往我这边一伸,盯着窗外,像看热闹般地叫道:“在哪儿?”
“别看了,早过了。”见他分神,我不悦地向他说道。
在听过我的描述后,先生指指斜上方的后视镜笃定地说:“那司机一定是没有看这个的习惯,别说这里了,有些人连车两边的都很少看。”
见来了话题,先生颇有些得意地又向我说道:“好多人开车都只顾看着前面,很少注意环顾四周,这其实是大脑的思维习惯导致的。”
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妹夫讲过的一个笑话。
他们刚买车那会儿,开车时,他总是时不时地扭头往右边看一眼。有一次,可能是我妹实在忍不住了,向他喝道:“你开车老看我干嘛?!”
妹夫却向我妹回喝道:“谁看你了,我在看外面的后视镜!”
当时,我是会意的哈哈大笑。因为我家先生也有这样的习惯,曾经我也以为他在看我,但当我回瞅过去时,就知道原因了。
人的大脑很奇怪,越是不去刺激它,它对信息的处理速度也就越缓慢,不仅办事效率低,人也显得木讷呆滞不灵泛。就像有些人,一心只能一用,顾了这边,就顾不及那头,情况稍一复杂,就显得手忙脚乱;而又有一些人,却能一心多用,能对繁杂的各种信息分出个头绪,处理得头头是道。
罗胖在《时间的朋友》这场演讲中,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天,他去一位朋友家,见朋友的孩子正在写作业。
那孩子写作业的方式可同我们的曾经是完全不一样的——桌上的电脑放着一部电影、手机在和同学聊天。电脑、手机、iPad全部开着,在桌上各尽其能。那孩子就在这些设备中灵活的接收并处理各种资讯。
罗胖看不过去了,怎么能这样写作业呢?刚想去说道说道,孩子的父亲却叫住他,让他不用管。说这孩子是个学霸,学习好着呢。
从孩子父亲的这句话里,明显听出了骄傲。可不是吗,如此这般学习,不仅没耽误,还能是个学霸,能不感到牛掰吗?
如今这个时代,大量信息裹挟而来,使我们的大脑对刺激的忍受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强。
如今孩子大脑的接收信息的带度,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难以做到的事,他们做起来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如同我们相比于我们的父母,看着我们在微信的各种群里进进出出,回复的速度之快;在手机各种app里来回切换,操作之流利时,我们的父母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样。
新一代大脑处理器已经超强提速了。
其实孩子这种一心几用的现象,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并不是个例,只是我们大多数家长在看见时,总会用自己的老旧思维做判断,担心孩子分心,养成坏习惯,而多加以制止了。
如今的孩子受大环境的影响,大多都有这个能力。别家的孩子不太清楚。我家的只要是一回家,就会抓紧时间玩游戏,听音乐,聊QQ,还趁着游戏的空档看电子书。看起来就像要把一周落下的全部补上一样。我还曾笑过他:“你就这么忙,一点儿时间都不耽误?”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孩子们都向上面提到的那个孩子去学习,也不是说只要那样做就能成为学霸。毕竟学习习惯这种事是需要从小养成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速度也要靠一天天地刺激来加强。别人轻而易举能做的事,可能我们就不行。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我只是想表达:在如此高速的信息爆炸时代,如果还用我们的老观念,压住孩子专心致志地一件一件慢慢来,那可能就会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任何能被人类利用的工具并没有好坏之分,之所以有了好与坏的现象,只是操作它的人不同而已。
其实,若观察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就不难发现,真正的学霸那是门门都强,各科都不会差。并且,他们对于学习之外的事物也是兴趣广泛。至于课堂上老师提供的信息,那完全能够轻松地接收、及时的分类处理并加以消化。试想一下,能同时对三个电子设备发出的信息分门别类的处理,那对于一堂的信息,又如何不能快速、高效地处理呢?
而偏科严重的,多数是兴趣使然。只对感兴趣的花些精力,不感兴趣的,就草草应付。
不要小看了这些学霸,他们和以往的书呆子可不是同一个概念。
书呆子对信息的处理比较单一。比起其他兴趣广泛的人来说,他们对于除了学习之外的信息并不敏感,也不愿意主动触及,因此处理起学习之外比较繁杂的事物来,并没有兴趣广泛的人灵活。
但如今的时代不一样了。各种信息数量之多,渠道之方便,需要辨识和分化的能力也在不断被增强——处理得越快,接收的才能更多。越是学习能力强的,顾及得也就更宽泛。他们大脑处理器的速度那可是秒杀其他的普通人。
愈强则更强!
在这个需要速度和数量取胜的时代,我们应该用高强度、强刺激、多通道的信息接收不断刺激自己的大脑,拓展其带宽。慢慢就能发现,经常受到信息刺激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速度会有明显的提高。
时代在进步,速度在增快,岁月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般静好,它已如奔腾向前的黄河般一泄千里。
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同时保持开放。
作者:又耳
公众号:又耳夜读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