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教育心得 >

教师的教育感悟故事:从“心”出发

时间: 晓晴1082 分享

  编者按:教育是一件普通的事情,教师如果能从心出发,也许能得到更好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看《从“心”出发,用“爱”到达》这篇教育感悟吧!

  先说一个小故事吧。

  某次在课堂上见一学生在睡觉。叫醒,再睡;再叫醒,接着睡。下课过去问原因。该生答:我可以拒绝回答吗?我说:可以,但是我想和你聊几句。该生曰:下课是我的休息时间,我不希望被侵占。

  这是我们现在可能遇到或正在面临的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自由权益的扩张、心理建构的缺乏,都给我们的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转型时期的德育工作需要新的本体理解,需要面向生活现实、面向新的生存和体验方式,唤醒被教育者的内在自觉。

  上面这则故事的主体是个聪明但略偏执的学生,曾在家自修过一年。如果老师选择当面呵斥或与之辩驳,酿成的很可能是师生对立的结果(类似于沅江三中的极端事件也未可知)。社会生态与教育生态的变化,让我们的德育从关注知识传递、关注单向度的教导到更加关注情感与德性品格的发展和培育、关注双向沟通、对话和代际交往,关注养成与培育的过程。

  从“心”出发,用“爱”到达,南头中学的德育工作者正用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探索着具有南中特色的德育之路。

  作为一所已有216年历史的百年老校,南头中学被誉为“深圳教育的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校、全国诗教先进单位、广东省书香校园等也使南中校园蓄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书香气息。学校“有猷、有为、有守”的六字校训一直在强调人的多元发展和全面发展,强调智能、作为与操守并重。多年来,学校以“修德、悟道、养善”的德育理念,走出了一条培养身心和谐、具有民族道义和世界情怀的现代中国人的特色德育之路;抓住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区教育三大阵地,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以及师生和畅共生的德育模式。

  本册学校德育文集,有班级的国旗下讲话,有班主任的班级建设思考与管理心得,还有生活老师的独特视角与感受。学校一直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全员德育理念,从学校的保安、宿舍管理老师、食堂员工、到学科教师、班主任、学校行政部门,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做到了德育全渗透,引领学生在新的时代里、新的背景下修德悟道养善。

  修德悟道养善,是一种生命教育模式。它以生命为德育的起点和承载者,尊重生命的差异性、独特性、成长性,富冬梅老师的《打开“碧根果”,点燃沉默的大多数”的生命力》、阮琼老师的《觉知自我,管理情绪》、田晶老师的《学生成长关爱行动研究》、张潇雨的《用爱唤醒学生的心灵》等,无不是在用爱激发爱、用生命点燃生命;高二 2 班《遵纪守法,珍爱生命》、高二 7 班《真爱生命,远离烟草》等,把法制教育、戒烟教育等和生命教育捆绑在一起,用生命之重挖掘了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学习的潜能,利用生命资源陶养学习者的道德,发展其德性,优化其生命样态。

  修德悟道养善,是一种生活教育模式。关注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下的个人生活、在学校环境中的学业生活、以及因遗传、家庭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个人独特境遇等,通过生活来进行德育引导。富冬梅老师的《抓住契机,巧用智慧,点燃学生学习发展力》、阮琼老师的《突发实践巧利用,改善班风有契机》、卢开雄老师的《处理四个重要关系,提高班级管理效益》以及霍淑春老师的《生活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莫惠贞老师的《叠被子与教育》,都是从课堂学习生活和课后宿舍生活的点滴出发,来推动学生的素质提升。

  修德悟道养善,也是一种生态教育模式。追求自然和谐的教育生态是现代德育的新要求,这也是师生健康发展必须有的前提和途径。学校生活、班级生活、宿舍生活、家庭生活的和谐,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学生自我心灵的全面和谐,都是德育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亚兰老师的《班级管理的“十字”心经》、宋吉峰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心得》、付立新老师的《让爱播种暖春的新绿 用情谱奏和美的琴音》、高二 3 班的《播种礼仪,收获友谊》等,都是在营造一种学校生态、班级生态,让生命主体可以更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李小龙老师的《自信独思创新》、丁诗雨老师的《反思能力对于新老师教育管理的意义》也从学生个体剖析、教师个体反思等角度,在践行着“教育就是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理念,推动生命价值的提升;刘清旺老师《浅谈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工作》更是在教育新背景下思考着德育的新动态与新范式。

  每一位思考者都是德育的践行者,呵护着学校这个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生命整体增值的乐土。

  回到开头那则小故事。当被学生两次拒绝后,我选择了微笑,然后问了一句:放学后你能牺牲掉一次打球时间,帮我进行一个小程序的科普扫盲吗(这是一位软件高手)?学生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教育是要保护孩子的天性的,保护他们对世界的兴趣、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以及对自我获得的展示。靠近、发现、交融、引领,然后去建构学生的品德、信心、勇气、希望,让守纪明礼、艰苦奋斗、扶危帮困、诚信做人等这些传统的美德与价值观,在过程中发酵,于细节中生成。

  德育是件朴素的事,却和灵魂的华丽有关。“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教育与时代共振,与未来接壤,更与生命个体的幸福息息相关。

  作者|卷子

  公众号|卷子路上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1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