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教育心得 >

苏轼《定风波》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 晓晴1082 分享

  编者按:苏轼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那么学生如何通过一首《定风波》了解苏轼要表达的情感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师的教学设计吧!

  【教学目标】

  一、学习诗词朗读

  二、明晰诗词阅读的思路和技巧

  三、提高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读出东坡的节奏旋律,初步感受词的意境。

  1、单个学生朗读,大家自由评议。

  点拨:

  (1)节拍:不疏不密,不急不缓。如“何妨……平生”,可以读得更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读出苏子行吟的味道。

  (2)调子:不扬不抑,不温不火,如“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出一份淡定和超脱。

  (3)重音:抓住能体现作者情绪、情感的词,如“莫听”“何妨”“归去”(学生提出来能言之有理就行)

  2、全班诵读,围绕感情处理来进行评议。

  点拨:如“竹杖芒鞋轻胜马”里有喜悦和豪迈;“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随意、朴拙里有不经意的豪放,和“大江东去”不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里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3、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跟读、背诵。

  说明:以不同方式的朗读来初步感知词意、词境。

  二、读出本词的词眼题眼,进一步把握词的内涵与手法。

  1、出题训练:要求每个学生给本词拟2-3个问题,并说说出此题的用意、目的,即推敲出题的有效性。

  如“词中的‘雨’是什么意思?用了什么手法?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出题用意:因为它是创作本词的缘起,也是本词的一个背景,它和词的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理解全词起着关键的作用,并且它运用了一定的手法。

  参考答案: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用了隐喻和双关。交代了创作本词的缘由,也是本词核心问题的关键:即人该如何对待生命中的“雨”,为“归”的主题伏笔。

  2、以组为单位,每组选择1-2道综合性题进行讨论探究。如:

  l 词中哪句话最能代表苏轼形象以及苏轼的人生态度?

  l“归去”,你认为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及苏轼其他作品谈谈你对苏轼精神世界的理解。

  l“一蓑烟雨任平生”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给了你什么样的人生启迪?

  提示:学生选择开放性的大题进行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发言。教师点拨与点评,把握词的基本方向和内容要点。

  3、小组内交换出题,每人选择2题书面作答。如:

  l“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雨”和“晴”如何理解?

  l“轻”在词中是什么意思?由此可见词人着竹杖芒鞋行于泥地时的心态是如何的?

  l“迎”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

  说明:引导学生寻找出题点,学会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品味关键字词句,由具体到抽象地赏析全诗。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三、读出自己的评价,加深对词及词人的独特理解

  1、请学生用一句话评点这首词。

  角度自选,语言简洁。

  2、说说你心目中的苏轼。

  鼓励个性,各抒己见,可用不同的语言方式。

  3、推荐他人的评价片段,以扩展学生的见识和思维。

  l“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l“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l“遭受磨难最多最深重的文人。开辟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人生境界,其中有苦难,叹息,笑噱,但更多的是一种佛陀拈花似的微笑,一种由高贵品性和苦难人生历程锻铸的宁静和澄明,一种凡人难以步趋的潇洒和从容,一种在苦难中体证生命价值的深沉,一种饱经忧患对人生与社会保持热情的豪迈与豁达,充盈着生命的力度和艺术的帅气,千姿百态,光彩照人。(陈友康)

  l “自乐府以来,东坡为第一”。(元好问)

  l“人生采取一种达观的态度,代表人物是苏轼,他把人生视为长久的延续,视为冷静的挑战过程。像这样从容不迫的人生观,也许只有博大的人格如苏轼者,才能水到渠成,化为巨流。”(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

  l“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中行走过了,生命的事情一经过了,却是枉然。然而苏轼的一生并不‘枉然’,千百年来,苏轼的诗词文章乃到他笑对苍茫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有着莫大的影响,而苏轼更以其多姿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远占据着中国文学史辉煌的一页。”(林清玄)

  l“苏轼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从而使他与后世的读者,建立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王水照及其弟子所作传记)

  l“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云(《碧鸡漫志》)

  说明:1、2两个小环节,请尽量多的学生发言,教师做总结、概括以及方向性上的导引;3引导学生不但看评价内容,也看评价方式,评价语言,以加强积累与理解。

  四、读出语言的涵蕴与灵动,学习化用。

  1、请学生化用本首词,写一句标题式的话,并与我们的人生观照。将学生的化用句子用投影方式部分展示出来,稍作评点。

  2、教师提供自己的化用例句。如:

  l 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吟啸且徐行吧

  l 化千般风雨为万般晴明

  l 我有竹杖芒鞋,何惧风霜雨雪

  l 莫听风雨,我且徐行

  l 空漠人生无雨晴

  l 若无雨晴,我们将如何书写人生跌宕的剧情?

  l 一蓑烟雨几许人生

  ……

  说明:在化用练习中进一步感受词的美,以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况味,并在这样的练习中提高自己语言运用的能力。

  结语:我们化用的不但是句子,也是东坡的人生智慧。愿我们人生的风风雨雨中,有东坡这样的大家相伴,以使我们的精神不苍白,灵魂不枯竭。

  作者|卷子

  公众号|卷子路上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1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