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教育心得 >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时间: 晓琼996 分享

  编者按:《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讲述的是作者从不同角度来讲述这篇散文,接着作者分开两个部分来讲述教学反思的内容。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很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典散文。这篇文章可以咀嚼的内容很多,比如写景对人物形象的衬托,比如结尾含蓄地写法等等。无疑,通过外貌和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是这篇散文最明显的特征。

  1.两次外貌描写

  第一处: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第二处: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两处外貌描写有什么异同?这个问题是值得玩味的。

  先说同:“精瘦”“瘦削”。

  再说异。①第一次是偶遇,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所以仅仅写了老人的衣着和整体的大概印象:精瘦。第二次是惊讶之后的打量,所以将老人与众不同之处刻画得具体生动。

  ②前后两次外貌描写,语句中藏着作者对老人的不同态度,第一次是萍水相逢,第二次饱含着了解以后的敬佩,尤其体现在“黝黑”“炯炯有神”等词汇中。

  尤需要老师进行点拨的是: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由外而内,由表及里,逐层展现老人的精神风貌,热情、爽朗、豁达、自信,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既不显得很突然,又不显得很虚假。这,就是人物外貌描写的艺术。

  2.三次对话

  第一处:“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第二处:“您老有60岁了吧?”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第三处: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鲁迅说:“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这些对话中可以教的就是:“删掉了不必要之点”从而“推见每个说话人”。

  老人的三句话,集中表现了他的豁达、开朗。但这个“豁达”,是需要和学生仔细扒一扒的,不能是贴个标签。爬山是很累的,联系第二节和第五节,就能知道,70岁的老人自然累。但是,他能够把“累”丢在一边,看到“累”以外的美。人生中肯定有很多不如意,很多累和苦,像老人那样把苦和累看淡,去看甜和美的一面,这就叫豁达。扫路人的收入肯定不高。喝山里的水,吃大米饭和青菜,这样的生活清苦。有多少人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清苦的生活,在老人眼里,却能那么诗意,这就叫豁达。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100岁的人毕竟少,这一点,老人自然明白,这就叫豁达。非常容易令学生想象的是,作者与老人相处了那么久,他们的对话肯定不止于这3句。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3句?从而让学生明白语言描写要根据人物性格,有所选择,凸显人物性格,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这样教有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对文本内容的割裂,人为造成了学生对作者情感线索理解的难度,也容易让语文教学陷入过于理性地审视,缺少了语文的情趣。比如第二次外貌描写是穿插在第一次对话之后的,正是有了这次对话,“我”对老人的了解已进了一层,所以才有“仔细打量”。换句话说,人物对话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也是有作用的,这样教就忽视了这一作用。第二个弊端是,所有的内容仍然是纸上谈兵。最好还能有一个针对外貌描写或对话描写的训练,比如对习作的修改,比如对类似文本的鉴赏。总之,落实到运用中了,才能称之为能力训练。

  作者| 田小秋

  公众号:时间的流里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08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