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父亲和女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编者按:作者看完《父亲和女儿》这本书告诉我们,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别离是最煎熬的等待,等待是最无助的牵挂。
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爱你的人远去了,爱烙在心底……)书评《父亲和女儿》
胡朋蕾 小胡老师爱绘本
父亲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在堤岸边与女儿告别,划着小船远去了。女儿不管是风吹还是下雨,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直到长大、结婚、生子、年老,没有间断地骑车到这里眺望,渴望父亲归来,但一直没有等到。最后已经年迈的女儿再次来到这里,踏着父亲当年的足迹前行,在一个沉落的船上躺下,作者艺术性地给了一个完美的结局:父亲和女儿终于拥抱在一起。正如封面上的文字一样:爱你的人远去了,爱烙在心底……
这是一本充满着浓浓忧伤的书,每一页都包含着离别和牵挂,读起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谁没有经历过与亲人的离别?从幼儿园起就已经逐渐与家人短暂分别,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成家,每一次都是更长的分离,可这些分离都比不上书中的这个女儿。在女儿心目中,父亲的形象是那么高大魁梧,无所不能,在女儿最需要父亲的时候,父亲却不得不远去,也许是为了挣钱养家,又也许是为了保家卫国。父亲离开女儿时是那么的不舍,女儿看着远去的父亲消失在水面上,久久不舍离去。女儿相信:深爱着自己的父亲,一定会回来。于是开始了长达一生的眺望和等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数不清的夜晚有着数不清的牵挂,在数不清的牵挂里有着数不清的离愁别绪。
不管是什么天气,下雨了,我要去;下雪了,我要去;大风袭来,我还要去。不管是什么年龄,长大了和伙伴一起骑车踏春时,不忘在这里注目远望;结婚生子之后,和爱人、孩子一起出行,不忘到这里眺望期待;年迈体弱,骑着车都颤颤巍巍的情况下,依旧不忘再次来到这里远看不语。
父亲的形象一直深深烙在女儿的心底,父亲一定会回来的,可是何时才能回来呢?何时才能看到家里最坚强的臂膀?何时才能与父亲团聚?别人家都是欢歌笑语、其乐融融,自己家却永远少一个人;别人家的孩子受欺负了,还有父亲出来撑腰,自己被欺负了,只能默默哭泣;别人家的孩子可以让父亲举得好高好高,自己却只能远远地看着、羡慕着。每一天的等待既是希望的又是痛苦的,每一刻的牵挂既是暖暖的又是湿润的,每一秒的眺望既是期盼的又是失望的。
终于有一天,当女儿年迈到感到生命的尽头已经来临时,她终于按捺不住了,她不能就这样的离开人世,因为她还没等到父亲的归来。她骑上车,车子勉强地控制在她的手中,当她终于艰难地来到父亲当年远行的堤岸时,她把车支起来,在她转身打算下去时,车子却莫名其妙地倒了;她扶起来,车子又倒了;再扶起来,车子又倒了。这一次她没有再扶起来,她已经了无牵挂了,她已经看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现在唯一让她不能释怀的就是她的父亲,迟迟未归的父亲。她面前的水域已经变成了长满浓密的芦草,她沿着当年父亲的路线走去,一直走去,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她来到一片空地,空地上竟然是一条沉落的倾斜的木船,她摸着这个木船,这分明就是当年父亲乘坐的木船!莫非父亲迟迟未归是因为……她走到船里,蜷缩在里面,睡着了,安然地睡着了,这也许是她睡的最踏实的地方,就像睡在父亲温暖的怀抱里。画面此刻突然只显示天空中的一片云朵,莫非睡着的女儿已经……
突然女儿抬起头,向一个方向跑去,跑着跑着,佝偻的身体变的挺拔,满头的白发变成了乌黑亮发,满脸的皱纹变的光滑细腻,她变成了一个少女,而出现在她面前的正是她那高达魁梧的父亲,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向张开手臂的父亲跑去,那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拥抱……
这是一个艺术性的结尾,尽管不是那么现实,但却能温暖所有人的心。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别离是最煎熬的等待,等待是最无助的牵挂。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还有机会,请多些陪伴!
(备注:配合依此改编的动画电影《父亲和女儿》,效果会更好)
公众号:小胡老师爱绘本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