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观后心得-请相信世界人性的美好
编者按:看完《芳华》这部电影,虽说我没经历那个时代的故事,但也是感同身受。假如还有一个义人,就请相信世界人性的美好。
假如还有一个义人
没有点想法
昨天去看了《芳华》,心里记挂着这部影片是因为严歌苓,她是我喜爱的一位作家,极富积淀。得知她受冯小刚所托,创作了这部小说,并改编成了电影时,就想去看了,甚至忍住了去看小说的冲动。昨日看后,颇觉这一“忍住”很是值得,这部影片委实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有价值的片子,没有之一。
故事我不累述,以免成了剧透了,只在百度里把简介附在下面,以便大家选择。
《芳华》是由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黄轩、苗苗、钟楚曦、杨采钰、李晓峰、 王天辰、王可如、隋源等主演的电影。
《芳华》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
该片于2017年12月15日在全国及北美地区同步上映。
——来自360百科
坐在只有三五个人的影院中,看着自己没有经历过,却能真实体会到的那个时代的芳华。起初并没有很大的期待,只是很想知道一个离自己很近的故事。冯小刚导演确实很适合拍非喜剧片,一部影片下来,泪框湿了数次,里面有太多的东西,每样都值得体会和回味。浮躁的人或许会觉得将这么多有价值的东西放在一起炖,炖出来的味道一定不好。事实上,我看到的不是乱炖,而是如同蒋勋老师眼中的红楼梦、高晓松嘴里金瓶梅——白描,而且没有预设的立场。我想如果是我们的父辈看到这些,一定会有更深的感触,因为能看到他们自己。
因为东西实在太多,我一时不知该如何落笔,甚至今天当我再次回想到昨天的影片,胸中依旧闷闷的仿佛有东西在感叹。那么,请允许我从自己的泪点和感受出发,悄悄的多写一点东西。
第一次落泪是在女主人公写信给自己的亲生父亲的时候。那封信用软软糯糯的语言读出来,显得特别可怜。没有什么特别的词句,只是放在一起,那种期待和小心翼翼的愧疚让人心里不由得一阵酸楚。尤其是笔者有着感同身受的基础。父亲回给她的信更是泪目,父亲的信和女儿的信不同,语言用词更多两分才华,联想到这个父亲的背景,不由的让人想象到一个学者,经历着的世间的绝望——是人性的没有底线。只是人性的没有底线,在这部影片只是浅浅表述,虽然处处都是到处都有。那天听到人说,《芳华》告诉大家三个“做不得”:好人做不得,优秀的人做不得,“先爱上”的人做不得。这大概就是处处都有的,浅浅的表述吧。
第二次落泪是男主人公向心上人表白,冲动之下抱住了她,然后被蔑为“想猥亵她”的动机,成了耍流氓,下放去了边疆的连队。其中的一个场景,是男主人公在心上人的宿舍听着邓丽君的歌曲,“每句话都直往心里钻”,然后就冲动的说了“喜欢”。我偷偷的抹了抹眼泪,在他们第一次听见“靡靡之音”的时候。其实不是同情,我并不能体会第一次听到邓丽君有什么特别的,所以我从小对于她没有什么多喜爱。只是,就像少年第一次梦见心爱的姑娘,每个人第一次经历改变的时候,那种恐慌好奇和希望,难道我没有体会过吗?——哪怕仅仅是对未来的希冀和恐惧?社会变化的太快了,人类真的跟得上吗?
第三次落泪就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片中战争的场景不多,但是尤为写实,有些血腥但难得的并不恐怖。可能是因为内心的沉重掩盖了这些不适感。历史往往是让人沉重的,因为真相,从来不那么好看。是的,哭,不是因为什么感动,不是因为从小的绿色情结,甚至不是冯导镜头下的情感——兄弟之情、战争——而是这些真实的片段让人们直接回到了当时的战场,多少人懵懵懂懂当兵吃粮去了边陲?多少人一腔热血保家卫国丢了性命?可是,现实最残酷的,是你以为你是去帮助别人,可是因为你打死了她的丈夫,所以她在你救了她之后抱着你同归于尽。但凡战争,有“正义”可言吗?只是,更“无奈”的是,正义的人无奈的去做非正义的事情。只是为了,更多人可以理直气壮的,“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来骂娘”?
很想在这里多说一两句,观影到这儿的时候,看爱情片的心思好像已经没有了,而是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张纯如。想到了她的故事、她的书和她的恐惧。和这些相比起来,那些占人便宜的、自私自利以求自保的、势利、好人就该做好事的小心思不值一提。人性仿佛没有底线。如果影片到此结束,一定不是一部好的片子,这种袒露人性的影片太多了。诸如之前看过的《追龙》,观影之后让人有强烈的不适感。我们努力学习,努力修行去培养自己的德行。一定是因为人性本恶——或者,人性本利。
好在影片却没有到此结束。战争的片段特别少,甚至还特别突出的女主人公和一个十六岁的全身重度烧伤的伤员的对话。他说:你一定很漂亮吧。
第四次落泪是离别,当《送战友》的歌声响起,我不由得轻轻的和了起来,感觉好像回到了人间。冯导演的军旅情怀在此凸显,我的绿色情结也在此得到满足。而离别,是每个都感受过的,人生之苦。离开的时候想的很轻易,离别的时候却很难,不知为何,年纪越大越喜欢安静喜欢珍惜当下。
之后的故事,仿佛是个交待,直到看到了最后的一幕。男女主人公坐在椅子上,经历让他们各自沧桑。我突然想起来之前影片里的一句旁白“没有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于是我跟朋友说,要是他们两个人最后在一起就好了,因为他们一定会互相珍惜。同时我的内心也在低语,日子不一定要过的多好,互相珍惜互相信任就足够了。又暗自发笑,我也成了一个“敝帚自珍”的人了,就突然懂了那年,姑父跟我说的那句话:要嫁个好人,善良的人。大概不晚。是的,因为在最后的最后,两人似乎彼此靠近。
离开影院,朋友跟我说了他的观影感受:不像是在看电影,倒像是在听父辈讲述自家的故事,我都忘了我在电影院了。也多说了一句:芳华已逝,爱情弥坚。
我也想用几段话,说说我的感受。关于“爱情”、“人性”和“义人”。
“爱情”,温暖的爱情,不像诗人嘴里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如果爱情那么热烈,那么伟大,我想我一定不配拥有。我依旧相信爱情,因为她能让你更热爱生活,让你的生命更加丰满,让你自愿的放弃一部分自由。而由于是自己的选择,就尤为值得珍惜。影片中的爱情有很多种,只是不都有了好结果,但于我,在战友调笑男主人公心上人胖了,“连假手都不愿意摸了”的时候,男主人公看到照片里的旧人,眼神里的温情让我突然相信了人性。
“人性”,人性是复杂的,因为人心是最诡诈的。可是人对于美好却又是向往的。那时候的很多人在变革中迷失了,以至于到了现在,成了“坏人变老了”,大概也能算是一种心理疾病吧。只是现在的社会,患这种病的人多了,健康的人反倒成了异类。人是排斥异类的,哪怕你是个美好的异类。就像在斑马线前等着过马路的行人一样——一个人闯了红灯,大家会认为他没有素质;一群人闯了,只有你傻傻的等着,大家会认为你很有素质吗?不,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是非”,只是一旦被社会裹挟,亲爱的,你还能坚持你自己的“是非”吗?如果你希望如此,就请从“做闯红灯人群中的傻子”和“上车就系好安全带的胆小鬼”开始吧!
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做“假如还有一个义人”。在我看到人性没有底线的黑暗的时候,我也十分恐惧。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之前的“对”还有什么意义。可是在这部影片的最后,我看到他们两个一定会珍爱对方的人在互相取暖之后,我突然想起来圣经里的一个小故事。
耶和华说:“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重,声闻于我。我现在要下去,察看他们所行的,果然尽像那达到我耳中的声音一样吗?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
二人转身离开那里,向所多玛去,但亚伯拉罕仍旧站在耶和华面前。
亚伯拉罕近前来说:“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吗?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剿灭那地方吗?不为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恕其中的人吗?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
耶和华说:“我若在所多玛城里见有五十个义人,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的众人。”
亚伯拉罕说:“我虽然是灰尘,还敢对主说话。假若这五十个义人短了五个,你就因为短了五个毁灭全城吗?”他说:“我在那里若见有四十五个,也不毁灭那城。”
亚伯拉罕又对他说:“假若在那里见有四十个怎么样呢?”他说:“为这四十个的缘故,我也不做这事。”
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容我说,假若在那里见有三十个怎么样呢?”他说:“我在那里若见有三十个,我也不做这事。”
亚伯拉罕说:“我还敢对主说话,假若在那里见有二十个怎么样呢?”他说:“为这二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
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见有十个呢?”他说:“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
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就走了;亚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创世纪18:20-33
这个故事,是神要毁灭一座全是罪恶的城市,亚伯拉罕去求情,神应允哪怕有十个义人,也不毁灭这城。可是这座城只有一个义人罗得,神通知了这个人,叫他逃离。然后毁灭了这城。
把这个故事放在这里,是想更真挚的表达我的情感。神的眼里不容罪恶,都能应允因这“十个义人”不毁灭一座罪城。那么,我们真的可以因为“恶”,而毁灭自己的人生吗?虽然故事里,这座城最后毁灭了,可是,你的人生还没有毁灭啊!
遇见一个好人,可以救你。做一个好人,可以救你自己。
人总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别人,所以人们可以轻易的原谅“浪子回头”、却不自主的放大好人的“污点”。白雪上的污渍显得特别显眼、黑纸上的白点又好像特别亮眼。我们不相信有单纯的“坏人”,所以认为真的有“金不换”;我们也不相信真的有那么好的“好人”,所以我们用怀疑的眼光看人,挑着鸡蛋里的骨头。何必呢?
假如还有一个义人,就请相信世界人性的美好。
公众号:没有点想法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