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考试指导 >

你不能错过的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秘籍

时间: 春生1139 分享

  编者按:高考,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下面的这篇文章,总结了《考试大纲》的内容,还以高考地理为例。

  1、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是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制定的,是高考命题的标准和依据。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新公布的《考试大纲》明确了2018年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指导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都有重要意义。

  国家考试中心2017年提出了,“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高考评价体系;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提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强调了高考试题的育人功能、选拔功能、指导中学教学功能,是对考纲的深化与细化。笔者认为:考试大纲、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及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都是高考复习的纲领性文件。

  2018年的考试大纲地理部分在“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两个方面的表述与2017年考试大纲地理部分的表述没有明显变化。说明2018年高考地理命题在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试卷结构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难度、考查方向、命题特点等会延续2017年的风格。换言之,2017高考地理试题的亮点,也就是2018年高考地理命题的重点。

  2、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亮点

  1.以区域为背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纵观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会发现几乎每道试题都是以某一区域为背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认识区域、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或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考地理命题的主线。

  例:新课标文科综合卷Ⅱ6-8题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第6题,题材:尼罗河泛滥区的古埃及农耕文明。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第7题,题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考查:自然区域对自然区域的影响。

  第8题,题材:认识区域,考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高调发展。

  2.注重综合思维

  第6题:尼罗河定期泛滥,肥沃淤泥覆盖,没有其他植被,故可以直接在沉积物上种植,答案D,该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地理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第7题:尼罗河下游沉积物主要来自于上游源地,而其上游源地的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答案A,该题考查学生能否用区域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

  第8题: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答案B,该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联系能力。

  3.鼓励创新思维

  较强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通过反思和探究,透过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通过思辨能力的考查,允许考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组织材料信息,有利于考生培养积极思考的态度和创新意识。

  如新课标II卷第37题,通过对“古代印第安祖先可通过白令海峡与现代人还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这一地理现象的对比分析,探讨为什么修建白令海峡跨海大桥难的问题,引发考生主动、积极思考。

  作者:刘百虎

  公众号:特级教师解说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93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