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的观后感:欲说还休的《芳华》
冯小刚无疑是个聪明人,他总是想表达一些自己的东西,也总是知道观众们想看什么。多年来,苦心孤脂,孜孜以求,努力地在夹缝中求生存,用圆融与世故拓展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成功的,无论是做人还是拍电影。然而也正应了那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有时候艺术这东西还是需要下一点笨工夫,需要一门心思细细打磨,不能耍滑偷懒,任何投机取巧的想法和做法,总不免会露出些破绽来,对艺术造成伤害,从而严重影响到艺术的感染力。
电影《芳华》自上映以来,线上线下一时间炒得火热,满城尽说蔡中郎。有热泪盈眶的,有拍手叫好的,有不以为然的,也有批评指责的。票房形势一片大好,据说没几天就超过了三亿元。连平常一些久不上电影院看电影的中老年人,也纷纷加入观众的行列。显而易见,至少在市场运作上,《芳华》已经成功了。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当然得力于上映之前的广泛宣传和造势,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时,原定上映档期的因故推迟,引起举国上下猜测纷纭,应该说也极大地刺激了广大观众的好奇心,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前两天应朋友相邀,我也去看了一场。本来信心满满,没想到却大失所望,感觉并没有期待的那样好。最突出的感觉就是整部片子琐碎、零乱,跳跃性太大太快,而且没有回味和反思的余裕。其中的故事和人物,缺少一种生活的质感,概念化严重,而且多流于表面现象的罗列和展示,没有更多的意蕴。因此使得这部电影整体上缺少一种流畅舒展的叙事风格,显得七零八落的,成为一种标签和符号的堆集。当然,这可能与有关部门审查太严有关系,但我认为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冯小刚对这样一个题材缺乏整体把握的能力,只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这也想拍,那也想拍,把什么都往一块儿撮合。但由于影片时间有限,很多事情都无法展开描述,只能是丢三拉四的,匆匆交待一下完事,造成场景频换,支离破碎,很多人物连鲜明的印象都没留下来,诸如何小萍的疯掉、萧小穗的恋情等等,都是三言两语,匆匆交待过去,甚至让观众来不及想明白。结果是什么都说到了,却什么都没表达清晰。那情形宛如一个粗手大脚的女子缝制的衣裳,钍脚太粗,联缀不紧,实在是差强人意。
《芳华》的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缺点就是叙事角度的不统一。这部片子本来是以萧穗子的个人视角来展开叙述的,但一开始的情节却是刘峰去接何小萍进文工团,这个过程实际上完全在萧穗子的视角之外,尤其是敬军礼、去照相馆照相等细节,根本就与萧穗子没关联,让人觉得非常别扭。片子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情节,诸如那段战争场面的展示和刘峰复员后做生意受辱的场景,跟叙事者萧穗子更是完全不搭界,成了导演的自我表现和任意作为,虽然其中不乏精彩,但显然已经脱离了故事本身,成了导演的自说自话。我想,如果当初冯小刚摒弃这种有限视角,用那种为观众所熟悉的全知全能视角,或许效果更好一些。
整部电影看下来,我感觉冯导演在拍摄之初理想很宏大,情怀很浪漫,而且有史诗般的抱负,试图通过对那个年代的回忆表达出一些人文关怀和时代反思。但是现在影片所呈现出来的种种,实在不尽如人意。几十年的光景,哗啦一子就过去了,这里贴贴标签,那里标标符号,令人目不暇接,却都是一些流于表面的东西,除此之外,没有更深入的思想表达和情感传递,连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都没有留下来,因此不免让人觉得浮浅了一些。
或许,中国的电影,在当下的情势下,正如有的网友所说,能拍到这样一种程度,而且还能够顺利在全国上映,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充分表现出了冯小刚的聪明和老道以及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但这无论如何,不能成为我们降低艺术标准的借口。
本文作者:磊子(公众号:磊子独白)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